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骨(膜)瓣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膜)瓣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进展徐达传①钟世镇①移植骨、骨膜的关键在于移植体的血供是否存在。传统的骨移植方法无血供,移植骨因缺血大部分骨细胞坏死,移植体仅作为一种桥梁,使两骨端骨膜在膜内化骨过程中沿其表面进行“爬行替代”。这种骨移植方法愈合时间长,抗... 相似文献
2.
带血管蒂肩胛骨骨瓣的解剖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胛骨部位隐蔽、表浅、血供丰富,其腋缘和肩胛冈均有相当骨量可供采用,切取后对上肢形态及功能无明显影响。1983年以来,我国学者对带血管蒂肩胛骨移植的应用解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临床上开拓这一新的供骨区提供了解剖学依据。1983年杨立民等首先报告采用旋肩胛血管为蒂的肩胛骨腋缘骨皮瓣治疗两例骨、软组织复合缺损患者,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带骨间前血管蒂尺骨远侧段骨(膜)瓣移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3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骨间前血管。重点观察了骨间前动脉旋前方肌复盖段至尺骨的分支分布。骨间前动脉贴骨膜前面下行,至旋前方肌深面,分为主支和穿支。骨间前动脉至旋前方肌复盖段尸骨的分支,可以发自骨间前动脉本干,骨间前动脉主支和穿支。根据解剖观测结果,设计了带骨间前血管蒂尺骨远段骨(膜)瓣,用以修复肱骨下段,尺桡骨缺损和骨不连,逆行移位修复手舟骨和月骨。 相似文献
4.
带腓血管蒂胫腓骨远段联合骨(膜)瓣移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腓动脉至胫腓骨远段的分支。腓血管行至小腿中部时,位于腓骨内面,胫骨后外侧。腓动脉至下段的分支可以发自吻合支或直接发自腓动脉。腓动脉至腓骨下段的分支为弓形动脉。根据解剖结果,设计了以腓血管为蒂的胫腓骨远段联合骨(膜)瓣,移位修复胫骨骨不连,骨缺损或逆行行踝关节融合等。 相似文献
5.
肩胛上动脉冈下支为蒂肩胛冈骨瓣移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3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重点观测了肩胛上动脉冈下支的运行、分布和吻合情况。设计了以该支血管为蒂的肩胛冈骨瓣移植为修复四肢长管骨缺损提供一种新的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乙状窦后入路的骨瓣设计进行改良研究,寻找一种安全、快速、有效、并发症少的骨瓣开颅技术。材料成人颅骨标本10例,福尔马林固定尸头标本15例,新鲜头颅标本3例。高速磨钻。电动开颅钻。照像器械:Sony S-75数码相机。Leica M500-N,Opton手术显微镜。方法确定横窦和乙状窦的交界内下缘(A点)和星点(枕乳缝和人字缝交叉点,S点)的解剖关系;乙状窦垂直部和水平部交汇处内下缘(B点)和枕乳缝乳突基底水平处(C点)的关系。测量A-S和B-C点的距离。在距星点内侧3cm处横窦的下缘钻孔M点,测量星点和枕外粗隆-星点连线的垂直距离。结果1.横窦和乙状窦交点的位于星点外下方,横断面上,平均距离为10.8±1.1mm。在矢状位方向,平均距离为3.5±0.7mm。且颅骨和头颅标本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2.乙状窦水平段和垂直段交点(B点)位于乳突基底水平枕乳缝点(C点)的外下方,在横断面上平均距离5.8±1.8mm。矢状位方向距离为8.4±0.8mm.头颅标本所测得的数据和颅骨的数据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3星点内侧3cm处横窦下缘(M点)和枕外粗隆-星点连线的垂直距离(M-P)左右存在差异,左侧1.2±0.3mm,右侧4.2±0.4mm.右侧高于左侧。结论行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时,取星点外下方、枕乳缝乳突基底外下方为钻孔点是安全、快速的方法;在横窦下方钻孔时要注意左右横窦高度的。 相似文献
7.
在30侧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股深动脉及其股骨体中下部的分支分布。股深动脉发第一穿动脉之后,下行于股骨体内侧的大收肌和短收肌与长收肌之间。从发第一穿动脉处至股骨体中点,股深动脉干长10.8±2.2cm。至股骨体中点水平时,股深动脉外径2.1±0.4mm。股骨体中点至其下方6cm范围的血供主要来自股深动脉末梢和第三穿动脉。根据解剖结果,设计了带股深血管蒂股骨(膜)瓣,修复股骨中上部骨不连或骨缺损。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介绍上、下肢带血管蒂骨瓣、骨膜瓣移位术新供区的解剖学依据,指导术式设计和推广应用。方法:综合作者近年新发掘的四肢骨瓣、骨膜瓣新供区的解剖学资料,针对性地设计了常用的移位术式。结果:这一批供区以非主干知名血管或主干血管的小分支为血管蒂,设计的骨瓣、骨膜骨瓣.顺行或逆行移位修复四肢骨不连、骨缺损、骨缺血性坏死,临床应用获得了可靠的治疗效果。结论:四肢带血供的骨(膜)瓣移位术供区,术式设计合理,手术操作简便,对供区功能影响很小,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在30侧上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肱骨远1/3段外侧半的血管。肱深动脉在桡神经经沟近端分为中副动脉和桡侧副动脉,后者发掌侧支随桡神经行向前下,发背侧支出桡神经沟,沿外上髁嵴下行,沿途分支分布于邻近区域的骨和肌肉,末端于外上髁表面与桡侧返动脉吻合。根据解剖结果,设计了带肱深血管蒂肱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不连接或骨缺损。 相似文献
11.
背景:由显微外科技术在股骨头坏死治疗的运用中发展而来的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联合植骨为治疗中青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方法之一。
目的:通过回顾及分析对于大转子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从不同层面对大转子骨瓣移植术的研究进行探讨。
方法:以“Osteonecrosis Femoral Head、greater trochanter bone flap”或“Osteonecrosis Femoral Head、 bone flap”或“Osteonecrosis Femoral Hea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72年1月至2011年10月);以“股骨头坏死、大转子骨瓣”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1979年1月至2011年10月)。选择以大转子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根据纳入标准共46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关于目前较常用的病灶清除+带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大转子骨瓣联合打压植骨+游离髂骨瓣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报道甚少,此术式结合了皮质骨的生物力学优势,同时又有带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大转子骨瓣加松质骨粒提供良好的血供环境,能很好的解决血供与力学重建的平衡性,达到股骨头的生理重建。 相似文献
12.
以髂腰血管为蒂髂骨(膜)瓣移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为髂腰血管蒂髂骨(膜)瓣移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7具灌注红色乳胶的成尸标本上,对髂腰血管的起始、走行及分支分布进行解剖观测,并在标本上摹拟骨瓣切取。结果:髂腰动脉96.3%起自髂内动脉,3.7%起自髂总动脉。其主干79.6%走行髂肌浅面,20.4%走行于髂肌深面,末端均分布髂嵴中部,并与前、后血管之间形成吻合。髂腰动脉起始处外径为2.7mm,腰大肌外侧缘处外径为1.6mm。由腰大肌外侧缘至其末端的长度为4.5cm,分布于髂嵴中部的范围长为7.0cm左右。结论:以髂腰血管为蒂可切取髂嵴中部骨瓣移植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的显微外科解剖学与临床直接相关 ,对脑血管疾患的诊断、治疗 ,尤其是手术入路的选择 ,应用和创新有着重要意义。最近十几年来国内学者深入此领域做了大量科研工作。在动脉、静脉和硬脑膜静脉窦诸方面取得许多新成果。1 脑的动脉脑底部动脉是动脉瘤的好发部位 ;脑底部动脉的中央支供血脑内重要结构 ,其损伤和阻塞可引起一系列脑部症状 ,尤其是大脑中动脉中央支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关系更为密切 ,故脑底部动脉及其穿支是许多作者研究的热点。1 1 Heubner动脉 大脑前动脉的一条重要中央支为Heubner返动脉 ,有 2 8%发自前交通动脉平面… 相似文献
14.
骨间前血管蒂尺骨远段骨(膜)瓣转位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0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骨间前动脉至旋前方肌覆盖远段尺骨的分支。我们设计了以该支血管为蒂的尺骨远段骨(膜)瓣,为治疗尺、桡骨中、下段骨不连、骨缺损增添一新的术式。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标准取大骨瓣减压术与扩大取骨瓣减压术的显露面积进行定量研究,对2种手术方式和正常结构的损伤程度进行比较评价,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解剖依据。方法:模拟常规标准取大骨瓣减压术与扩大取骨瓣减压术的手术操作,进行显露面积测量、显露程度评分及损伤程度评分。结果:扩大取骨瓣减压术显露面积较标准取大骨瓣减压术显露面积显著扩大;标准取大骨瓣减压术显露程度评分7分;扩大取骨瓣减压术显露程度评分16分;标准取大骨瓣减压术损伤程度评分9分;扩大取骨瓣减压术损伤程度评分2分。结论:扩大取骨瓣减压术,其显露范围广泛,损伤程度小,有利于最大程度降低颅内压,同时适用于窦破裂、桥静脉桥段撕裂出血患者血管的修复,还可以直视下剪开小脑幕,缓解小脑幕切迹疝。 相似文献
16.
眶上裂区显微外科解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眶上裂为位于眶尖部和海绵窦前部之间的一个重要骨性裂隙 ,内侧与视神经管毗邻。眶上裂区范围小 ,结构多 ,是颅底穿行神经最多、最复杂的区域。支配眼球运动的颅神经均经此入眶 ,损伤后可引起“眶上裂综合征”。尽管有关海绵窦及眼眶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已有许多报道[1~ 6] ,但作为两者交通的眶上裂区显微解剖学研究却很少[7~ 8] 。Morard等[7] 称眶上裂区为颅底显微解剖研究中的一块“无人大陆” ,并于 1 994年首先对眶上裂区显微解剖进行了报道。近年来 ,随着学科渗透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 ,使临床医师逐渐地涉足这一领域而施行眶上… 相似文献
17.
距骨颈不连和距骨体缺血性坏死的解剖学基础与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距骨的主要血液供应系经距骨颈、跗骨窦和跗骨管进入,一旦遭遇暴力,胫骨下端前缘直接撞击距骨颈引起骨折,如暴力继续进行则将迫使距骨体从踝穴中脱出。因其血供遭受致命损害将导致距骨颈不连和距骨体缺血性坏死,或二者兼而有之,是距骨损伤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踝足部功能,为骨科一大难题,传统疗法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8.
颈部脊神经后根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颈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提供可靠的后根分束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对20例(40侧)C4~T1节段脊神经后根的自然分束和后根之间纤维联系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观察。结果:中各节段后根所含各级神经束的数目基本一致,一个脊神经后根有8~10个神经小束组成,上位的4~5个神经小束形成1~2个神经亚束;下位的4~5个神经小束形成1~2 相似文献
19.
观察了20具(40例)成人尸体的肱桡肌,它多数有3条动脉和1条神经供应,神经元损伤分离后可达43.05mm,结果提示由于肌皮神经损伤所致肱二头肌瘫痪,肱桡肌为理想的移植肌替代肱二头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大转子骨瓣修复股骨头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在32例经红色乳胶灌注过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测量了旋股外侧动横支的起始,走行位置和分支。观测了供应股骨大转子前外侧血供的来源,可切取大转子骨瓣3.5×2.0×4.0cm。从而设计了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的大转子骨瓣修复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本文还对手术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