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方含太子参40g,白术、云苓、鸡内金、麦芽、沙参、麦冬各15g,炙甘草9g,苏梗12g,木香6g。上腹痛胀加砂仁、枳实;暖气甚加法半夏、生姜;返酸加乌贼骨。胃粘膜灰白(或以白为主)加黄芪、桂枝;血瘀加三七;湿重加薏苡仁。  相似文献   

2.
本组70例,用黄芪、党参、丹参各20g,白芍、淮山药、川芎各15g,黄芩、当归各10g,刺猬皮、乌梅各9g,凤凰衣、生甘草各6g,公英30g。阳虚加附子;阴虚加沙参、麦冬;腹胀去黄芪、淮山药,加苏梗、佛手片、绿萼梅;隐痛加九香虫。  相似文献   

3.
本组用本方:赭石30g,厚朴、枳实各lOg,白术12g,茯苓、公英各20g,砂仁、木香、菖蒲各6g,甘草3g。肝气犯胃加柴胡、白芍、佛手干;肝胃郁热加黄连、炒栀子、贝母;瘀血停滞加三七、丹参、元胡;脾胃虚寒加黄芪、党参、桂枝、干姜。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40例。用胃复安(或吗丁啉)10g,氨苄青霉素胶囊0.5g,维酶素3片,日3次口服。  相似文献   

4.
李锦成 《四川中医》1998,16(3):27-27
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而且缠绵难愈。笔者应用自拟胃炎散治疗浅表性胃炎118例收到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18例中,男性53例,女性65例;年龄18一刀岁34例,31-40岁对例,41-50岁24例,sl-70岁11例;病程最短者3例,最长者15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胃镇检查确诊,并排除其它类胃病。【治疗方法】药物组成:蒲公英200g,白节。柴胡、积实、香附、黄茂、延胡索50g,白芨60g,木香、檀香各30g。辨证加减:寒邪犯胃加良姜或吴荣英;肝胃横逆去黄茂加怫手片、沉香研胃郁热加左金丸;阴虚胃病去木香、檀香加抄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方法]对5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使用加味四逆散(柴胡10g,枳实、白芍各15g,甘草5g,珍珠母20g,茯苓15g,木香后下5g;胃热加黄芩15g,黄连10g;胃寒加吴茱萸6g;泛酸嘈杂加煅瓦楞子15g;脾胃虚弱加党参15g,白术10g;腹胀痛加大腹皮15g,佛手10g;疼痛严重加元胡15g,川楝子10g;大便秘结加大黄5g;大便溏烂而不爽者加扁豆花、木棉花各10g;纳呆加山楂、鸡内金个15g),1剂/d,水煎2次,分2次服。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显效36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20%。[结论]加味四逆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16(8):1058-1058
本组用健脾和胃养阴活血汤:党参25g,白术、茯苓、玉竹、炙甘草各15g,陈皮6g,厚朴、沙参、白芍、五灵脂各12g。丹参20g,川芎10g。胃脘痛甚加元胡、川楝子;呕恶加姜半夏;暖气呃逆加旋覆花;湿热加黄连、黄芩;纳呆便溏加淮山药、焦六曲;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加炮穿山甲、白花蛇舌草、  相似文献   

7.
笔者应用平胃散加味治疗浅表性胃炎患者8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0例患者皆为门诊病人,其中男34例,女46例,年龄最小15岁1例,最大72岁1例,20~30岁22例,30~40岁30例,40~50岁11例,50~60岁10例,60~70岁4例,病程最长25年,最短3个月,全部病例均经纤维胃镜诊断为浅表性胃炎,(以《实用内科学》第十版为诊断标准),均有脘腹胀满,苔白腻。 2 治疗方法基本方药:苍术15g,厚朴10g,陈皮10g,甘草6g。口苦,舌苔黄者加山栀8~12g,黄连4~8g;食冷后腹胀加重,大便稀溏者加良姜10g,肉桂、吴萸各6g;呕吐加半夏、生姜各6~10g;…  相似文献   

8.
五味消毒饮化裁治疗糜烂性胃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堂钧 《山西中医》2007,23(5):65-65
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笔者应用五味消毒饮化裁治疗糜烂性胃炎62例,收到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诊断及疗效标准以《内科学》第6版教材为参考。62例患者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17岁;病程最长22年,最短半年。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检查提示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HP阳性病例排除,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2治疗方法五味消毒饮化裁,药用:银花、蒲公英、竹茹各15g,野菊花12g,陈皮、枳壳、紫花地丁、甘草各10g。辨证加减:伴胃阴虚者加石斛12g,百合10g;大便稀溏,舌淡者加白术15g,麦芽20g;兼见瘀阻者加赤芍、泽兰各10g。每日1…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胃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2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抛硬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西药治疗,阿莫西林,0.5g/次,3次/d,口服;奥美拉唑,20mg/次,2次/d,口服。治疗组62例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人参各10g,干姜6g,大枣8枚,甘草炙6g;嗳气吞酸加白术10g,龙骨、牡蛎各20g;严重疼痛加木香6g,香附8g,郁金香10g;严重呕吐加吴茱萸6g,代赭石25g;腹胀郁闷加莱菔子15g,佛手10g;积食症状加神曲20g,枳壳、布渣叶各15g;腹痛合并消化不良加山楂、木香各10g,神曲15g),1剂/d,500mL水煎至100mL,取汁;再加水500mL煎至250mL,2次药汁混合,3次/d,餐前30min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胃黏膜状况、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3例,显效2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9%。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胃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1992年~ 1 997年 ,笔者依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 ,用自拟胃复汤治疗萎缩性胃炎 ,获得较满意的效果。一般资料本组 55例 ,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1 8例 ,女37例 ;年龄 2 8~ 66岁 ;病程 6个月~ 1 8年。全部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纤维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确诊。治疗方法自拟胃复汤基本方为 :太子参 1 5g、黄芪 30 g、白术 0 g、公英 1 0 g、焦三仙各 1 0 g、丹参 30 g、枳壳1 5g、半枝莲 2 0 g、元胡 1 5g、郁金 1 5g、五灵脂 1 0 g、甘草 6g。阴虚者加沙参、麦冬、生地各 1 5g;湿重者加藿香 1 2 g、佩兰 1 2 g、山药 2 0 g、苡米 2 0 g;…  相似文献   

11.
麦燕芳 《河北中医》1998,20(5):315-319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属于中医的胃脘痛、胃痞、痞胀、嘈杂等病证范畴,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胃病之一.目前西医尚缺乏良好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近5年报道的有关文献资料综述如下.1 辨证分型治疗辨证分型治疗CAG具有较好疗效.不仅临床症状可获明显改善,而且胃镜及组织病理检查也有较好疗效.邱志楠等将本病分为脾胃蕴热型和脾胃阴虚型,用健胃汤(藿香、党参、白术、茯苓各15g,蒲公英20g,炙甘草10g),属前者加黄连6g;后者加白芍药15g,沙参30g,治疗本病96例,同时与口服西药维酶素、猴头菌片对照,有效率分别为91.6%和70.9%,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王丽娟等辨证治疗本病49例,分为3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养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7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硫糖铝,1g/次,3次/d,饭前1h及睡前口服;阿莫西林,1.0g/次,3次/d;奥美拉唑,20mg/次,早晚口服。治疗组50例养胃汤(三七粉3g,炙甘草、吴茱萸各5g,砂仁、沙参各6g,当归、炒白术、佛手各10g,黄芪、茯苓各15g,党参、山药各20g;胃肠痞满加重加厚朴15g,陈皮12g;胃肠疼痛加重加白芷10g;嗳气加重加旋复花10g,代赭石15g,竹茹10g;纳差加重加荷叶10g,藿香、佩兰各15g),1剂/d,水煎200mL,2次/d,空腹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胃黏膜状况、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9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8.0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症状改善情况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6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多番立酮片10mg/次,3次/d,口服;拘橼酸铋钾片,110mg/次,4次/d,空腹口服;维乐生200mg/次,3次/d,口服;胃酸分泌多加西咪替丁胶囊0.2g/次,4次/d,口服。治疗组28例半夏泻心汤(人参15g,制半夏9g,黄芩5g,甘草、黄连、干姜各6g,大枣10枚)。吞酸加海螵蛸10g;疼痛加白芍、延胡索各6g;瘀血重加丹参、当归各10g;食欲不振加用楂曲15g,谷麦芽10g;腹胀加莱菔子、枳壳各10g,鸡内金12g;嗳气加代赭石5g;脾虚甚加白术、黄芪各10g。1剂/d,加水浸泡4h,头煎取汁200mL,二煎取汁200mL,早晚温服。连续治疗6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痞满、纳差、嗳气、Hp感染、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7.8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Hp感染变化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笔者1996~1998年间,用葛蒲柴芩方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45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5例患者均为门诊和住院病人。所有病人均有轻重不等的烧心、反酸、打嗝等,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胃炎。其中男41例,女34例;年龄23.5±5.7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7年。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30例。2 观察方法观察组:葛蒲柴芩汤:葛根15~20g,蒲公英30g,炒柴胡6g,黄芩1g,姜半夏12g,党参10g,白术10g,生甘草5g。对照组:半夏泻心汤。加减化裁:胃湿热者加黄连10g;痰浊阻胃者加苍术10g、厚朴10g;脾胃虚寒者加吴茱萸6g、砂仁3g(后下)、干姜10g;反…  相似文献   

15.
李彩霞 《陕西中医》2003,24(7):641-642
临床资料 其中女 69例 ,男 1 9例 ;2 0~ 3 0岁3 4例 ,3 1~ 49岁 3 6例 ,5 0~ 69岁 1 8例 ;年龄最小2 0岁 ,最大 69岁 ;病程 3个月内者 1 8例 ,3月~半年 2 9例 ,半年~ 1年 2 6例 ,1年以上者 1 5例。因情绪所致者 48例 ,因寒湿所致者 3 5例 ,其它疾病所致者 5例 ,辨证脾虚肝郁 ,胃气上逆。  治疗方法 用四君子汤加味 ,基本方为 :党参3 0 g,白术、茯苓、柴胡、木瓜、枳实、厚朴、香附、延胡各 1 0 g,金钱草 2 0 g,甘草 5 g。若脾胃虚寒加良姜、吴萸、肉豆蔻各 1 0 g;脾胃湿热者加黄连 5 g,竹茹 3 g;反酸加川贝、苏梗各 1 0 g,乌贱骨 3…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四逆散联合平胃散治疗慢性浅表胃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4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奥美拉唑20mg/次,2次/d;阿莫西林500mg/次,2次/d;甲硝唑400mg/次,3次/d。治疗组70例四逆散(甘草5g,枳壳、柴胡、芍药各10g)联合平胃散(苍术10g,厚朴、陈皮各6g,甘草5g)。嗳气严重加沉香、佛手各10g,代赭石20g;呕吐加半夏10g;泛酸加黄连5g,吴茱萸6g,乌贼骨10g;疼痛重加延胡索、川楝子各10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58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治愈42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5.7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散联合平胃散治疗慢性浅表胃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鸡元汤的功效为健运脾胃、调畅气机、滋养胃阴、通络活血。适用于萎缩性胃炎。方药组成:白术、白蔻仁、鸡内金、元胡、枳壳各10g,白芍15g、乌梅20g、炙甘草6g。诸药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两次服。加减:脾虚甚者加党参、茯苓,胃阴不足者加沙参、麦冬;中焦积热者加黄连、金银花;痰湿中阻者加陈皮、半夏;胃粘膜活检有肠上皮化生者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  相似文献   

18.
<正> 治疗方法 基础方:白术20g,白芍、草蔻各15g,柴胡、半夏、瓜蒌、黄连各10g。加减法:烦呕者加竹茹10g;痛甚者加元胡10g;气滞者加檀香5g;肝郁者加苏梗10g;湿阻者加白蔻10g;泛酸者加煅瓦楞20g;久病入络者加丹参30g;腹胀者加川朴10g;便秘者加炒大黄5g。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幽门螺杆菌阳性予胶体果胶铋,100mg/次,3次/d,服2周后停;阿莫西林,1g/次,3次/d;奥美拉唑20mg/次,1次/d;克拉霉素,0.5g/次,2次/d。治疗组55例益气养阴汤(丹参、白芍、麦冬、沙参、当归各10g,半夏姜、半枝莲、甘草、枳壳、龙葵各9g,扁豆炒、党参、白花蛇草各15g;胃黏膜脱垂加桔梗、升麻、柴胡、山甲炮各9g;不典型增生加浙贝、山甲炮各10g,生牡蛎15g;肠化生加水蛭、浙贝、莪术各8g,白花蛇草30g;嗳气加旋覆花12g,代赭石20g;泛酸加瓦楞子、乌贼骨各15g;胃酸不足加乌梅、木瓜各12g;十二指肠溃疡加海螵鞘、白芷各10g),1剂/d,水煎200m L,早晚饭前口服。连续治疗6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腺体萎缩、不良反应。治疗1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21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7.2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 治疗方法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元胡、赤芍各12g,熟地10g,白芍30g,甘草6g。脾胃阴虚加乌梅10g;脾胃气虚加黄芪30g,白术10g;脾肾阳虚加肉桂、干姜各10g;夹湿加薏苡仁、藿香各10g,气滞加香橼、佛手各10g;胀甚加川朴10g。水煎服,日1剂。1个月为1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