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温高热的病机及治疗初探唐瑜之湿温是一种常见的外感热性病,多见于夏秋,尤其是南方各地,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湿热为患,屡见不鲜。湿温热势不高,然亦有少数出现高热,而临床每易误诊。现就其病机及治疗抒一管见。1湿温高热的机理湿温高热与其它温病有别.其病...  相似文献   

2.
3.
4.
辨证论治长期不明原因高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长期不明原因的高热,立法以益气养阴,导邪外出为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初起具有身热不扬,体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缓等主要症状。以脾胃为主要病变部位,多发于雨湿较多的夏秋季节。笔者以藿朴夏苓汤治疗湿温8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入组标准1.1纳入标准身热不扬,体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  相似文献   

6.
7.
第七讲 湿温     
湿温病(包括肠伤寒)是感受湿热邪气所致,为湿热蕴结于肠胃道之病。多发于夏秋雨湿较盛季节,环境卫生较差的地区发病率高。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有满意的疗效,后遗症甚少。一、湿温病症状的复杂性湿为阴邪,易伤阳气,而热蒸湿动,湿遏热伏,又互相蕴结,  相似文献   

8.
1985年至1989年,笔者用三仁汤加减治疗湿温发热8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85例中,男50例,女35例;10~20岁者6例,21~30岁者25例,32~40岁者35例,41~50岁者11例,51岁以上者8例;病程在10~20天者48例,21~30天者22例,31~60天者13例,半年以上者2例。用药标准:1、体温超过38℃,持续发热或间歇发热,热型可呈稽留热、弛张热、波状热,或间歇热和不规律热;2、发热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发热长达10天以上乃至数月;3、脾胃证候显著,多伴有头重如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3岁,军人。1985年2月底起咳嗽、胸痛、发热,在某院发现右上肺大片阴影,体温39~40℃,白细胞2,100~3,200,先后用过青、链、庆大、红霉素及抗结核药物均无效,未用过糖皮质激素。超声波检查提示右侧胸腔积液,两次抽出淡黄色胸水共1,000毫升。胸水化验:白细胞660,中性白细胞84%,淋巴细胞16%,利凡他试验(+)。因疗效不好,诊断不明于1985年4月20日转来我院。  相似文献   

10.
湿温病因其病邪性质和病变特点,历来被认为治难速愈。近几年,在论治中强调了三通、三法,取效较满意,小结如下。一、阻止病变,强调三通湿温病在演变过程中,由于湿热薰蒸弥漫,三焦气机舒展不畅,脏腑功能伤损迟钝,常有脾胃受困,邪食互郁中阻,闭塞气机之患。吴鞠通:“湿温内蕴,夹杂饮食停滞,气不得运,血不得运”,加之肺气郁闭,湿热二邪伤气阻气,又必然影响到肝胆疏泄和气血调畅,进一步加深了三焦气机病变,形成病理相因,病情缠绵之特点。论治中强调三通:流通  相似文献   

11.
张丽萍  裴华颖 《临床荟萃》1998,13(18):857-858
患者 女性,42岁,因皮疹、间断发热、双下肢关节、肌肉疼痛3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半个月入院.皮疹以双颊部明显,日照下常加深、发红,不伴瘙痒或刺痛、起泡等.同时出现一过性颜面及眼睑水肿.33个月前受凉感宜后出现寒战,上午发热,体温39℃,下午可自行下降至正常;伴双侧膝踝关节痛、不游走、无红肿;双侧腓肠肌明显疼痛,不能站立;颈部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2.
中枢性高热患者耳温测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枢性高热患者耳温测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12月收治神经科住院,使用电子冰帽治疗的脑血管病中枢性高热患者30例,每2h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同侧的耳温及腋温,用红外线鼓膜温度计测量耳温,用水银温度计测量腋温,采用自身对比法分析耳温与腋温的差异。结果(1)同一患者应用电子冰帽的耳温测量值高于同侧腋温,P<0.05;(2)应用冰帽后耳温下降幅度大于腋温下降幅度,以6h内下降最明显,P<0.01;12h、24h两部位温差相比,P<0.05。结论相同条件下,耳温比腋温更能较早准确地反映脑温的变化,指导临床治疗,改善预后,且测量耳温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可准确提供患者脑温变化的信息,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总结1例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长期高热脑瘫患儿的护理经验.脑瘫患儿病程长,其家属有较多顾虑,护士协助医生将患儿即将进行的治疗、护理工作目的 向家属解释清楚,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移植术后尽量保持患儿平卧位,避免坐位和直立;警惕手术刺激诱发患儿癫痫或高热引起惊厥,故护士保持病室安静和舒适,避免声音和光线等刺激;持续体温监测,床旁备急救车,并在体温稳定后行康复锻炼,加强患儿肢体功能的协调性,减少外伤的可能.该患儿出院时能遵医嘱活动肢体,并能在家属扶助下站立即迈步行走,体温37℃.  相似文献   

14.
湿温重症治验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湿温重症治验2例卢立广1病历简介例1.患者女,30岁。1994年8月15日初诊,患者病已数日,身热,心烦,胸脘痞闷,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体温39.8℃,肥达氏反应阳性。诊断为伤寒。中医辨证为湿温(热重于湿),治以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予姜...  相似文献   

16.
以长期高热为主要表现的肾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 女 ,14岁。以发热、腰痛伴蛋白尿 5 0天入院。 5 0天前开始出现寒颤、高热及左腰疼痛 ,于当地医院就诊 ,查血常规 :白细胞 6 0×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6 8;尿蛋白 ( 3+) ;补体C30 37g/L ,抗dsDNA(± )。诊断 :肺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给予青霉素、林可霉素及地塞米松等治疗 40余天无效 ,转我院。查体 :体温 39℃ ,营养差 ,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异常 ,左肾区叩击痛阳性 ,移动性浊音阴性。血常规 :白细胞 6 0× 10 9/L ,中性粒细胞0 81,血红蛋白 73g/L ,红细胞 2 5 2× 10 12 /L。尿常规 :蛋白( 3+) ,管型 ( 2 +) …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重症脑损伤伴中枢性高热病人低温治疗期间脑温监测方法的新进展以及护理要点,提出脑内温度、腋下温度、口腔温度、鼻腔温度、鼓膜温度、食管温度、直肠温度、膀胱温度、血管内温度、颈静脉血流温度监测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病人的病情、自身条件以及临床条件选取适合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脑温监护下中枢性高热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中枢性高热是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遭损害后,造成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过程障碍而引起的体温明显增高,是重型颅脑外伤、脑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并发症。由于高温会导致病人中枢神经系统进一步的继发性损害,因此,及时有效地降低体温、控制高热是减轻脑细胞损害,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我们对中枢性高热的病人应用在脑温的监护下降温治疗和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薷蒿清暑退热汤治疗湿温发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自拟薷蒿清暑退热汤治疗;对照组口服扑热息痛片、阿莫西林,疗程2~3d。结果:2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薷蒿清暑退热汤治疗湿温发热有较好的退热效果,能标本兼治,优于常用的退热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