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金匮要略》胸痹辨证谈活血化瘀的法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金匮要略》胸痹篇的辨证特点,认为心气不足是胸痹发病的关键所在,心脉痹阻是不通与不荣的辨证统一。活血化瘀属消法范畴,过度活血则伤心气,心气不足,心痛往往缠绵难复。  相似文献   

2.
张治祥  马宏秀  张康 《陕西中医》2010,31(10):1436-1437
我们根据历代医家对冠心病(胸痹心痛)的论述和诊治经验,并结合现代医学有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在临床实践基础上,认为冠心病的形成是多因素.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虚在于脏气亏损、气阴不足,标实在于瘀热内阻、心神被扰、肝风内动、升降失司,气机不畅等.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医病名的规范化,是中医诊断规范化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要求之一,在中医临床诊断得不到医学界承认的今天,加强中医病名的规范化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中医眼科病名的规范化研究并不例外。中医眼科疾病的名称历代均未统一,自《秘传眼科龙木论^*载七十二症始,其后《银海精微》载八十症,《证治准绳》搜集整理为一百七十二症。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归属"胸痹""真心痛"范畴,病因为外感寒邪、饮食不调、情志不畅、年老体虚等,病机为心脉痹阻,"阳微阴弦",病位在心,与肝、脾、肺、肾密切相关,病理变化总归本虚标实,气血阴阳亏虚为本,气滞、血瘀、痰浊、寒凝为标,治疗上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尤应重视补益心气,活血通脉。人体以五脏为核心,五脏之间相生相克,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是从五脏论治的基础。在辨证论治中,要以祛邪扶正为主,注意整体观念,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5.
略论胸痹心痛的中医病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痹心痛是指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相当于西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心绞痛,其重者相当于心肌梗死,当属于真心痛范畴.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及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甚至于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成为第1位的死亡原因.故而从中医病因病机学出发,把握胸痹心痛的内在病机,知常达变,以期提高辨证论治的内涵性和灵活性,增强临床疗效,有着重要的I临床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的规范及心气亏虚证量化诊断方法。方法:本研究搜集了冠心病心绞痛相关20年的论文,3 090例患者的中医证候信息,运用频率、排序、logistic逐步回归法最大似然法模型等统计方法,初步确定冠心病心绞痛最常见证型:心气亏虚证、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心气阴两虚证、心阳亏虚证、寒滞心脉证、心阴亏虚证,而心阴亏虚证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证型中较少见。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法选定相关因素;应用条件概率换算方法[1-2]对相关因素进行赋分;应用最大似然判别法确定量化诊断阈值;并对建立的冠心病心绞痛心气亏虚证量化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检验,分别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冠心病心绞痛心气亏虚证的中医证候量化诊断相关因素为胸闷、心胸隐痛、气短、神疲乏力、自汗、倦怠懒言、舌淡、苔薄白、脉细,赋分为2~13分;心气亏虚证的诊断阈值为28分;经进行回顾性检验,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25%、87.14%、83.37%、63.32%、90.68%。结论:以症状出现频次为基础,建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量化标准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易患人群的中医证型与颈动脉斑块回声特点的相关性。方法:从在我科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中选取住院病例2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的回声特征及易损斑块分布规律。结果:颈动脉易损斑块在风痰阻络证与痰湿阻滞证2种证型患者中发病率最高,达60%以上;在风痰上扰证、痰浊闭阻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肝阳上亢证几种证型患者中发病率也较高,约50%-60%;在肝火上炎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几种证型中发病率较低,均在50%以下。其中风痰阻络证患者斑块表面不光滑,甚至溃疡发生率最高,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风痰阻络证、痰湿阻滞证、风痰上扰证、痰浊闭阻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肝阳上亢证等几种证型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高,建议此种体质的人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便及早发现不稳定性斑块。  相似文献   

8.
胸痹病机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的特点,其治则应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中医辨证论治寒凝心脉证、气滞血瘀证、痰浊痹阻证、心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疗效满意。随着中医药研究的进展,用药途径的更新以及速效药的相继问世,其临床疗效会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中药复方软脉煎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 将98例肾精亏虚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49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复方软脉煎,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前,2组间基线均衡(P>0.05)。治疗后,治疗组腰膝酸软、健忘、耳鸣、精神呆钝、足痿无力程度较治疗前减轻(P<0.01)。治疗后,对照组腰膝酸软、健忘、精神呆钝、足痿无力症状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耳聋较治疗前加重(P<0.05)。治疗后,治疗组腰膝酸软、耳鸣、精神呆钝、足痿无力程度较对照组轻(P<0.01)。结论 中药复方软脉煎联合西医药常规治疗,能够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腰膝酸软、耳鸣、精神呆钝、足痿无力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为中医临床及试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11例冠心痛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稳定型心绞痛(USA)2组,入院时根据症状、舌脉象中医辨证分型,对中医证型频数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主证为痰阻心脉:ACS组19例,占47.50%,USA组5例,占7.04%.结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瘀为主要致病病机,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而急性冠脉综合征则以痰湿为主,痰阻心脉型是其危险证型.  相似文献   

11.
胸痹是因邪痹心络、气血不畅所致,以胸闷、胸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心.临床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中医辨证分为心血瘀阻证、痰浊闭阻证、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气滞心胸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包炎、心肌病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相似文献   

12.
"胸痹"最早出现在《灵枢·本脏》,阐述较模糊;汉·张仲景从脉象症状等方面说明,晋·葛洪、隋·巢元方《、圣济总录·胸痹门》、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等将胸痹之名来源归结为胸痹脉象、症候特点、发病原因等。心痛始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素问》有"心病先心痛"、"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灵枢·厥病》把厥心痛分为肝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肺心痛、肾心痛,云:"痛如以锥针刺其心";隋·巢元方对心痛病名论述详实,因、证、象等具备;唐·孙思邈、《太平圣惠方》、从治法方药方面给后世医家很大启发;明清时期有更详尽修正,最具代表性是《临证指南医案·心痛》把心痛与胃脘痛、真心痛等从发病部位确切区分。日本人丹波元坚所著《杂病广要》对"胸痹心痛"最早进行了详尽论述,对现今影响颇丰;汉·张仲景将胸痹与心痛合一而述。从脉象、病因、症候等方面看",胸痹心痛"之名更优于胸痹、心痛分而论之。病机乃心脉痹阻、阳微阴弦。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共收集自SARS爆发以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中医药防治SARS学术交流专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北五省市区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防治SARS学术座谈会专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药报、中国医药学报等刊载的中医药相关文献92篇(其中分别涉及中医病名及病因文献68篇、病机文献65篇、症候特征及辨证诊断文献63篇、治疗方案的文献72篇),运用文献综合分析方法(以频数统计为主,结合聚类分析),系统研究了中医关于SARS的病名、病因、病位、病性、病机及病机演变、症候学特点、辨证分型及治法方药等,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不同中医证型急性丘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差异.方法 以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0例急性丘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进行中医证型辨识;以同期的120例非脑血管疾病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颈部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白细胞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与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及肌钙蛋白(cTnI)的相关性.方法:将34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心组)分心血瘀阻、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痰阻心脉、气虚血瘀、心肾阴虚、阳气虚衰、阴寒凝滞等8个证型,并与同期302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作对照,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冠心病心绞痛各证型之间BNP、CRP及cTnI的关系.结果:冠心组BNP、CRP、cTnI均高于健康组(P<0.01);阳气虚衰型BNP、CRP、cTnI最高.心血瘀阻、痰阻心脉、阴寒凝滞次之,即阳气虚衰>心血瘀阻、痰阻心脉、阴寒凝滞>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心肾阴虚>气阴两虚.结论:BNP、cTnI、CRP可做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证型量化指标,用于评价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证型严重程度,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主要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证型分布与中药用药特点现代文献。[资料来源]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检索CNKI数据库,检索时间:2003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同时追溯纳入文献参考文献。[选择文献量及依据]中文临床研究或个人经验。1研究对象:冠心病心绞痛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医胸痹心痛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2干预措施:辨证分型治疗、中药治疗。排除文章虽然名称不同,但内容雷同,或者一文多投的以一篇计;综述性文献;动物试验类文献;药理研究类文献;中药外敷、足疗、针灸等非中药口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文献。[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咨询第三方协助判定。采用资料提取表,提取内容:1文献名。2年份。3病例数。4证型。5方剂。6药物组成。采用SPSS18.0软件对Excel2007数据库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运用频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所得数据(主要是证型、用药)进行分析。[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文献128篇。初检文献17701篇,第二次检索筛选出相关文献330篇;第三次手工检索,细读文献,根据排除标准、逐一排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最终纳入数据库的文献共128篇,包括89篇临床研究类文献,39篇个人经验类文献。证型分布规律:病例数分布和证型分布都以气虚血瘀证最多。中药用药特点:1药物类别使用频率补益药最多;药物使用频率丹参最多。2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10个因子,将这10个因子进行聚类分析获得7个聚类方。冠心病心绞痛证型分布以虚实夹杂最多,中药用药特点以补益药使用最频繁。关联性:C1:心血瘀阻-桃红四物汤,C2:痰阻心脉-瓜蒌薤白半夏汤,C3:气虚血瘀,痰阻心脉-六君子汤,C4:心肾阴虚-天王补心丹,C5: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C6:阳气虚衰,心血瘀阻-桂枝甘草汤,C7: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未来展望]在我国医疗事业不断与世界接轨的前提下,由于中医药在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上的突出优势,传统中医药学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的重视,中医规范化研究成为我们传统中医药学与世界接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心理测量方法,引入现代医学、数学、统计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并结合冠心病临床特点,编制了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专家调查问卷。同时运用德尔菲法对条目形式及答案选项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了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专家问卷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