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丝裂霉素(MMC)和卡介苗(BCG)联合灌注预防表浅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11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表浅移行细胞癌,接受经尿道切除手术(TUR)。术后分为2组:A组为联合诱导组(59例),术后6h内及术后1周、2周分别行膀胱腔内灌注MMC,术后3周开始BCG诱导加维持膀胱腔内灌注治疗(BCG“6+3”疗法)。B组为单纯BCG组(51例),术后3周开始接受BCG“6+3”疗法。定期行膀胱镜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观察2组患者的肿瘤复发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12—70个月,中位35个月随访,A组9例患者肿瘤复发(9/59,复发率15.3%),B组17例患者肿瘤复发(17/51,复发率33.3%),2组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肿瘤进展发生率均低,差异不显著;2组膀胱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9.0%、35.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早期MMC膀胱灌注加BCG定期灌注预防表浅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较好,且比较经济,未增加毒副反府发生率.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MMC)、卡介苗(BCG)和吡柔吡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1日至2006年3月1日采用三种方式治疗的浅表性膀胱肿瘤225例资料,其中采用BCG53例、MMC103例和THP69例。每组按既定方案膀胱灌注治疗,总疗程2年.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1.8±6.93)个月。结果三种治疗的复发率分别为MMC58.25%、BCG38.64%和THP 18.46%,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60,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和血尿,BCG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中9例症状严重放弃治疗。MMC组副作用最少,但是复发率最高。THP组有4例因为严重血尿而中断治疗,其余患者均完成治疗。结论吡柔吡星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满意,患者耐受性好,副作用少,但要注意其严重血尿不良反应。卡介苗膀胱内灌注复发率其次,但膀胱刺激症状明显,有时可引起高热等全身症状,选择病例需谨慎。丝裂霉素复发率最高,但其副作用较少。联合药物膀胱灌注是将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物切除术(TURBT)联合膀胱内卡介苗(BCG)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行TURBT联合膀胱内BCG灌注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年,其中4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2例肉眼血尿,2例全身流感样表现,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或者治愈,均未退出治疗,其中2例复发,复发率4.76%。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采用TURBT联合膀胱内BCG灌注治疗的短期疗效良好,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4.
我院泌尿外科,1996年6月至2000年10月应用卡介苗(BCG)或丝裂霉素C(MMC)膀胱内灌注治疗表浅膀胱癌术后患者,积累了一些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加异搏定序联卡介苗(BCG)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4例行开放性手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病人,定期应用异搏定20mg MMC40mg 生理盐水40ml,膀胱内灌注化疗,每次膀胱内保留2小时,每周1次,共6次。序联用BCG75mg 生理盐水40ml行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6次。此后用BCG150mg 生理盐水40ml每月一次,连续2年。并每隔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一次;2年以上每隔6个月检查一次;所有发现的可见病变均进行活检。结果:64例术后患者随访18~74个月,平均52个月,5例复发,21例灌注后出现短时间轻度膀胱刺激症状,2例出现较严重膀胱刺激症状,未见其它毒副反应。结论:丝裂霉素C加异搏定序联卡介苗(BCG)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病人耐受性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小剂量卡介苗(BCG)、丝裂霉素C(MMC)交替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5月~2001年6月的4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的临床资料,29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6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定期应用卡介苗60mg、丝列霉素C 10mg交替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6次,间歇3个月,再每月1次,持续12个月。其中Ta、T1期22例、T2期23例。结果 所有病人随访12~24个月,45例患中,共有2例复发,均为TURBt后T2病人,总有效率95.2%,无全身不良反应,仅2例应用BCG后出现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 小剂量MMC、BCG交替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好、病人耐受性强、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7.
黄盛权  叶刚  廖钱金  王祥卫  吴清剑 《重庆医学》2012,41(20):2047-2048,2051
目的比较卡介苗(BCG)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与丝裂霉素C(MMC)膀胱灌注预防国内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检索国内已公开发表的关于BCG联合IL-2与MMC膀胱灌注治疗国人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比较性研究资料,采用RevMan4.2软件对纳入研究的资料进行统计学综合(Meta分析),采用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作为评价比较疗效的指标,并评估发表偏倚。结果筛选后有13个文献纳入研究,涉及总病例数611例,其中进行BCG灌注治疗312例,MMC治疗299例;在总的13组入选研究中,有12组研究显示BCG联合IL-2优于MMC,有1组研究显示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eta分析结果提示BCG组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作用统计学上优于MMC组(OR0.32,95%CI 0.2~0.5,P=0.000 01)。结论 BCG联合IL-2膀胱灌注预防国人膀胱癌术后复发作用优于MMC。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膀胱癌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复发率。方法74例膀胱癌患者分为两组,(1)卡介苗(BCG)加丝裂霉素C(MMC)组(35例),MMC40mg+生理盐水50ml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6次后改为BCG120mg+生理盐水50ml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6次后改为1个月1次维持至2年。(2)BCG组(39例),BCG120mg+生理盐水50ml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8次后改为1个月1次维持至2年。结果随访6~36个月,BCG加MMC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8%,BCG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2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BCG加MMC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优于单用BCG膀胱灌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30例膀胱癌患者术后用丝裂霉素C(MMC) 4 0mg ,每周灌注 1次 ,共 6次后 ;再序联用卡介苗 (BCG) 15 0mg加白介素 - 2(IL - 2 ) 1.0× 10 5U ,每周灌注 1次 ,共 6次 ,此后每月灌注 1次 ,共 2年。结果 随访 2 4~ 30个月 ,平均 2 7个月 ,有效率达 93.3%。结论 MMC序联BCG加IL - 2膀胱内灌注能更有效地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0.
姚明炳 《广西医学》2003,25(6):1009-1010
我院自 1 996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对 42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采用卡介苗 ( BCG)加白细胞介素 - 2( IL- 2 )联合膀胱腔内灌注预防癌肿复发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2例 ,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 ,男 30例 ,女 1 2例 ;年龄 37~ 78岁 ,平均 5 3岁 ;膀胱部分切除术 1 7例 ,膀胱部分切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6例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1 9例 ;膀胱单发肿瘤 37例 ,多发肿瘤 5例 ;病理分级 级 2 1例 , 级1 5例 , 级 6例。1 .2 灌注方法 :术后 2周开始膀胱灌注 ,所用药物BCG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每支 60 m…  相似文献   

11.
羟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中 70 %为浅表肿瘤可行经尿道电切术及开放性手术治疗 ,但 5年内复发可能性达 70 % [1] ,因此术后预防复发非常重要。我院1995— 2 0 0 3年对 193例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的手术 ,其中随访 6 1例术后采用羟喜树碱 (HCPT)灌注治疗 ,并与灌注卡介苗 (BCG)及丝裂霉素 (MMC)者进行疗效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HCPT组 6 1例 ,男 4 3例 ,女 18例 ,年龄 2 1~ 80岁 ,平均 5 7.8岁。初发 4 0例 ,复发 2 1例。单发 4 8例 ,多发 13例。肿瘤直径为 0 .6~ 5 .1cm。经尿道膀…  相似文献   

12.
章宗武  梁朝朝 《安徽医学》2007,28(3):198-199,202
目的探讨低剂量丝裂霉素C(MMC)术中膀胱粘膜下注射加术后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将63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2例,用MMC10mg加生理盐水100ml(0.10g/L)行术中膀胱粘膜下注射,术后用MMC20mg加生理盐水50ml(0.40g/L)行定期膀胱内灌注;B组31例,仅用MMC20mg加生理盐水50ml术后定期膀胱内灌注。结果随访6个月~5年,A组复发3例,复发率9.38%;B组复发10例,复发率32.26%。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04,P<0.05)。结论低剂量MMC术中膀胱粘膜下注射加术后定期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疗效明显优于单用MMC膀胱内灌注,尤其对低分期(T1~2)和低分级(G1~2)膀胱肿瘤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灌注丝裂霉素C(MMC)治疗膀胱癌的疗效。方法:膀胱癌29例行TUR-Bt;术后定期膀胱内灌注MMC,疗程2年。结果:本组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6~50个月,6例复发,复发率20.7%。结论:TUR-Bt联合灌注MMC治疗膀胱癌,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不同膀胱灌注药物预防肿瘤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30例行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灌注药物的不同分为卡介苗组(BCG)27例、吡柔比星组(THP)29例、丝裂霉素36例组(MMC)、羟基喜树碱组(HCTP)38例,观察不同灌注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结果四组别的三年复发率以BCG组最低为11.1%与THP组、MM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不良反应率BCG组于其他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CG组不良反应率比较高。结论:灌注药物的选择,应考虑药物的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药物剂量保证能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同时兼顾患者的耐受能力,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酶加丝裂霉素C(MMC)和卡介苗(BCG)交替膀胱灌注对膀胱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2例膀胱癌术后患者进行透明质酸酶加MMC和BCG交替膀胱灌注。结果通过治疗无肿瘤复发30例,复发2例,复发率6.3%。结论透明质酸酶加MMC和BCG交替膀胱灌注可有效预防肿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丝裂霉素C(MMC)膀胱腔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随机分为二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ATRA联合MMC膀胱灌注和单纯MMC膀胱灌注治疗.结果60例随访12~28个月,平均23.8个月,ATRA联合MMC灌注组肿瘤复发2例,单纯MMC灌注组肿瘤复发8例,两组肿瘤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TRA联合MMC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疗效好,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4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63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膀胱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行病变区电灼术及尿道汽化电切术(TUR),辅以丝裂霉素C(MMC)膀胱内灌注,治疗1~2个疗程全部治愈,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经膀胱镜活检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腺性膀胱炎的可靠方法。膀胱镜下TUR加MMC膀胱内灌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卡介苗(BCG)与丝裂霉素(MMC)序联灌注的免疫化学疗法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对54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1周开始用丝裂霉素(MMC)20mg加生理盐水40ml稀释后行膀胱灌注,术后2周BCG120mg加生理盐水60ml稀释后行膀胱灌注,术后3周MMC,术后4周BCG,依次类推,每周1次,两种灌注方法序联交替进行,灌注3月后复查行膀胱镜检,如无特殊发现改为2周1次,3月后再次复查膀胱镜。以后改为1月灌注1次,后改为3月1次,最后为半年1次,整个疗程共2年。结果:随访10月至4年,平均2.4年,肿瘤复发率为5.55%。结论:卡介苗与丝裂霉素序联灌注的免疫化学疗法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明显降低了膀胱癌术后复发率,免疫化学疗法在降低肿瘤复发率和延长无瘤生存率方面优于单用免疫药物或单用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9.
我科对膀胱癌术后病人常规采用丝裂霉素C灌注.在预防病人术后复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将膀胱灌注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科于1995年至1999年收治膀胱患者31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5例.年龄29岁-76岁,平均56岁,经尿道行膀胱肿瘤电切术20例,膀胱部分切除术11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瘤,其中一级20例,二级10例,三级1例。 1.2灌注方法:全部患者均于术后一周开始行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药物剂量20mg加 NS20ml,按常规消毒后插导尿管入膀胱,排空尿…  相似文献   

20.
樊耘  唐国民  陈兵 《四川医学》2001,22(6):572-573
我院于 1990~ 1999年对 38例膀胱乳头状癌行保留膀胱手术的患者采用卡介苗 (BCG)膀胱内灌注以预防复发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 ,男 2 7例 ,女 11例 ,年龄34~ 6 8岁 ,平均 4 8.9岁。以血尿就诊 34例 ,健康体检发现 4例 ,其中T1期 2 1例 ,T2 期 12例 ,T3期 5例 ,均行开放性手术。其中T1期 2 1例行肿瘤电灼 ,T2 、T3期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2 灌注方法 :38例患者均采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卡介苗冻干制剂。BCG12 0mg加生理盐水6 0ml,经导尿管注入膀胱内。患者分前、后、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