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大多数经过内科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对于少数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者,最终尚需手术治疗。由于病因,病程等不同,手术时机,方式等尚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大多数经过内科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对于少数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者,最终尚需手术治疗。由于病因、病程等不同,手术时机、方式等尚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我们通过对不同病因、不同病程的4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满意。通过我们的操作体会认为面神经吻合术为早期外伤性面瘫治疗的最佳选择,阔筋膜静态悬吊术对于晚期面瘫病例可改善部分症状,为恢复面瘫静态外观的有效方法,不失为可供选择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面瘫分中枢性和周围性,引起面瘫的病因很复杂,耳源性面瘫排除中枢性、核上性面神经麻痹、颅内核性面瘫及颈面部疾病引起的面瘫,亦即限于颞骨内病变引起的面神经麻痹〔1〕。本科自1998~2003年共收住耳源性面瘫2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26例患者中,男18例,女8例。年龄15~67岁,平均34·5岁。发病时间3h到3个月,其中不完全性面瘫12例,完全性面瘫14例。引起面瘫的疾病:贝尔面瘫11例,Bunt s综合征3例,急性中耳炎5例,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3例,中耳鼓室成形术后2例,颞骨骨折1例,面神经瘤1例。2方法与结果根据疾病原因和发病时间及病变程度不同,采用不… 相似文献
4.
5.
笔者在2008-2010年在基层门诊工作中治疗17例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17例患者均在3个月内治愈。其中3例17~20 d完全恢复功能,3例28~40 d完全恢复功能,4例2个月内完全恢复功能,其余7例在3个月内完全恢复功能。现根据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排除中枢性面瘫,确诊为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17例,男6例,女11例;年龄15~62岁。17例发病前均有明显受风寒史,主诉出汗后感觉受凉7例。其中12例血常规检查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和神经电图在区别婴幼儿中枢性及周围性面瘫的意义。方法利用瞬目反射实验和神经电图对58例药物诱发睡眠的婴幼儿进行检测。结果17例患儿双侧R1均在正常范围内,双侧面神经潜伏期也在正常范围,其中5例脑部CT显示异常。30例患侧未引出BR诱发波形,11例患侧R1延长。35例未引出面神经NCV波,6例面神经潜伏期延长。结论瞬目反射和神经电图检查的应用在区分不能配合婴幼儿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是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核及核以下部位麻痹所致的面部表情肌瘫痪。急性发作的周围性面瘫临床多见,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周围性面瘫的病因较多,病史特点、体格检查、血清学、影像学检查可明确病因。早期针对病因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可以改善预后。近年来,对周围性面瘫的关注及临床研究增多,为其诊治提供了更多依据,因此本文将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表现、检查、病因学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9,(1):76-77
<正>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是以颅内硬脑膜局限性或者弥漫性增厚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炎性疾病,可使神经系统进行性受损,临床较为少见。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易被漏诊误诊。本文报道了我院1例耳源性HCP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及HCP相关的文献复习,加强临床医生对本类疾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4岁。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曾于2017年3月30日于我院耳鼻喉科行"乳突根治术"。因"头 相似文献
10.
11.
12.
郭江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5)
目的:探讨面神经全程减压术对特发性复发性面瘫的疗效。方法46例特发性复发性面瘫患者分为手术治疗组(Y组,22例)和非手术治疗组(N组,24例)。采用 H‐B分级法和改进的Portmann法评判各组疗效。结果 Y组和N组面神经功能达Ⅱ级以上分别为19例(86.5%)、7例(29.2%) ,Y组满意45.5%,良好50%,面肌活动得分16.2 ± 1.93。N组满意12.5%,良好25%,面肌活动得分13.8±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神经全程减压术对特发性复发性面瘫疗效较保守治疗好。 相似文献
13.
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是危及病人生命的常见急重症,以耳源性脑膜炎和脑脓肿为多见,其次是侧窦感染。若中耳炎症状明显者,病人多到耳鼻喉科就诊;若中耳炎症状不明显者,小儿病人常到儿科求医,成人患者则多到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诊治。如不及时抢救或抢救不当,病人多死于脑疝。为减少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病人的死亡,我们对30年间死于此症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于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的诊治,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贝尔麻痹与莱姆病83例报告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贝尔麻痹与莱姆病83例报告渠战芬牛俊英冯方波夏秀华我们自1989年以来,共诊治贝尔麻痹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3例,其中确诊为莱姆病所致的贝尔麻痹共20例,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资料均为1989~1994年在261医院就诊病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9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8例,8例患儿头颈部影像学检查均为阴性,8例患儿均接受糖皮质激素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的随访,8例患儿均治愈且无复发。结论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因与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周围性神经麻痹患者BAEP和EEG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9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了BAEP和EEG检查,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20~68.5岁,本组患者BAEP和EEG检查异常分别为41.4%和37.9%,提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有脑干和大脑皮层损害的亚临床表现存在,并对其异常原因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老年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收治老年急性期周围性面瘫96例,其中48例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药物口服联合康复训练,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针灸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House-Brackmann评分、Sunnybrook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面神经潜伏期、面神经波幅均明显改善(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97.97%,47/48)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41/48;P<0.05)。结论 针灸治疗老年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能够促进病人面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19.
李亮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4)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12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加通心络胶囊和单纯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的治愈率和达到治愈或好转时的治疗时间.结果 通心络胶囊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达到治愈或好转的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通心络胶囊用于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和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