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状腺肿瘤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发病率很高,为人口的2%~6%,临床上往往表现为无痛性甲状腺结节.人群中甲状腺结节发病率约为5%~10%,其中10%是恶性[1].临床上鉴别其良恶性的手段有超声波、放射性核素,但如肿瘤体积较小(直径<1 cm)或多发性、非实质性时其特异性较差.在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方面,还有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但FNAB专业性、主观性较强,而且在诊断滤泡状肿瘤,特别是在腺瘤和分化良好的滤泡状癌方面,FNAB有一定的困难.近年人们发现了一些分子生物学标记物可以用于诊断甲状腺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研究甲状腺肿瘤中,血型抗原H2和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免疫组化表达,探讨它们在甲状腺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在57例甲状腺肿瘤中,ET识别抗原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阳性率为22/25(88%),滤泡状癌的阳性率为2/3(24%)。其中乳头状癌与腺瘤阳性率二者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5),滤泡状癌与乳头状癌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血型抗原H2阳性反应主要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膜和部分组织细胞膜上,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及肿瘤细胞中均呈阴性。结论提示ET在甲状腺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细胞检查Galectin-3和CK19在良、恶性甲状腺滤泡状肿瘤中的表达差异。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来笔者医院就诊并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滤泡状癌的患者36例(FTC组),甲状腺滤泡性腺瘤患者47例(FA组),检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B)中Galectin-3和CK19的表达情况,并将其与术后病理组织的表达比较,检测FNAB中Galectin-3和CK19的表达对良、恶性甲状腺滤泡状肿瘤的诊断能力。 结果 Galectin-3和CK19在FTC组和FA组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NAB检测Galectin-3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5%、88.7%、86.0%,CK19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5%、79.2%、82.8%。在良、恶性甲状腺滤泡状肿瘤的鉴别诊断中,CK19的敏感度高而Galectin-3的特异性高。 结论 FTC患者Galectin-3和CK19的表达明显高于FA患者,在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时结合免疫组化检测Galectin-3和CK19可提高甲状腺滤泡状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FNAB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FNAB检测为良性病变81例,其中非肿瘤60例,腺瘤21例(病理证实乳头状腺瘤2例,滤泡状腺瘤19例);恶性病例9例,其中乳头状腺癌3例,未分化癌2例,腺癌4例(病理证实乳头状腺癌4例,髓样癌1例,未分化癌3例,滤泡状腺癌1例);未确定性4例(病理证实甲状腺滤泡状腺癌3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1例)。结论:FNAB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对桥本甲状腺炎和亚急性甲状腺炎有确诊意义,准确掌握FNAB可提高甲状腺常见病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在甲状腺肿瘤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 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14例甲状腺腺瘤,10例不典型腺瘤,15例乳头状腺癌,10例滤泡性腺癌,10例髓样癌,10例未 分化癌。结果 PCNA增殖指数在甲状腺腺瘤为 12.8,不典型腺瘤为 19.8,乳头状癌为 19.2,滤泡性腺癌为 26.4,髓样癌 为27.9,未分化癌为44.3。各组间比较:不典型腺瘤与乳头状癌之间无差异;腺瘤与不典型腺瘤和乳头状癌间有显著性 差异(P<0.05),与其余各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CNA增殖指数可作为判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指标,并 可反映其临床生物学行为,为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在甲状腺肿瘤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14例甲状腺腺癌,10例不典型腺瘤,15例乳头状腺癌,10例滤泡性腺癌,10例髓样癌,10例未分化癌。结果 PCNA增殖指数在甲状腺腺瘤为12.8,不典型腺瘤为19.8,乳头状癌为19.2,滤泡性腺癌为26.4,髓样癌为27.9,未分化癌为44.3。各组间比较:不典型腺瘤与乳头状癌之间无差异;腺瘤与不典型腺瘤和乳头状癌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其余各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PCNA增殖指数可作为判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指标,并可反映其临床生物学行为,为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细针抽吸活检(FNAB)和冰冻切片(FS)对甲状腺瘤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在266例病人中行FNAB的96例与术后病理符合率为77.1%,而行FS56例的符合率为100%。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FS优于FNAB,因此对于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应提倡FNAB和FS相结合,以提高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细针抽吸活检(FNAB)和冰冷切片(FS)对甲状腺瘤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对甲关腺癌的诊断价值。在266例病人中行FNAB的96例与术后病理符合率为77.1%,而行FS56例的符合率为100%。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FS优于FNAB,因此对于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应提高FNAB和FS相结合,以提高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癌超声诊断及其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敏  赵晓丽 《黑龙江医学》2001,25(4):271-272
1 临床资料本文 31例甲状腺癌中 ,女 2 1例 ,男 10例。年龄 12~ 6 3岁 ,平均 37岁。以中年女性发病率为最高。甲状腺乳头状癌17例 ,占 6 1 5 % ;乳头状与滤泡状混合癌 7例 ,占 2 2 6 % ;高分化滤泡状癌 3例 ,占 9 7% ;鳞癌、乳头状与嗜酸性细胞混合癌、低分化癌各 1例。采用ACUSON12 8XP彩超仪 ,频率7 5MHz,常规进行甲状腺扫查 ,采用双侧对照检查法 ,并记录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2 超声扫描结果2 1 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性本组 31例甲状腺癌 ,超声做出病理诊断有 12例 ,病理性质待定 8例 ,误诊为良性病变 11例。2 2 甲…  相似文献   

10.
Galectin-3对鉴别良、恶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Galectin - 3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对于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鉴别价值。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法检测 19例甲状腺腺瘤、4 4例甲状腺滤泡癌及癌周正常组织中Galectin - 3的表达。结果 Galectin - 3在甲状腺正常组织中不表达 ,在甲状腺滤泡癌最高 ,与腺瘤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0 1)。结论 Galectin - 3可有效地区别良、恶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