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本文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这一症候的认识。方法总结我院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患者5例,记录与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5例患者均以内囊预警综合征为临床表现,头部核磁共振显示均存在内囊区梗死。5例患者入院时均有糖尿病史、入院体温增高、高血压病史。结论有糖尿病史、入院体温增高、高血压可能是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进展为脑梗死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大脑中动脉狭窄与其深穿支供血区单发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大脑中动脉(MCA)深穿支供血区单发脑梗死的形态学表现,进一步探讨其与MCA狭窄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住院治疗急性脑梗死,并经头颅DWI检查明确急性梗死灶为单发,且位于MCA深穿支供血区域的5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TCD和MRA检查,颅外颈内动脉狭窄>50%以及有可疑心源性栓子来源的患者从研究中排除.根据是否存在病灶同侧MCA狭窄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MCA狭窄组(14例)与MCA正常组(41例).测量DWI上急性梗死灶的直径、面积和体积,并将直径≤2 cm归为经典腔隙性梗死,直径>2 cm归为纹状体内囊梗死.DWI上的梗死灶区分为基底节区、侧脑室体旁和同时累及上述2个部位,并判断MRI T2>像上皮质下多发陈旧性小梗死灶或白质疏松是否存在.结果 55例患者中,病灶侧MCA狭窄患者14例(25.5%),MCA正常患者41例(74.5%).MCA狭窄组中经典腔隙性梗死占71.4%,MCA正常组中经典腔隙性梗死占6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7,P=0.701).MCA狭窄组与正常组患者MCA深穿支梗死病灶的大小(包括直径、面积及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CA正常组和MCA狭窄组病灶在基底节区、侧脑室体旁及基底节区+侧脑室体旁分布的比例依次为:正常组31.7%、17.1%和51.2%;狭窄组35.7%、28.6%和35.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2,P=0.529).同时存在皮质下多发陈旧性小梗死灶或白质疏松的患者在MCA正常组有23例(56.1%),在MCA狭窄组有3例(21.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3,P=0.025).结论 MCA深穿支供血区梗死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MCA狭窄和穿支动脉本身病变均可造成深穿支供血区单发脑梗死.梗死灶的大小、体积及梗死发生的部位与是否存在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无明显相关性,而同时存在皮质下多发陈旧性小梗死灶或白质疏松对穿支动脉病变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脑血管造影,分析基底节区腔隙与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狭窄的比例与部位分布。方法:选择首次发病6小时内拟行动脉内溶栓治疗,并行脑磁共振(MRI)检查为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51例,依脑梗死的面积大小将患者分为腔隙梗死组(12例)和非腔隙梗死组(39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结果及危险因素。结果:DSA结果显示:腔隙梗死组DSA检查未见明显异常9例,大脑中动脉(MCA)M1段狭窄2例(占16.7%),颈内动脉(ICA)颅外段狭窄1例(占8.3%)。非腔隙梗死组39例DSA检查均异常,共检出病变血管41支,血管病变部位为大脑中动脉M1段(53.6%)>颈内动脉颅内段(26.8%)>颈内动脉颅外段(17%)>大脑前动脉(2.4%)。非腔隙脑梗死组血管狭窄比例明显高于腔隙脑梗死组(p<0.05)。危险因素比较:腔隙和非腔隙脑梗死患者中患高血压比例均高于其它危险因素(91.7%,74.4%),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间其它危险因素亦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基底节区腔隙梗死患者DSA检查仅少数存在血管狭窄,多数无明确血管损害,梗死原因主要由小动脉病变引起;而非腔隙梗死患者绝大多数DSA有明确血管病变,大脑中动脉M1段是血管病变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小血管病(CSVD)及其亚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96例CSVD患者为研究组,100例头颅MRI无异常的正常老年人作对照.将CSVD患者进一步分为腔隙性梗死组(LI)、白质病变组(WML)及LI+WML组,分别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CSVD组与对照组年龄、高血压、动脉硬化、同型半胱氨酸(Hcy...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诊断穿支动脉疾病及载体动脉斑块堵塞穿支动脉的大动脉粥样硬 化型卒中,比较不同病因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 收录豆纹动脉及脑桥旁正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国缺血性卒中 分型诊断(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分型标准排除心源性、其他病因及原因未明 性卒中,对所有入组患者的载体动脉行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 magi ng,HR -MRI)检查,将载体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定义为载体动脉斑块堵塞穿支动脉 (parent artery plaque occluding penetrating artery,POPA)组,载体动脉无异常者定义为穿支动脉疾病 (penetration artery disease,PAD)组,比较不同病因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 结果 本研究共连续纳入64例穿支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48例(75%)为POPA患者,且 其中21例患者常规血管影像学检查难以发现载体动脉管壁病变,经HR -MRI 明确诊断。比较两组 不同病因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POPA组中吸烟患者比例显著高于P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28)。POPA组中26例为基底节区或侧脑室旁梗死,22例为脑桥梗死。POPA组患者影像学表现 特点为病灶相对较大、呈多灶或簇状分布,脑桥梗死患者病灶多累及脑桥基底部呈脑桥旁正中梗死, 且POPA组患者运动功能缺损易进展;而PAD患者病变部位多位于脑桥深部近背侧,小灶性改变。 结论 本研究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中75%属于POPA,HR-MRI提高了卒中病因分型的准确性。 POPA型卒中患者的病因、病灶体积、形态及预后不同于单纯穿支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位于基底节区白质不同直径的急性单灶脑梗死患者早期运动障碍加重的危险因素及梗死灶的形成与大脑中动脉主干病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发病24h内的局限于基底节区白质的急性单灶脑梗死患者120例,发病72 h内完成头、颈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根据弥散加权成像(DWI)上梗死灶最大直径分成两组:第1组(60例,病灶直径1.5 ~3.0 cm)和第2组(60例,病灶直径<1.5 cm).通过发病7d内动态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早期运动障碍加重的危险因素.同时根据MRA和临床表现将每组再分为5个亚组,分析梗死病灶的形成与颅内外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第1组早期运动障碍加重的发生率[ 19/60(31.6%)]远高于第2组[5/60(8.3%),X2=4.671,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升高的收缩压[比值比(OR)=5.42,95% CI 1.507~10.063,P=0.016]是早期运动障碍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第1组中病灶同侧大脑中动脉主干病变的发生率[ 24/60 (40.0%)]高于第2组[5/60(8.3%),x2=0.916,P=0.000].结论 直径1.5~3.0 cm基底节区白质急性单灶脑梗死患者较相同部位直径小于1.5 cm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更易发生早期运动障碍加重.早期运动障碍加重可能与入院时升高的收缩压有关.这种中等直径的梗死灶形成可能与同侧大脑中动脉主干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170例急性脑梗死CISS分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按照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China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标准,观察各类型脑梗死在住院患者中的分布,探讨常见危险因素在各类型脑梗死中分布的差异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1年7月住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完成超声、影像学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按照CISS进行病因和病理机制分型,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不同病因脑梗死的比例,分析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心脏病、吸烟等常见危险因素在不同脑梗死类型中分布差异性。结果 入组病例170例。经CISS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28例(75.3%),心源性脑梗死25例(14.7%),穿支动脉病变14例(8.2%),其他原因1例(0.6%),不明原因2例(1.2%)。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理机制分型:载体动脉阻塞穿支87例、动脉-动脉栓塞24例、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17例、多种机制0例。在病因分型中各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最高,平均为81.1%,但在各组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脂代谢紊乱比例高于心源性卒中组(58.6% vs 32.0%,P=0.015)和穿支动脉疾病组(58.6% vs 28.6%,P=0.032),后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0% vs 28.6%,P=1.000);另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吸烟史的比例明显高于心源性卒中组(47.7% vs 20.0%,P=0.011)及其他各组;心源性脑梗死合并心脏病比例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100% vs 32.0%,P=0.000)及其他各组;穿支动脉病变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显著高于心源性卒中组(57.1% vs 12.0%,P=0.007),但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1% vs 29.7%,P=0.067),而后二者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68)。而上述危险因素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理机制分型各亚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ISS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类型,其中以载体动脉阻塞穿支为最常见的病理机制。脂代谢紊乱、吸烟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关系密切,而糖代谢异常与穿支动脉病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分类(CISS)分型中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为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进展预测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连续收集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病例资料,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病情是否进展,应用统计学分析可能影响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310例研究对象,其中进展组92例(29.7%),非进展组218例(70.3%)。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入院时NIHSS评分、颅内血管轻度狭窄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舒张压(OR=1.027,95%CI 1.000~1.054,P=0.046)、入院时NIHSS评分(OR=1.171,95%CI 1.030~1.331,P=0.016)及颅内血管轻度狭窄例数(OR=2.827,95%CI 1.637~4.881,P=0.000)为进展性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入院时舒张压、入院时NIHSS评分、颅内血管轻度狭窄例数为进展性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在原有对颈动脉系统深穿支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100例颈动脉系统深穿支分布区域“孤立性梗死”CT的研究,综合MRI的资料,描绘出颈动脉系统深穿支的解剖分布图。大脑中动脉(MCA)发出二组主要的深穿动脉:外侧及内侧豆纹动脉;外侧豆纹动脉分布区域较广,分布于尾状核头大部,内囊前部,壳核及苍白球前半部份等。其前支和后支在脑室周围呈“冠状放射状”分布。这些区域的梗死相当于Fisher等描述的“内囊—壳核—尾状核”腔隙状梗死。内侧豆纹动脉的分布区域较小:包括内囊后肢的前下部及壳核、苍白球中央内侧部份。丘脑结节动脉少数  相似文献   

10.
出血性脑梗死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发病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365例脑梗死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HI组和NHI组;脑栓塞组和脑血栓形成组;溶栓治疗组和非溶栓治疗组,应用X2检验。结果:HI发生率为14.52%。HI发生率大灶梗死与小灶梗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大灶梗死与腔隙性梗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小灶梗死与腔隙性梗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脑栓塞组与脑血栓形成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溶栓治疗组与非溶栓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患者年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脑梗死常见危险因素,HI组与NHI组无差异。结论:脑栓塞、梗死面积大及溶栓治疗与HI发生密切相关,可示为HI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患者年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脑梗死常见危险因素与HI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