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冬进补是传统习俗,而药粥疗法尤为适宜,宋陆游有《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北宋张末在《粥记》言:“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为饮食之妙诀”。可见食粥确有补益作用。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的差异,后天调养的不同,使体质有异,因而所需治疗亦有别,故应根据人体气、血、阴、阳偏盛偏衰的程度,选择不同的粥疗方。  相似文献   

2.
粥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一种独特的传统饮食方法。宋陆游有《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北宋张来在《粥记》言:“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为饮食之妙诀”。曹雪芹深知食粥有益于健康,因此,在《红楼梦》中有六个回目七次写到粥。如第八回“薛姨妈……作酸笋鸡皮汤,宝玉痛喝了两碗,吃了半碗碧粳粥”。第十四回“凤姐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因见尤氏犯病,贾珍也过于悲哀,不大进饮食,自己每日从那府中熬了各样细粥,精美小菜,令人…  相似文献   

3.
<正>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盛赞粥食摄生之功效。《医药六书药性总义》也认为:"粳米粥为资生化育神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甚至把粥饮称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相似文献   

4.
正粥,人们称其为"稀饭"。粥之于人,有润养脾胃,滋生津液之妙用。古往今来,粥素有"世间第一补体之物"的断语。在中医典籍《本草纲目》中记载:"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于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古代诗人陆游对粥养颇有独特见解,他在脍炙人口的《食粥》诗中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由此可见,粥养益人寿。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粥是中国广大地区居民喜爱的主食形式之一,《周书》说“黄帝始烹谷为粥”,表明中国人民食粥的历史十分久远。 粥有稠厚、稀薄之不同,在古代,其名称也有别。《广雅》称粥之厚者为“鬻”,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则认为“稠者曰糜,淖者曰鬻”。食粥之益处,清代黄云鹄《粥谱》说:一省费,二津润,三味全,四利隔,五易消化。其实,从更宽广的角度来看,食粥至少有六方面的意义和作用,即:敬老、节约、救荒、疗疾、养生、美食。 《礼记·月令》载:“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汉书·武帝纪》载:“民年九十以上,…  相似文献   

6.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这是南宋文坛寿星、岁至85载高龄的大诗人陆游对粥的盛赞。陆游爱梅、梳发、导引,更将食粥作为延年益寿的秘诀,寓养生于饮食起居之中。“粥能养人,老年尤宜”,“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药粥是养生保健之上品。它以适量的中药与米谷配伍,加入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7.
古人食粥诗     
周明 《养生月刊》2008,29(12):1130-1131
古人认为,多食粥是老年保健的重要方法,所以陆游有《食粥》诗曰:"世人个个学长年,不信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像陆游这样爱食粥,还以粥入诗,这在古时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8.
正粥,俗称稀饭,自古有之,稠厚者叫谵(zhan),稀薄者叫酏(yi),是我国人民传统的饮食之一。多少年来,人们大都知其能果腹充饥,却未必了解其还能养生。宋代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曾写过一首七绝,题为《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这其中的"宛丘平易法",即是食粥的养生之法。老妈对粥的研究也只是近几年的事。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纯的五谷杂粮粥;另一种则是加入各种调料、乃至中  相似文献   

9.
粥者,稀饭也。据史料记栽,粥这种食物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是汉民族大米的主要食法,而且养生益人,为历代文人所喜爱。 宋代诗人陆游曾留下一首著名的《食粥诗》,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晤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又将食  相似文献   

10.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1125~1210年),寿延85岁,被后人称为“长寿爱国诗人”。据说,其寿享高龄,与爱食枸杞粥有关。陆游对食粥尤为考究,曾著有《食粥》诗:“世人个  相似文献   

11.
文人与粥     
粥,俗称稀饭,古代又叫糜、酏等。据《古史考》载:“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乃大米与水熬至稠而成。粥是我国民族的、带有特色的传统食品,因而,食粥的历史源远流长,尤其在文人墨客中涉及较多,也留下了不少佳话。  相似文献   

12.
文人与粥     
张远桃 《气功》2009,(2):185-187
粥,俗称稀饭,古代又叫糜、酏等。据《古史考》载:“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乃大米与水熬至稠而成。粥是我国民族的、带有特色的传统食品。因而,食粥的历史源远流长,尤其在文人墨客中涉及较多,也留下了不少佳话。  相似文献   

13.
品粥的心境     
粥乃米饭面食之祖先。古时论粥的书不少,称粥为糜、膻、酏等。一年四季,在膳食中有粥,不仅可调剂胃口,增进食欲,且可补充身体水分。自古以为,喝粥可治病,使人延年益寿。从汉代起就有关于粥的记载,明代名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列有五十多种粥,“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  相似文献   

14.
秋季为阳消阴长、由热转冷的过度时期,“燥”为秋季之主气,故称为“秋燥”。秋季饮食调养应贯彻《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以滋阴润燥、清润甘酸、温凉调配清淡新鲜为主,以达到清肺、补肝、健脾和胃之目的。多食些清淡润燥的粥食,特别是每天早餐吃些“花粥”,对祛燥清热、清肝明目是大有益处的。明代李禾延认为“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  相似文献   

15.
粥。为“世界上第一补人之物”。古人把粥看成是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妙品,食粥应顺应节气,夏日消暑清热粥,冬令有御寒滋补粥。春季,大地返暖,万物生长、百废俱兴,按照传统医学的观点,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体少阳之气在春季也处于生发旺盛之时,故饮食当固护初生之阳气。春日食粥,粥里添加些荠菜、芹菜、韭菜、红枣、既利消化吸收,又助春阳生发,以符合肝胆之气生华舒展的规律,是理想的时令食品。  相似文献   

16.
慈山粥谱     
曹庭栋 《养生月刊》2004,25(1):45-52
前言 粥为食物养生之一大法门,故古今咸予重视。宋·张耒撰《粥记·赠潘邠老》,盛称其养生之功。记云: “张安道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脏腑相得,最为饮食之良。妙齐和尚说山中  相似文献   

17.
正粥是中国人餐桌上最为熟悉的食物,中国人对粥的浓浓情结大多是从孩提时起,粘稠绵密的口感就印在了唇齿间、味蕾上。国人对粥的炙热情感,超过了世界上其它的国家和民族。食粥是一种养生文化古人发现,喝粥早已不单是为了果腹,《史记》中便有齐王喝"火齐粥"治病的记载;清代名医王士雄在著作中称"粥为天下之第一补物"。由此可证,粥能强身健体,而食粥更是成为了一种养生文化。粥的食材很多,其中五谷杂  相似文献   

18.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陆游《食粥》2010年11月27日,第十一届深圳读书月活动推出重点品牌活动"诗歌人间"——以陆游逝世800年为契机,以"诗脉永续:向陆游致敬"  相似文献   

19.
粥始于何时?早在《周书》中就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记载。而应用药物与米谷煮粥治疗疾病,最早见之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淳于意为齐王治愈疾病所用的火齐粥。食粥有益,有大益。充分发挥粥的食疗作用,对祛病养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养生语录     
古人讲饮食养生,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健康膳食金字塔”了。《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南宋大诗人陆游就喜欢淡、暖、软的喝粥养生法,曾作诗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