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冬休时间对再入高原施工人员早期生理习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2004年参与高原施工且2003-2005年参加工前体检的2 528名施工人员,根据冬休时间随机分为短休组(1 544人,冬休时间为17~60 d,平均59.55 d)和长休组(984人,冬休时间90~103 d,平均92.32 d).体检指标包括血氧饱和度(Sa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电图(ECG)、血红蛋白(H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尿素氮(BUN).结果长休组SBP、DBP、HR及Hb均低于短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SaO2略高于短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长休组人群ALT、BUN、BP的异常率低于短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短休组与长休组人群ECG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施工人员冬休有利于生理机能的调整和肝、肾、心脏等器官组织对低氧损害的恢复,改善和提高再次暴露低氧环境的习服水平.适宜的冬休时间为3个月.  相似文献   

2.
促进高原习服措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高原低氧环境对机体有很大影响。平原人进入高原后,劳动能力明显降低。部分人可发生急性或慢性高原病,但人体对高原环境也具有强大的习服适应能力,在一定限度内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手段,可以有效加快个体或群体的习服过程,促进高原习服,促习服的措施和手段主要有阶梯习服,适应性运动锻炼,缺氧预适应,高原富氧室,药物,促习服因子,营养和高原耐缺氧食品等,平原人在由平原进入高原的过程中阶梯习服复合适应性体格锻炼是促进高原习服最有效的措施,在此过程中,辅以药物预防可能会起到更为有效的效果。有关其作用的模式和效果更为显著的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提高高原睡眠质量,合理的营养均有利于促进高原习服,预缺氧作为一种新的促习服措施。目前正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对预缺氧方式的选择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利用现代高新技术积极研究寻找有效的生物促习服因子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综述国内外有关促进高原习服措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不同锻炼方式对热习服和脱习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名男战士,分成越野锻炼和行军、越野联合锻炼2组,每组8人,2周内分别锻炼10~12次(天).热应激踏车试验显示建立了热习服,联合锻炼比越野锻炼获得的热习服水平高.越野锻炼中断15天.心血管系统获得的热河服巳经消失;中断30天,体温调节的热习服也完全消退。但联合锻炼中断30天,心血管系统对热应激的习服仍有部分保留.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急进高原时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氧疗对高原习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1日~10日急进驻藏的某部男性青年560例,依据Lake Louise急性高山病评分量表症状评分3分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从第2天开始口服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氧疗;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治疗方法。每天下午检测研究对象心率、血氧饱合度,调查Lake Louise高山评分量表并计算总分,连续7 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 200 m高原治疗组3~6 d,Lake Louise急性高山病评分降低、心率(HR)降低、血氧饱和度(Sa 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后高山病评分、HR、Sa 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氧疗能明显减轻急进高原人群的急性高原病症状、降低心率、增加氧饱和度,促进高原习服。  相似文献   

5.
以南方籍新兵为受试对象,观察冷习服对机体氨基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冷习服前后各种必需氨基酸摄取量均在正常标准之上,超出供给量的5~10倍.只有蛋氨酸的摄取量,冷习服后较冷习服前有所减低,但仍在正常范围之内.摄入热能在正常范围.经过一个月的耐寒锻炼取得冷习服,血清支链氨基酸明显变化,除甘氨酸、结氨酸、精氨酸、丝氨酸、胱氨酸(Gly、Ser、Cys)明显减少,除蛋氨酸(Met)外其他支链氨基酸均有明显增高.血清亮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苏氨酸(Leu、Ile、Ala、Thr、Val、Arg、Pro)水平在冷习服后均有明显的升高(P<0.05),说明冷习服后氨基酸的代谢有明显增强.目前部队的膳食结构和组成有助于加速冷习服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参芪花粉片对高原慢性间歇性缺氧暴露期间脱习服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由平原及低海拔地区进入海拔4 300m地区工作的中青年健康职工380名,采用每周在海拔4 300m室内工作5d,返回海拔2 800m的后方基地休养两天的固定公休模式,连续观察在高原暴露3年期间在海拔2800m休养期间高原脱习服症状的发生率及实施参芪花粉片干预的效果.结果 高原脱习服的总检出率为82.37% (313/380);其前10位症状的排序及检出率依次为:嗜睡(66.31%)、乏力(42.37%)、头昏(35.78%)、失眠(30.79%)、食欲降低(29.73%)、心烦(29.21%)、全身不适(28.95%)、情绪低落(27.89%)、心慌(27.10%)、胸闷(24.47%).高原脱习服人群中需要治疗者占全部脱习服检出者的34.18% (107/313).参芪花粉片对其的干预效果为,服药15 d症状完全消失者占92.52% (99/107),其中半年无复发不需继续服药(痊愈)者占78.79% (78/99)、偶有症状出现而自行服药缓解(显效)者占21.21% (21/99),症状无缓解或部分缓解但需经常服药(无效)者占7.48% (8/107).观察期间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高原慢性间歇性缺氧暴露下有较高的高原脱习服患病率,参芪花粉片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与远期干预效果,是防治高原脱习服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部队进驻高原初期不同低氧习服时间对脑力作业能力的影响以及个体习服状况与脑力作业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进驻高原3700 m部队2天组(108人)、7天组(52人)、30天组(73人)和平原对照组(90人)的脑力作业能力(颜色选择反应时,听觉选择反应时,注意力,客体工作记忆,动作敏捷性,空间工作记忆),血氧饱和度进行测试,并进行急性高原反应(AMS)问卷调查与相关分析。结果颜色选择反应时高原2天组高于平原组(P<0.01)。注意力、动作敏捷性、空间工作记忆成绩高原各组均低于平原组(P<0.01),其中,动作敏捷性成绩高原7天组最低(P<0.01)。注意力和空间工作记忆成绩高原30天组最低。除动作敏捷性测试与血氧饱和度(SaO2)呈显著正相关(r=0.247,P<0.05),其他脑力测试成绩与SaO2、AMS评分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头痛和气短两个单项症状与部分认知能力有相关性。结论高原低氧环境对脑力作业能力有显著影响,在高原习服30天内,部分认知功能随习服时间延长逐渐好转,但仍低于平原水平。部分认知功能随习服时间延长而降低,出现SaO2下降以及头痛、气短症状者更易出现脑力作业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实验观察了冷习服及性别对大鼠重度冻伤的影响。重度冻伤后,冷习服(CA)大鼠冻足组织存活面积(TSA)较未冷习服(NCA)大鼠冻足TSA明显增高(P<0.01),雄、雌大鼠皆如此。不论冷习服与否,雌鼠冻足的TSA均高于相应雄鼠冻足的TSA,即大鼠抗冻能力存在着性别差异。这种差异还表现为NCA和CA雌鼠冻足与未冻足皮肤温度差(ΔTs)分别高于NCA和CA雄鼠ΔTs。ΔTs增高间接反映了冻区血液循环较好,这是冻足组织损伤较轻的原因之一。上述结果表明,冷习服锻炼是减轻重度冻伤损伤的简单有效方法。在研究冷冻损伤的实验中,应排除性别差异的影响。作者认为应进一步研究性激素在冷耐受和冷应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冬休时间、性别、年龄对再入高原施工人员早期生理习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2004年参加高原施工且2003~2005年重返高原(海拔3080m)习服7~15d2528人的“工前体检”资料,根据冬休时间的长短随机分为长休组(≥90d,n=984)与短休组(≤60d,n=1544)并依年龄、性别的不同再分亚组;利用SPSS12.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次年重返高原习服7~15d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红蛋白均值长休组均低于短休组,脉搏血氧饱和度略高于短休组(均P≤0.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血压异常率长休组亦显著低于短休组(P<0.05或P<0.001);②无论同组或全组中,女性亚组的血压、血红蛋白均优于男性(P<0.05或P<0.001),<40岁亚组的血压、心电图优于≥40岁组(P<0.05或P<0.001)。[结论]高原施工人员(特别是40岁以上男性)冬休时间超过3个月对重返高原的早期生理习服有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男性官兵急进高原和高原习服后两种暴露状态下心肌损伤指标的变化情况,为高原心肌损伤的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将急进高原(海拔4 300 m)和高原习服后(海拔4 300 m)的新疆某部队57名官兵纳入到试验组,同时将世居平原(海拔43 m)的42名官兵纳入到对照组,利用化学发光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试验组和对照组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C反应蛋白(CR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 结果人们急进高原状态时血液中CK、CK-MB、MYO、hs-cTnI、CRP和hs-CRP的中位数分别为:168.20 ng/L、1.20 ng/L、39.80 ng/L、1.00 pg/L、0.70 mg/L和0.75 mg/L;高原习服状态分别为:135.70 ng/L、0.90 ng/L、38.80 ng/L、1.00 pg/L、0.50 mg/L和0.40 mg/L,二者的CK、CK-MB和hs-CRP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平原对照组相比较,急进状态下的各指标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而习服状态下的CK、CK-MB、MYO和hs-cTnI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当机体急性暴露于高原环境导致其心肌标志物升高。而经过高原习服后炎性指标有所改善,但依然会导致其心肌标志物升高,心肌酶的升高提示心肌损伤应注意心肌保护;同时该研究为机体急进高原和高原习服心肌损伤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变化对机体脂质过氧化水平的不良影响并观察黄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 45例冠心病病人和 40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 ,抽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总抗氧化能力 (T- AOC)、丙二醛(MDA)及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 DL )浓度 ,并给冠心病患者每人每天静滴黄芪注射液 6 0 ml,连用 1周 ,复测上述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及 T- AOC明显降低 (P均 <0 .0 1) ,而 MDA及 Ox- L DL则明显升高 (P均 <0 .0 1) ,且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 T- AOC呈显著正相关 (r=0 .36 8,P<0 .0 1) ,而与 MDA及 Ox- L DL 则呈显著负相关 (r=- 0 .30 1及 - 0 .34 2 ,P<0 .0 5及 0 .0 1)。干预结果显示 ,黄芪可以显著升高冠心病患者 T- AOC并降低MDA和 Ox- L DL 水平 (P均 <0 .0 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降低 ,并由此导致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和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 ,但这一变化可以应用黄芪有效纠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人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血清胆红素及尿酸 (UA)水平的关系。方法 符合条件并经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人 192名 ,根据其冠脉狭窄的程度分为 5组 (A~E) ,A组 :无狭窄 ;B组 :狭窄 <5 0 % ;C组 :狭窄在 5 0 %~ 79% ;D组 :狭窄在80 %~ 99% ;E组 :完全闭塞。再将D +E组病人分为 3组 :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 ,均测定其血清胆红素 ,尿酸及血脂水平并计算TC/(HDL -C +胆红素 ) ,LDL -C/(HDL -C +胆红素 )的比率进行比较。结果 B~E组病人的总胆红素水平逐渐下降 ,并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B~E组的TC/(HDL +TBIL)和LDL/(HDL +TBIL)均明显高于A组 (P <0 0 1) ;B~E组的尿酸水平逐渐上升 ,且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B组 P <0 0 5 ,C~E组 P <0 0 1)。与单支病变组比较 ,双支和三支病变组的总胆红素明显下降 (P <0 0 1) ,三支病变组的TC/(HDL +TBIL)和LDL/(HDL +TBIL)明显高于单支与双支病变组 (P <0 0 1)。结论胆红素与尿酸的水平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可通过胆红素 ,血脂及尿酸等生化指标的综合测定 ,来间接的评估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母婴血清胆红素对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母婴血清胆红素对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方法 同时检测118例配对母亲,脐血新生儿和42例对照组成人的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和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含量,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1)血清Bil-T,Bil-B含量高低依次为新生儿〉脐血〉母亲,对照组。(2)母亲和新生儿的血清IgG,IgA,IgM,C3,C4均不受母亲Bil-5,Bil-D的影响。(3)新生儿的血清IgG和C3含量均不受脐血压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s

Cigarette smoking is a modifiable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ilirubin is a potent antioxidant and its concentration decreases in smokers. However, studies abou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igarette smoking and bilirubin are scarce and most are limited to total bilirubin. Additionally, bilirubin is highly related to hemoglobin. Therefore,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ilirubin subtypes and cigarette smoking in healthy Korean men independently of hemoglobin.

Methods

This study included 48 040 Korean men aged 30 to 87 years who visited the Korea Medical Institute for routine health examination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07. The association of smoking with total, direct, and indirect bilirubin was assess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differences in subjects and smoking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Current smokers had lower bilirubin concentrations than never-smokers and ex-smokers. Smoking amount and duration were inversely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otal, direct, and indirect bilirubin. In a multivariable adjusted model, compared to never-smokers, the odds ratios (ORs)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s) of current smokers with the highest number of pack-years were 1.7 (1.6 to 1.9) for total, 1.5 (1.4 to 1.6) for direct, and 1.7 (1.6 to 1.9) for indirect bilirubin. After further adjustment for hemoglobin, this association became stronger (OR [95% CI], 2.1 [1.9 to 2.2] for total; 1.9 [1.8 to 2.0] for direct; 2.0 [1.9 to 2.2] for indirect bilirubin).

Conclusions

In this study, bilirubin subtypes are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smoking status, smoking amount, and smoking duration in healthy Korean men independently of hemoglobin.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investigate this association in healthy Korean women.  相似文献   

15.
胆红素的抗氧化作用及血红素加氧酶对胆红素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间二硝基苯(m-DNB)诱导的大鼠氧化损伤的基础上,观察胆红素、血红素加氧酶的变化,并分析两者在抗氧化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用5,10,20 mg/kg的m-DNB染毒大鼠后,分别于2周和4周测定大鼠血清胆红素(bilirubin,BR)含量及肝脏微粒体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活力及血清GSSG/GSH比值。另用一定量的m-DNB加锌卟啉(ZnPP)或血红素(heme)染毒,1周后测定大鼠血清BR含量、HO活力和GSSG/GSH比值。结果染毒2周时,各染毒组BR含量和HO活力均明显上升,且与m-DNB剂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染毒4周时,BR含量明显降低,仅在高剂量组仍高于对照组,低、中剂量组回落至正常水平,但与m-DNB仍呈显著相关(P<0.01);HO活力在低、中剂量组进一步升高,而高剂量组回落至正常水平。同时,m-DNB ZnPP组和m-DNB heme组HO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和m-DNB染毒组(P<0.05),BR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低于m-DNB染毒组(P<0.05),GSSG/GSH比值高于对照组和m-DNB染毒组(P<0.05)。结论BR和HO两者均具有抗氧化作用,提示,HO在机体氧化应激时对胆红素可能具有双相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急进高原人群sIL-2R及体液免疫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高原环境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8-22周岁健康男性75人,在他们从平原急进海拔2300 m的高原地区48 h和在该地区生活适应50 d后,分别采集血液标本,用ELISA法测定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人生长素(HGH),用免疫扩散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用聚乙二醇法测定。结果 进入高原50 d后血液中sIL-2R和IgG含量比进入高原48 h显著下降(P<0.01);CIC和IgA的含量比进入高原48 h显著增加(P<0.01);进入高原48 h和50 d IgM、C3、C4和HGH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人体急进高原后,首先出现细胞免疫抑制和IgG的应激性变化,随着对高原环境的逐渐适应,细胞免疫逐渐得到恢复,分泌型免疫球蛋白IgA的合成分泌增加,血液中的CIC含量也升高。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窒息血清总胆红素动态变化与脑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1月-2011年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足月窒息新生儿58例(窒息组)和健康足月新生儿30例(对照组),窒息组中轻度窒息33例,重度窒息25例,检测三组新生儿出生后1、3、5、7 d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结果出生后1、3、5、7 d,三组血清TBIL浓度变化趋势相似。各时间点血清TBIL浓度组间比较,重度窒息组在1 d时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P〈0.05),之后3、5、7 d时均明显低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P〈0.05)。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TBIL浓度变化趋势与CT正常组相似,组间比较,出生后3、5、7 d时脑损伤组新生儿的血清TBIL浓度均明显低于CT正常组(P〈0.05)。结论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动态变化对预测窒息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探讨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机制.方法 检测胆囊胆固醇结石组和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E(Apo-E)浓度.结果 胆囊胆固醇结石组的血清HDL及LDL低于正常对照组;Apo-B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血清具有低HDL、低LDL、高Apo-B的特点.HDL、LDL及Apo-B可能可作为胆囊胆固醇结石的预示指标,对这些指标的干预可能会对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有所抑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解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病因和有关因素.方法 对68例患儿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 其中41例(61%)是因感染、围产因素(早产、窒息、缺氧、头颅血肿、低血糖、酸中毒)、低温硬肿、药物等多种因素综合引起.27例(39%)的病因是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症.结论 引起西安地区胆红素脑病的主要病因是感染、围产因素、低温硬肿、药物等.并根据病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