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肾两脏通过脾脏的中介作用建立起了两极一枢的“心-脾-肾轴”,是心肾相交功能的结构概括。其功能主要体现在水火既济、精神互用等方面。“心-脾-肾轴”通过在心肾相交等生理活动中的各种作用,维持了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属于中医“善忘”“痴呆”“呆病”等范畴,以神志异常为主要症状表现。《灵枢·本神》篇中对“神”及相关概念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将其分属五脏,因“心、脾、肾”三脏的功能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故构成主宰神志活动的“心-脾-肾”轴。基于“心-脾-肾”轴理论,AD的发生发展可责之于三脏各自功能的失调及其相互影响。因此以“心-脾-肾”轴理论为基础,通过古方分析探究AD治疗思路,以期通过调节“心-脾-肾”轴功能恢复神机。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心神是君主,肾是宰相,各脏腑如诸侯。心与肾,通过心肾相交模式紧密相联;而肾又通过肾阴肾阳支配全身脏腑。心神、肾、各脏腑,三者环环相扣而形成人体的"心—肾—脏腑轴",此轴同时是"精神—形体"轴。此轴是生命演化之主轴,是疾病出没之根本。有鉴于此,作者提出"辨轴论治":详察轴中心神、肾、脏腑三要素,指出治心是上策,治肾是中策,治脏腑是下策,而上中下三策灵活施用,方是万全之上上策。  相似文献   

4.
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在原有的“心-肾-子宫轴”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心-肾-肝-脾-子宫轴”。认为“心-肾-肝-脾-子宫轴”失衡是复发性流产的主要病因,其中心肾不交是中心环节,肝脾气血升降失调是重要影响因素,肝脾对心肾相交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因此复发性流产的治疗应以调节“心-肾-肝-脾-子宫轴”为主要方法,心肾合治,肝脾同调,同时顺应女性生理周期进行调周治疗,注重防治结合,如此方可收获良效。   相似文献   

5.
脏腑学说作为中医的理论核心,始终指导着临床实践。提出心-肾-子宫轴的观点,分析了心肾与女性生理、病理之间的关联。从心肾观的角度对女性周期性节律作了阐述,并论述了心肾之间的运动形式,及其在女性月经及生殖周期中的变更作用,从而提出以调治心肾为主的妇科临床治疗观,揭示了生命节律的调控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脏病是一组呈进行性发展的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其患病率逐年上升。研究表明,肠道与肾脏之间关系密切并且互相影响,这种相互作用关系构成“肠-肾轴”。中医学认为,脾肾相关,脾病及肾,肾病及脾,终致脾肾两虚。“肠-肾轴”理论可为慢性肾脏病的中西医治疗提供新的途径,临床上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运动、提高肠道免疫力等以肠道为切入点的治疗措施,以及中医学从脾治肾法和中药灌肠疗法,均能有效延缓慢性肾脏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心肾不交”辩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19(2001)01-0010-01   《中医诊断学》本科教材脏腑辨证部分,有“心肾不交”一证,该证是以心烦失眠为主症而伴有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头晕目眩,或遗精、梦交等表现的一个证候。病涉心肾两脏,而称其为“心肾不交”是否恰当则值得推敲,就此剖析如下。 1 心火肾水是否相交   “不交”的前提是本应“相交”,笔者认为,教材解释心肾两脏的“相交”就颇存在问题。其解释是:“心为火脏,心火下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为水脏,肾水上济心火,使心火不亢。水火互济,则心肾阴阳得以协调,故有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之称。”[1]心在五行划分中虽属火,但称“心为火脏”,其所具有的火之温煦功能到底有多大?是否真的“下温肾水”?众所周知,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严格而言,当是两肾所藏之元阳(命门之火,又称真火),为一身阳气之本,包括心脏在内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得到元阳的温煦,而心脏并无多少温煦能力,所谓的火脏之称实来源于五行的机械归类,因此,不存在心火“下温肾水”,更不存在它使“肾水不寒”的问题。肾虽在五行属水脏,落实到具体功能而言,主要是指对水液代谢的调控能力,而其本身应为水火之脏,内藏真水真火,真水真火滋润温煦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由此可见,只有肾火(命门之火)对心脏有温煦功能,即“肾水暖心火”,而心脏对肾脏没有这一作用,肾脏也由其本身所藏之真火暖煦。所以“心火暖肾水”、“心火肾水相交”之解显然有误。  相似文献   

8.
基于“脑-心-肾-精室”轴理论辨证论治男性不育症,是对《黄帝内经》肾主生殖理论的补充。在男性不育症的治疗中,将脑、心、肾、精室作为一个整体,将“肾”作为男性不育症辨证治疗过程的核心,将“脑心失调”作为男性不育症发病的重要原因,认为“精室失用”为男性不育症发病的最终环节,是对当代男性不育症中医诊治体系的补充。在“脑-心-肾-精室”轴理论的指导思想下,男性不育症的治疗应以精血为基础,以督脉为纽带,脑、心、肾三者贯通上下,彼此衔接,相互影响。正常情况下,脑、心、肾三者协调有度,发挥肾主生殖、脑心共主神明,从而维持精室的正常开阖疏泄。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则最终作用于精室,影响男性的生殖系统。应用“脑-心-肾-精室”轴治疗男性不育症,应注重肾主生殖的核心地位,侧重脑心同治,以调和精室,从而达到“心身同治,整体与局部同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老年性聋是年龄因素引起的老年人慢性致残性疾病,对患者的社交有严重的负面影响。谢慧教授团队基于长期的临床积累,认为该病是精气衰退在耳窍的体现,故提出“脾-肾-髓海”听觉轴,该轴比拟自然水源之势态,顺应人体精气流转的生命之象,即“源-枢-汇”。耳窍以精为养,以神为用,其精神化听,“脾-肾-髓海”听觉轴忠于听觉的深层内涵,讲求肾和、脾运、髓充,由此耳窍方可聪敏清灵,识别声音言语,对应老年性聋“听得见,听不清”的根本社会及生理难题。然年老精衰,精气无以上充,则神机失灵,耳窍失敏,此为老年性聋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故无论是响应全国老龄化的步伐,还是基于对老年性聋疾病的深入求索,以该听觉轴为支点,继续中医学对老年性聋的认识和探知都将裨益于临床老年性聋的诊治思路发挥。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传统中医临床一般多从肾论治,根据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及中医生克制化理论提出肾虚督亏是AS的致病之本,脾病湿盛是发病关键,提出从肾-脾轴论治AS的治疗思路,并以温肾强督、健脾祛湿为其治疗大法,自拟基础方温肾健脾定脊汤。   相似文献   

11.
在西医高等院校《中医学》的教材中,“心肾相交”和“心肾不交”的解释存在矛盾,把“心肾相交”解释为心火和肾水的关系,而把“心肾不交”阐述为心阴和‘肾阴的关系。如果不搞清楚“心肾不交”的发病机制就无法决定“交通心肾”的具体治法。对其理论、临床证候及其治则方剂进行梳理及探讨,认为心肾不交之证,首先当识别心肾水火之盛衰,如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火火亢盛者,黄连阿胶汤证主之;而心火独亢,不能下交于肾,肾乏心火之助,真阳亏损者,交泰丸主之。以此规范教材,更好为临床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2.
试论心肾相交中的几个概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阴阳的范畴及阴阳交感的角度阐述了对心火与肾水、相交与不交,以及水火升降等概念问题的理解,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心肾综合征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生理状况下,心、肾脏腑之间“水火既济”,在病理条件下,心、肾两脏相互影响,心肾失交。治疗时可采用“心’g-同治”。中医方剂通过君、臣、佐、使配伍组合应用,能多靶点、多环节、多层次的整体性治疗,心肾同治,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14.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与患者的功能康复、生活质量、社交回避及高死亡率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调控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研究的深入,微生物-肠-脑轴应运而生。在中医古籍中记载了脾肾二脏象影响肠腑生理功能,现代研究也发现脾肾与肠道微生态密切相关。因此,本文立足于微生物-肠-脑轴,结合中医经典“脾肾互赞”理论阐述脾肾脏象与肠道菌群及卒中后抑郁之间的关系,为中医从脾肾论治卒中后抑郁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实现“脑病肠治”。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是一个病位在心,涉及五脏六腑的慢性复杂性疾病.心、脾、小肠血脉相滋,神志互用,脉络相通,共同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心-脾-肠轴所致冠心病的病理在于一损俱虚,即心-脾-肠轴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一个系统受损,则会累及其他两个系统,因而演变出各种病理变化.脾虚生痰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基础,肠道菌群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6.
心,肾,肝在老年性痴呆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老年性痴呆病理特征为本虚标实。“肾精”是“脑神”的物质基础,心主神明,心肾相交则阴精上承,阳气下藏,神明得用。肝郁多致瘀血痰浊,损及心神而致呆病。肝、心、肾关系密切,心肾相交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正常。疏肝、滋肾养心、交通心肾是治疗痴呆的大法。  相似文献   

17.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疾患.是涉及小儿科、神经科、精神科、遗传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交叉又相互渗透的一个重大课题.儿童多动症是一种较常见的行为异常性疾病.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以难以控制的动作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行为异常为特征,患病的男孩多于女孩.  相似文献   

18.
19.
心、肾二脏分别属火水之性,其位分居上下,在生理功能上具有协同互制、相温相滋的特点。张崇泉教授认为心肾相交是心、肾、肺、胆、脾、胃多脏协同作用的结果,并根据心、肾等脏腑的五行关系、生理特性对“心肾相交”之机制以及“心肾不交”的病变特点、治疗方法提出独到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从督脉论治与心-脑-肾轴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中分析了督脉的生理功能及经络联系,并回顾了数种疾病从督脉论治的近况,指出在人体内存在以督脉为中心的心脑肾轴,文中分析了该轴的病理表现,探讨了其治疗的途径,进一步提出,经络要从整体的研究入手,敢于探索现代医学所未能揭示的未知领域,才是中西医互促互进的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