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钙离拮抗剂降压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72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及非洛地平治疗,观察降压效果。结果:氨氯地平组降压总有效率87.5%,硝苯地平组总有效率79.1%,非洛地平组总有效率83.3%,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拮抗剂降压效果较好,使用安全,稳定持久,故在临床上可将此类药作为降压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的降压效果和副反应。方法:对65例高血压病人随机配对分为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组(A组,32人)和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mg组(B组,33人),每日一次,4周后观察降压纪录。结果:非洛地平缓释片最大降压辐度为3.01/2.27kPa;有效降压32人,总有效率93.8%;T/P比率65.3/69.2。硝苯地平控释片依次为2.68/2.24kPa,90.9%,30人,66.5/67.2。两组无显差异(P>0.05)。副反应A、B组分别为21.4%,32.1%。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每日一次口服24h降压作用可靠、平稳、病人耐受性,与硝苯地平30-60mg每日口服一次降压作用相似,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非洛地平缓释片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非洛地平缓释片与依那普利的降压疗效。方法 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非洛地平缓释片组(F组)与依那普利组(Y组),115例完成治疗。结果 降压幅度F组高于Y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2周后F组与Y组的降压效果总有效率为66.7%、48.7%;4周后降压总有效率为87.3%、68.3%。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药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 两药均为有效、耐受性好的降压药.而在降压效果方面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d优于依那普利5~10mg/d。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探讨非洛地平对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我们对用药后的持续时间、耐受程度及副反应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作用持久缓和,可明显地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且不改变心率和心律,并能有效地维持24h的降压作用,昼夜降压幅度基本平行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 65位患者随机分成非洛地平组,每天服5~15 mg,治疗4周.结果 非洛地平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缬沙坦的降压效果。方法 对60例高血压患者分别应用缬沙坦和非洛地平治疗,记录每日血压和24h动态血压变化。结果 缬沙坦降压疗效明显,但同非洛地平相比较,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缬沙坦是一种安全有效降压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非洛地平联合健康教育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1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A组和B组,两组各有58人。B组实施常规降压药物治疗,A组使用非洛地平联合健康教育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组与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82.8%,数据差异(P<0.05)。A组用药依从性优良率为94.8%,B组优良率为69.0%,依从性对比(P<0.01)。结论:非洛地平联合健康教育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单独使用不同剂量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和小剂量非洛地平缓释片与氮沙坦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不良反应及对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的影响。方法 将伴或不伴肾功能损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mg/次,每日1次;B组: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mg/次 氯沙坦50mg/次,每日1次;C组: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10mg/次,每日1次;3组均连续治疗10周,每2周观察1次血压,治疗前后各测1次 ERPF,比较其降压幅度、不良反应及ERPF。结果 各组血压从第2周起均有显著下降,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第10周后A、C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B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其他2组。对ERPF的影响各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不同剂量非洛地平缓释片单独应用或小剂量与氮沙坦联合应用,其降压效果均明显,且较大剂量非洛地平缓释片长时间应用,降压作用更明显;联合用药的耐受性比单独使用好。三者均对ERPF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的降压作用和耐受性。方法 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d口服,疗程8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140例。结果 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性下降,显效率86.4%,总有效率96.4%。其中36例患者坚持至少半年的治疗,其血压都得到了平稳控制且无耐药性上发生。不良反应多为轻微,且呈一过性。结论 该药不育反应少,服药方便,是有效且易于耐受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0.
非洛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友权 《广东医学》2002,23(1):92-93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非洛地平治疗,对照组用复方降压素片治疗,观察两组血压变化,对左室肥厚影响及有无副作用发生。结果:观察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明显改善左心室心肌肥厚(P<0.05),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非洛地平可作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浙江可立思安制药公司生产的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非洛地平组73例、尼群地平组74例,另外开放观察非洛地平40例。观察2组用药前后的血压、心率、心电图及血液生物化学指标。结果:①非洛地平组降低收缩压的疗效明显优于尼群地平组(P<005),降低舒张压的疗效2组相似;②非洛地平组降压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尼群地平组(P<005);③2组用药前后的心率、心电图及血液生物化学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④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无显著差别(P>005),均较轻微。结论:非洛地平有明显的降压疗效,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12.
非洛地平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非洛地平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我科113名高血压网络成员中筛选73名入选,给予非洛地平5mg/d-10mg/d,po。观察12周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70名最终治疗的患不良反应少,降压总有效率达到91.4%。结论 非洛地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ISH药物,能降低心胸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的降压效果、不良反应和耐受性。方法164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进入研究,150例完成试验,其中非洛地平缓释片组(A组)76例,硝苯地平缓释片组(B组)74例。采用单盲给药,非洛地平缓释片自5 mg/d开始,硝苯地平缓释片自40 mg/d开始。2周后根据血压下降情况分别增加剂量至10g~15 mg/d和60~80 mg/d,4周后结束试验,按卫生部心血管新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中抗高血压药疗效评定标准判断疗效。结果A组与B组均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提示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有良好降压效果,耐受性好,可作为抗高血压第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4.
非洛地平合葛根素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和葛根素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疗效。方法:7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用非洛地平和葛根素联合治疗4周,测定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结果:平均血压治疗前169.9/103.8mmHg(1mmHg=0.133kPa),治疗后129.3/82.0mmHg。显效39例(51.3%),有效30例(39.5%),总有效率90.8%。结论:非洛地平和葛根素联合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疗效满意,耐受性好,降压作用平稳。  相似文献   

15.
李娟 《大家健康》2013,(17):39-40
目的:探讨不同钙离拮抗剂降压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72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及非洛地平治疗,观察降压效果。结果:氨氯地平组降压总有效率87.5%,硝苯地平组总有效率79.1%,非洛地平组总有效率83.3%,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拮抗剂降压效果较好,使用安全,稳定持久,故在临床上可将此类药作为降压首选。  相似文献   

16.
氯沙坦(losartan,商品名:科素亚)、非洛地平(flodipine,商品名:波依定)是两种长效抗高血压药物,单独应用降压效果有时尚不够理想,我们采用氯沙坦和非洛地平合用,对60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副作用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与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与卡托普利时辰化服用对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每日早上6时口服卡托普利12.5-25.0mg,中午12时口服非洛地平5mg,共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超声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为95%,血压及血液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洛地平与卡托普利时辰化用药,对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有好的疗效,且降压平稳,无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非洛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的降压疗效。方法: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病人124例,分为非洛地平组66例,应用非洛地平(5mg、qd、po),硝苯地平缓释片组58例,应用4硝苯地平缓释片(30mg,qd,po),均连续应用8周。结果:2药降压有效率分别为79%,80%,2药比较差异不显。其中原发性轻度高血压患2药有效率分别为76%、81%,2药比较差异不显。原发性中度高血压患2药有效率辚85%,70%,示非洛地平组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组,2药比较有显差异。2药在治疗后心率均下降,与用药前比较有非常显差异,但2药间比较差异不显。结论:2药降压作用均显,具有服药方便、副作用小等优点,适于单独应用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  相似文献   

19.
非洛地平与硝苯地平降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并对比非洛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Ⅰ、Ⅱ期原发性高血压(EH)的降压效果。方法 选择Ⅰ、Ⅱ期EH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成非洛地平组和硝苯地平组各36例。非洛地平组5mg,每日晨起顿服,若4周后血压未降至有效水平,则改为10mg。硝苯地平组10mg,一日3次口服,若4周后血压未降至有效水平,则改为20mg。两组疗程均为8周。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2、4周进行偶测血压、晨起及睡前血压测定,并观察其副作用。结果 非洛地平和硝苯地平降压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非洛地平的降压幅度明显强于硝苯地平,且降压效果更稳定,副作用更少。结论 非洛地平每日晨起顿服可有效控制Ⅰ、Ⅱ期EH患者24h的血压水平,并且副作用少于硝苯地平。  相似文献   

20.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病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非洛地平缓释剂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的研究,并与一代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二者均能显著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但非洛地平缓释剂可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二者对心率和左室收缩功能无影响。二者对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提示二者在保护靶器官方面都有效果,但非洛地平缓释剂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