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田伟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2):108-109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优化诊断方式,提升对急性肺血栓栓塞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疑似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25人,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分为下肢深静脉造影及薄层肺动脉造影。结果:经肺动脉造影诊断的患者为14例,经下肢深静脉造影诊断的患者为11例。图像在对段、亚段肺动脉与血栓的显示方面,有效层厚1 mm优于3 mm,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的诊断有效、安全、迅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用CT观察肺栓塞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方法 24例肺栓塞患者在胸部增强扫描后再进行腹部及下肢静脉期扫描,观察深静脉血栓的存在及位置。结果 6例仅发现肺动脉栓塞,18例同时发现肺动脉栓塞及深静脉血栓。18例深静脉血栓中有5例仅位于腹部静脉,10例仅位于下肢静脉,3例在腹部静脉及下肢静脉内均发现血栓。结论 75%PE患者存在DVT,通过CT发现肺动脉栓子的同时能够观察深静脉情况,该方法经济、易于完成,有利于基层医院临床对PE的诊断和治疗,适于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单层螺旋CT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 9例均行CT增强扫描,3例同时行CT平扫,又侧同时受累7例,栓塞位于周围肺段动脉4例,主肺动脉、肺叶及段动脉广泛栓塞5例,栓塞以下叶多见。结论 单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检出亚肺段以上肺动脉内的血栓及肺内实变阴影等,且属无创性检查,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正确诊断和综合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单层及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42例病人中有23例采用单层螺旋CT检查,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水平至隔顶,19例经16层螺旋CT检查,采用造影剂示踪技术及自动触发扫描,行图像三维重建处理,对5例可疑下肢静脉血栓病人在完成胸部扫描后延迟170 s行下肢扫描.结果:采用单层螺旋CT扫描的23例共显示肺动脉426支,栓塞的肺动脉52支,占12.2%,采用16层螺旋CT检查的19例共显示肺动脉1 429支,栓塞的肺动脉501支,占35.1%,两种机型检查对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肺叶、肺段及亚段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例同时行下肢静脉检查的病人发现1例右髂外静脉血栓,1例左股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为管腔狭窄、阻塞、分支减少及血管腔内的低密度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为肺梗死灶形成、胸腔积液、肺炎、肺不张、肺动脉增宽、心包积液等.结论:多层螺旋CT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能清楚的显示肺动脉的解剖,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远高于单层螺旋CT,可完全替代有创性的肺动脉造影而成为临床上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28层CT一次性完成肺动脉造影及双下肢静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精确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诊治疑似肺动脉栓塞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确诊前每位病人均进行128层螺旋CT造影检查,一次性完成肺动脉造影和双下肢静脉造影,收集资料并做好分析,观察两种造影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肺动脉栓塞诊断评估的准确性。结果 20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中,确诊肺动脉栓塞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肺动脉造影检查主要表现有血管充盈缺损现象、同侧肺叶发生病变;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表现出充盈缺损现象、患侧深静脉有增粗、皮下软组织迂曲和患肢肿胀。结论 128层CT一次性完成肺动脉造影及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不仅能准确评估出肺动脉栓塞,还能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作为疑似肺动脉栓塞病例的首选检查方法,尤其符合急诊患者的检查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使用8层螺旋CT扫描机,采用层厚2.5 mm、150 kV、220 mA行胸部增强扫描,利用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对50例诊断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进行影像学研究。结果病变共累积肺动脉378支,其中左/右肺动脉24支,叶肺动脉89支,段肺动脉151支,亚段肺动脉114支。结论CT下肺动脉造影是充分利用螺旋CT扫描快速,敏感性高,无创等特性,可直接显示段及亚段级肺动脉内栓子,而且肺动脉和下肢静脉联合成像可诊断肺栓塞及下肢静脉血栓,可确定可疑及伴随的栓塞疾病,已基本取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成为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肺动脉栓塞与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以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加以观察和研究。方法择选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肺动脉栓塞患者60例,其中包含11例患有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各自行以多层螺旋CT与X线机对患者做检查及诊断。对2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做以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其肺动脉高压增粗影与肺内继发性变化以及胸膜病变征象的检出率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效果更佳,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无阳性表现率为0,而对照组为13.33%,CT检出的栓塞率为20.01%。结论在对肺动脉栓塞进行检测时,应用多层螺旋CT较比X线机效果更好,对肺动脉栓塞其具体的特征显示更清晰,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诊断急性肺动脉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病例在进行肺部螺旋CT平扫后再进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并对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及三位重建。结果30例疑似肺动脉栓塞病例检出18例肺动脉栓塞。显示肺动脉内血栓部分或完全充盈缺损改变,多平面重建显示较三位重建效果更好。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肺动脉栓塞有效、安全、迅速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沈栋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9):684-68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诊断和治疗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螺旋CT检查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均使用西门子SOMATOMSPIRIT多层螺旋CT行平扫及增强容积扫描。观察血栓累及的部位、程度及范围,并对部分溶栓治疗后患者进行螺旋CT复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35例肺动脉栓塞累及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共187支,主干2支;左右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均累及96支,仪肺动脉分支累及89支;增强后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为不同程度的肺动脉主干及分支的充盈缺损,有4种表现形式:部分充盈缺损67支,完全闭塞47支,附壁充盈缺损38支,轨道征35支。间接征象表现为肺灌注期马赛克征6例,肺梗死灶8例,肺动脉高压4例,胸腔积液27例。16例溶栓治疗后患者复查见肺动脉主干及分支栓子部分和完全吸收。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快速、有效、无创伤的诊断方法,在栓塞的定性和定量诊断及临床治疗后观察上,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例CT增强扫描诊断为肺动脉栓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血栓累及的部位、表现形式及其它改变.结果:18例患者累及76支肺动脉及其分支,其CT表现部分充盈缺损、附壁性充盈缺损、轨道征、完全性堵塞.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作为一种无创、快捷、有效的检查方法,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螺旋CT对急性肺栓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临床怀疑急性肺栓塞者行胸部螺旋CT增强扫描,分析肺动脉、肺野及胸膜改变.所有病例均经血管造影或临床证实.结果肺栓塞3例,肺梗死6例.其中4例双侧发病,6例栓塞位于段以上肺动脉.下叶多见.结论胸部螺旋CT增强扫描可检出亚段以上肺动脉内的血栓及肺内实变阴影等,且属无创性检查,对急性肺栓塞的正确诊断和综合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MSCT)在肺动脉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PE病人(含7例DVT),均行肺动脉扫描后,从膈顶至胭窝行深静脉CT扫描。并在工作站对肺动脉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血管平面、三维立体图像。结果:对12例185支肺动脉及7例162支深静脉(下腔静脉、髂静脉、股静脉、胭静脉)进行分析,肺动脉受累率为42.2%。在7例深静脉血栓(DVT)中,血栓占据两侧的只有1例,其余均为单侧,均累及髂静脉。结论:MSCT作为一种快速、有效、无创伤性检查方法,不仅对叶或段以上PE做出正确诊断,它还可以对继发性血栓的主要危险因素——深静脉血栓做出正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血管三维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肺动脉三维成像,以便更精确地直接观察血栓累及部位、形态特点及其他改变。结果肺栓塞的直接征象:肺动脉内条状及斑片状充盈缺损,表现为部分性充盈缺损、完全性充盈缺损、轨道征、血管壁缺损;间接表现:肺门动脉增宽、肺梗死和肺纹理稀疏等。结论由于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检测的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能够可靠地用于临床怀疑急性肺栓塞病人的无创、安全、快速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肺动脉栓塞-42例征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确诊4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包括13例为溶栓后复查病例,评价溶栓效果。结果肺动脉栓塞42例累及肺动脉及其分支187支,其CT表现直接征象有:中心性充盈缺损28支,偏心性充盈缺损61支,附壁性充盈缺损48支,完全阻塞性充盈缺损50例;间接征象包括肺门动脉增宽、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梗死、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13例溶栓后复查,均有所好转。结论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诊断肺栓塞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可以直接观察到血栓累及的部位、表现形式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溶栓后复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血管三维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肺动脉三维成像,以便更精确地直接观察血栓累及部位、形态特点及其他改变。结果 肺栓塞的直接征象:肺动脉内条状及斑片状充盈缺损,表现为部分性充盈缺损、完全性充盈缺损、轨道征、血管壁缺损;间接表现:肺门动脉增宽、肺梗死和肺纹理稀疏等。结论 由于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检测的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能够可靠地用于临床怀疑急性肺栓塞病人的无创、安全、快速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动脉血栓栓塞(PT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2014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45例PTE患者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肺通气/灌注(V/Q)显像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检查的检出率、灵敏度、特异性。结果两组在检出率、灵敏度、特异性比较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有效显示PTE栓塞形态、部位、分期及间接征象,为临床提供确切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7.
刘静 《中外医疗》2011,30(16):179-179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对60例肺栓塞病人行造影增强扫描,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60例患者中,16-SCTPA共显示肺动脉栓塞310支,其中发生在肺动脉主干5支,左/右肺动脉15支,叶肺动脉20支,段肺动脉130支,亚段肺动脉130支.PE直接征象显示,中心型充盈缺损140支,血栓位于血管腔中心呈长条状与血管腔平行,周围有造影剂,呈"双执征".偏心型充盈缺损50支,血栓位于血管腔一侧.附壁型充盈缺损60支,多为肺叶动脉及肺段动脉内栓塞,表现为圆形不完全性充盈缺损.完全阻塞型充盈缺损60支,表现为局部肺动脉完全被栓于堵塞.结论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可以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付志明 《当代医学》2014,(24):70-7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38例可疑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多层螺旋CT扫面,采用最大表面覆盖法、多平面投影法、曲面重建法及最大密度投影法,由2名经验丰富医师进行双盲观察。结果 共发现单纯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栓子113处,右侧栓子44处(38.9%),左侧栓子16处(14.2%),双侧栓子53处(46.9%);单纯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栓子49处,右侧栓子26处(53.1%),左侧栓子16处(32.7%),双侧栓子7处(14.3%);PE合并DVT栓子14处,右侧8处(57.1%),左侧2处(14.3%),双侧4处(28.6%)。结论 DVT与PE发病关联密切,多层螺旋CT在诊断PE上具有准确率高、操作简单、快速及方便等优势,尤其适宜对PE小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聂星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070-307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分析肺动脉栓塞征象与栓塞血管级别。结果本组20例患者,3例中央肺动脉栓塞,13例肺段/肺叶动脉栓塞,2例肺段下方动脉栓塞。共18例得到确诊,检测准确率为90.00%。所有患者最大栓子在右肺动脉处,栓子直径约31 mm,最小栓子在肺段下方处,直径为1.6 mm。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具有快速、准确、无创的特点,对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②方法对21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患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应用血管扫描程序.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对比剂100mL,3.0—3.5mL/s,延迟18—20秒。③结果肺动脉中心型充盈缺损5例.信心型充盈缺损7例.完全型充置缺损7例.附壁血栓2铜。其中曲面重建能量示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19例.多平面重组对栓塞小分支的定位准确.血管内窥镜可以观察到腔内血栓。④结论螺旋CT对诊断肺动脉柱塞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