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HPV16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c-myc、P53表达产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18例慢性宫颈炎、28例CIN、4例宫颈浸润性腺鳞癌和55例宫颈浸润性鳞癌HPV16 E6 DNA及其蛋白和c-myc、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浸润性宫颈癌HPV16 E6 DNA及其蛋白、P53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而c-myc蛋白阳性率则明显低于慢性宫颈炎组,P53蛋白阳性率与HPV16 E6 DNA的检出率之间并无负相关关系。结论:HPV16 E6 DNA的检出及c-myc蛋白的低表达和P53蛋白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PV 16/18 E6蛋白和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6例宫颈鳞癌及28例慢性宫颈炎中的HPV16/18 E6蛋白和p53、PCNA蛋白进行检测.结果宫颈鳞癌中E6和p53、PC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并且E6阳性的宫颈鳞癌与慢性宫颈炎p53、PCNA阳性率明显高于E6阴性组.结论 HPV16/18感染及p53、PCNA蛋白的过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至于HPV16/18 E6蛋白与p53蛋白之间的内在联系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C-myc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状态,并探讨C-myc蛋白表达与HPV16/18E6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21例慢性宫颈炎、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71例浸润性宫颈鳞癌进行C-myc蛋白和HPV16/18E6蛋白的检测。结果: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Ⅱ级、Ⅲ级C-myc蛋白阳性率均很高,而浸润性宫颈鳞癌C-myc蛋白阳性率下降(P<0.05);HPV16/18E6阳性组和HPV16/18E6阴性组之间C-myc蛋白阳性率无差异。结论:浸润性宫颈鳞癌C-myc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并且C-myc蛋白表达与HPV16/18E6蛋白表达之间未见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PV16、18的感染以及多个癌基因的激活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19例慢性宫颈炎、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70例浸润性宫颈鳞癌进行HPV16/18E6蛋白、PCNA、P53、p^21ras和C-myc检测。结果:浸润性宫颈鳞癌组E6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CINⅢ和浸润性宫颈鳞癌组PCNA、P53、p^21ras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CINⅠ和CINⅡ,而浸润性宫颈鳞癌组C-myc阳性率则明显低于其它几组。结论:HPV16、18的感染以及PCNA、P53、p^21ras、C-myc的异常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PV16-E6、P53、BTG1在宫颈鳞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慢性宫颈炎等子宫颈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宫颈鳞癌35例、HSIL 53例、慢性宫颈炎44例的病理组织,采用RQ-PCR检测HPV16-E6、P53、BTG1转录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PV16-E6、P53、BTG1蛋白水平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在宫颈鳞癌、HSIL、慢性宫颈炎组织中,BTG1、P53两者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随病理级别的降低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HSIL组织中HPV16-E6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宫颈鳞癌与HSIL组织中HPV16-E6 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16-E6、P53、BTG1的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并在宫颈癌发生的早期已经发生了变化,可能是宫颈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宫颈病变组织中HPV16E7基因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分析基因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慢性宫颈炎和CINⅠ患者81例、CINⅢ、宫颈浸润性鳞癌患者57例,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宫颈病变组织HPV16E7基因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病变组织P16INK4A蛋白表达,用SPSS软件行等级相关分析和χ2检验。结果:⑴HPV16E7特异性片段阳性率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Ⅱ患者81例、CINⅢ、宫颈浸润性鳞癌患者57例,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宫颈病变组织HPV16E7基因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病变组织P16INK4A蛋白表达,用SPSS软件行等级相关分析和χ2检验。结果:⑴HPV16E7特异性片段阳性率在慢性宫颈炎、CINⅠ中分别为17.0%、26.5%,在CINⅢ及宫颈浸润性鳞癌中分别为61.5%和74.2%;HPV16E7分布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Ⅱ中分别为17.0%、26.5%,在CINⅢ及宫颈浸润性鳞癌中分别为61.5%和74.2%;HPV16E7分布在慢性宫颈炎、CINⅠ和CINⅢ、宫颈浸润性鳞癌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⑵P16INK4A蛋白的表达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Ⅱ和CINⅢ、宫颈浸润性鳞癌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⑵P16INK4A蛋白的表达在慢性宫颈炎、CINⅠ分别为10.6%和30.0%,在CINⅢ和宫颈浸润性鳞癌中分别为96.0%和100%;P16INK4A蛋白的表达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Ⅱ分别为10.6%和30.0%,在CINⅢ和宫颈浸润性鳞癌中分别为96.0%和100%;P16INK4A蛋白的表达在慢性宫颈炎、CINⅠ和CINⅢ、宫颈浸润性鳞癌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⑶在HPV16E7特异性片段表达阳性的宫颈病变组织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均是阳性。宫颈病变组织中P16INK4A蛋白与HPV16E7的表达有相关性(r=0.482,P<0.001)。结论:HPV16E7和P16INK4A蛋白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HPV16E7和P16INK4A蛋白可能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kip1在宫颈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Skp2、p27^kip1蛋白表达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HPV16/18DNA和Skp2、p27^kip1蛋白在86例宫颈腺癌和24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宫颈腺癌组HPV16/18DNA与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1%和68.6%,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0.01)。p27^kip1蛋白在宫颈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8%,明显低于慢性宫颈炎组(P〈0.05)。HPV16/18感染与宫颈腺癌病理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但与Skp2表达里正相关(P〈0.05),与p27^kip1表达呈负相关(P〈0.05)。Skp2表达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有关,G2、G3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G1组(P〈0.05)。Skp2和p27^kip1表达与宫颈腺癌组织学类型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宫颈康癌的发生与HPV16/18感染及Skp2、p27^kip1蛋白的表达异常相关,三者协同作用导致宫颈腺癌恶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宫颈腺癌中HPV感染与Skp2、p27kip1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kip1在宫颈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Skp2、p27^kip1,蛋白表达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原住杂交和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HPV16/18DNA和Skp2、p27^kip1蛋白在86例宫颈腺癌和24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宫颈腺癌组HPV16/18DNA与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1%和68.6%,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O.01)。p27^kip1蛋白在宫颈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8%,明显低于慢性宫颈炎组(P〈O.05)。HPV16/18感染与宫颈腺癌病理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但与Skp2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p27单表达呈负相关(P〈O.05)。Skp2表达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有关,G2、G3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G,组(P〈O.05)。Skp2和p27^kip1表达与宫颈腺癌组织学类型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宫颈腺癌的发生与HPVl6/18感染及Skp2、p27^kip1蛋白的表达异常相关,三者协同作用导致宫颈腺癌恶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PV(16/18型)感染和P16INK4A蛋白表达在人类宫颈鳞癌(SCC)及其癌前病变(CIN)中的关系。方法利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80例慢性宫颈炎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HPV感染以及P16INK4A表达的情况。结果(1)与慢性宫颈炎相比,CINⅡ级、CINⅢ级、浸润癌HPV16、18杂交信号阳性率显著增高(P<0.01);(2)宫颈鳞癌组织、CINⅠ级、CINⅡ级、Ⅲ级及慢性宫颈炎标本中P16INK4A阳性率分别为100%、20.0%、46.7%、100.0%和10.0%;(3)在宫颈鳞癌及CINHPV16、18感染的标本中P16INK4A表达均是阳性。结论宫颈鳞癌的形成与HPV感染、P16INK4A过表达是呈正相关关系,P16INK4A可作为CIN的标志物对宫颈癌筛查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宫颈癌组织中HPV和p53基因表达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宁  姚勤  李旭日  罗兵  戴淑真 《齐鲁医学杂志》2005,20(2):98-100,102
①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p53基因异常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②方法 用PCR技术检测12例宫颈原位癌、45例宫颈癌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PVl6/18DNA,RT-PCR检测HPV16/18阳性标本E6基因mRNA表达,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检测p53基因外显子5~8的突变,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53蛋白的表达。③结果 宫颈原位癌、宫颈癌HPV16/18阳性率均为66.67%,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20.00%),差异有显著性(χ^2=5.12、12.09,P〈0.05、0.01)。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 E6基因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39)。宫颈原位癌和正常宫颈组织间、宫颈原位癌和宫颈癌间HPV16/18 E6 mRNA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141、0.272)。45例宫颈癌标本中测得exon5和exon7突变各1例,均发生在HPV阴性宫颈癌组织,未检测到exon6和exon8的突变。宫颈原位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均未检测到p53基因突变。正常宫颈组织中未检测到P53蛋白表达,宫颈原位癌和宫颈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0%和42.22%,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χ^2=10.81,P(0.01)。P53蛋白的表达与HPV16/18感染无明显相关性(P〉O.05)。④结论 HPV感染和p53基因异常与官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官颈癌组织中p53基因的突变率较低,推测P53蛋白的异常累积可能并非p53基因突变所致。  相似文献   

11.
作者首次从人血浆中提纯了一种新发现的蛋白质——组织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BP),并对其某些生化特性作了初步的研究。提纯物的逆相HPLC图谱为一单一蛋白峰,并经魏氏试验鉴定,证明所提纯的蛋白质为组织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BP是一种酸性蛋白质,由487氨基酸残基所组成,分子量约54KDa,pI=5.4。纯化的KBP特异地和~(125)I-HUK结合成92KDa的复合物,复合物的形成具有明显的特异性,KBP不能和前激肽释放酶结合。推测KBP可能在合成和分泌的水平上,对组织激肽释放酶的代谢及活性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蛋白S是一种依赖性维生素K的蛋白质,以游离型和结合型二种形式存在于人血浆中。本文报道一种纯化人蛋白S的方法,提纯过程包括钡盐的吸附,DEAE-Sephacel层析和Blue-Sepharos层析,同时也可获得蛋白C。纯化的人蛋白S在进行SDS-PAGE时,裂解与末裂解均显示一条带,分子量68000,等电点5.2,氨基酸分析与DiScipio和Davie的结果趋势一致,兔抗人蛋白S抗血清与蛋白S抗原呈单一沉淀线,与人I因子、X因子和蛋白C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3.
三联组氨酸核苷酸结合蛋白1(HINT1)是三联组氨酸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三联组氨酸因为具有保守的核苷酸结合基序组氨酸-x-组氨酸-x-组氨酸-xx(x代表1个疏水氨基酸)而得名,HINT1广泛参与肿瘤、神经精神疾病等人类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主要综述HINT1的结构、分布、酶活性基本功能,以及与人类疾病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人源类共激活蛋白(hCLP)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骨架蛋白,在人体多个器官均可表达。hCLP属于肌动蛋白解聚因子同系物家族(ADF-H),能够同纤维状肌动蛋白及5脂-氧合酶结合,协助二者发挥生理功能。对于HLA-A2阳性的胰腺癌患者以及膀胱癌患者,hCLP可在癌组织中过表达。hCLP是一种新的肿瘤相关抗原,同时能够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肿瘤组织的免疫反应,这使其有可能成为一种肿瘤免疫治疗的理想候选抗原株。  相似文献   

15.
人脑髓鞘硷性蛋白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从人脑组织先分离出髓鞘,再经热有机溶剂除脂、三乙醇胺硷性液洗涤和稀酸液抽提、最后用Sephadex G-150柱层析纯化制备出人脑髓鞘硷性蛋白。经三种不同类型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免疫电泳证明,该产品为单一组分,并测得其分子量为18.5kd,等电点为10.6,与文献报道相符。本法具有简便快速、产量和纯度均高等优点,为人脑髓鞘硷性蛋白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比较人子宫平滑肌细胞(human myometrium cell,HMC)及其肌瘤细胞(human myometrium myona cell,HMMC)的细胞浆和细胞膜中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C,PKC)活性的异同,探讨PKC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同位素放射结合实验TAKAI法。结果:基础状态下,HMC胞膜PKC比活性高于胞浆PKC比活性;HMMC胞膜PKC比活性高于胞浆PKC比活性;且HMMC的PKC总活性高HMC,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可使HMC及HMMC的胞膜PKC比活性升高、胞浆PKC比活性轻度下降、总活必增加;佛波酯(TPA)则可使二者的胞膜PKC比活性升高、胞浆PKC比活性升胞浆PKC比活性下降、总活性基本不变;阿托品(atropin,Atr)使Ach升高的PKC总活性降低;1-(5-异喹啉磺酰基)-2-甲基哌嗪(H7)抑制TPA对PKC活性的诱导,结论:HMMC胞浆、胞膜和总的PKC活性均高于HMC,提示PKC在肿瘤发生中起作用;PKC对激动剂反应性不同,提示对PKC活化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7.
p16蛋白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p16蛋白在人脑星形细胞瘤发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观察星形细胞瘤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16在39例星形细胞瘤中表达的缺失率为71.8%,并且缺失率随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术后各观察期内复发病例中p16蛋白缺失率明显高于未复发病例(P<0.05)。结论:p16蛋白表达的缺失与星形细胞瘤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示它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和肺耐药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和肺耐药蛋白(LR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患者胃癌组织和30例慢性胃炎组织中MRP及LRP的表达。结果:在52例胃癌组织和30例胃炎组织中,MR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69%(17例)、10%(3例),LR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46%(33例)、33.33%(10例),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MRP的表达与胃癌病理分期和分化程度相关(P<0.05);LRP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两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MRP和LRP在胃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两者均可能是胃癌原发性多药耐药(MDR)的一种重要机制,且两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临床上检测该两蛋白的表达,有利于为胃癌患者制定更加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结肠癌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和肺耐药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结肠癌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和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结肠癌和32例癌旁相对正常结肠中MRP和LRP的表达情况。结果:51例结肠癌中MRP的阳性率为41.18%(21/51),32例癌旁相对正常结肠中MRP的阳性率为18.75%(6/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LRP的表达与结肠腺癌的分化程度相关,高分化腺癌的阳性率为90.00%(9/10),中分化腺癌的阳性率为79.66%(23/29),高于低分化腺癌20.00%(1/5)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肠癌中MRP与LRP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结肠癌中MRP和LRP均为高表达,两者均可能是结肠癌原发性多药耐药的重要机制,且两者可能有协同作用。临床上检测这2种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对化疗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human myxovirus resistant protein A (MxA), a specifically induced peptide by interferon I, and to use its level as a diagnostic criterion for viral infections. Methods Anti-MxA antisera from immunized mice were prepared with the expressed MxA protein of pET32a-MxA in E. coli BL-21(DE3). To confirm the antiserum activity and specificity, the expression product of BL21, wild type MxA pEGFP-CI-wMxA and site-directed mutant MxA pEGFP-Cl-mMxA(N589S) stably transfected 3T3 cells and induced A549 cells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with the antisera using non-MxA transfected or non-IFN-[3 induced cells, intact A549, NIH 3T3 cells transfected with pEGFP-CI and pET32a (+)-transformed BL-21 as controls. Results The antisera had specific positive immunoreactivity to the NIH3T3 cells transformed with pEGFP-CI-wMxA and pEGFP-CI-mMxA, INF-β induced A549 cells and BL21 proteins expressed with pET32a (+)-MxA. The hybridization signals from IFN-β induced A549 cells depended on the IFN-β inducing concentrations. Meanwhile,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 showed that NIH 3T3 cells with pEGFP-C 1-wMxA and pEGFP-C 1-mMxA had 〉 98% of positive cells at 1:50 dilution of the serum and A549 cells induced by 20 ng/mL IFN-[3 for 48 h showed 95% positive cells. pEGFP-Cl-transfected NIH 3T3 cells were all negative. Conclusion Anti-sera are highly specific to diversified MxAs. The antibody is detectable by Western blot, immunocytochemistry and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