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Sysmex CS5100与Sysmex 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连续30 d 进行质控品凝血四项检测,分析日间精密度;收集150例不同浓度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凝血四项在两台仪器的日间质控变异系数均小于5%;两台仪器的检测结果进行 t 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两台仪器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5,最大偏倚均小于1/2CLIA′88对应项目值。结论Sysmex CS5100与 Sysmex CA1500的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以下简称CS5100)的性能进行评价,并与Sysmex 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以下简称CA7000)比对,分析系统准确性及可靠性。方法对CS5100进行正确度、精密度、纤维蛋白原(Fib)线性、携带污染率和参考区间进行评价,同时将CS5100与CA7000进行比对试验。检测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Fib。结果 CS5100检测PT、APTT、Fib等主要参数的准确性、批内不精密度、日间不精密度均符合ISO15189相关文件要求,Fib线性良好(r=0.994),最高携带污染率为-2.81%,参考区间符合95%的要求,参与室间质评成绩优秀,与CA7000比对结果合格。结论 CS5100各方面性能良好,可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检测结果可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比对方案在进行仪器间D-二聚体结果比对上的应用及结果分析。方法分别参照CLSI C54-A指南和CLSI EP9-A2指南对实验室内部两套凝血检测系统Sysmex CS-5100和Stago Evolution D-二聚体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对验证,判断两套设备间D-二聚体检测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及两种比对方案各自的优缺点、适用性。结果采用EP9-A2指南执行比对,二者误差大于最大允许误差,比对失败。而采用C54-A指南执行比对,测量值极差小于临界差值,比对合格。结论不同的比对方案适用范围不同,所能达到的统计学效能也不同,实验室应根据预期质量目标选用适当的比对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验证Sysmex CS5100和Sysmex CA7000两台全自动血凝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方法利用血凝仪配套的校准品Standard Human Plasma对Sysmex CS5100和Sysmex CA7000进行校准。校准合格后,随机选取20例临床患者标本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5个参数进行两次平行试验并将两组数据的平均值进行对比。所选标本的测定值要尽量覆盖各个项目仪器检测的线性范围,把通过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测定的Sysmex CA7000作为参考仪器,Sysmex CS5100作为对比仪器,计算出两者的检测结果偏差,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台仪器在校准后,对选定标本所测得的各项检测结果经对比所得偏差均在允许范围内。结论实验室检测系统的定期校准和对比,有利于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同一检验项目在不同应用程序和设备间的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提供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派瑞林修饰石英晶体微天平(P-QCM)芯片家用便携式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准确性及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家用P-QCM凝血分析仪和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检测仪分别检测50例门诊住院患者的PT、INR。比较两种凝血仪在PT、INR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P-QCM凝血仪的PT、INR批间CV值小于5%。P-QCM凝血仪与Sysmex CS5100凝血仪的PT-INR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均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40和R2=0.922(P0.05)。Bland-Altman分析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结论 P-QCM家用凝血仪检测PT、INR符合临床实验室的质量要求,可以用于家庭口服华法林剂量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验证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系统性能,确定该检测系统是否稳定、准确、可靠。方法对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上的准确度、不精密度、线性、检测限、携带污染率进行评价。测试20例健康体检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验证厂家提供的参考区间。结果准确度试验测定结果全部合格;批内最大变异系数(CV)3.82%、批间最大CV值为6.24%;线性试验FIB相关系数(r)为0.998 9、D-二聚体(DD)r为0.996 7、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r为0.998 5;检测限最大CV为6.13%;携带污染率最大值为-6.45%,验证全部合格。结论 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是一个精密度好、准确度高、检测范围宽、携带污染率低的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Innovance测定血浆D-二聚体的分析性能。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文件及相关文献,对Innovance在Sysmex CA1500凝血分析仪上检测D-二聚体的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准确度、分析测量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上限及参考值进行评价。以一套Sysmex CA1500检测系统为目标系统,以mini-VIDAS和另一相同Sysmex CA1500检测系统为比对系统,对目标系统和比对系统检测D-二聚体结果进行比对及偏倚评估。结果质控品和混合血浆批内与室内精密度结果均符合厂家声明要求。携带污染率符合要求。测定不同浓度赋值参考物质的准确度试验,平均偏倚-0.80%~1.28%。验证的分析测量范围0.20~4.34mg/L FEU。临床可报告范围上限70.4mg/L FEU。40例表面健康人群的90百分位数为0.53mg/L FEU。与mini-VIDAS检测系统比对,相关系数(r)=0.905,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值处相对偏倚21.37%。与另一相同Sysmex CA1500检测系统比对,r=0.996,cut off值处的预期偏倚-4.82%。Sysmex CA1500检测系统能准确检测Innovance配套质控品和校准品的D-二聚体,而检测mini-VIDAS配套的质控品和校准品D-二聚体的偏倚不在允许范围。同样,mini-VIDAS检测系统也只能准确检测相配套的质控品和校准品。结论 Innovance测定血浆D-二聚体的分析性能符合临床要求,同一实验室D-二聚体测定应在相同的检测系统上完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ysmex—CA7000与SF8000两款凝血分析仪对正常值质控及异常质控标本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以广东省室内质控(包含正常质控及异常质控标本)作为检测对象,以Sysmex—CAT000与SF8000两款凝血分析仪同时进行1个月的常规质控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bg),并对其各个相对应的指标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ysmex—CA7000与SF8000两款凝血仪对凝血参数PT,APTT的检测,正常值质控标本及异常值质控标本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bg的检测,正常值质控标本及异常值质控标本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果科室内同时使用Sysmex—CA7000与SF8000两款凝血分析仪,应区分并注明其正常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 5’-核苷酸酶通过理论k值赋值混合血清能否实现不同检测系统结果一致性。方法 5’-NT比对实验按照ISO15189和GP29-A替代评估方案,各厂家试剂及配套校准品、Sigma 5’-NT纯品酶校准品、理论K值对新鲜混合血清赋值分别与日立7600-P组成6个不同检测系统,评价在不同检测系统5’-NT检测结果比对一致性及各试剂厂家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结果 5’-NT在厂家配套校准与赋值血清校准模式下组成测量系统检测30份低、中、高实验样本,厂家配套校准模式样本均数离散较明显,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存在差异,Dunnett's test以A组为对照组与C、D、E组做两两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1;理论K值赋值血清校准后各组样本均数趋于一致,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A组为对照组经相关性分析,发现各组均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国内5’-NT试剂厂家主要有三种量值溯源方式,作为终端用户应选择量值溯源以理论k值或赋值混合血清为校准品实验室间比对,才能保持临床样本检测结果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两台血凝分析仪(法国Stago公司Stago CT型和StagoRE型)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对两台血凝分析仪用配套校准物进行校准;用配套质控物常规室内质控评价凝血常规的稳定性;使用比对试验评价两台仪器检测凝血常规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结果 PT、INR、APTT、Fib 4项试验比对结果的变异百分率(CV)符合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凝血室间质量评价标准。两台血凝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除Fib相关系数r值为0.959 8,其余检测项目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 0。结论通过不同血凝分析仪检测PT、APTT、Fib的比对试验,有效提高了本科室不同血凝分析仪器间的可比性,有效地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提高了检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The commutability of control materials used for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EQA) program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Evaluating the commutability of control materials is crucial to assess their suitability for EQA programs.MethodsForty-eight individual patient serum samples, commercial EQA samples, human serum pools (HSPs), commercially available sterile filtered charcoal stripped serum (CS) and swine serum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isotope dilu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ID LC-MS/MS) comparative method and six immunoassays for progesterone. The commutability was assessed according to the EP14-A2 guideline and the difference in bias approach, respectively.ResultsAccording to the EP14-A2 guideline, HSPs and CS were commutable for all the tested immunoassays, while swine serum showed positive matrix effects in some assays.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in bias approach, a large number of inconclusive and noncommutable results appeared.ConclusionsThe commutability of the processed materials varied depending on which evaluation approach and criterion was applied. Noncommutability of the EQA materials was observed. And HSPs and CS were possible commutable candidate control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 EP14-A2 guideline.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commutability of pooled patient sera (PPS) and control materials (CM) should be evaluated to investigate their suitability for use in an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EQA) program. Individual human samples, PPS and CM were analyzed by four routine methods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reference methods for magnesium and calcium measurements. The commutability was analyzed according to EP14-A3 protocol and the difference in bias approach, respectively. For magnesium measurements, all PPS were commutable and 3/5?CM were commutable for all measurement systems according to the EP14-A3 protocol. For calcium measurements, most PPS were commutable for all measurement systems, but the CM were only commutable with the Cobas c702 system. The IFCC approach produced similar commutability profiles, except that a large number of inconclusive results appeared. The routine methods exhibited excellent linearity and precision. The majority of relative biases between the routine and reference methods were beyond the bias limits. The commutability of the CM and PPS vary depending on which evaluation approach and criterion is applied. Superiority in the commutability of PPS over CM was observed whichever evaluation approach is appli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两种互通性评价方案评价16种17-羟孕酮制备物的互通性。方法互通性研究,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之间北京医院检验科的新鲜人血清共52份。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间标准化研究所文件(CLSI)EP14-A3和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互通性评价工作组报告,以血清17-羟孕酮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LC/MS/MS)为比对方法,3种临床常规分析系统(1种放射免疫法,2种LC/MS分析法)为待评方法,一同测定52个人血清样本和16种制备物的17-羟孕酮浓度,评价制备物质的互通性。结果综合两种互通性评价结果,所有正确度验证材料和国家甾体激素标准物质在LC/MS分析系统中都显示出良好的互通性,6/9的EQA材料在三种常规分析系统中都显示出互通性。其中所有材料在偏倚差值法中所有材料的LC/MS分析系统中都显示出良好的互通性。结论两种互通性评价结果有所差异,使用新鲜冰冻人血清作为血清17-羟孕酮的质评材料均能满足互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Sysmex CA7000血凝仪试剂仓开封试剂放置不同时间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检测结果的影响。采用凝固法采集21例患者凝血标本,使用Sysmex CA70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其原装配套试剂及放置一定时间的试剂和新鲜试剂测定每1例标本的PT、APTT、TT及Fib。各试剂放置时间分别为Thromborel S(TS):12、24、36、48、60、72 h;Dade Actin(DA):24、48、72、96、120 h;Test Thrombin(TT):2、4、6、8、10、12 h;Thrombin Reagent(TR):4、8、12、16、20、24 h;Owren's Veronal Buffer(OVB):1、2、3、4、5、6 h。以试剂仓放置一定时间为各试验组,以其新鲜试剂(0 h,即时配置)为对照组,计算各试验组PT、APTT、TT及Fib检测值与其对照组间统计学差异,分析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S、DA、TT、TR及OVB在试剂仓分别放置≥48、96、10、16、4 h时,其PT、APTT、TT及Fib结果与新鲜试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放置时间分别达到48-72、96-120、10-12、16-24及4-6 h时,其检测结果与0h间差异百分比分别在-2.6%-10.8%、-3.44%-4.8%、-3.9%-5.52%、-10.8%-3.3%及-17.2%-0.5%之内,其中TS对PT及OVB对Fib影响较为明显;随着试剂放置时间的延长,PT、APTT、TT均呈现延长趋势,而Fib呈现下降趋势。结论:常规检测血凝四项时,需及时更换试剂仓试剂,以保证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方法比对分析,探讨各系统之间检测总胆汁酸(TBA)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参照NCCLS《EP9-A文件》的要求,以可溯源的检测系统为目标检测系统,均采用循环酶法测定TBA,对该院3个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朗道质控物(水平2和水平3)各测定20次和测定新鲜血清标本45份。结果朗道质控物和新鲜血清标本TBA测定经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各检测系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检测系统测定新鲜血清标本TBA可靠性系数α为0.9837,各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0.975,各检测系统测定TBA的精密度CV均<10%;以可溯源的检测系统1为目标检测系统,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检测系统2检测结果超过T±15%范围,系统3部分超过T±15%范围。结论3个不同检测系统测定TBA结果存在不可比性,应对其实施整改措施,使结果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在临床实验室使用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校准品,寻求血清酶测定标准化的新途径。方法以乳酸脱氢酶(LDH)为例,收集混合血清,由4家酶学参考实验室联合赋值,制备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参考物质。参加试验的8个实验室先使用自己的校准品,在校准通过后,将高中低3个水平的血清样本和参考物质各测定3次,记录检验结果;再使用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参考物质作为校准品校准后,重复测定高中低3个水平的血清样本和参考物质各3次,记录检验结果。计算8家实验室在使用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参考物质作为校准品校准前后,参考物质检测结果与靶值的偏倚和高中低3个水平的血清样本LDH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结果使用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参考物质参后,参考物质检测结果与靶值的偏倚由6.80%降到1.40%;高中低3个水平的血清样本LDH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由11.41%,9.93%和9.87%降到了4.13%,3.55%和3.80%。结论在临床实验室使用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参考物质作校准品,能大大降低实验室间结果的正确度和精密度,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各个实验室各设备间结果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Sysmex公司生产的3台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结果比对分析,探讨3台仪器检查结果的可比性及偏差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方法取Sysmex XE2100、Sysmex XN3000、Sysmex XT4000i3台血细胞分析仪30d的室内质控结果进行分析。以多次参加全国室间质评成绩优秀的XE2100血细胞分析仪为参考仪器,以Sysmex XN3000血细胞分析仪和Sysmex 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为比对仪器。每天随机选取低、中、高值患者标本4例共检测5d,对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红细胞比积(HCT)、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通过F检验、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来判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结果 3台仪器的WBC、RBC、HCT、HGB、PL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目测定结果间相关性密切(r≥0.975),偏差符合相关要求,具有可比性。结论在使用多台仪器检测时,要注重加强实验室仪器的质量控制,定期对不同的检测仪器进行校准和比对,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CA-1500全自动血凝仪的分析性能进行评价,判断其分析性能是否满足临床要求。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5-A标准,应用定值质控品,评价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出凝血10凝血因子Ⅶ活性水平(FⅧ:C)、抗凝血酶Ⅲ(AT-Ⅲ)及D-二聚体(D-dimer)的准确度、批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线性范围,以及检测下限、携带污染率、仪器抗干扰能力。结果PT、APTT、TT、FIb、FⅧ:C、AT-Ⅲ及D-dimer的批内精密度均小于1/4总允许误差(TEa),日间精密度低于1/3;检验结果的准确度符合要求;Fib、FⅧ:C、AT-Ⅲ、D-dimer检测的线性良好;检测下限、携带污染率和抗干扰能力均符合临床要求。结论CA-1500全自动血凝仪的分析性能符合临床要求,可用于临床病人标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凝血功能检测在临产孕妇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181例临产孕妇和83例非孕健康妇女进行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检测和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的Fib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T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及T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临产前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对预防临产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可能出现的大出血以及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和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