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直以来,“气”是备受质疑的中医概念,人体内的四大主气——宗气、原气、营气、卫气,更是首当其冲。《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善言气者,必彰于物。”本文欲从四大主气的原创思维人手,探讨其各自在自然中的初创原型,以此化解人们心中的疑云。  相似文献   

2.
卫气、营气、宗气是中医学里三个相当重要的术语,在《内经》一书,这三个术语共出现了近200次,当中更有5篇的是以营、卫气作篇名的。笔者从“阴阳学说”入手,探讨卫气、营气、宗气的意义、属性及根源,并进一步讨论此三气在,临床上的重要性。本文认为,卫气、宗气旨在说明阳气温煦、保卫、动的属性与作用;营气旨在说明阴血濡养与静的属性与作用。卫气、宗气与营气皆根在肾,长养于脾胃,并透过心肺二脏发挥其属性与职能。透过卫气、宗气与营气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对古代医藉的理解,并加强临床上各种证候的认识与整理,及阴阳气血治则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谷入于胃产生二象:精专者血入脉内,走五脏,功能是不停地营养五脏六腑周身,故曰营气。营气是血的功能、血的象,产生营养功能的本体是血。营气、卫气之"气"是词缀,没有具体的意义,用以标识前面的词根是象。谷入于胃产生的另一个象是卫气,其功能是温煦肌表、抵御病邪。卫气是以胃为代表的六腑纳谷之后产生的功能,是六腑形于外的象,六腑是产生卫气的本体。  相似文献   

4.
张锡纯的宗气论与临床史志刚(衡水地区中医院053000)渠会莹(衡水市第一医院053000)《论文解字》;“宗,尊祖庙也”。宗还有汇合、总合之义。故宗气是一身之气的崇仰、集聚、汇合之气,乃一身之气的出发点、根本。虽然历代医家将其分为营气、卫气、中气、...  相似文献   

5.
虽然《黄帝内经》《难经》对于“营气、卫气、宗气”的论述十分明晰,但是内容相对分散,导致现代中医理论中的“营气、卫气、宗气”均处于概念模糊、细节缺失的状态。文章通过整理分析散在条文,重新梳理营卫之气的生成、分布、运行与功能,并厘清宗气的本质。在此过程中,提出了“营气即经气”“卫气亦夜行于身”“宗气即营卫之气”等观点,为中医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正风不仁候导引法原文风不仁者,由荣气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肉,使血气行不宣流。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简析风不仁候,是因为营卫不和,营气虚,卫气实。因卫气行于皮肤、肌肉之间,主表,营气与血行于脉中,主里,故营气虚,卫气实时,风寒往  相似文献   

7.
卫强营弱的观点源于《伤寒论》,目前认为是桂枝汤的病机,但笔者通过阅读《素问》《灵枢》,分析营气、卫气的特点,认为卫强营弱并不是单纯的指太阳中风证,而是卫气、营气在一定诱因下其各自的生理特性显露于外,而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导引是中医的灵魂,其不同于现代医学的对抗治疗,基于卫强营弱的本质,可以引导卫气、营气各循其道,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营气卫气理论是中医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对针灸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立足古今文献,以营气、卫气的生成、性质、分布、功能等内容为出发点,探讨分析营气卫气理论对针刺得气、深浅、补泻及针灸治疗疾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清代医家叶天士所倡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病的主要辨证理论,有效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感染性疾病几百年。卫气营血辨证以卫、气、营、血作为辨证纲领,对患者全部病情进行分析研究,辨析各种症状产生的原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判断其病变层次、部位、性质、证候类型,邪正消长以及发展趋势、传变规律等。  相似文献   

10.
笔者对营卫的生成、分布与循行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⑴明确了营气与卫气的生成源头及组成。即营气之源头在中焦脾胃,其组成包括:水谷之精气和自然之清气;卫气之源头在下焦肾,其组成包括:水谷之精气、自然之清气和肾中之精气。⑵明确提出营气循行有两条路线,分别为经络路线与血脉路线。⑶以取象比类的方法对卫气循行的3种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卫气有2种运行状态,其一为全身散布,由内而外的运行状态;其二为循经运行,昼行于阳,夜行于阴,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的运行模式。⑷以太极阴阳消长变化模型对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进行了重新解读。⑸对于卫气昼行于阳的路线提出主干与分支说,其循行主干是:起于目,沿太阳膀胱经之主干下行至足小趾,然后由小趾入足心,上内踝,走跷脉上行复归于目。主要涉及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一部分)与跷脉。其他循行的阳经均是分支。⑹提出卫气的循行方向存在多向性。另外,除了理论上的认识外,本文还对"避""脉""随"等相关文字对内经原文中的含义进行了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1.
茆春阳  牛阳  杜燕  李亚荣 《河南中医》2019,39(5):657-660
清代叶天士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以卫气营血为纲,用于外感温热病的辨证论治。卫气营血辨证是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病理阶段,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咯痰、气短、胸闷或胸痛,根据温病卫气营血理论,结合CAP临床证候特征,其发病特点与卫、气、营、血证有密切关系。CAP并发症涉及多个脏器病变,故血分证并不一定是该疾病最终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从而更有利于此类疾病的规范化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2.
<正> 1、何谓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在临床上有何意义?应用卫气营血对温病的各种症状进行归纳、分析,进而指导治疗的理论,就是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意义主要有:①卫气营血是温病过程中所表现的四类不同证候的概括,又标志着温病病变过程中四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四个阶段。温邪入侵,引起人体卫气营血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温病依据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血证、血分证。这四类证候各具不同特征,卫分证是温病的初期,气分证是温病的中期,营分证是温病的深重期,血分证是温病的最深重阶段。②概括温病的传变过程,标明温病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温病的传变大致有两种形式:一是由表入里,如病发于表的多由卫分传入气分,进而深入营分或血分;一是由里达外,如病发于里的  相似文献   

13.
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中医治疗疗效甚佳,而临床工作中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对皮肤病的治疗有重要价值。本文分析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其指导下对荨麻疹的舌苔、脉象等辨证要点和临症经验,并主要就卫气营血辨证中的精髓"透热转气"对温邪位置、病机变化、病情发展和治疗中的具体应用、选药原则等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目的在于通过对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与荨麻疹的相关性讨论,探究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对荨麻疹诊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词频分析法的中医营气卫气之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华医典》中营、卫二字的分布特点和规律,以及营气、卫气的含义。方法以"营""营气""卫""卫气"等关键词进行检索,通过系统整理《中华医典》中涉及营、卫二字的论述,结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建立语料库。基于词频分析法,结合计算机数据挖掘与统计技术,定量分析营、卫二字的分布特点及规律。结果在《中华医典》中,"卫"字出现的频次最高,为13085次,占四组关键词总频次比例为47. 17%,高于出现频次比例为35. 13%的"营"。"营气""卫气"在医经类书籍和综合医书类中的出现比例分别是:"营气"平均每本出现5. 37次和3. 14次,"卫气"平均每本出现11. 76次和8. 06次。综合文献分析与词频分析,营、卫二字的概念以军事题材为主。结论 "营""卫"在综合医书类、医经类文献中出现次数最多,"卫气"出现的频次高于"营气",营气、卫气是通过营居、卫戍的概念隐喻而成。  相似文献   

15.
“三焦出气”语出《灵枢·五癃津液别论》,这是对“三焦之气”理论的高度概述。如马莳曰:“故三焦者,上焦为宗气之所出,中焦为营气之所出,下焦为卫气之所出。”张介宾亦谓:“宗气积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以下就依此分述。营卫二气均源于水谷之精气,都是由谷气所化生的,水谷入于胃中,经过脾胃的腐熟、运化,将其精  相似文献   

16.
《内经·素问痹论》曰:“营者,水谷之精气……,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内经·灵枢决气篇》日:“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而《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8条曰:“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前者论“卫气营血”以物质而言,后者则以疾病的深浅而言。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可混淆,亦不可分开。《内经》中的“卫气营血”主要是指卫气、营气和血三种物质。其中,卫气和营气主要由脾胃中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之中比较富有营养的物质,血是由营气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之而成。它们不仅生成于脏腑,并在人体中不断运行,对人体组织器官起着一定的作  相似文献   

17.
论营卫交重     
《中医药通报》2009,8(2):19-19
雷公曰:阳气出于卫气,阴气出于营气。阴主死,阳主生,阳气重于阴气,宜卫气重于营气矣。岐伯曰:营卫交重也。雷公曰:请问交重之旨。岐伯曰:宗气积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盖有天,有阳气,有阴气。人禀天地之二气,亦有阴阳,卫气即阳也。由下焦至中焦以升于上焦,从阴出阳也。营气即阴也,由中焦至上焦以降于下焦,从阳入阴也。  相似文献   

18.
一、按卫气营血进行辨证施治出血热系感受温疫热毒所致,其病理机制表现为卫气营血的传变过程。发病初期可见邪在肺卫的表症,但为时很短,很快传入气分,出现里热症象,如高热、日渴、恶心、呕吐。热邪入营,则烦躁不安,斑疹隐隐。热入血分,迫血妄行,则见吐血、衄血、便血、斑疹密布。故本病的病理中心在气营,重点在营血。气分证治法是清气泄热,方用白虎汤加减;气营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卫气营血辨证肺损伤时肺表面活性蛋白SP-A,SP-B,SP-C mRNA表达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卫气营血辨证肺损伤组(2 h代表卫分组,6 h代表气分组,12 h代表营分组,24 h代表血分组,各1组),每组6只采用耳缘静脉推注脂多糖(LPS)建立卫气营血辨证肺损伤模型,注射LPS后处死各组动物,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SP-A,SP-B,SP-C mRNA表达变化。正常对照组麻醉后取肺组织标本待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卫气营血辨证肺损伤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各亚组SP-A,SP-B,SP-C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SP-C气分组与卫分组相比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卫气营血辨证肺损伤各亚组间SP-A,SP-B,SP-C mRNA表达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随注射LPS时间延长,SP mRNA表达明显降低,其表达与肺损伤程度呈负相关。结论:卫气营血辨证肺损伤兔肺表面活性蛋白SP-A,SP-B,SP-C 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降低,是卫气营血辨证肺损伤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0.
营气与卫气究竟是什么?营气指机体内部的生理机能——营养,包括代谢、消化、吸收等;卫气指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机能——排泄,包括汗的分泌、体温调节、皮肤反射及血管运动神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