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小于胎龄儿体格发育较适于胎龄儿差,易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感染、喂养不耐受、脑瘫、生长发育落后等并发症,其中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适于胎龄儿,而关于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目前相对较少。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晚期早产儿(剔除大于胎龄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分为小于胎龄儿组(n=45)和适于胎龄儿组(n=55),比较两组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另根据小于胎龄儿组中是否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分为疾病亚组(n=28)和非疾病亚组(n=17),对母亲和新生儿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小于胎龄儿组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适于胎龄儿组(62.2%与41.8%,χ2=4.122,P<0.05)。疾病亚组母亲相关因素中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窒息史、胎盘早剥发生率及新生儿相关因素中脓毒症发生率高于非疾病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窒息史、新生儿脓毒症为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适于胎龄儿,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窒息史、新生儿脓毒症是引起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发育不同一性双胎妊娠的临床诊断、处理与妊娠结局。方法以双胎胎儿体重差〉20%为发育不同一性双胎妊娠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比较1997年1月-2009年8月间中山三院分娩的66例发育不同一性双胎妊娠(观察组)与同期312例发育一致双胎妊娠(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在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分娩情况和围产儿预后等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晚期流产、早产、羊水过多、双胎输血综合征、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和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分别为18.2%(12/66)、63.6%(42/66)、30.0%(20/66)、34.8%(23/66)、13.6%(9/66)和4.5%(3/66),对照组为8.0%(25/312)、35.9%(112/312)、14.7%(46/312)、1.3%(4/312)、3.8%(12/312)、0.96%(3/31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剖宫产率78.8%(52/66),阴道分娩率21.2%(14/66),对照组剖宫产率为75.0%(234/312),阴道分娩率25.0%(78/31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围产儿病死率18.1%(24/132),新生儿窒息率44.7%(59/132),对照组围产儿病死率为2.9%(18/624),新生儿窒息率15.7%(98/62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胎儿畸形的发生率为3.7%(5/132),显著高于对照组0.6%(4/624)。结论发育不同一性双胎妊娠主要的并发症(晚期流产、早产、羊水过多、双胎输血综合征、胎盘早剥、围产儿死亡、新生儿窒息和胎儿畸形)发生率明显高于发育一致双胎妊娠,临床上应给予重视,及时发现,及时诊断,适时终止妊娠以提高围产质量。  相似文献   

3.
唐云霞 《中外医疗》2010,29(14):8-9
目的分析早产的危险因素以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50例早产分娩作为早产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正常孕周分娩的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胎膜早破、胎盘因素、胎位异常、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等发生情况,并对〈34孕周的胎膜早破所致早产是否进行保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胎膜早破、胎盘因素、双胎、胎位异常、ICP的发生率早产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O.05);〈34周PPROM保胎组低体重儿,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新生儿窒息率较不保胎组明显下降(P〈O.05)。结论胎膜早破、胎盘因素、双胎、胎位异常、ICP是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对〈34孕周的PPROM产前给予保胎治疗、延长孕龄可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4.
张芹 《海南医学》2014,(22):3388-3389
目的分析新生儿贫血的现状及其高危因素,为新生儿贫血的防控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3月本院收治的26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围生期新生儿的贫血发生率,同时以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围生期因素与新生儿贫血的关系。结果 265例新生儿中共有贫血患儿24例,发生率为9.06%,其中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儿、宫内窘迫、胎盘异常及脐带异常者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新生儿,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因素均与新生儿贫血有密切的关系(P〈0.05)。结论新生儿贫血的发生率较高,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儿、宫内窘迫、胎盘异常及脐带异常均是其高危因素,应针对此类因素给予患儿更为充分的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7月~2015年7月入住本院的34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新生儿血糖浓度进行分组,将血糖浓度<2.2 mmol/L为低血糖组,其中新生儿低血糖组32例,正常新生儿组308例。分别采用Pearson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低血糖新生儿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正常新生儿组与低血糖新生儿组在新生儿出生情况(出生体重、早产儿、足月小于胎龄儿)、母亲围生期情况(母亲年龄、妊高症)及新生儿合并症(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窒息、先心病、出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高胆红素血症、甲减)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新生儿低血糖相关危险因素:新生儿出生情况(出生体重、早产儿、足月小于胎龄儿)、母亲围生期情况(母亲年龄、妊高症)、新生儿合并症(新生儿窒息、先心病、高胆红素血症)。结论影响新生儿低血糖相关危险因素为:出生体重、早产儿、足月小于胎龄儿、母亲年龄、妊高症、新生儿窒息、先心病、高胆红素血症,控制这些因素为有效预防新生儿低血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母亲围生期并发症和新生儿出生结局.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纳入了IVF和自然妊娠做对比分析的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了23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共计1 312 651例,其中IVF有113 044例,自然妊娠1 199 607例.IVF母亲的年龄较自然妊娠大,孕周较自然妊娠小,后代出生体质量较自然妊娠轻(P<0.05);IVF母亲发生妊娠期高血压(PIH)、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以及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概率较自然妊娠者高(P<0.05);IVF母亲的多胎及剖宫产率均较自然妊娠者高(P<0.05);IVF后代小于胎龄儿(SGA)、低体质量儿、死胎以及早产的发生率较自然妊娠后代高(P<0.05).结论 IVF母亲围生期并发症较自然妊娠者高,新生儿出生结局较自然妊娠后代差.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1):46-49+52
目的通过探索辅助生殖技术获得妊娠并发孕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中围产儿不良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尽可能减少ART子代不良结局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助孕住院并发ICP的病例。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IVF/ICSI助孕的ICP患者围产儿不良结局危险因素预测2017年1月在我院79例患者的高危因素与围产儿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不良结局的相关因素,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来预测。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家庭年收入、既往ICP病史、诊断ICP孕周、熊去氧胆酸的使用、有无瘙痒症状、新生儿体重及出生时即刻血糖、妊娠合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汁酸、总胆红素、早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新生儿出生即刻血糖、ALT、AST、TBiL与不良结局相关:新生儿血糖,OR=8.153,95%CI=2.267~29.318,P=0.001;ALT,OR=0.942,95%CI=0.900~0.987,P=0.011;AST,OR=0.934,95%CI=0.877~0.995,P=0.033;Tbi L,OR=0.948,95%CI=0.904~0.994,P=0.027。结论经校正混杂因素后,新生儿出生即刻血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为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子,助孕相关因素不影响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早产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 SGA)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加强围生期教育及进行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 483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体质量和胎龄的关系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即早产SGA组和早产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 AGA)组,分析每组患儿的围生期高危因素,并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SGA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早产SGA组母亲孕期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少、胎盘异常、妊娠期贫血、双胎/多胎妊娠、高龄产妇、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比例高于早产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患有妊娠期高血压、胎盘异常、妊娠期贫血是早产SG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母亲患有妊娠期高血压、胎盘异常、妊娠期贫血与早产SGA的发生关系密切,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性开展围生期教育并及时干预,降低SGA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CONTEXT AND OBJECTIVE: Knowledge of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ild development disorders is essential for delivering high-quality childcare. The objective here was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isk factors and occurrences of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 among children attended at a reference clinic for children at risk of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 DESIGN AND SETTING: Retrospective study at a multidisciplinary reference center, Embu, S?o Paulo. METHODS: All cases followed up for more than three months between 1995 and 2003 were reviewed. The risk factors assessed were low birth weight, gestational age, length of stay in neonatal ward, perinatal asphyxia, mothers age < 18 years, congenital infections, malformations and low mothers education level.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 were defined according to developmental tests and assessments by the clinics professionals.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consisted of the chi-squared test for comparing categorical variables and a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for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211 children were followed up for more than three months.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 occurred in 111 (52.6%).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y and low birth weight, perinatal asphyxia, length of stay > 5 days, prematurity and mothers age 18 years and older. Low birth weight, history of perinatal asphyxia and mothers age continued to be significant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CONCLUSIONS: Special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and/or infants with histories of neonatal complications. Low birth weight is easily assessed 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be an important marker when defining guidelines for following up chil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0.
周宏  陶珂  李星云 《海南医学》2016,(7):1105-1107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发生近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发生了近期呼吸系统疾病的晚期早产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112例未发生此类疾病的晚期早产儿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出晚期早产儿发生近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晚期早产儿发生近期呼吸系统并发症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母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宫内窘迫以及出生时有窒息史、小于胎龄儿、剖宫产、多胎率、脓毒血症有关(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宫内窘迫、剖宫产、多胎率、有窒息史、脓毒血症,是晚期早产儿发生近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具有预警功能.结论 尽早对晚期早产儿近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监测与随访,可及时对患儿进行合理的干预,从而有效降低晚期早产儿近期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产儿体重下降对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07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321例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以及随机选取的19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的体重以及胆红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在出生后2d开始其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体重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实验组新生儿体重以及其胆红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其有明显的线性关系(r=-0.873,P〈0.05)。结论围产儿体重下降是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发生的一重要影响因素,在对新生儿的护理以及保健中应当注意其体重的减轻情况,并对出现体重降低的患儿进行适当的治疗,以降低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廖欣  邹娟  孙亮  杨帆   《四川医学》2018,39(3):312-315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病(Chorangiomatosis,CM)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妊娠期及围生儿合并症、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9例胎盘CM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围生儿情况进行1年随访。结果 9例胎盘CM中,2例为弥漫性CM,7例为局限性CM;9例CM均伴有妊娠期合并症,包括先兆子痫、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及妊娠期糖尿病等;9例新生儿产后1年均存活,包括双胎2例,早产儿5例,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2例及肥厚性心肌病1例。结论胎盘CM是一类较为罕见的胎盘绒毛血管疾病,目前主要依赖产后胎盘病理诊断,尤其需要与胎盘绒毛膜血管瘤(Chorangioma,CA)和胎盘绒毛膜血管病(Chorangiosis,CH)进行鉴别;胎盘CM与多种妊娠期及新生儿并发症相关,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影响因素,为RDS的防治和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133例收治入院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分为RDS组和非RDS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VLBW RDS的影响因素。结果 RDS组的胎龄、出生体质量、1min Apgar、5min Apgar评分均低于非RDS组(P<0.05),RDS组的住院时长、母亲孕产次、新生儿肺炎率、胎盘早剥率均高于非RDS组(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出生体质量、小胎龄、多孕产次、春冬季出生及胎盘早剥是VLBW RD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VLBW患儿RDS受多因素共同作用,可通过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新生儿复苏水平等方式来改善RDS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4.
任春丽  朱艳菊  郭艳巍 《河北医学》2016,(11):1816-1818
目的:分析总结低出生体重儿的高危因素及并发症,为指导产科临床工作,降低LBWI发生几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低出生体重儿321例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整理分析.结果:低出生体重儿高危因素主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双胎、自发早产、前置胎盘等.并发症主要是:贫血、低蛋白血症、病理性黄疸、NRDS、肺炎、败血症、新生儿窒息、脑白质病变、湿肺、先天性心脏病、低血糖、颅内出血、BPD、HIE、NEC.且<34周早产儿发生几率明显升高.结论:通过对低出生体重儿的高危因素及并发症的分析,临床工作中需重视高危人群、提高产检质量、加强危重早产儿的抢救水平以达到早发现、早干预,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并发症,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后继续妊娠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61例早期流产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无早期流产症状妊娠妇女340例为对照组,对围生儿结局进行对照分析。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孕酮水平;妊娠并发症对比;记录分娩方式、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孕酮水平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前置胎盘、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所占比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活产儿、新生儿身长、新生儿体重、1min Apgar评分≤7分所占比例及巨大儿、足月低体重儿、胎儿窘迫及围生儿畸形发生率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安全有效,科学合理用药可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6.
456例孕妇早产的原因及早产儿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林  李兴海  程桂凤 《海南医学》2011,22(12):67-69
目的探讨降低早产儿死亡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56例孕妇早产的原因和510例围生儿的结局。结果胎膜早破和多胎妊娠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重度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引起医源性早产的最常见原因。在有规律产前检查的早产病例中,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临产前应用地塞米松肌注或静注,产后加强新生儿护理,可降低早产儿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肺透明膜病、窒息和颅内出血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不是剖宫产的禁忌证,对于不可避免的医源性早产,规律的产前检查和适当的诊治能够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2013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40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以同期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70例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分析ICP发病的危险因素。本研究记录了2组受试者的围产儿胎龄及出生体重,并记录和比较了2组受试者的围产儿宫内窘迫、羊水胎粪污染、早产、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妊娠不良事件以及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ICP组患者合并乙肝或其他肝胆疾病、有ICP病史、合并双胎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窒息、早产、低体重儿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孕妇围产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肝胆疾病、ICP病史、双胎、妊娠合并症是孕妇妊娠期发生胆汁淤积综合征的危险因素。ICP可增加宫内窘迫、羊水胎粪污染、早产、窒息、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围产儿生长发育,围产期患儿结局较差。   相似文献   

18.
王燕 《湖南医学》2014,(2):352-353
【目的】探讨早产的常见危险因素与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早产的临床资料,与同期足月分娩的138例相比较,分析引起早产的危险因素,并对不同孕周组的母婴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胎膜早破、未作产前检查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造成早产的高危因素,与足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不同孕周早产组在低体质量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pgar评分<7分的比率及新生儿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对母亲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早产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胎龄越小、体质量越轻,其病死率和并发症越高;加强孕期保健,重视产前检查对新生儿结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发性羊水过少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定期产检并在我院分娩的60例孕产妇纳入本研究。按照孕产妇羊水情况分为羊水过少组(9例)、羊水偏少组(14例)和羊水正常组(37例)。对于所有羊水减少的患者予饮水疗法及静脉补液法。观察阴道分娩、剖宫产、产后出血、围生儿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出生低体重儿、羊水指数和脐血流检测结果。结果三组产妇阴道分娩、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AFI、S/D、RI、PI、FV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围生儿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出生低体重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性羊水过少会增加妊娠并发症的风险,围生儿发生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出生低体重儿的几率增加,临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维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1):161-162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预防、早期发现和临床护理的重要性,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根据50例不同类型胎盘早剥患者进行病因、病理及并发症等情况的对比分析,选择合理预防措施的方法和手段。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首位为妊高征,其次为引产。12例阴道分娩中,8例阴道自然分娩,4例产钳助产;其余均为剖宫产。围生儿结局包括,死胎12例,死产4例,无一例新生儿死亡,围生儿死亡率为516‰。结论:要提高对胎盘早剥的认识,加强胎盘早剥前期的预防,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能避免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