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8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诊治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做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8例患者早期误诊6例,未行及仅行1次血浆置换者均死亡,完成血浆置换并辅以血浆输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均获痊愈。结论 TTP的误诊率高,早期正确诊断、早期开始充分的血浆置换可明显改善TTP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血浆置换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11例TTP患者均诊为原发性。男性3例,女性8例,年龄24~65岁,中位年龄37.8岁。确诊前病程7~20d,平均12d。10例为初发,1例复发。应用双泵或者日本旭化成IQ Auto Plasma血浆分离机进行血浆置换,原则上采用每天1次血浆置换连续进行强化治疗,待病情稳定后(神志转清、胆红素下降、血小板〉80×10^9/L或者升高超过50×10^9/L)再进行第2阶段的巩固治疗。其中4例患者共进行3次血浆置换,病情稳定后改为输新鲜冰冻血浆及其他内科治疗;5例患者进行了4次血浆置换,为连续2~3次强化治疗稳定后进行1~2次强化治疗;2例患者进行5次血浆置换。结果所有患者在进行第1次血浆置换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神志好转,血小板较治疗前上升。10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其中1例患者出院时血肌酐仍轻度升高,妊娠患者在经3次强化治疗病情稳定后顺利行剖宫产手术,新生儿健康,之后又进行2次巩固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10例患者在停止治疗时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血小板〉80×10^9/L。死亡1例男性患者,共进行4次血浆置换。该患者进行第1次血浆置换时处于昏迷状态,伴有烦躁、抽搐,血小板5×10^9/L,有明显出血倾向。在第1次治疗后神志有所好转,血小板上升至15×10^9/L,连续3次治疗后神志转清,血小板上升至38×10^9/L,后患者要求回当地继续血浆置换治疗,但出院后8d中并未再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其他内科治疗不详),病情再次加重,血小板下降至8×10^9/L,意识昏迷,再次住院行1次血浆置换后效果不佳后放弃治疗,死于出血。结论血浆置换,尤其是早期充足的血浆置换对TTP的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护理干预手段。方法对行血浆置换的10例TTP患者,在治疗期的不同阶段,以及心理、症状体征、预防感染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患者中,除1例因各种原因未坚持治疗自动出院,1例因并发呼吸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缓解出院。结论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实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全面细致的护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TTP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杨静  李锐 《江西医药》2008,43(11):1198-1199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0月~2008年4月血浆置换(PE)治疗TTP患者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死亡,4例好转出院。结论TTP易误诊,治疗首选血浆置换。  相似文献   

5.
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浆置换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PE的实施、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 12例TTP中特发性8例,继发性4例,均有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MHA)表现、血小板显著减少、明显的神经征象、肾脏损害和发热.给予PE、血浆输注(PI)及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11例PI2000(400~5400)ml,PE2~10次(中位数2次),12例PE血浆4900(2900~25000)ml;11例PI PE血浆总量3300~27000ml.2例>20000ml者5(3~22)d起效.生存率83.3%,特发性、继发性各1例死亡(1例与PE相关).结论 重症TTP者应及早行PE或PI PE及联合免疫抑制治疗,以提高缓解率和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亚急性肝衰竭人工肝疗效.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采取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亚急性肝衰竭患者48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48例采取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治愈及好转出院36例,治愈及好转率75.00%,死亡12例,病死率25.00%,不良反应发生率12.5%.结论 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中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妊娠期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围生期管理。方法 报道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成功救治1例妊娠合并TTP,结合文献报道共16例妊娠合并TTP,回顾性分析其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要点和母婴结局。结果 16例妊娠合并TTP患者平均年龄26.18岁(20~36岁),孕周为(29±2)周(17+5~41+1周);15次妊娠合并TTP患者有血小板减少、发热、神经系统症状、肾功能损害、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典型五联征或三联征,治疗以血浆置换或输注血浆为主,母亲死亡4例(其中1例死亡后诊断),例15及例16为同一人二次妊娠,例15为本文报道患者前次妊娠,例16为其此次妊娠,围生期预防性输注血浆病情稳定,孕37+2周剖宫产终止妊娠,母婴结局良好。9次晚期妊娠:剖宫产8例,产钳助产1例(死胎),无自然顺产,共7例新生儿存活;7例中期妊娠:4例剖宫取胎,1例自然流产,2例利凡诺引产;均无新生儿存活。结论 妊娠合并TTP罕见,早期诊断和血浆置换或血浆输注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对于妊娠合并遗传性TTP患者,新鲜血浆输注预防发作也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颜云霞  黄赛赛  朱赟  王红  马晓蕾 《江苏医药》2022,48(4):341-343+346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SLE合并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13例患者中,男4例,女9例。其中,5例诊断为SLE后确诊为TTP,8例同时诊断SLE和TTP。3例为SLE中度活动,10例为SLE重度活动。患者均出现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12例)、肾功能损害(11例)和神经系统异常(10例)。7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3例有效;6例患者接受血浆置换联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5例有效。6例患者长期随访病情稳定,5例死亡,2例失访。结论 SLE合并TTP患者常伴随SLE中、重度活动。当患者出现肾脏及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检测LDH水平与外周血涂片。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基础上早期联用血浆置换有利于改善SLE合并TTP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TT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选病例中1例家属放弃治疗出院,2例死亡。结论:TTP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早期易误诊,病死率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周晖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91-192
目的: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例TT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早期均误诊为其他疾病,来本院就诊时仍未找到病因,根据病情演变及相关辅助检查诊断为TTP。结论:TTP好发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以三联征最为多见,但误诊率仍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TTP高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初诊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采用血浆置换联合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的初诊特发性T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有典型的"五联征",1例患者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4例患者初诊时ADAMTS13无活性,ADAMTS13抗体阳性。4例患者治疗后获得临床缓解,治疗过程中无利妥昔单抗输注反应,无严重感染事件发生。中位随访29个月,患者均未复发,长期存活。结论 4例初诊特发性TTP患者在血浆置换基础上联用利妥昔单抗安全、有效、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SLE合并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及时进行血浆置换和大剂量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治疗,病情得到改善,均好转出院。结论SLE合并TrP病情危重,既有SLE特征,也有TTP特征,治疗除尽早血浆置换外,早期使用环磷酰胺对改善预后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急性乙烯利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急性乙烯利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急性乙烯利中毒患者分为2组,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患者38例为观察组,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患者3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洗胃、导泻、灌肠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昏迷例数,记录昏迷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存活时间,统计患者死亡情况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昏迷发生率、昏迷时间及病死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6.4±1.6)d比(12.1±2.2)d,15.8%(6/38)比51.4%(18/35),(9.4±2.1)h比(21.3±3.8)h,5.3%(2/38)比25.7%(9/35)],平均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9.7±2.8)d比(3.6±1.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急性乙烯利中毒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曹成  鲁菲菲  刘健  王玉  王丽昕  顾纯林 《安徽医药》2023,27(11):2327-2332
目的 了解氯吡格雷诱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 针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1例冠脉造影后使用氯吡格雷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改变、血小板下降的病例进行分析。检索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维普、PubMed数据库中关于氯吡格雷诱发TTP的案例报道,结合本例病人信息,分析、讨论氯吡格雷诱发TTP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和转归。结果 在数据库中共检索到病例报道类文献11篇,共13例病人(包括本例病人)纳入分析,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62.1±16.3)岁。用药原因多为冠脉造影和(或)支架植入术后,主要发生在用药后2~14 d,临床症状以神经症状最为常见,其次为发热、瘀斑、尿色深等,部分病例症状不典型,实验室检查以血小板急剧下降,外周涂片见破碎红细胞,轻中度贫血以及乳酸脱氢酶升高最为多见。治疗主要以血浆置换联合糖皮质激素为主,经治疗后大部分病人(11/13)在2周内好转,2例预后不佳。结论 氯吡格雷诱发TTP多发生用药后2周内,其临床表现变异性大,出现血小板急剧下降者应尽早完善相关检查以协助诊断,明确诊断或高风险者须谨慎补充血小板,及早行血浆置换联合糖皮质激...  相似文献   

15.
杨春华 《中国医药》2010,5(3):201-202
目的了解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在不同性别及年龄中的病因构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01年9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608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病因分类及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中的分布情况。结果608例难治性高血旭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占79.4%(483/608),继发性高血压占19.7%(120/608),病因待定者占0.8%(6/608);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男性所占的比例都高于女性;嗜铬细胞瘤女性比例高于男性;肾血管性高血压男女比例相同。继发性难治性高血压在青年中所占比例最大(33.9%),老年人中所占比例最小(13.8%)。结论本组难治性高血雎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所占比例最高;在继发性高血压中,肾血管性高血压和呼吸暂停综合征所占比例较高;内分泌性高血压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所占比例最高;青年患者所占比例显著大于老年人。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晚期急性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肝硬化晚期急性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6例肝硬化晚期急性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3例,肝性脑病26例,原发性腹膜炎12例,肝肾综合征12例,上消化道出血伴肝性脑病5例,原发性腹膜炎伴肝性脑病者7例;4种并发症同时存在者4例,治愈好转34例(60.8%)死亡22例(39.2%)。结论肝硬化晚期的急性并发症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预防和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对临床6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临床诊治进行分析。结果治愈34例,死亡2例(其中急性肾衰竭死亡1例,继发性休克死亡1例)。结论早发现、早治疗、早休息。积极注意防治休克和肾功能衰竭及出血。对减轻病情、缩短病程和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潮汕地区不孕不育的病因以及各因素下的临床妊娠结局,旨在为不孕症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0日在广东省揭阳爱维艾夫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进行辅助生殖技术的4 123对不孕不育夫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3 715例,其中原发性不孕1 992例(53.62%),继发性不孕1 723例(46.38%);女性不孕2 934例,男性不育512例,双方因素269例。行宫腔人工授精408例。分析不孕不育因素的构成以及不同治疗方法的妊娠率。结果 4 123对夫妇中,患病年限1~<4年者占比最高,为43.17%。3 715例行IVF-ET治疗患者中,原发性不孕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子宫因素占比均高于继发性不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不孕的输卵管因素和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占比低于继发性不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IVF-ET治疗女性不孕患者中,输卵管因素为主要原因,占比为61.05%。行IVF-ET治疗男性不育患者中,畸形精子症的占比较高,为30.39%。PC...  相似文献   

19.
陈良  付先虎  汪期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1):1462-1463
目的 探讨腹腔镜检查对女性不孕症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8例行腹腔镜检查及手术的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的病因构成及治疗效果,并对168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在468例不孕症患者中,发现盆腔异常419例(89.53%),盆腔正常49例(10.47%);在盆腔异常患者中,输卵管病变276例(65.87%),子宫内膜异位症62例(14.80%),卵巢肿瘤25例(5.97%),多囊卵巢18例(4.30%),子宫肌瘤16例(3.82%),生殖道畸形14例(3.34%)、盆腔结核8例(1.91%).原发性不孕208例,继发性不孕260例.在继发性不孕患者病因中,输卵管病变构成比为69.23%(180/260),高于原发性不孕组的46.15%(96/208)(x2=14.05,P<0.05);在原发性不孕患者病因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构成比为20.19%(42/208),高于继发性不孕的7.69%(20/260)(x2=11.78、P<0.05);而卵巢肿瘤、多囊卵巢、生殖道畸形、子宫肌瘤、盆腔结核等在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患者病因中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原发性不孕患者中盆腔正常的构成比15.38%(32/208),高于继发性不孕的6.54%(17/260)(x2=11.16,P<0.05).对168例患者进行随访,术后妊娠76例,妊娠时间最短于术后2个月,最长于术后30个月,妊娠时问中位数为8个月;术后6个月内妊娠36例(47.37%),术后1年内妊娠64例(84.21%).结论 腹腔镜检查可明确不孕症的诊断,同时提高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5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11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例的诊治经过。结果引起肠梗阻的病因中:肿瘤53例(48.2%),肠黏连25例(22.7%),腹外疝15例(13.6%),肠扭转6例(5.5%),肠套叠4例(3.6%),肠腔内粪石、异物5例(4.5%),血运性2例(1.8%)。术后并发症39例,发生率35.5%,死亡8例,病死率7.3%。术后并发症39例次,占35.5%,死亡8例,占7.3%。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的最主要病因为肿瘤和黏连;早期诊断、重视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有效手术干预,可使大多数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得到治愈或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