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石篆刻(包括书画)与中医、京剧合称"三大国粹"。纵观我国篆刻艺术史,早有各种名目繁多的印谱,却从未见有"本草印谱"的刊行。重修《浙南本草》是浙南地区历史上在地方政府主持下编纂的第一部本草。金石篆刻家们有鉴于其历史意义与学术价值,热情篆刻了《浙南本草印谱》,成为我国医学史上首部"篆刻本草",堪称"本草第一家"。  相似文献   

2.
一、李景荣先生等在卷一第一《本草》下校释④说:“《本草》,即《神农本草经》,为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约成书于秦汉时期(一说战国时期)”不确。根据历史唯物论的观点,”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包括语言文字),都有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明抄彩绘《本草图谱》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本草辅之以图,可弥补文字记载之不足,而丹青设色的彩绘药图更能反映实物的翔实形态。我国本草彩图可能早在唐代就有,《唐本草》孔志约序中有“普颁天下,营求药物,……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的记载。宋元间也曾有彩绘本草行世,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载:“至元(公元1264~1294年)斥卖内府故书于广济库,有出相彩画本草一部,极奇。”南宋画家王介(号默庵)有五彩图绘《履巉岩本草》,惜以上原书现均佚。《履巉岩本草》现存的是其明代重摹本和现代摹本。另外存世的彩绘本草图尚有北京图书馆藏的《本草品汇精要》、《本草图谱》及《食物本草》,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藏的《金石昆虫草木状》。  相似文献   

4.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第一部中药学经典专著,也是研究抗衰老本草的最早的珍贵文献,全书共收载药物365种,按药物性能和主治分上、中、下品,其中标明“不老”“轻身”、“延年”的药物达133种、它的问世,对于我国药学和保健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上具有代表性本草如《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都是渊源于《本经》而发展起来的,鉴于目前对古代抗衰老  相似文献   

5.
《本草图谱》再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晖 《中国药学杂志》1992,27(Z1):32-35
 本文比较了《本草品汇精要》、《金石昆虫草木状》和《本草图谱》的部分图谱之异同,认为《本草图谱》之蓝本为《金石昆虫草木状》并考证了《本草图谱》的作者生平及成书年代。  相似文献   

6.
《治病药》与《书本草》 偶阅前贤笔记,有《治病药》与《书本草》两篇,虽无关医药,而以医药讽喻世事,殊觉有趣,迻录数则,与览者共赏。 《治病药》唐灵澈法师撰,法师悯世人多“以小善为无益而不为,以小恶为无损己不改”,遂致心病,非俗间金石草木所能攻者,因治以心药,所谓心病,如“喜怒偏执、亡义取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修本草》的成书概要及其学术价值。方法:从《新修本草》的成书背景、内容、学术价值和版本流传等方面探讨《新修本草》的学术价值。结果与结论:《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我国及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  相似文献   

8.
金久宁 《中国现代中药》2014,16(11):937-941
中国的中医药历史悠久,传承有序。自两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问世以来,“本草”即为行医用药的经典。古往今来,随着历代医药实践的进步,药物品种数量的增加,“本草”内容的完善和补充就显得尤为必要。对于全国范围内的中药资源及应用的普查,是修订和完善本草典籍的基础。我国历史上分别在唐代和宋代曾有过两次较大规模的中药资源普查,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两部官修本草——唐《新修本草》、宋《本草图经》。  相似文献   

9.
《日华子诸家本草》是我国中药发展史上一部比较重要的药物学专著,它与陈藏器《本草拾遗》一起.在我国本草积累、丰富、整理的历史长链上起到上承《新修本草》、下启《证类本草》的衔接作用。《日华子本草》大约在南宋时期佚失,其佚文主要见《证类本草》保存的《嘉祜补注本草》之中。  相似文献   

10.
灵芝在中草药中久负盛名,历来被视为延年益寿之佳品。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把灵芝列为“上品”,谓:“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此后,《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汤液本草》、《本草纲目》、《本草求真》  相似文献   

11.
食疗中药是指既可食用,又可防病治病的动植物。我国古代就已经采用这些食物治疗疾病,如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南唐陈士良的《食性本草》、宋代陈直的《养老奉亲书》、元代吴瑞的《日用本草》、明代汪颖的《食物本草》、宁源的《食鉴本草》等,都是这方面的专门著述。现举枸杞和山药来说明之。枸杞李时珍说:枸杞为两种树的合名,此物有刺,如枸棘;其茎如杞柳之条,故兼名之曰枸杞。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三处提到枸杞。如《小雅·南山有台》中说:“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意思是:南山有枸杞,北山…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台湾本草学界对本草学史料做了一些整理编纂工作,其中比较引人关注的是关于明末画卷《金石昆虫草木状》的出版。下面根据台湾有关报刊所刊载的情况,作些介绍: 在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收藏了一部明末画卷《金石昆虫草木状》共27卷,计12册,是著名本草著作《本草品汇精要》一书彩色药图的摹写本,该书概要如下: 书凡12册,长30.7公分,宽20.7公分,每页栏高24.6公分,宽17公分,页8行,序文4篇,每行12、16、17字不等。(?)明崇祯四年,辛未(1631)张凤翼序。(?)崇祯五  相似文献   

13.
《救荒本草》成书于明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植物学著作。它东传日本,西传欧美后对该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从《救荒本草》的作者、体例、内容、绘图等谈起,探究该书对日本及欧美地区植物学发展的影响及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 中药历史源远流长,本草著述种类繁多,收罗宏富。自《神农本草经》以降,历代本草均有增删添补。这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用药物治疗疾病的经验总结,是一笔极为珍贵的医学遗产。但是由于历史久远、地域广大,中药同名异物,古今异名的现象普遍存在。即使是同一种药物,炮制方法不同,药性也有差异。这种情况导致了中药工作的复杂性,给临床、科研带来一定困难。本文仅从本草学的角度,谈一下处方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古今异名使用错误如:“木通”,《神农本草经》和唐《新修本草》皆称谓“通草”。《神农本草经》通草条下载:“通利九窍血脉关节”,《新修本草》载:“此物大者径三寸,每节  相似文献   

15.
清代本草书籍虽然在数量上占目前存世本草的近半,但中医学界对其学术方面的贡献普遍评价较低,尤其是在《本草纲目》这部影响力空前之巨著的辉映下,清代本草似乎无论从内容还是方法上都难有突破。但作为运用传统方法编写本草的最后一个朝代,清代的医药学家在承袭前人的基础上,仍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寻求发展,并与近现代药物学进行了接续。从清代综合性本草的编纂体例出发,尝试探究“后《本草纲目》时代”医药界在本草理论和运用上的补充和发展,完善传统本草的历史脉络,并思考这一时期本草学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动物类中药在我国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动物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代有关的中药文献,虽称“本草”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其它类,其实也收载许多的动物药,例如:从本草的记载来看,《神农本草经》载有动物药65种,《新修本草》载有128种《本草纲目》和《本草纲目拾遗》共收  相似文献   

17.
《本草蒙筌》是明代早期很有特色的中药学入门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第一卷的开头,专门列出了自己曾经参考过的“历代诸家本草”,其中,《本草蒙筌》赫然在目,李时珍说此书“每品具气味、产采、治疗、方法,创成对语,以便记诵。”赞赏该书“间附(作者)已意于后,颇有发明。便于初学,名日《蒙筌》,诚称其实。”  相似文献   

18.
敦煌遗书《新修本草》残卷原植物考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是唐显庆四年由国家颁行的我国第一部药典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比欧洲最早的纽伦堡药典早近 90 0年 ,载药 850种并配有药物彩色图谱。这是我国本草中空前的 ,同时也开创了世界药物学著作的先河。但《新修本草》原书早已亡佚 ,在 1 90 0年出土的敦煌石窟古遗书中 ,发现《新修本草》的 3个残卷。笔者对《敦煌医粹》载《新修本草》残卷本收录的 30种药物原植物进行了考订。甘遂 “主大腹疝瘕 ,腹满 ,面目浮肿 ,留饮宿食 ,破疒徵 坚积聚 ,利水谷道。下五水 ,散膀胱留热 ,皮中痞 ,热气肿满。”《本草纲目》:…  相似文献   

19.
茯苓在我国药用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700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把它列为上品。宋代《图经本草》上载有关于茯苓酥的记载。苏颂《集仙方》内集古代茯苓食品之大成,有关此方面的论述颇多。李时珍说:“茯苓有大如斗者,有坚如石者,绝胜。其轻虚者不佳,盖年浅未坚战耳”。  相似文献   

20.
蛤蚧是脊椎动物爬行纲,有鳞目、壁虎科、壁虎属蛤蚧Gekko gecko L除去内脏的干燥躯体。远在我国古代很多医药书中、早有记载,在《开宝本草》中记有“治久咳嗽,肺劳传尸”。在《海药本草》中记有“治肺痿咯血,咳嗽上气”。在《本草纲目》中记有“补肺气、益精血,定喘上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蛤蚧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功同羊肉。在《本草备要》中记有补肺润肾、益精助阳,治渴,定喘止嗽,肺痿咯血,气虚血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