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椎板开门角度与椎管矢状径增加值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三角函数知识推理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椎板开门角度与椎管矢状径增加值之间关系的公式:d=h×(sinβ/sinα-1),α角是术前椎板与冠状面的夹角,β角是术后椎板与冠状面的夹角,h是双开门椎弓正中劈开点到两侧椎板开门处连线的垂直距离,d是术后椎管矢状径增加值。在2010年9月~2014年4月期间实施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2例,其中C3~C7节段20例,C3~C6节段12例。术前及术后1周时在C3~C7节段各椎弓根层面的CT轴位片上应用PACS软件测量α、β、h、d。根据所测量的C3~C7各节段α、β、h值,应用公式计算相应节段的d值。应用配对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各节段PACS软件直接测量所得的椎管矢状径增加值和公式计算得出的椎管矢状径增加值两组数据,以验证此公式的正确性。结果:C3~C7各节段公式计算得出的椎管矢状径增加值分别为5.15±0.47mm、5.39±0.47mm、5.22±0.37mm、5.25±0.25mm、4.35±0.35mm;PACS软件直接测量所得的椎管矢状径增加值分别为5.17±0.40mm、5.43±0.52mm、5.27±0.44mm、5.29±0.28mm、4.38±0.33mm;将各节段的两组数据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t值分别为0.42,0.68,1.58,1.38,1.11,各节段的两组数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各节段的两组数据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r值分别为0.8953,0.8155,0.9159,0.7821,0.9238,各节段的两组数据间有相关关系(P<0.001)。结论:公式d=h×(sinβ/sinα-1)准确反映了双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椎板开门角度与椎管矢状径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在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公式根据椎板开门的角度能预测椎管矢状径的增加值。 相似文献
2.
低位颈椎骨折脱位与颈椎矢状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取128例低位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分成4组:完全瘫痪,不完全瘫痪,根性损;作,无脊髓神经损伤。测量初次X线片骨折脱位处椎管最小矢状径及相邻的未伤节段椎管矢状径,Pavlov值。结果:损伤节段管最小短状径:除C组与D组外,其余各组间相差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选取128例低位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分成4组:完全瘫痪,不完全瘫痪,根性损伤,无脊髓神经损伤。测量初次X线片骨折脱位处椎管最小矢状径及相邻的未损伤节段椎管矢状径、Pavlov值。结果:损伤节段椎管最小矢状径;除C组与D组外,其余各组间相差十分显著。未损伤节段椎管矢状径、Pavlov值:A、B组与C、D组间分别有显著、十分显著差异。本文通过定量研究表明:脊髓的损伤程度与骨折脱位部位椎管最小矢状管径有关;永久性脊髓伤的患者在损伤发生前就已存在颈椎管狭窄;颈椎骨折脱位时颈椎管较宽者比较窄者更可能幸免于脊髓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4.
正常人颈脊髓矢状径MRI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供颈脊髓矢状径、颈椎管有效矢状径(脑脊液柱矢状径)正常参考值,筛选出较科学的评估颈脊髓病的影像学标准.方法 在120例正常人颈椎MRI片上,对各节段颈脊髓矢状径、颈椎管有效矢状径、M值(桥脑-延髓交界处矢状径)进行测量,计算脊髓矢状径与椎管有效矢状径比值,以及脊髓矢状径和M值的比值(C/M值),研究它们与性别、年龄和颈椎长度的相关性.评估脊髓矢状径与椎管有效矢状径比值和C/M值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脊髓矢状径、椎管有效矢状径、M值男性大于女性(P<0.05),脊髓矢状径和椎管有效矢状径比值和C/M值男女无差别(P>0.05).颈脊髓矢状径和M值随着颈椎长度的增加而增加(r=0.215,P=0.010;r=0.151,P=0.020).颈脊髓矢状径和颈椎管有效矢状径比值与年龄成呈相关(r=0.242,P<0.01),与颈椎长度无明显相关(r=0.082,P=0.200).C/M值与年龄和颈椎长度均无相关性(r=0.06,P=0.359;r=0.003,P=0.900).结论 C/M值能够很好评价颈脊髓萎缩、受压、损害的状况,它很少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是临床评估颈脊髓疾病的良好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5.
国人正常枕—寰枢椎区矢状径线的MRI与X线的对照测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12例枕-寰枢椎区正常者的X线和MRI矢状径线对照测量,提出国人枕-寰枢椎区MRI矢状径线正常值,并认为两者在成像方面各有侧重,MRI可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对手术有较大的指导意义。枕-寰枢椎间脊髓代偿穴是的较大差异来源于个体变异及动态改变,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周乾坤牛国旗赵保印程嘉伟周功陈辉刘路坦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0,(10):813-818
背景:脊髓型颈椎病会导致颈椎矢状位参数的改变,造成严重的临床症状。由于颈椎的灵活性,仅通过某一颈椎矢状面参数测量的结果不一定具有说服力。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C2-C7 Cobb角与颈椎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以及责任椎间隙高度、椎间成角与颈椎曲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男38例,女37例,年龄60~67岁,平均(64.2±2.1)岁。根据C2-C7 Cobb角测量数据分为两组。评价影像学结果,Jackson应力切线法测量的颈椎生理曲度、颈部倾斜、T1斜度、胸廓入口角、C2-C7矢状面垂直轴、C7斜度、责任椎间隙的活动度、高度和角度。结果:在颈椎矢状面参数中,除胸廓入口角与C2-C7 Cobb角无相关性,其他参数和C2-C7 Cobb角之间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T1斜度与C2-C7 Cobb角的相关性最强。C4/5、C5/6、C6/7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和椎间成角与C2-C7 Cobb角显著相关。但在C3/4节段,只有椎间成角随C2-C7 Cobb角的增大而增大。结论:颈椎矢状面各参数是衡量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重要参考数据,颈椎椎间高度和椎间成角均影响颈椎曲度的变化。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评估颈椎正常弯曲度时,除胸廓入口角,其他颈椎矢状面参数与C2-C7 Cobb角相当;但椎间成角比椎间高度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量后路寰枢椎融合手术对颈椎矢状面参数的变化,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寰枢椎脱位病例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25~72岁,平均49.6±13.7岁。所有寰枢椎脱位患者均行单纯后路复位C1~C2固定融合术,随访时间为5~17个月,平均7.4±3.7个月。测量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枕颈角(C0~C2角)、下颈椎前凸角(C2~C7角)、颈椎前凸角(C0~C7角)、颈椎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2-C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C7 SVA)、C1~C2角、T1倾斜角(T1 slope,T1S)、颈部倾斜角(neck tilt,NT)和胸廓入口角(thoracic inlet angle,TIA)等颈椎矢状面参数。在末次随访时,术后C2~C7角比术前减小的病例归为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组(5例),而术后C2~C7角比术前增加或不变的病例纳入下颈椎前凸曲度增加组(13例)。采用卡方检验做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与性别、年龄(以60岁为界限)、术前T1S(以25°为界限)、术前C2-C7 SVA(以15mm为界限)、术前TIA(以70°为界限)、术前C2-C7角(以20°为界限)、术前C0-C2角(以20°为界限)、术前C0-C7角(以45°为界限)和术后C1-C2角(以20°为界限)等临床因素相关性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对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C0~C2角分别为21.6°±16.4°和28.3°±8.6°、C2~C7角分别为15.3°±12.9°和16.4°±11.1°、C0~C7角分别为36.8°±19.7°和44.9°±13.2°、C1~C2角分别为12.4°±17.6°和17.5°±7.3°、C2~C7 SVA分别为13.4±14.7mm和15.1±11.7mm、T1S分别为22.8°±8.2°和23.5°±7.3°、NT分别为50.8°±9.5°和51.9°±8.9°、TIA分别为73.6°±11.1°和75.4°±10.0°,以上这些颈椎矢状面参数在术前与末次随访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的颈椎矢状面参数进行比较,前凸减小组的术前C2~C7角明显大于前凸增加组(27.6°±10.5°vs 10.5°±10.5°,P0.05),余参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卡方分析显示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与术前C2~C7角≥20°有关(χ~2=4.923,P=0.0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C2~C7角≥20°并不是独立危险因素(OR=0.147,P=0.225)。结论: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有可能发生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而术前C2-C7角≥20°是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颈椎矢状位参数测量颈椎前凸曲度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颈部不适患者,通过测量侧位片颈椎矢状位参数,包括改良的Cobb方法(modified Cobb method, mCM)、Jackson生理应力线(Jackson physiological stress lines, JPS)、Harrison后切线方法(Harrison’s posterior tangent method, HPT)、Ishihara指数(cervical curvature index, CCI)及Borden法(Borden method, BM),分别从性别、年龄段、不同矢状面形态方面分析差异性,并分析不同矢状位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性别、不同矢状面形态的矢状位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的矢状位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颈椎前凸曲度的矢状位参数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其中HPT与JPS相关性最高(r=0.931)。结论 颈椎前凸曲度与性别有关,而与年龄段无关;颈椎矢状位参数测量能反映不同矢状面形态,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究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全颈椎矢状位序列的变化,探讨颈椎矢状位序列变化的意义及其与患者颈椎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64例,其中男性95例,女性69例,年龄64.8±18.3(48~86)岁。随访时间22.7±11.3(9~46)个月。所有患者均行C3-7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的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C1-2 Cobb角、C2-7 Cobb角、颈椎弧弦距(cervical arc chord distance,CACD)、颈倾角(cervical tilting,CERT)、颅倾角(cranial tilting,CRAT)、颈总角(cervical global alignment,CGA)、T1倾斜角(thoracic 1 slope,T1S),C7倾斜角(C7 slope,C7S)和C2-7矢状垂线轴(C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记录入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颈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术后MR T2WI脊髓高信号改变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功会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15例,女11例;年龄38~73岁,平均49.8岁.收集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以上脊髓MRI矢状位T2WI照片,用Yukawa法对脊髓信号强度进行评分,对照观察手术前后脊髓高信号变化情况.分别测量轴位T2WI压迫最重节段手术前后的脊髓横截面积.应用JOA17分法评价术前及术后脊髓功能,分析脊髓高信号改变与术后神经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 根据手术后脊髓高信号变化将患者分为3组:脊髓高信号减弱组18例,脊髓高信号不变组7例,脊髓高信号增强组1例.脊髓高信号减弱组与不变组术前脊髓信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脊髓高信号减弱组与不变组术前脊髓信号评分与术后JOA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均无相关性.两组相比,脊髓高信号减弱组年龄小[(51.94±11.04):(61.12±10.14),P=0.048]、术前脊髓受压最重节段横截面积大[(60.90±14.77):(42.05±18.05),P=0.010]、术后JOA评分高[(14.44±1.82):(11.00±3.89),P=0.042]、神经功能改善率高[(64%±23%):(38%±30%),P=0.027].脊髓高信号增强组因例数少,未列入对比研究.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MR T2WI脊髓高信号改变可作为疗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因颈椎间盘突出致颈椎管狭窄患者遭受颈椎挥鞭样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50例颈椎挥鞭样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5~75岁(53.6±13.6岁)。根据术前颈椎MRI T2加权相中矢状位上目标节段纤维性椎管最小矢状径分为狭窄组(最小矢状径≤13mm,32例)和非狭窄组(最小矢状径>13mm,18例),两组间年龄及性别无统计学差异。狭窄组随访25.6±7.4个月,非狭窄组27.4±8.3个月,两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ASIA评分的总分、感觉评分、运动评分,计算术后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改善率和末次随访时的手术改善率,记录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SIA评分总分,每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IA上肢运动评分,每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IA下肢运动评分,每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IA感觉评分,每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术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1个月狭窄组与非狭窄组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37.3%和55.9%,术后1年分别为61.3%和73.6%,末次随访分别为77.3%和91.1%,上述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狭窄组手术改善率为88%(28/32),非狭窄组为(94%)(1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出现4例颈部轴性疼痛;狭窄组13例、非狭窄组11例术后出现吞咽疼痛或吞咽异物感,行对症治疗后改善;狭窄组出现1例椎前血肿和2例C5神经根麻痹,经神经营养、消肿等对症治疗后好转。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或摔倒等意外突发事件。结论: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挥鞭样损伤患者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但外伤前合并有颈椎间盘突出致颈椎管狭窄的患者术后短期疗效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report is to describe our experience with dynamic cervical MRI for detection of cervical spinal cord instability in patients presenting spinal cord trauma without fracture or dislocation of the spinal column. MATERIAL AND METHODS: Since January 2000 a total of 95 patients presenting spinal cord trauma have been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All patients underwent MRI for diagnostic work-up. Dynamic MRI was performed if spinal cord instability was suspected. Whenever possible, high-quality plain radiography dynamic views were obtained (coma, severe deficit, study of the cervicothoracic junction). RESULTS: Dynamic MRI allowed diagnosis of spinal cord instability in 6 patients with a mean age of 65 years (range, 45 to 75). Instability occurred during extension in 4 patients and during flexion and extension in one case. In the remaining case instability was associated with herniation of a cervical disc due to a severe cervical sprain. All 6 patients underwent early surgical stabilization that allowed improvement in-hospital patient care and quick transfer to rehabilitation centers. CONCLUSION: Dynamic MRI can be a useful tool to detect unstable spinal cord instability in some patients presenting noncompressive spinal cord injuri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量化脊髓MRI信号强度的方法来探讨高信号对判断脊髓型颈椎病预后的意义。方法 2000年 2月至 2008年 2月行后路减压手术治疗且随访 2年以上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5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高分辨率 1.5T MR扫描.如果患者 T2加权像存在信号强度增加的区 II 则测量此区 II 信号强度值.同时于 T1加权像测量与 T2加权像高信号区 II 处于相同节段的脊髓信号强度值.两者测量所取面积相近,操作均于 MR工作台进行。T2加权像信号强度值与 T1加权像信号强度值的比值作为研究的 T2/T1比值。无 T2加权像高信号的患者归为无高信号组,T2加权像高信号的患者以 T2/T1比值的中位数为分界点分为低 T2/T1比值组和高 T2/T1比值组。结果 无高信号组 20例;其他 37例均有T2加权像高信号(T2/T1比值范围为 1.28~2.80.中位数为 1.65),分为低 T2/T1比值组 19例(1.28≤T2/T1≤1.63)和高 T2/T1比值组 18例(1.67≤T2/T1≤2.80)。经方差分析三组在年龄、病程、术前 JOA评分、术后JOA评分及改善率等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T1比值与年龄、病程呈正相关.与术前、术后 JOA评分及改善率呈负相关。结论 有 T2加权像高信号的患者其术前病情较重.手术治疗效果较差.并且随着信号强度的增加.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T2加权像高信号可作为判断脊髓型颈椎病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特点,探讨DTI在评价颈脊髓慢性损伤的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20例CSM患者(CSM组),并选择年龄匹配的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颈椎磁共振DTI,测量CSM组病变节段以及对照组C2/3~C6/7节段颈脊髓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ostropy,FA)。比较对照组不同节段颈脊髓的ADC值和FA值,将CSM组和对照组颈脊髓的ADC值和FA值分别进行比较,并对CSM患者颈脊髓ADC、FA评分和颈椎改良JOA(m JOA)评分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颈脊髓的ADC值自C2/3~C6/7节段呈上升趋势,而FA值呈下降趋势,C2/3节段颈脊髓的ADC值较C5/6和C6/7节段明显低,而FA值明显高(ADC:F=3.546,P=0.008;FA:F=13.82,P0.001)。CSM组颈脊髓的FA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减小(P0.001),而ADC值则显著性增加(P0.001)。CSM组颈脊髓的ADC值与m JOA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0.287,P=0.220),而颈脊髓的FA值与m JOA评分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359,P=0.005)。结论:CSM患者颈脊髓DTI与正常人群存在差异,其ADC值较正常人群升高,而FA值则明显降低;m JOA评分与FA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不同程度颈脊髓损伤(CSCI)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颈髓损伤严重程度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2005年1月~2009年5月我院收治CSCI早期患者325例,除外20例因各种原因住院时间<7d的患者,共有305例患者入选。男249例,女56例;年龄14~83岁,平均45岁;伤后距来院就诊时间0.5h~20d,住院时间7~45d,平均为23d。高处坠落伤111例,车祸伤85例,摔伤75例,重物砸伤15例,原因不明损伤19例。按ASIA分级:A级132例,B级26例,C级89例,D级58例。按损伤程度将患者分为A(A级)、B(B级)、C(C级)、D(D级)4组,对4组患者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05例患者共发生13种并发症,其中便秘229例次(75.08%),心率减慢144例次(47.21%),低钠血症137例次(44.92%),高热124例次(40.46%),呼吸功能障碍104例次(34.10%),血压下降94例次(30.82%),低蛋白血症83例次(27.21%),贫血72例次(23.61%),消化功能障碍70例次(22.95%),低钾血症45例次(14.75%),压疮38例次(12.46%),泌尿系感染28例次(9.18%),下肢深静脉血栓9例次(2.95%)。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并发症的发生率4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便秘、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外,并发症发生率均为A组>B组>C组>D组,且A、B组明显高于C、D组。结论: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并发症较多;除便秘、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外,其余并发症的发生率随着损伤程度加重而增高,A-SIA分级A、B级患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D级患者。 相似文献
17.
椎间盘损伤相关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与椎间盘损伤相关颈脊髓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997年1月~2003年1月,我院共收治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1274例,对275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275例影像学资料完整的患中颈椎间盘突(脱)出213例,占77.5%。213例颈椎间盘突(脱)出患中,82.2%的患椎间盘突出MRI图像显示有脊髓信号改变,94.4%的患神经损伤平面与椎间盘突出平面一致。手术结果行统计学分析显示椎间盘损伤相关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疗效较为明确,手术时间距受伤时间越短疗效越好。结论对椎间盘损伤相关颈脊髓损伤诊断要明确,一旦明确诊断应手术治疗,且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8.
1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伤后1周内行MRI检查,表现为颈髓受损区T_2加权高信号T_1加权等或略低信号、椎间盘突出硬膜外血肿压迫脊髓等。11例手术采用前路减压并植骨,或后路单开门减压或椎管成形术同时药物治疗;7例保守治疗以牵引及药物治疗为主。经3个月随访,运动及感觉ASIA评分分别由34.5±17.2及48.4±11.7分增加至53.1±10.9及69.5±11.6分,差异十分显著(P<0.01)。认为其受伤机制为外伤性椎间盘突出、黄韧带皱折或硬膜外血肿压迫脊髓,或者一过性损伤,而原有退行性改变或椎管狭窄是发病的重要基础;MRI中T_2高信号范围大小是估计预后的简便方法;脊髓受压、椎管狭窄和椎间失稳是手术的指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髓MRI高信号的存在能否作为脊髓型颈椎病(CSM)手术预后的预测指标。方法-53例CSM患者,男35例,女18例;病程6个月~7年,平均28.2个月。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制定的脊髓功能评分标准对其手术前后疗效和MRI进行对比,观察脊髓内高信号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4年,平均2.5年。术前配加权存在高信号患者较正常信号患者往往病情重,术后恢复也不满意(P〈0.05);少数单节段高信号患者可恢复良好,但多节段的高信号患者手术效果较差。结论:颈髓MRI高信号对CSM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晚期患者损伤程度及损伤后瘫痪时间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颈髓损伤晚期患者进行ASIA运动评分,并测定最大肺活量(VCM AX)、时间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呼气高峰流量(PEF)及损伤后瘫痪时间,观察各项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40例颈髓损伤晚期患者肺功能皆下降,ASIA运动评分与VCM AX、FVC、FEV1、PEF成正相关;完全性损伤组与不完全性损伤组间VCM AX、FVC、FEV1、PEF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完全性损伤组或不完全性损伤组中,C3~5与C6~8节段损伤患者的VCM AX、FVC、FEV1、PEF均无显著性差异;损伤后瘫痪时间与VCM AX无相关性,而与FVC、FEV1、PEF呈正相关。结论:颈髓损伤晚期患者肺功能均下降,肺功能改变与脊髓损伤程度及损伤后瘫痪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