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益东洞是日本近世汉方医学著名大家,他开创了日本汉方"方证相对"的新特色,是日本古方派中的杰出代表人物。其著作的显著特点是将重心放在明确把握处方的适应证上,反对思辩性、理念性东西。临床上唯务求实,研究医方,力倡"亲身实验",推重实效,竭力反对理论上的穿凿附会。东洞的"方证相对"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八纲,而不用阴阳五行、五运六气及脏腑经络的理论解释。研究吉益东洞对我们研读《伤寒论》以及认识《伤寒论》原有的学术思想,将有莫大启迪。  相似文献   

2.
论述日本江户时代古方派的形成过程与诊疗特点,古方派的形成以实证方法研究《伤寒论》等中国古典文献为开端;吉益东洞是当时的主流医学流派代表人物,倡导"方证相对",有独特的经方临床应用特色,其"方证相对"的临床实用诊疗方法广泛普及于日本医界。  相似文献   

3.
樊海  吴成 《国医论坛》1991,6(6):19-21
吉益东洞(1702~1773),名为则,字公言,是日本近世汉方医学著名之大家,其学术思想与临床诊治方法不仅风靡于日本近世医界,而且对当今日本汉方医学仍有着巨大影响.兹根据日本出版的《近世仅方医学书集成·吉益东洞》、《近世汉方治验选·吉益东洞》等书,对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撮要探讨如次.力图实用简洁——学术思想之基点吉益东洞是日本汉方医学古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之基点是企图构建一个与《内经》理论体系不同的实用简洁的医学体系.在日本近世汉方医学史上,先于古方派的  相似文献   

4.
据本宫泰彦考证,公元630—701年,日本锐意学唐,先后派出遣唐使节八批,通过这些活动,唐代的医学和医籍大量传入日本,《伤寒论》就是那时传到日本的.其后,我国研究《伤寒论》的著作相继传入,汉方医家研究《伤寒论》的潮流日益高涨,至江户时代达到了鼎盛时期.直至今天,《伤寒论》的研究仍然兴盛不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日本《伤寒论》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例如:亲证实验.以吉益东洞为代表的现象派,竭力提倡“眼不见者一概不信”,这种亲证实验的  相似文献   

5.
方证相对——日本汉方医学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证相对是日本汉方医学临床诊疗的基本原则,其主体思想是:定证定方,实现汉方证治标准化。本文认为,方证相对表现出了一个与中医辨证论治不同的理论思维,是日本汉方医对中医传统理论实践运用和独特认识的产物,它在汉方后世方派理论中就已出现,其后乃为古方派医家吉益东洞所确立,而现代汉方医学则将之进一步给予了发展,是其汉方、汉药和证研究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金丽 《中医杂志》2012,53(21):1824-1826,1840
日本汉方医吉益东洞的“方证相对”在近代中医学以《伤寒论》与西医学论争时,有推波助澜之功.循证视野下审视“方证相对”,包括求实态度与归纳统计方法的评估;类似证候“降维升阶”的方法学探询;腹诊“表象”证素采集的昭示.探讨“方证相对”的科学性,意在为中医学现代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从日本中医药发展现状探讨未来国际间发展与合作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本,中医药学大多被人们称为“汉方医学”或“东洋医学”。就像中医学在中国被称为“传统医学”或“东方医学”一样,具有明显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其实,所谓的汉方药是在秦汉时期由中国传入日本,然后在日本逐渐发展起来的日本化了的中国传统医学,与中医学应属于同根同源。不过,现代日本汉方确实形成了独自的体系。理论上以《伤寒论》为基本框架,并高度简单化,重视古方方证与“方证对应”;诊断上强调腹诊而不是脉诊的重要性,汉方药则是在其理论指导下应用  相似文献   

8.
《药征》是吉益东洞研究《伤寒论》用药规律的一部力作,通过介绍吉益氏生平,《药征》研究缘起及体例,药征内涵及研究方法,探讨《药征》学术思想,发掘其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中医药学大多被人们称为“汉方医学”或“东洋医学”。就像中医学在中国被称为“传统医学”或“东方医学”一样,具有明显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其实,所谓的汉方药是在秦汉时期由中国传人日本,然后在日本逐渐发展起来的日本化了的中国传统医学,与中医学应属于同根同源。不过,现代日本汉方确实形成了独自的体系。理论上以《伤寒论》为基本框架,并高度简单化,重视古方方证与“方证对应”;诊断上强调腹诊而不是脉诊的重要性,汉方药则是在其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明治维新后,日本全面引进西方科技,从根本上排斥中医学。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老年病为主的疑难病越来越多,西医对此束手无策,且西药副作用大、价格昂贵,因而日本的汉方药又在中医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并日渐兴起。  相似文献   

10.
藤平健是日本当代著名的汉方医学家,从事《伤寒论》研究50余年。特别是自1982年以来,发表了有关“并病”的一系列论文,对《伤寒论》中的并病理论做了很多发挥,并引起我国学者的注目。藤平健的并病概念,理论源于《伤寒论》,但与我国伤寒学家的并病观念又有所不同,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的方证体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伤寒论》的方证体系初探刘秀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冯世纶(中日友好医院北京100029)关键词《伤寒论》,方证体系刘渡舟老师在第一次中日《伤寒论》学术讨论会上讲:“使用经方的关键在于抓住主证。”并指出:“本书内容多能理论联系实...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以方证为目,首创方证辨证,有很好的客观性和通用性。在《伤寒论》,教学实践中围绕“方-方证-辨方证”展开方证教学,以方证为中心,认真讲解经方的组方理论、药物配伍规律,使学生全面掌握各个方证内在的应用指征,深入理解仲景方证的“辨证心法”、“辨证思路”实质,深刻掌握仲景的“六经方证体系”精髓,融会“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辨证方法,突出方证“辨”的特色,培养学生树立方证的概念和以方证为核心的临床辨治思维。  相似文献   

13.
日本古方派医家村井椿,忠实继承吉益东洞的学术,著《药征续编》,补《药征》之未完。其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①摒弃诸家,独尊仲景,以《伤寒论》、《金匮》为唯一正宗经典,否认上自《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下至历代医家的所有医籍的医学文献价值。②守疾医门,走实证路,坚持以临床实效为医学唯一目标,强调所有医药知识必须经历临床实证才可信。③推崇吉益东洞"万病一毒"论,提出药毒即药物性能,治病乃是以毒攻毒。  相似文献   

14.
日本古方医学派是兴盛于江户时代(1603~1868年,相当于我国明末清初)的一大医学派别,也是日本医学史上影响最为广远的学派。他们崇尚《伤寒论》,重视从临床实践中研究《伤寒论》。因而,随看古方医学派的兴起,《伤寒论》在日本的应用和研究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也是造成现代日本汉方临床上广泛应用《伤寒论》治法方药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 腹证是祖国医学腹诊的主要内容,通过腹证的寒热虚实辨析,推知脏腑的盛衰和症候的缓急。如《对时论》:“胸腹者,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知脏腑如何,则莫如诊胸腹”。早在《内经》、《伤寒论》中便有丰富的腹证记述。近代医家骆俊昌老中医谓:“诊腹方知气血之升降,明脏腑之盛衰”。日本吉益东洞氏谓:“腹者生  相似文献   

16.
“方证对应”理论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具体应用,发端于张仲景《伤寒论》。目前随着证候实质研究、方剂实质研究的进展,“方证对应”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中医学界的重视。由此其方法学的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数据挖掘和循证医学思雏的方法为“方证对应”研究带来了曙光。文章分析评价了这两种方法在“方证对应”研究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中医经典方剂研究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赛美 《国医论坛》1999,14(5):41-44
“经方”,专指汉方医家张仲景创制的方剂,以其配伍严谨,用药精炼,疗效确切,适应性强而被誉为“医方之祖”。而经典方剂,则因其为中医经典医著《伤寒论》、《金匾要略》、《温病学》所载而获其名。其理法方药一线贯通,或病证结合,或汤方证一体,是《伤寒论》、《金鹰要略》、《温病学》的显著特点,也是三门课程合而为一,成为当今“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依据之一。加强经典方剂研究不仅能深入揭示张仲景、吴胡通、叶天土、薛生白等著名医家制方之蕴义,从微观上阐释六经、脏四、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实质,促进学科学术发展,而且…  相似文献   

18.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用治膀胱蓄血证,然后世医家对其方证特点、配伍意义认识不一。现立足于《伤寒论》原文,从“彰表里同病治则,示气血同调治法”“遵六经分证之规,明太阳膀胱所指”“依方证相对之论,析方药配伍要义”3个方面解读桃核承气汤方证特点,并附医案佐证,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对吉益东洞《药徵》一书进行研究,认为《药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研究方法上重视方证、以药代方、以方代证;在临床实践中重视实证亲试以阐明药物功效,纠正了一些错误观点;在病因上重视毒邪,在治疗上认为药物的功效就是以毒攻毒;在诊断方法上重视腹诊,在文献来源上重视对《本草纲目》的继承,故《药徵》一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宋以前伤寒论考》是日本汉方现代医家研究《伤寒论》的成果。是书既重视古代文献的梳理,又结合临床的诊疗实际,考据宋以前的《伤寒论》,提出时态系列伤寒论、痰饮伤寒论、阳明病胃家寒及《金匮要略》杂病是伤寒的伴随症状等很多独到见解,对我国的《伤寒论》研究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