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手术后复发再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原发性肝癌手术后复发再治疗方法的选择陈汉吴孟超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甚为常见。肝癌复发分肝内复发和肝外转移。前者又分单发、多发或肝内弥漫性播散,亦可同时兼有肝内复发和远处转移。目前,治疗方法比较混乱,缺少相应的对策。然而,如能根据病变复发的部位...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分析接受2次及2次以上化疗栓塞的原发性肝癌245例,评价其复发转移规律及危险因素.肝内复发及门脉转移是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复发转移的主要形式;病人合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甲胎蛋白升高、脾大、肝功差、病灶多血供等在栓塞后易发生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3.
本课题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基础基金项目(G1998051211)和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基金项目(983001)资助,围绕肝癌转移复发这一重大问题,建立了高转移人肝癌裸小鼠模型和细胞系,并进行了转移机制及干预研究。 1.首先采用原位移植策略,将肝癌病人的肝内转移灶接种到雄性裸小鼠肝内传代并筛选,建成高转移人肝癌裸鼠模型LCI-D20,该模型模拟了肝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过程。潜伏期1周,第2周在呈肝  相似文献   

4.
RTN4C裸基因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及转移的体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RTN4C裸基因直接注射抗肝癌生长及转移复发作用.方法:将RTN4C装入逆转录病毒载体,扩增提取RTN4C裸基因,以LacZ为对照组.将不同裸基因和生理盐水与LCI-D20裸鼠人肝癌同时皮下接种或待LCI-D20肝癌成瘤后注射,观察对肿瘤成瘤和生长影响.LCI-D20肿瘤裸鼠皮下接种后10天,分别瘤内注射不同裸基因,观察其对肿瘤生长转移影响.LCI-D20肿瘤肝内接种,接种后22天行肝癌切除术,术中经切缘或脾内注射不同裸基因,观察其对术后转移复发的影响.结果:不同裸基因与LCI-D20肝癌同时皮下接种对照组、LacZ组、RTN 4C组,肿瘤直径分别为(1.81±0.12)cm,(1.61±0.27)cm、(0.43±0.04)cm.裸基因肿瘤内注射对照组、LacZ组、RTN4C组,瘤径(cm)分别为0.91±0.09,0.90±0.06,0.25±0.04;肝癌切除术应用裸基因转移灶累及部位数、切缘复发瘤直径、肝内转移灶数目,转移灶累及肝叶数在对照组、LacZ组与RTN4C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脾内注射效果优于肝切缘组注射.结论:RTN4C裸基因注射具有抑制LCI-D20肝癌生长及防治肝癌切除术后转移复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肝内复发与肝外转移再手术切除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与肝外转移再手术患者30例,依据患者实际肿瘤情况选择最佳手术切除法,主要为局部根治性切除、左外叶切除、左右三叶或者半肝切除、亚段术式等,观察其复发率与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无死亡现象,也未出现肝功能衰竭、大出血以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年后发现,有9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0.0%,生存率为86.6%。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患者需视其具体情况选择再切除术式,同时在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应做好随访工作,以尽早发现肝内复发与肝外转移现象,尽早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与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RTN4C裸基因直接注射抗肝癌生长及转移复发作用。方法 :将RTN4C装入逆转录病毒载体 ,扩增提取RTN4C裸基因 ,以LacZ为对照组。将不同裸基因和生理盐水与LCI D2 0裸鼠人肝癌同时皮下接种或待LCI D2 0肝癌成瘤后注射 ,观察对肿瘤成瘤和生长影响。LCI D2 0肿瘤裸鼠皮下接种后 10天 ,分别瘤内注射不同裸基因 ,观察其对肿瘤生长转移影响。LCI D2 0肿瘤肝内接种 ,接种后 2 2天行肝癌切除术 ,术中经切缘或脾内注射不同裸基因 ,观察其对术后转移复发的影响。结果 :不同裸基因与LCI D2 0肝癌同时皮下接种对照组、LacZ组、RTN 4C组 ,肿瘤直径分别为 (1 81± 0 12 )cm ,(1 6 1± 0 2 7)cm、 (0 4 3± 0 0 4 )cm。裸基因肿瘤内注射对照组、LacZ组、RTN4C组 ,瘤径 (cm)分别为 0 91± 0 0 9,0 90± 0 0 6 ,0 2 5± 0 0 4 ;肝癌切除术应用裸基因转移灶累及部位数、切缘复发瘤直径、肝内转移灶数目 ,转移灶累及肝叶数在对照组、LacZ组与RTN4C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脾内注射效果优于肝切缘组注射。结论 :RTN4C裸基因注射具有抑制LCI D2 0肝癌生长及防治肝癌切除术后转移复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监测手术切除或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后复发残留或转移的价值.方法 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6例、肝移植术3例、TACE治疗15例)治疗后4周~2年行18F-FDG PET/CT检查,结果 经病理,DSA或随访证实.结果 24例患者中21例患者经活检、DSA或随访证实为复发或转移.1 9例可见18F-FDG放射性摄取增高灶,其中5例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2例复发,3例肝内转移;2例肝移植术后患者1例双侧肾上腺转移,1例肝转移、肺转移和骨转移;12例TACE治疗后患者肿瘤残留.2例TACE治疗后患者肿瘤内放射性分布与邻近非肿瘤的肝实质相近,未见异常增高灶,DSA证实肿瘤残留.3例未见异常放射性摄取增高灶,随访未见复发或转移.肝内转移灶的SUVma×3.4~12.5.18F-FDG PET/CT诊断肝癌治疗后复发转移的灵敏度为90.5%、特异性为100%、准确率为91.7%.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可有效监测肝癌治疗后疗效,并指导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肝癌接受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或转移患者的生存预后及影响因素。所有患者移植术前均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生存分析包括移植术后总体生存(OS)和带瘤生存(SWT)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随访时间3.9~71.5个月,平均19.8个月。1、2及3年OS为68.8%、39.1%及34.4%。1、2及3年SWT为53.0%、28.6%及26.8%。影响OS和SWT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包括移植术前非手术治疗(〉2次)(=3.23,〈0.01)、移植术后肿瘤多发复发或转移(=2.457,〈0.05)、移植肝内肿瘤复发(=3.52,〈0.01)和索拉非尼治疗(=0.31,〈0.01)。结论术前合并乙型肝炎的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肿瘤多发复发或转移及肝内肿瘤复发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手术切除或局部抗肿瘤治疗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的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9.
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AFPmRNA)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FPmRNA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意义 ,并评估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期 ,预测转移倾向、预后和复发以及治疗。方法 建立并改进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nestedRT -PCR)检测外周静脉血肝癌细胞。结果 nestedRT -PCR在 1ml血中含有≥ 5个肝癌细胞时即可检测到AFPmRNA。 2 2例原发性肝癌中 18例血液标本检测到AFPmRNA ,而对照组中均未检测到AFPmRNA。AFPmRNA的检出率与肝癌分期 (TNM )、血清AFP浓度、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肿瘤大小及远处转移有明显联系 (P <0 .0 1)。结论 nestedRT -PCR是一个稳定而又敏感的检测方法 ,AFPmRNA可作为定性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血液学指标 ,也可作为肝癌细胞转移的标志 ,并可判断肝癌临床分期、转移倾向、预后和复发  相似文献   

10.
局部消融治疗具备快速、安全、有效的特点,已普遍运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肝脏供血70%来自门静脉系统,肝癌肝内转移几乎均通过门静脉系统,因此局部消融是否精准,需要进行术后的疗效评价及局部肿瘤复发监测。消融病灶的同时,对其周围正常肝组织进行适当消融,形成安全消融边缘,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肝内转移和(或)微血管侵犯的风险。但是,消融区域周围非肿瘤组织充血引起的炎症反应会掩盖局部肿瘤复发的证据,因此须严格对比影像结果明确有无复发依据。该文就目前影像学检查对肝癌消融治疗后的疗效评价进行综述,并探讨安全消融边缘对于降低局部肿瘤复发率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哺天  章承祥 《吉林医学》2000,21(3):151-152
目的 :探讨肝癌术后复发的防治方法。方法 :术后经肝动脉、门静脉置管化疗栓塞。结果 :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化疗栓塞效果优于肝动脉单插管组 ,两者对防止术后复发与单纯手术组差异显著。结论 :肝癌术后经肝动脉、门静脉插管化疗栓塞是防治肝癌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及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2年41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吻合口处复发17例,盆腔内复发15例,会阴部复发(含造瘘口)9例。本组病例均经再次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24例,姑息性切除13例,行高位结肠造瘘4例。根治性切除和非根治性切除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6个月和11个月。结论首次手术应切除足够的肠管,彻底清除淋巴结及所在的肠系膜,术中严格无瘤操作,围手术期制定合理的综合治疗措施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因素。术后定期随访复查,对于局部复发早发现早再次手术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肝细胞癌(HCC)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预测术后早期肝内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70例HCC患者,行根治性肝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2年)40例,非早期复发(>2年)30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入院主诉为腹痛、术前血清ALP>135 U/L、术前血清AFP>400 ng/ml、术中输血及肿瘤直径≥5 cm与HCC术后早期复发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腹痛、术前血清ALP及AFP水平、术中输血、肿瘤直径是影响HCC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CC术后早期肝内复发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腹痛、术前ALP及AFP水平、术中输血及肿瘤最大直径是影响HCC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脑膜瘤的瘤周水肿、脑浸润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对 95例脑膜瘤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研究其瘤周水肿、脑浸润、切除程度与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5 3例全切除的肿瘤中 ,有脑浸润及瘤周水肿者术后复发率明显增高 (P <0 .0 1;P <0 .0 5 )。结论 :瘤周水肿和脑浸润是影响脑膜瘤术后复发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结肠息肉的内镜特征及电切后复发、癌变情况,比较息肉电切前后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了解息肉电切后复发及癌变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析总结2009年11月30日~2010年12月1日在我院接受肠镜检查的结肠息肉患者的内镜特征,分析影响息肉恶变的因素;对比行内镜下息肉切除的患者电切前后组织病理学结果,统计电切后息肉再发率,分析再发及癌变的相关因素。结果息肉患者共412例,检出息肉646枚,息肉电切前后的病理学结果不符合的概率为35.2%;电切后息肉再发率为51.8%;多发性息肉、年龄>50岁、息肉直径>1.0 cm及腺瘤性息肉更容易再发;年龄>50岁、左半结肠息肉、直径>1.0 cm、广基及分叶状息肉容易癌变。结论结肠息肉电切前后的病理学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活检可能漏诊癌变息肉;息肉电切后再发率高,应定期进行复查;结肠息肉好发于中老年人,腺瘤性息肉体积越大,位于左半结肠、广基及分叶状息肉其癌变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284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5年复发转移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并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评估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284例患者在直肠癌根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相关因素,为预防肝癌术后早期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2008年间45例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病例,并选择同期40例无早期复发的肝癌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与伴有肝硬化、血清ALT水平、肿瘤直径、术中肝门阻断次数、术中术后输血及肿瘤病理分级等因素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乙肝病史、血清AFP、肿瘤包膜等无关(P〉0.05)。结论:术前合并肝硬化、血清ALT水平、肿瘤直径、术中肝门阻断次数、术中术后输血及肿瘤病理分级是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物切除时,切除肿物伴腺体全切与单纯切除肿物或做腺体区段切除之间的肿物复发率对比,以此指导临床的治疗。方法:收集我院1988~2008年口腔科收治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病例及随访材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数据处理。结果:统计有效病例316例,术后随访后发现腺体全切20年无复发病例,只做肿瘤周围部分腺段切除者5年复发2例、7年复发3例、8年复发2例,单纯只做肿瘤切除者5年以上复发2例、7~10年复发5例。结论:腮腺良性肿瘤做腺体全切手术后无复发,只做腺体部分切除或单纯肿瘤切除者复发率明显高于腺体全切者。是否进行腺体全切手术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对手术时间的耐受程度,不能因为有复发可能性就不顾患者身体状况全部做腺体切除。特别是儿童和70岁以上老年人要对切除腺体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PA)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后复发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2年12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的66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分组,将复发的17例患者纳入试验组,未复发的4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期间共有17例患者出现术后复发,复发率为25.7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肿瘤大小、肿瘤侵袭性、手术方式和肿瘤切除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侵袭性肿瘤[OR=7.996,95%CI:1.050~60.880]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神经内镜手术方式[OR=0.081,95%CI:0.008~0.846]和肿瘤次全切[OR=0.044,95%CI:0.003~0.612]、全切除[OR=0.037,95%CI:0.002~0.655]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PA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后复发风险较高,肿瘤性质、手术方式选择和肿瘤切除情况可能是...  相似文献   

20.
李开河  陆巍  赵之乔 《河北医学》2006,12(3):266-268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法癌再手术的可能和适应症。方法:回顾1992年至2004年我科尝试性行该手术16例,再次手术采用左胸切口和胸腹联合切口,手术切除9例(56.3%);术中经胃造瘘术4例;行空肠造瘘术3例。结果:术后并发肺部感染3例;胸腔积液1例。手术切除者中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44.4%(4/9)和11.1%(1/9)。7例无法手术切除者均在3~11个月内死亡。结论: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法癌再手术难度较大,经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尤其对距第一次手术时间1年内病灶较小,仍可再次积极手术,以首次经腹手术者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