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上使用广泛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助组(CKD-EPI)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方程、改良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方程与近年来针对中国人开发的Feng方程、针对中国糖尿病患者改良的CKD-EPI_(糖尿病)方程在中国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的适用性,进而为临床中准确估测糖尿病合并CKD患者GFR提供更精确的依据。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CKD患者160名。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血肌酐(Scr)及胱抑素C(Cys C)。以~(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的GFR作为参考GFR(rGFR)。使用中国改良MDRD方程、CKD-EPI_(Scr)方程、CKD-EPI_(Cys C)方程、CKD-EPI_(Scr-Cys C)方程、CKD-EPI_(糖尿病)方程、Feng_(Cys C)方程及Feng_(Scr-Cys C)方程对估算GFR(eGFR)进行计算。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κ检验比较各方程eGFR与rGFR之间的相关性及分期一致性,并使用Bland-Altman分析法比较各方程eGFR与rGFR的一致性限度。各方程eGFR之间的比较使用偏倚、精确度、10%准确率、30%准确率、50%准确率。定义GFR60 mL·min~(-1)·(1.73 m~2)~(-1)为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通过ROC曲线比较各方程诊断肾功能不全的效能。根据rGFR将患者分为A组(CKD 4~5期)、B组(CKD 3期)、C组(CKD 1~2期),比较不同分组中各方程的适用性。结果在各方程eGFR之间的比较中,CKD-EPI_(糖尿病)方程偏倚最小,与Feng_(Cys C)方程、Feng_(Scr-Cys C)方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确度最高,与改良MDRD方程、CKD-EPI_(Cys C)方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种方程的准确率比较中,CKD-EPI_(糖尿病)方程10%、30%准确率均最高,与简化MDRD方程、CKD-EPI_(Scr)方程、CKD-EPI_(Cys C)方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CKD-EPI_(糖尿病)方程一致性限度最佳。在A组患者中,CKD-EPI_(Cys C)方程eGFR与rGFR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偏倚最小,50%、30%准确率最高。B组患者与总体患者类似,CKD-EPI_(糖尿病)方程偏倚最小,精确度最高,10%、30%、50%准确率均最高。结论在7种方程的比较中,CKD-EPI_(糖尿病)方程eGFR与rGFR拟合度最佳。在不同分组的比较中,CKD 4~5期患者CKD-EPI_(Cys C)方程eGFR与rGFR拟合度最佳,CKD 3期患者CKD-EPI_(糖尿病)方程eGFR与rGFR拟合度最佳,可分别用于估测糖尿病合并CKD不同分组患者的GFR。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FR)预测公式在肾肿瘤患者肾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6月收治的肾肿瘤患者73例,以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得的rGFR为金标准,计算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CKD-EPI)公式、简化MDRD公式及中国改良简化MDRD公式的预测eGFR与其相关性,及不同分割点时各公式诊断的敏感性。结果:三个公式的eGFR值与rGFR值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658,P=0.001;r=0.806,P=0.000;r=0.795,P=0.000)。当分别以90或60ml·min-1·1.73 m-2为诊断分割点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公式均具有较好的预测肾脏肿瘤患者GFR的能力,可作为有效的肾功能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不同肾功能评估公式在PAP酶法肌酐检测时临床适用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计算公式在肾功能评估中的差异。方法:以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检测的GFR(rGFR)为参照值,对263例符合CKD入选标准的患者采用PAP酶法检测Scr,并对CG公式、MDRD公式、简化MDRD公式和中国人改良MDRD公式(C-MDRD)进行偏离度、精确度和准确性比较。结果:rGFR与CG、MDRD、简化MDRD和C-MDRD估测的eGFR均呈显著相关,r分别是0.821、0.870、0.856、0.856(均P〈0.001)。4种公式的偏离度分别是1221.04、2172.12、2518.45和7295.78,绝对偏差的中位数分别是:14.57、12.48、14.44和25.55;C-MDRD公式与其他3种公式有统计学差异(P〈0.001),30%准确性分别是60.5%、61.2%、56.3%和38.8%。结论:本组患者行CG、MDRD、简化MDRD和C-MDRD公式估测的eGFR与rGFR相关性好;在PAP酶法测定肌酐条件下,综合偏离度、精确度和准确性分析,MDRD公式临床适用性最佳,而C-MDRD公式最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多种肾小球滤过率(GFR)估算方程在亲属活体供肾功能评估中的准确性,找出适合我国人群的GFR估算方程.方法 以44名亲属活体供肾者为对象,以99mTc-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的GFR为参考标准,并以体表面积(BSA)将其标准化(sGFR).将以Cockcroft-GauIt(C-G)方程估算的肌酐清除率(Ccr),C-G方程、改良C-G方程、肾脏疾病饮食调整研究组(MDRD)方程和改良MDRD方程估算的GFR(eGFR),分别与sGFR进行比较,分析其偏差、相关性、准确性和精确性.结果 sGFR为(123±24)ml/min,C-G方程估算的Ccr,以及C-G方程、改良C-G方程、MDRD方程和改良MDRD方程估算的GFR分别为(123±27)ml/min、(104±22)ml/min、(156±28)ml/min、(122±19)ml/min和(138±25)ml/min,其偏差值,MDRD方程最小,两种改良方程的偏差较大;配对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C-G方程的Ccr估算值、MDRD方程的估算值与sGF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C-G方程和改良MDRD方程的GFR估算值与sGFR之间的相关性较好;MDRD方程的准确性最高,两种改良方程的准确性较差;改良MDRD方程、改良C-G方程的精确性稍高.结论 5个估算方程估算的GFR均有不用程度的误差,相对来说MDRD方程的偏差较小,准确性较高,相关性和精确性尚可,但若应用于临床,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修正.  相似文献   

5.
不同公式估算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结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估算公式估算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在肾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择CKD患者239例,所有患者同步检测99锝-二乙烯三胺五乙酸(^99mTc-DTPA)、GFR、血肌酐(SCr)等。将^99mTc-DTPA测定的GFR作为参照,并用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Cockcroft-Gault公式、简化MDRD公式及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合作研究(cKD-EPI)公式计算估测GFR,比较不同CKD分期中各估算公式估算的GFR的准确性。结果各估算公式估算的GFR值均高于^99mTc-DTPA,MDRD公式偏离程度最大;各估算公式估算的GFR值与^99mTc-DTPA检查的GFR结果有相关性,CKD-EPI公式相关性最高。结论CKD-EPI公式估算肾功能更接近^99mTc-DTPA的结果,但仍需进一步校正。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方程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CKD各期患者108例,对照20例,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Cystatin C浓度、^99m Tc-DTPA清除率测定G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cr),并用7种公式计算GFR(eGFR)。结果:在CKD2期,MDRD、简化MDRD与GFR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在CKD3期,CG-eGFR与GFR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而Cys-eGFR在CKD1~5期与GFR均无统计学差异。在CKD2期、3期,4种Cys-eGFR方程与GFR的相关性均显著优于CG和MDRD公式。而在1期、4期和5期,各方法测定eGFR与同位素GFR的相关性相当。在GFR〈60ml.min^-1.1.73m^-2的CKD患者中,4种Cys-eGFR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Cr-eGFR方程,有统计学意义;在GFR〈30ml.min^-1.1.73m^-2的CKD患者中,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ys-eGFR在肾功能轻中度减退的患者中,优于CG和MDRD,在肾衰竭后期,诊断价值同Cr-eGFR公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和Cock—croft—Gault(cG)方程以及国内的两个校正MDRD方程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预测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适用性。方法:选择2006年--2008年646例非透析CKD患者,用简化MDRD和CG公式以及两个国内校正公式(MDRD1、MDRD2)计算估测GFR(eGFR),并进行相关性、偏离度、精密度的比较,以及比较不同CKD分期估测GFR的准确性、偏差中位数。结果:(1)MDRD1方程不论在精密度、偏离度、绝对偏差方面都明显优于其他的方程。(2)MDRD1方程的30%和50%准确率上明显高于其他方程(P〈0.05)。(3)CG明显低估了GFR,MI)RD和MDRD2在Ⅳ期低估了GFR,在Ⅱ、Ⅲ期高估了GFR,MDRD1在Ⅲ期高估了GFR。结论:经过校正的MDRD1方程明显优于CG、简化MDRD、MDRD2方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99mTc-DTPA肾动态显像(Gates′分析法)、简化MDRD及CKD-EPI公式测量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对正常人群肾功能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行术前肾动态显像的117例健康肾移植供体为研究对象, 分别用Gates′分析法(采用T?nnesen公式)、简化MDRD及CKD-EPI公式计算肾GFR, 以CT测量肾脏深度计算的GFR为参考方法, 比较各种方法计算的GFR诊断肾功能的准确性。结果简化MDRD公式计算的GFR高于CT测量(P<0.01);T?nnesen公式计算的GFR低于CT测量(P<0.01);CKD-EPI公式计算的GFR与CT测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D-EPI公式可以代替CT测量计算GFR, 适合正常人群的肾功能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后肾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2010年1月~2013年5月施行肾部分切除术61例,采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伴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的病理类型、采用简化MDRD公式计算出的eGFR、右肾小球滤过率(rGFR)及术后3~6个月的eGFR,分析术前及术后肾功能变化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术前肾功能Ⅰ级68%,Ⅱ级25%,Ⅲ级7%。21%患者术后肾功能恶化至中度肾功能损伤(Ⅲ级及以上),与患者年龄(OR=0.985,P=0.039)、术前肾功能水平即eGFR(OR=1.328,P=0.002)、肾动脉阻断时间(OR=0.913,P=0.037)、肿瘤直径(OR=0.996,P=0.011)相关。结论:患者增加的年龄、术前肾功能水平、肾动脉阻断时间以及肿瘤直径是术后出现肾功能恶化至中度肾功能损伤(Ⅲ级及以上)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拟合新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估算公式并验证,从而探讨对Gates’法测定GFR进行修正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慢性肾脏病(CKD)成人患者资料,符合入选标准病例共229例,以双血浆法测定出GFR(记为rGFR),应用传统Gates’方程计算GFR(记为gGFR),以rGFR为标准将CKD患者按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分期,将全部病例行分层(按期别)随机抽样分为A、B两组。以A组患者应用肾动态显像得出的双肾放射性摄取率为自变量,以rGFR为因变量行回归分析,拟合出最优曲线,得出新的GFR估算公式。将新公式应用于B组数据,得出新的GFR与rGFR行配对t检验,并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及准确性比较。结果经新拟合方程计算的GFR(线性拟合记为GFRl,曲线拟合记为GFRc)及gGFR均与rGFR密切相关(P0.01)。GFRl、GFRc与rGFR相关性高于gGFR(r=0.885)。GFRc与rGFR的一致性最好,一致性界限范围最小(-27.8,29.6),偏离度最低[偏差和绝对偏差分别为-0.90、11.64 ml·(min·1.73 m~2)~(-1)]。GFRl次之。Gates’法gGFR与rGFR的一致性最差,一致性界限范围超过事先规定的专业界值60 ml·(min·1.73 m~2)~(-1)。准确性比较,GFRl、GFRc及gGFR的±30%病例符合率分别为75.2%、73.5%、62.8%,gGFR与GFRl、GFR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拟合方程计算的GFR与双血浆法GFR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其准确性优于Gates'方程,对Gates'方程能够起到一定的修正作用。三次拟合方程评估GFR的一致性及准确度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六种肾小球滤过率估算方程在评价中国梗阻性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适用性,即3种MDRD(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公式和3种CKD-EPI(Chronic Kidney Disease Epidemiology Collaboration,CKD-EPI)公式。方法:选择2012年0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完成99 m Tc-DTPA肾动态显像(ECT)检查的梗阻性肾病患者476例,以ECT所测得的GFR(m GFR)作为参考标准,用目前常用以上6种方程估算GFR(e GFR)为对照,分析各e GFR与m GFR的相关性,并就6种e GFR的估测偏差、精确度、准确率及诊断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各e GFR与m GFR均显示高度的相关性(P0.01)。在数值诊断上,各e GFR与CKD-EPI联合方程e GFR间的估测偏差、精确度、15%、30%及50%范围的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EPI方程较MDRD方程显示出较好的数值准确度,CKD-EPI联合方程所估算的GFR在数值上准确度最高。在诊断方面,3种CKD-EPI方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期诊断准确度及其一致性比3种MDRD方程更好,其中,CKD-EPI联合方程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86),分期诊断准确度最高(44.1%),Kappa值最大(0.254,CI[0.179,0.311])。在亚组分析中,不同的亚组最适方程有所差别,其中简化MDRD与CKD-EPI联合方程在不同亚组中的适用性较高。结论:CKD-EPI方程对中国的梗阻性肾病患者较MDRD方程有更高的适用性,其中CKD-EPI联合方程所估算的e GFR值与m GFR值相关性最好,准确度最高,偏倚最小,诊断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公式在老年人肾功能状况评估中的适用性及其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20例老年内科患者,应用Cockcroft-Gault(C-G)公式、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7(M7)公式、MDRD(Ma)公式及我国改良MDRD(Me)公式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析C-G公式与其他公式计算的eGFR值与年龄和Ccr值的相关性。结果Ccr值和C-G公式计算的eGFR值均随年龄增长明显下降,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公式计算的eGFR值与年龄均无相关性。本组患者的总体Ccr值为(50.32±23.64)ml·min-1·(1.73m2)-1;C-G公式计算的eGFR值为(45.45±18.46)ml·min-1·(1.73m2)-1,与Ccr值最为接近;其他公式的测定值均显著高于Cer值。在总体和CKD3~4期患者,C-G公式计算的eGFR值与Ccr值的相关性均高于其他公式。结论C-G公式计算的eGFR值与年龄和Ccr值的相关性最好,C-G公式可代替Ccr评估老年人的肾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方法对肾功能评估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上常用的几种肾功能评估方法的相对准确性,寻求更为简便、快捷的肾功能评估方法。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CKD)患者80例,分别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同时检测患者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根据SCr分别用Cock-croft-Gault(C-G)方程和简化MDRD方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eGFR1、eGFR2)。按GFR值将患者分为4组,即A组:CKD1期;B组:CKD2期;C组:CKD3期;D组:CKD4期;排除CKD5期的患者。观察所有和各组患者eGFR1、eGFR2、SCr、CysC与GFR的相关性。结果总样本中,eGFR1、eGFR2与GFR呈正相关,SCr、CysC与GFR呈负相关(P〈0.01)。在各组中,A组:eGFR1、eGFR2、SCr与GFR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B、C、D组中eGFR1、eGFR2与GFR呈正相关(P〈0.01),SCr与GFR呈负相关(P〈0.05);CysC在A、B、C、D各组中均与GFR呈负相关(P〈0.01)。结论CKD2、3、4期患者eGFR1、eGFR2、SCr与GFR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论何期CKD患者,CysC均能准确反映其肾功能状况,且更加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血清胱抑素C(SCysC)浓度作为移植肾功能测定指标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分别检测39例初次肾移植患者在术前、术后1周和4周的SCysC水平,并与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肾移植术前与术后,患者的SCysC与Scr、Ccr都具有很好的相关性。SCysC与Scr呈正相关(术前r=0.849;术后r=0.940);与Ccr呈负相关(术前r=-0.857;术后r=-0.876);按Ccr分组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肾功能水平的SCysC与Ccr的相关性均较Scr与Ccr的相关性相似或更佳。当50≤Ccr〈80mL/(min.1.73m^2)时,SCysC与Ccr的相关性要明显优于Scr与Ccr的相关性(P〈0.05)。结论在肾移植患者中,SCysC浓度与Scr浓度和Ccr有较好的相关性,可成为评估移植肾功能的较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5.
MDRD方程在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改良和评估   总被引:121,自引:9,他引:112  
目的开发适合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方程。方法收集国内不同地域、肾功能不同分期的CKD患者684例的有关资料。随机选取454例为开发组,230例为验证组。以双血浆法~(99m)Tc-DTPA血浆清除率为GFR参考值。(1)在简化MDRD方程中添加种族系数;(2)多元逐步回归线法开发新的GFR评估方程;(3)将上述两种改良的方程与改良前简化MDRD方程进行偏离度、精确度、准确性比较。结果684例患者中,男352例,女332例,平均年龄(49.9±15.8)岁。上述两种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在肾功能不同分期内偏离度分别为543.0、677.2和2175.0任意单位;精确度分别为57.5、56.5和60.7 ml·min~(-1)·(1.73 m~2)~(-1);准确性均优于改良前简化MDRD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的准确性由66.1%提高至77.8%和79.6%,P<0.05)。结论基于我国CKD人群特点,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与改良前方程相比,表现了显著的优势,可以替代改良前简化MDRD方程,应用于我国CKD患者的GFR评估。  相似文献   

16.
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公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对肾小球滤过率(GFR)公式估算结果的影响;比较不同血糖水平Cockcroft-Gault(CG)公式和MDRD公式法估算GFR对诊断肾功能不全的差异。 方法 选取1210例糖尿病患者,同步检测99mTc-GFR(iGFR)、Scr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运用CG和MDRD公式计算GFR估计值(eGFRCG、 eGFRMDRD)。依据肾脏病透析预后质量指南(K/DOQI)的建议将糖尿病患者分为iGFR正常组589例[NGFR组,iGFR≥90 ml&#8226;min-1&#8226;(1.73 m2)-1],iGFR轻度下降组[GGFR组,60≤iGFR<90 ml&#8226;min-1&#8226;(1.73 m2)-1]470例,iGFR中度下降组[MGFR组,30≤iGFR<60 ml&#8226;min-1&#8226;(1.73 m2)-1]151例。根据HbA1c的四分位点(7.1%,10.5%)分为4组(<7.1%、7.1%~8.6%、8.7%~10.4%、≥10.5%),其中HbA1c<7.1%者定义为血糖控制较好组,HbA1c≥10.5%定义为血糖控制差组。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t检验、Bland-Altman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等评估方程的偏离度、准确度,以及血糖对估算结果的影响。 结果 eGFRMDRD在各GFR亚组中均高估GFR;eGFRCG在NGFR组中低估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血糖控制较差组的eGFRMDRD的偏差高于血糖控制较好组的eGFRMDRD;血糖控制较差组的eGFRMDRD15%和30%准确性低于血糖控制较好组的eGFRMDR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糖控制较差组和较好组间eGFRCG偏差及准确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eGFRCG的偏差高于eGFRMDR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糖控制良好组CG公式和MDRD公式在诊断肾功能不全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糖控制较差组eGFRMDRD ROC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eGFRCG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糖尿病患者采用MDRD和CG公式法可导致GFR估计差误。MDRD公式的eGFR估计值受到血糖的影响较大,MDRD公式法高估GFR。MDRD公式在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估算效应要优于CG公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三种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计算公式评价5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肾功能水平及其在该人群中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事件预测价值的比较。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怀柔区、大兴区、宣武区55岁及以上人群作为调查对象,于2009年7~9月对2 468名55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基线调查,于2014年11月~12月随访,收集队列人群的全因死亡及各种CVD事件的发生情况。基线调查共完成实验室检查1 458例,其中既往无CVD病史者1 257例,本研究主要以这部分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分别以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组(chronic kidney disease epidemiology collaboration,CKD-EPI)提出的CKD-EPI公式、简化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公式、中国改良简化MDRD公式评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应用MedCalc软件,评价三种GFR计算公式在中老年人群中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价值,绘制ROC曲线,得出ROC曲线下面积,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1)应用三种GFR评估公式估算e GFR,e GFR 60 ml·min~(-1)·1. 73 m~(-2)比例最高的是简化MDRD公式,其次是CKD-EPI公式。(2) e GFRCKD-EPI对于各终点事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预测价值最高,除脑卒中事件外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 CKD-EPI公式估算GFR能够减少简化MDRD方程在社区中老年人群中的肾功能水平的系统性低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CKD诊断的准确度和精确度。(2)对于以社区为基础的中老年人群,e GFRCKD-EPI可以更好的预测CVD事件及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三种FAS公式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对冠心病监护室(Coronary Care Unit, CCU)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1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CCU收治的3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三种FAS公式分别计算eGFR(eGFR_(FASScr),eGFR_(FASCysC),eGFR_(FASScr-CysC)),采用Cox回归分析CCU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评估影响因素对CCU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369例CCU患者中,93例发生全因死亡事件(25.2%)。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手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呼吸机、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超敏C反应蛋白、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慢性肾脏病病史、eGFR_(FASScr)、eGFR_(FASCysC)、eGFR_(FASScr-CysC)与CCU患者全因死亡相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eGFR_(FASCysC)(HR=0.960,95%CI:0.928~0.992,P=0.016)是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eGFR_(FASCysC)预测CCU患者全因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较大(AUC:0.842,P0.001)。结论 eGFR_(FASCysC)是CCU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的肌酐测定方法对适用不同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以来的IgA肾病患者数据库资料,获得完整数据2204例。根据肌酐测定方法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比色法测定血肌酐,B组采用酶法测定血肌酐,分别采用简化MDRD公式和2005年IDMS-肌酐重新表述的MDRD公式计算GFR。采用Bland-Altman分析两者之间的偏差,并进一步探讨偏差和肌酐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A组,与简化的MDRD公式相比,将比色法测定肌酐带入2005年MDRD公式所得GFR存在低估,平均差异-5.1ml·min^-1.73m^-2(95%CI~9.9-- -0.3);在B组,与2005年MDRD公式相比,将酶法测定结果带入简化MDRD公式后造成对GFR的高估,平均相差5.1ml·min^-1·1.73m^-2(95%CI01~10.6)。相关分析和趋势检验显示随着肌酐的增加偏差减小。结论:不同肌酐测定方法适用不同的MDRD公式将出现偏差,在临床工作中需要根据肌酐测定方法选择不同的MDRD公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阿司匹林属非甾体类抗炎药,常期以来被认为具有肾毒性。本文选取肾脏疾病中数量较多的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为观察对象,探讨阿司匹林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我科门诊随访且资料完整的CKD3期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指征为轻度头晕及胸闷(包括心电图ST-T改变),且无反指征(如上消化出血和严重溃疡病)。患者随机进入阿司匹林组(100 mg/d)和空白对照组,随访6个月。主要观查血小板聚集功能(ADP诱导法)、血肌酐(Scr)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e GFR)(EPI及MDRD公式计算)以及尿蛋白量的变化。结果:最终进入统计的患者为36例(每组各为18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6±9.8)岁,Scr(121.8±26.1)μmol/L,e GFR(53.4±12.3)ml·min-1·1.73 m-2(EPI公式),e GFR(50.5±10.3)ml·min-1·1.73 m-2(MDRD简化公式),24 h尿蛋白(0.748±0.27)g。(1)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小板计数、血尿素(BUN)、Scr、e GFR(EPI及MDRD公式计算)、24 h尿蛋白和尿白蛋白/尿肌酐比(A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与治疗后3月、6月两组e GFR(EPI及MDRD公式计算)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EPI和MDRD自身比较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治疗后3月和6月两组24 h尿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自身比较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和6月两组ACR和尿红细胞比较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3月和6月,阿司匹林组血小板聚集功能较对照组明显下降(3月64.6∶74.9,6月61.9∶75.1),P=0.000。(5)阿司匹林组:血小板聚集功能治疗后3月和6月较治疗前明显下降(3月64.6∶74.4,6月61.9∶74.4),P=0.000,而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6)两组治疗后粪隐血均为阴性,两组治疗后3月和6月腹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对CKD3期患者肾功能没有明显影响,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