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射生物剂量学方法在历次放射事故应急处置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采用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分析。最近的研究关注快速高通量的生物剂量计的探索,不仅涉及上述方法的自动化,还涉及DNA双链断裂、基因表达等分子生物学剂量计的研究以及代谢组学和血清学指标的筛选。笔者主要就2012-2014年放射生物剂量学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已经证明,双着丝粒畸变分应用于辐射生物剂量学的许多场合,如细胞遗传学与物理学方法结合来估算最近发生的垩这量照射。对科医生来说,剂量信息是是很重要的, 可能和随机或确定的健康风险有关。讨论了一种新近发扬匠用来观察稳定性 位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及其作为回顾性剂量计应用的有关课题,如一交全身均匀照射后11年获得可信的剂量估算,值得注意的是,离体实验表明,非均一或局部照射可能导致易位率随时间。最后  相似文献   

3.
HPRT基因突变分析技术及其在放射生物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较系统地综述了HPRT基因突变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影响因素及其在放射生物学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HPRT基因突变分析可望成为一种生物剂量计,通过检测个体HPRT基因突变频率,对急性照射及慢性低剂量长期照射的生物剂量估算,评价癌患风险等方面均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现有几种生物剂量测定方法如:染色体畸变、微核、早熟染色体凝集及新近开展的荧光原位杂交、HPRT、GPA等在辐射事故剂量估算中的应用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剂量学和实验剂量学两方面概述生物电磁剂量学的研究现状,分别以低功率的手机辐射和高功率毫米波辐射的剂量学研究为例,介绍生物电磁剂量学的新进展,并展望发展方向和研究趋势,旨在为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电磁辐射剂量学研究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根据近年来低剂量辐射研究结果,分析了辐射效应的靶,细胞死亡,突变与恶性转化及细胞敏感性等问题,提出一个新的辐射致癌模型,某些DNA以外的靶受初始的损伤,引起基因组的不稳定,经过多阶段过程,可能诱发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物剂量学新技术在野战环境中核辐射检测的应用前景.方法:通过对现有生物剂量学技术和生物剂量学新技术进行分类总结,研究生物剂量学技术在野战环境中的实际应用.结果:生物剂量测量涉及军事医疗支持的4个阶梯,综合多参数生物剂量测定系统可以实现生物剂量学的多方位测定.结论:生物剂量学技术的应用对于减轻核事故、核与辐射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微核作为生物剂量计及评价职业受照射人群辐射效应的可行性。方法用^137Cs7射线不同剂量(0.1~2.5Gy)照射离体人外周血细胞,用泛着丝粒探针的FISH技术进行微核分析,拟合剂量效应方程;检测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无着丝粒微核率并估算其生物剂量。结果离体照射条件下微核率随吸收剂量增加而增加,以无着丝粒微核增加为主,着丝粒微核仅有轻度增加。微核率与剂量之间的拟合曲线方程,CB微核法:Y=0.005 0.036D 0.01ID^2,R^2=0.99;FISH微核法:Y=0.001 0.035D 0.007D^2,R^2=0.99。结论FISH微核法优于CB微核法。用FISH微核法对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检测结果显示无着丝粒微核率可以用来估算生物剂量。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年来在核医学中利用剂量学实验方法和射性药物性在生物体内微剂量分布的工作,介绍了微观放射自显影术,这里的微剂量分布是指细胞与亚细胞水平的剂量分布,只有掌握了准确的微剂量分布信息,才能较好地预测及评价放射性药物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马亚克工厂早期生产人员的放射流行病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前苏联第一个核武器厂-马亚克工厂早期生产人员的放射流行病学资料。该厂生产初期生产人员受照射剂量较大,不少人员受到辐射损伤,发生多例慢性放射病和恶性肿瘤,流行病分析表明,早期生产人员中慢性放射病发病率为20.3%,该组全身γ外照射剂量平均3Gy,放化分离厂发病率高达27.8%。该厂γ外照射剂量也高于其分厂。恶生肿瘤死亡率也较高,主要由于白血病和肺癌死亡率增高,白血病标化死亡比(SMR)(95%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近年来日本原爆幸存者、医疗照射病人、职业照射者、矿工和居室内普通人群的放射流行病学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近年来在核医学中利用微剂量学实验方法研究放射性药物在生物体内微剂量分布的工作,介绍了微观放射自显影术。这里的微剂量分布是指细胞与亚细胞水平的剂量分布。只有掌握了准确的微剂量分布信息,才能较好地预测及评价放射性药物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双重辐射作用理论作为一个生物物理模型应用于放射生物学已有20多年了,本文的目的是扩展它的应用范围,用于解释热释光现象。文章给出了关于LiF(Mg、Ti)TL性能的新的实验资料,包括TL剂量响应对Mg、Ti浓度的依赖关系和掺杂浓度对能量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LiF中掺入较高浓度的Mg、Ti杂质能够改善共超线性和能晌性能。这些现象能够借助于微剂量学理论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15.
16.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辐射剂量学中应用进展姜涛作者单位:100088北京,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早在六十年代,当染色体分析技术开始用于辐射剂量估算时,一些染色体工程学者就打趣说:“如果生物学家能将每一条染色体涂染成不同颜色,一切就将变得简单得多”。三十年后...  相似文献   

17.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细胞内在放射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以来 ,细胞的内在放射敏感性在放射生物学和肿瘤学领域中是研究的焦点之一 ,在放疗前预测个体肿瘤和正常组织对辐射的反应 ,可使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1 ] 。研究发现 ,辐射诱发的染色体畸变与细胞放射敏感性有很好的相关性 ,有望成为细胞内在放射敏感性的预测指标[2 ] 。但在应用于临床之前 ,尚需进行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笔者应用FISH技术及噻唑蓝比色法(MTT法 )研究了辐射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与细胞内在放射敏感性之间的关系。一、材料和方法1 细胞系和培养 :人成纤维细胞系GM6 37,AT5…  相似文献   

18.
恶性淋巴瘤由于其病变的广泛性可以累及多部位淋巴结及其有关器官 ,采用大面积高剂量的放化疗结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常能取得较好疗效[1 ] ,但因移植时全身放疗常能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和间质性肺炎而导致死亡率增加。有实验表明恶性淋巴瘤在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时应用全淋巴区照射 ,肿瘤控制满意 ,疗效较好而又避免了严重的并发症[2 ] 。本院 1982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对部分恶性淋巴瘤患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采用全淋巴区照射治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 一般资料 :恶性淋巴瘤患者共 30例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16~ 6 5…  相似文献   

19.
受高本底辐照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受高本底辐照人群致癌和致遗传效应病学研究的现状。未取得与高本底辐射相关的癌症加的证据,但观察到与高本底辐射相关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增另及免疫功能的增强。提出辐射致癌效应似乎存在实际阈值,也不能排除真正阈值存在的可能性。流行病学研究与放射生物学研究,特别是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研究相结合,将更有助于了解和解释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不同的骨骼重量参数对骨剂量值的影响。方法 依据我国和日本成年人骨骼重量的参考值,以226Ra 和239Pu 为例,分别计算了骨骼源器官和靶器官1 年期间的待积当量剂量,并与ICRP参考人相应参数计算所得的剂量相比较。结果 因骨骼重量参数的不同,计算所得的骨剂量是有相当差异的。结论 骨骼重量参数对骨剂量值是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