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春虹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6):1079-1081
非发酵菌是一群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由于基础疾病严重,抵抗力低下,容易受到非发酵菌的感染。为了鹪我院ICU非发酵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特征,对我院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间从ICU分离的非发酵菌相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赵春虹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079-1081
非发酵菌是一群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茵之一[1].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由于基础疾病严重,抵抗力低下,容易受到非发酵菌的感染.为了解我院ICU非发酵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特征,对我院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间从Icu分离的非发酵菌相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3.
赵春虹 《中国基层医药》2006,16(1):1079-1081
非发酵菌是一群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茵之一[1].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由于基础疾病严重,抵抗力低下,容易受到非发酵菌的感染.为了解我院ICU非发酵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特征,对我院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间从Icu分离的非发酵菌相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4.
赵春虹 《中国基层医药》2004,16(1):1079-1081
非发酵菌是一群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茵之一[1].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由于基础疾病严重,抵抗力低下,容易受到非发酵菌的感染.为了解我院ICU非发酵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特征,对我院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间从Icu分离的非发酵菌相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5.
赵春虹 《中国基层医药》2007,16(1):1079-1081
非发酵菌是一群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茵之一[1].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由于基础疾病严重,抵抗力低下,容易受到非发酵菌的感染.为了解我院ICU非发酵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特征,对我院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间从Icu分离的非发酵菌相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6.
赵春虹 《中国基层医药》2005,16(1):1079-1081
非发酵菌是一群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茵之一[1].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由于基础疾病严重,抵抗力低下,容易受到非发酵菌的感染.为了解我院ICU非发酵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特征,对我院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间从Icu分离的非发酵菌相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7.
赵春虹 《中国基层医药》2003,16(1):1079-1081
非发酵菌是一群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茵之一[1].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由于基础疾病严重,抵抗力低下,容易受到非发酵菌的感染.为了解我院ICU非发酵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特征,对我院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间从Icu分离的非发酵菌相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8.
赵春虹 《中国基层医药》2008,16(1):1079-1081
非发酵菌是一群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茵之一[1].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由于基础疾病严重,抵抗力低下,容易受到非发酵菌的感染.为了解我院ICU非发酵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特征,对我院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间从Icu分离的非发酵菌相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9.
赵春虹 《中国基层医药》2001,16(1):1079-1081
非发酵菌是一群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茵之一[1].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由于基础疾病严重,抵抗力低下,容易受到非发酵菌的感染.为了解我院ICU非发酵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特征,对我院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间从Icu分离的非发酵菌相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基层医院ICU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医院感染状况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2007年1月~2009年12月医院ICU所分离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纸片扩散(κ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3年中共分离到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191例,其中呼吸道感染165例,血液感染;10例,其它部分感染16例,最多见...  相似文献   

11.
黄欣  李丽丽  叶加建 《淮海医药》2012,30(5):417-418
目的通过对我院ICU病区非发酵菌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ICU患者非发酵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3年期间我院ICU病区非发酵菌检出数为358株,前3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60.1%)、鲍曼不动杆菌(23.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3.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药敏结果显示对大部分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产生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的几率较高。结论我院ICU病区非发酵菌感染率高,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严重,且产生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提示临床应重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正>鲍曼不动杆菌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属于条件致病菌。该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临床医师的严重关注。在重症监护室(ICU)中引起医院获得性感染,成为严重的医院感染病原菌~([1])。由于该菌引起的院内感染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给目前临床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和普通病区非发酵菌的检出情况及耐药特点,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某综合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ICU和普通病区非发酵菌的菌种构成及耐药性,比较其差异性。结果共分离到非发酵菌1034株,其中ICU 245株,普通病区789株。ICU和普通病区分离的非发酵菌均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排前4位,后3种病原菌的构成比情况在两个病区存在差异性(P<0.05)。药敏结果显示,除替加环素和氨曲南外,两个病区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明显差异,且ICU分离菌株的耐药率均高于普通病区分离菌株(P<0.05);除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外,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医院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以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ICU和普通病区非发酵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应引起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临床药师能够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过程中发挥专业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层流综合ICU微生物监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层流综合ICU限定时间段内空气培养及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含菌量,寻找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ICU感染率。方法2006年5月20日对层流综合ICU进行连续13h空气培养及4h物体表面细菌培养的微生物监测。结果医护人员上下班、查房时间是空气及物体表面含菌量最多阶段。结论层流综合ICU内医院感染涉及多方面因素,应充分重视各类危险因素,改进存在问题,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的抗菌药物组合预防ICU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4年4月医院600例ICU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试验组、对照组1与对照组2。试验组静脉滴注阿米卡星与万古霉素,对照组1静脉滴注舒巴坦/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对照组2静脉滴注哌拉西林、苯唑西林。观察3组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数。结果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后,试验组感染6例(3.0%);对照组1ICU感染35例(17.5%);对照组2感染40例(20.0%)。经过检测发生医院感染的ICU患者分离病原菌23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68株,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占多数;革兰氏阳性菌30株,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多数;真菌32株。结论导致医院感染的细菌以革兰氏阴性菌居多,其次是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应用阿米卡星与万古霉素的试验组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陈敏纯  贾艳艳 《中国药师》2013,16(8):1248-1250
非发酵菌是一大类不能以发酵形式利用葡萄糖的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的统称.非发酵菌并非严格分类学的命名,只是由于该类细菌在生化反应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而被沿用至今.常见的非发酵菌有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非发酵菌近年来逐渐获得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水、土壤及动植物;正常人皮肤、呼吸道和肠道中,构成人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属于条件致病菌;医院病房及医疗器械等均有其存在甚至消毒液,从而导致医源性感染.主要感染医院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其感染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和组织;非发酵菌在院内革兰阴性菌感染中的分离率日趋增高,2011年CHINET耐药监测革兰阴性菌菌种分布:铜绿假单胞菌14.17%、鲍曼不动杆菌15.85%[1];非发酵菌的耐药形势日渐恶化[2,3].本文就非发酵菌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抗菌药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王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174-175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医院感染病例中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菌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住的ICU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分析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3年多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共收治患者306例,发生医院感染54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7.64%。分离医院感染病原菌86株,其中前五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7株,溶血性链球菌16株,肺炎克雷伯菌菌12株,铜绿假单胞菌9株,大肠埃希菌7株。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严重耐药和多重耐药。结论 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主要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次是真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ICU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多重耐药程度较严重,加强ICU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菌株的监测,保护有限的抗生素资源,避免耐药菌在医院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8.
非发酵菌感染及其抗菌药物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维苓 《中国药事》2009,23(7):710-712
目的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分析非发酵菌所致医院感染及耐药情况。结果非发酵菌在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的检出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应引起临床和细菌学检验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7,(14):1916-192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ICU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西安航天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ICU医院感染患者246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分为非多重耐药菌感染组(140例)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组(106例),分析多重耐药菌组患者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和耐药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2011-2015年,10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共分离出多重耐药菌435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89.43%),且整体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单因素分析显示,ICU住院时间、低蛋白血症、急性脑血管疾病、肾功能异常、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动静脉置管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应用抗菌药物种类、应用抗菌药物时间、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有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脑血管疾病、应用抗菌药物种类、应用抗菌药物时间是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2.816、1.582、1.265,95%置信区间分别为(1.540,5.151),(1.085,2.306),(1.131,1.415)]。结论: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危患者,应采取积极的防控和干预措施,以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实施临床药学监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临床药学监护实施前ICU患者1200例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药学监护实施后ICU患者1200例为观察组,分析医院感染情况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有46例(3.83%)医院感染,21例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占医院感染的45.65%;对照组76例(6.33%)医院感染,52例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占医院感染的68.42%;耐药菌感染在医院感染中所占比例下降,观察组医院感染率3.83%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率1.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33%、4.33%(P<0.05).结论:药学监护可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