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带锁髓内钉固定对胫骨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接受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随访18个月的骨折愈合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相比,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效果更佳,手术效果更好,患者恢复更快,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45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与45例观察组(给予盐酸羟考酮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和躁动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躁动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可有效缓解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疼痛,镇痛和镇静效果强,同时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唐桂勇  徐东  杨效飞  刘栋 《安徽医药》2019,23(3):546-549
目的 探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与常规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苏州市相城区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病人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2.73%比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15天、第30天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对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针进行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93.3%)显著优于对照组(8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针固定法治疗,效果显著,利于患者股骨干骨折尽快愈合,且并发症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在脑梗塞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应用心理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所有患者均行高压氧治疗,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心理干预,对比两组遵医行为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护理后,两组遵医行为情况比较,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应用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治疗有效率,可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与改良AO张力带内固定在基层骨科髌骨骨折中的疗效差异,以为基层骨科骨折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80例髌骨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1例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改良AO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包括治疗总有效率、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恢复指标、术后疼痛评分、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心理状态、患者治疗满意度、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关节屈曲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患者治疗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但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改良AO张力带内固定与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基层骨科髌骨骨折均疗效肯定,但改良AO张力带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费用低等优点,较空心...  相似文献   

7.
满益文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4):172-173
目的:比较髓内钉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比外固定支架治疗具有更多的优势,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足部功能评分、临床疗效、治疗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依从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6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67%,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足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显著,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足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6,(16):195-197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患者分别应用经皮撬拨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就诊的跟骨骨折患者7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经皮撬拨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并发症及治疗前后Bohler’s角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ohler’s角皆比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撬拨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满意,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行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脑梗死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高压氧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张朝旭 《家庭医药》2016,(7):107-108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20d、30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电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确切,患者预后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腓骨支撑辅助外固定支架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2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腓骨支撑辅助外固定支架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OFAS评分、VA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OFAS评分(73.00±6.28)分高于对照组的(65.56±5.13)分,VAS评分(1.04±0.23)分低于对照组的(3.77±0.6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76%(6/51)低于对照组的27.45%(14/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踝关节炎治疗时选择腓骨支撑辅助外固定支架行踝关节融合术,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均有广泛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Pilon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Pilon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运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运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位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复位效果和对照组复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踝关节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具有复位效果较好,踝关节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4~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短肌腱移位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以钢板螺钉固定内外踝、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修复下胫腓联合韧带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统计。结果 (1)观察组治疗后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5.83%(23/24),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16/24)](P <0.05)。(2)观察组(1例,占4.17%)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11例,占45.83%)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两组患者在出血量方面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患者固定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都比对照组短(P <0.05)。(4)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明显比对照组更轻,足踝功能Marylan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钢板螺钉固定内外踝、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修复下胫腓联合韧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型气管套管硅胶固定带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观察不同固定方法对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效果,为临床选择最佳固定方法及护理频次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样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某院外科监护室收治的9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套管固定方法分别为:A组棉布系带;B组输液器管;C组为自制硅胶固定带。3组采用统一管理,比较3组在不同时间内患者的皮肤损伤发生率及皮肤损伤发生时间、固定带牢固性,固定带维持时间及舒适度。结果:A和B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率、皮肤损伤发生时间、固定带牢固性、污染更换频率、护理人员操作时间及患者舒适度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制硅胶固定带比海绵布带、自制输液器管更能有效地保护患者颈部的皮肤,减轻患者不适和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且操作、制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改良型魔术贴固定带气管套管固定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7月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收治的100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均给予气管套管固定,其中对照组使用传统白色棉布条固定带,观察组使用改良版魔术贴固定带。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固定情况、皮肤损害发生情况、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更换固定带次数少于对照组,刺激性呛咳、导管移位、导管滑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损害率低于对照组,皮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舒适度及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于护理期间使用改良型魔术贴固定带气管套管固定可减少固定带更换次数,降低导管所致不良事件发生率,减轻皮肤损害,舒适度较好,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6,(8):215-218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撬拔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2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经皮撬拔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优良率均为8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02±2.12)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ryland评分为(82.83±13.56)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12个月Bohlers角、Gisanse角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d、12个月Bohlers角、Gisans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撬拔内固定与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影像学指标相近,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显著。但经皮撬拔内固定治疗,手术创伤较小,可利于足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药实践》2020,(2):91-93
目的:探讨胸腹部肿瘤采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行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0例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0例。对照组给予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观察组给予热塑体膜固定。对两组摆放体位误差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不同方向体位摆放误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给予热塑体膜固定,其体位摆放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减少体位摆放误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效果优于加压钢板内固定,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刘磊  白皓 《贵州医药》2022,(5):718-719
目的 探讨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微创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与恢复相关指标、关节功能、行走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开始负重站立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所需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失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其在术后短期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与行走能力优于行DHS内固定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