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Liu HX  Wang SW  Zhao CH  Liu Y  Li Y  Zhang QG  Cong W  Lan XG  Xu S  Han LB  Zhang L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4):986-989
目的 探讨肺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肌纤维母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动物模型采用Smad3野生型和基因敲除小鼠进行的同种异体异位气管移植,并采用原代培养的气管纤维母细胞,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DNA凝胶电泳迁移率检测等手段,检测肌纤维母细胞分化的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以及Smad3、p38和ERK1/2的激活。结果 在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受累气道中,发现有αSMA的大量表达。对纤维母细胞进行的离体研究,发现TGF-β1诱导Smad3激活,表现为蛋白磷酸化、细胞核转位和DNA结合。TGF-β1引起肌纤维母细胞分化增加,表现为αSMA在转录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增加;而在缺乏Smad3的纤维母细胞中,TGF-β1诱导的肌纤维母细胞分化明显减少(t=2,080,P=0.027;t=1.982,P=0.032),但未完全消除。TGF-β1可通过激活p38和ERK1/2来促进少量肌纤维母细胞的分化。结论 TGF-β1可通过激活Smad3依赖性和非依赖性信号传导途径,主要是Smad3依赖性途径,来促使纤维母细胞向肌纤维母细胞的转化,最终导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小球疾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肌成纤维细胞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及其对肾硬化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2例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分为4组,利用肾活检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GF-β1、α-SMA、胶原Ⅲ(Col-Ⅲ)表达与患者血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之间的相关性,根据镜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中的着色深浅程度及分布,用MetuMorph图像处理系统,测出灰度按半定量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小球肾炎有不同的表达,随硬化程度的加重,其表达显著增加。TGF-β1表达主要分布于肾小球的系膜基质区、新月体中和小管间质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间质成纤维细胞胞浆中、间质基质区和炎性细胞大量浸润区。α-SMA的表达在MsPGN组最高,而FSGS,SGN肾小球上几乎无α-SMA的表达,在肾间质中α-SMA的表达,随病变程度的加重,其表达显著增加。肾硬化中TGF-β1表达量与患者Scr和Ccr之间呈正相关,α-SMA、Col-Ⅲ在肾小管间质的表达量与患者Scr和Ccr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在肾硬化形成过程中,TGF-β1是重要的促发因素,肾硬化病变的初期,炎症反应使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活化,分泌TGF-β1增加,TGF-β1进一步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TEC和成纤维细胞等,使表型转化为Myo-FB,Myo-FB合成和释放TGF-β1,进入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肾硬化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判断肾小球病理损害的价值。方法:肾穿刺病理按照Katafu-chi积分法评价肾小球损伤。A组为肾小球损害积分0分~2分,B组为〉2分~4分,C组为〉4分。同时测定血清TGF-β1。结果:(1)C组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A组、B组(2.59±1.16)vs(1.65±0.59)、(1.86±0.77),P〈0.01;(2)血清TGF-β1与肾小球增生积分、肾小球节段损伤积分、肾小球硬化积分之偏相关系数=0.038、0.381、0.184,P=0.636、0.000、0.022。(3)肾小球节段损伤乙组血清TGF-β1明显高于甲组(2.09±0.96)vs(1.61±0.59),P=0.000。结论:血清TGF-β1是判断肾小球损害尤其是肾小球节段损伤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丹参对失神经骨骼肌肌源性干细胞(MDSCs)向肌成纤维母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出大鼠失神经骨骼肌MDSCs,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丹参进行干预,将细胞分为3组:A:对照组;B:10 μg/L TGF-β1组;C:10 μg/L TGF-β1+ 150 mg/L丹参组.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在干预后5个时间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波形蛋白(Vimentin)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细胞α-SMA、Vimentin的mRNA在干预后第2、3、5、7天均明显升高(P<0.05),其蛋白表达在干预后第3、4、6、8天亦显著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细胞α-SMA、Vimentin的mRNA和蛋白在对应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丹参能抑制TGF-β1诱导的失神经骨骼肌MDSCs向肌成纤维母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体外失神经骨骼肌肌源性干细胞(MDSCs)分化方向的作用.方法 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出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肌源性干细胞,利用TGF-β1诱导分化.将细胞随机分为两组:A,对照组;B,10 ng/ml TGF-β1处理组.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用免疫细胞化学法、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COL-Ⅰ)、Ⅲ型胶原蛋白(COL-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和干细胞抗原-1(Sca-1)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在体外,对照组失神经骨骼肌MDSCs表达和合成COL-Ⅰ、COL-Ⅲ、α-SMA和vimentin的水平极低,而表达和合成Sca-1的水平很高.10 ng/ml TGF-β1处理后,失神经骨骼肌MDSCs能高表达COL-Ⅰ、COL-Ⅲ、α-SMA和vimentin,而低表达Sca-1.在TGF-β1的作用下,失神经骨骼肌MDSCs中COL-Ⅰ的表达水平在第2天时达最高值(12.5591±0.3389),约为对照组的3倍;COL-Ⅲ在5d时达最高值(0.8956±0.0438),约为对照组的23倍;α-SMA在第5天时达最高值(1.1090±0.0018),约为对照组的18倍;vimentin在5d时达最高值(0.1794±0.0019),约为对照组的8.5倍;Sca-1在第2天时开始降低,第5天时降低最显著(0.0636±0.0015).结论 TGF-β1能诱导体外失神经骨骼肌MDSCs向肌成纤维母细胞(myofibroblasts)分化,促进细胞合成和分泌细胞外基质.  相似文献   

6.
转化生长因子-β1介导的足细胞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小球足细胞既是免疫介导,也是非免疫介导损伤耙点,足细胞的损伤是导致大量蛋白尿和肾小球硬化的关键,机制十分复杂.转化生长因子-β1是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在介导足细胞凋亡、脱落及功能异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体外失神经骨骼肌肌源性干细胞(MDSCs)表达和合成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出大鼠失神经骨骼肌MDSCs,培养基中加入TGF-β1.将体外培养的细胞分为2组:A组,对照组;B组,10μg/L TGF-β1.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RT-PCR检测MDSCs中COL-Ⅰ和COL-Ⅲ的表达和合成.结果 在体外,失神经骨骼肌MDSCs低表达和合成COL-Ⅰ和COL-Ⅲ.TGF-β1作用24h后,失神经骨骼肌MDSCs中COL-Ⅰ和COL-ⅢmRNA的表达开始增高,48h时COL-ⅠmRNA表达达峰值,之后一直持续高表达,COL-ⅢmRNA表达缓慢增高,在5d时达最高峰;3d时COL-Ⅰ的合成升高最显著,5d时COL-Ⅲ的合成增加最明显.结论 TGF-β1能加强失神经骨骼肌MDSCs合成和分泌细胞外基质,促进失神经骨骼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鸡屈趾肌腱鞘内损伤修复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鸡屈趾肌腱鞘内损伤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变化。方法42只来亨鸡随机平均分成6个实验组和1个正常肌腱对照组,切断右第3趾屈趾长肌腱后缝合并重新覆以腱鞘。分别于术后1、3、7、14、28、56d切取实验组及对照组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腱鞘、腱外膜和腱实质中TGF-β1的表达,将实验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TGF-β1在正常对照组肌腱仅出现低水平表达,而在实验组肌腱的各个时间点均明显上调,术后第7天最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腱鞘、腱外膜的TGF-β1蛋白表达比腱实质的明显。结论TGF-β1参与鸡屈趾肌腱损伤修复的愈合过程,适当调控其在不同部位的表达程度可望既促进肌腱愈合又防止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GFβ-activated kinase-1,TAK1)介导的细胞自噬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昆明小鼠72只,8周龄,体重(25.0±3.5)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六组:空白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IR组、TAK1短发夹RNA(shRNA)慢病毒组(T组)、阴性对照慢病毒组(Y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每组12只。T组、Y组和NS组分别以1μl/min侧脑室注射TAK1shRNA慢病毒、阴性对照慢病毒和等量生理盐水10μl。2周后IR组、T组、Y组和NS组制备脑IR损伤模型,缺血2h后恢复灌注;S组分离颈总动脉但不夹闭,其余手术步骤同IR组。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NSS);NSS评分完成后处死小鼠,取脑组织测定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TAK1、LC3Ⅱ/LC3Ⅰ、Beclin1和p62蛋白含量。结果 IR组、T组、Y组和NS组NSS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高于C组(P0.05);T组NSS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低于IR组(P0.05)。IR组、Y组和NS组脑组织TAK1蛋白含量明显高于C组(P0.05);T组脑组织TAK1蛋白含量明显低于IR组(P0.05)。IR组、T组、Y组和NS组LC3Ⅱ/LC3Ⅰ比值、Beclin1蛋白含量明显高于C组(P0.05),p62蛋白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T组脑组织LC3Ⅱ/LC3Ⅰ比值、Beclin1蛋白含量明显低于,p62蛋白含量明显高于IR组(P0.05)。结论 TAK1介导的细胞自噬参与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乳腺癌细胞株增殖能力和T淋巴细胞免疫的影响,探讨TGF-β1在乳腺癌演进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TGFβ1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157、SKBR3和MDAMB453增殖的影响,探求其调控细胞生长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GFβ1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前后白细胞介素(IL)2和干扰素(IFN)γ的分泌。结果作用72h内TGFβ1对乳腺癌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P<0.05),不同的浓度(1.0~100.0)μg/L产生的效果不同。96h后效应减弱至消失。在TGF-β1作用下,PBMC培养上清中IL2(296.5±79.4)ng/L和IFNγ水平(665.3±107.0)ng/L明显低于无TGFβ1作用组(644.9±105.5)ng/L和(922.3±184.1)ng/L,(P<0.01)。结论TGFβ1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有短暂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作用时间有限。TGF-β1能降低T细胞的细胞因子释放,抑制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1.
生长因子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皮生长因子(EGF)血清水平以及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了86例在本院老年病门诊和住院的老年人腰椎正位以及股骨颈、ward三角区、大粗隆部位的骨密度(BMD),受试者均为老年男性,平均年龄为69.97±5.73岁,按照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参考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将其分为非骨质疏松组(NOP)、腰椎骨质疏松组(OP1)和股骨上段骨质疏松组(OP2),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TGF-β1,IGF-1,EGF水平.结果腰椎骨质疏松组和股骨上段骨质疏松组血清IGF-1浓度值均低于非骨质疏松组((P<0.01)).腰椎骨质疏松组血清TGF-β1浓度值与非骨质疏松组无明显差异((P>0.05)),股骨上段骨质疏松组血清TGF-β1浓度值低于非骨质疏松组(0.01<P<0.05),骨质疏松组血清EGF值与非骨质疏松组无差异(P>0.5).腰椎骨密度值与血清IGF-1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12、0.325、0.228),腰椎骨密度值与血清TGF-β1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3、0.328、0.341、P<0.05).股骨颈、Ward三角、大粗隆的骨密度值与IGF-1和TGF-β1无显著相关性.骨密度值与表皮生长因子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TGF-1含量低而血清TGF-β1浓度值差异较大,但从相关分析结果看,骨密度值与IGF-1和TGF-β1有较密切关系,为进一步探讨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需做生长因子的骨组织表达.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可能与骨重建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合成纤连蛋白(FN)与整合素连锁激酶(ILK)表达的关系.方法 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用蛋白印迹方法检测TGF-β1诱导HKC合成FN和表达ILK的作用.通过基因转染的方法,将含人野生型ILK基因的表达质粒pCMV-wtILK和无激酶活力的人ILK基因表达质粒pCMV-kdILK转染HKC细胞,观察ILK过度表达和抑制ILK活力对TGF-β1诱导的HKC合成FN的影响.结果 TGF-β1能够刺激HKC合成FN,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TGF-β1刺激8 h即可上调HKC细胞ILK的表达,与TGF-β1所致的FN合成的增加相一致.转染pCMV-wtILK质粒的HKC细胞,其FN的表达呈增加趋势.转染pCMV-kdILK抑制ILK的活力能够显著拮抗TGF-β1刺激HKC表达FN的作用.结论 TGF-β1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FN合成与其所致的ILK表达密切相关.抑制ILK的活力能够拮抗TGF-β1导致的FN合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在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规律 ,了解其对子宫内膜着床窗期的作用以及与不明原因不育症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GFβ1在增殖期 (2 5例 )、分泌期 (2 9例 )子宫内膜、不明原因不育症着床窗期内膜 (12例 )的表达。 结果 TGFβ1在早、中增殖期腺体及间质细胞大多无表达或弱阳性 ,晚增殖期表达明显增加 ,与早、中增殖期相比 ,在腺上皮细胞胞浆染色显著增强 (P <0 .0 1)。TGFβ1在中分泌期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胞浆表达丰富 ,与早分泌期比较均有明显增强 (P <0 .0 1)。在不明原因不育症着床窗期内膜间质细胞TGFβ1的表达强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P <0 .0 5 )。 结论 TGFβ1调节子宫内膜生长、分化 ,可能参与胚胎的着床过程。TGFβ1在不明原因不育症着床窗期表达下降 ,可能是导致不明原因不育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经兔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不同时间点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水平,探讨TGF-β1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将35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5)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注入生理盐水1 ml,实验1组(n=15)和实验2组(n=15)注入平阳霉素1 mg+碘油0.2 ml,2周后实验2组再次化疗栓塞.分别于第1、2、4、8周取材,并行苏木素-伊红(HE)、VG染色和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肝纤维化分级在第1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4、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4、8周时实验2组肝纤维化的级别高于实验1组(P<0.01).实验1组肝组织TGF-β1表达水平在第4周时最高,第8周时下降;实验2组在第2周时上升,持续到第8周实验结束,实验2组肝组织TGF-β1表达水平高于实验1组(P<0.05).结论 经兔肝TACE术可引起肝纤维化,纤维化的程度与次数有关,肝组织TGF-β1的表达水平在TACE术后不同时间点呈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脂多糖(LPS)协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并探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罗丹明-鬼笔环肽标记细胞骨架;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转录因子Snail、Twist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基因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检测迁移、侵袭能力;明胶酶谱检测活性蛋白MMP-9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NF)-κB、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Smad信号通路.结果 LPS和TGF-β1联合组(联合刺激组)的细胞呈纺锤状,细胞骨架明显改变.联合刺激组E-cadherin显著下调,Vimentin、Snail-2、Twist、MMP-9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对照组、LPS组、TGF-β1组、联合刺激组每个视野迁移细胞数分别为(6.8±4.1)、(10.2±4.3)、(39.5士3.8)、(69.7±4.4)个,每个视野侵袭细胞数分别为(4.4±1.1)、(6.8±2.4)、(32.1±2.3)、(54.9±4.5)个.联合刺激组活性MMP-9表达水平最高;联合刺激组磷酸化ERK和磷酸化Smad-2的水平要高于TGF-β1组.结论 LPS能够增强TCF-β1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并且两者联合作用能够促进MCF-7细胞发生侵袭迁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备聚乙二醇(PEG)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缓释微球左细胞瓣复合支架,观察生物学性能.方法 制备聚乙二醇微球,电镜观察粒径.去细胞瓣与PEG微球耦联,吸附TGF-β1,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种植大鼠肌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7 d,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EHV),行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PEG微球粒径(42.72±3.48)nm.ELISA检测示TGF-β1包封率82.01%,7 d TGF-β1释放率67.22%.与去细胞瓣支架比较,复合支架组细胞紧密联合且细胞外基质丰富,羟脯氨酸含量和DNA含量增高.结论 PEG-TGF-β1缓释微球去细胞瓣复合支架,利于细胞生长,胶原的分泌及TEHV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大鼠肝损伤过程中对肝星状细胞(HSC)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的影响.方法治疗组用含有IL-10基因的腺病毒载体通过尾静脉转染大鼠(n=11),同时设立空载体组(n=12)和空白对照组(n=12),另给以皮下注射四氯化碳,每周2次,8周后处死大鼠,离体肝脏用胶原酶灌注以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HSC.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大鼠血清中IL-10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印迹检测HSC的TGFβ1和PDGF表达.结果治疗组的IL-10水平明显高于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组HSC的TGFβ1和PDGF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 IL-10可以通过下调HSC的TGFβ1和PDGF的表达来减轻肝损伤时HSC的激活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TGF)对急性胰腺炎发生后胰腺组织修复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96只 ,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48只 ,腹腔一次性注射L 精氨酸制成胰腺炎模型 ,分别于术后 4、12、2 4、48、72、96h各处死 8只取标本 ,进行病理学检查、血淀粉酶的测定及胰腺组织TGFβ1mRNA及Ⅰ型胶原mRNA的检测 (Northern分子杂交方法 )。结果 :腹腔注射L 精氨酸后经病理学及血淀粉酶检测证实产生了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的病理损害 ,但同时胰腺组织内TGFβ1mRNA水平升高 ,于 12h时达到较高水平 ,持续至 72h时开始下降 ;这一时段内Ⅰ型胶原mRNA水平也显著升高 ,并与TGFβ1mRNA的变化呈密切相关性 (r=0 72 8,P <0 0 5 )。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胰腺组织病理损害的同时存在着胰腺自身修复的机制 ,TGF和Ⅰ型胶原在这一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肝内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及其上下游调控因子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BA肝内进行性纤维化炎症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18例胆道闭锁患儿与15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ital biliary dilatation,CBD)患儿和8例正常对照儿童肝内OPN表达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Masson染色法对各组标本肝脏纤维化程度进行评定;免疫印迹法对各组标本肝内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对各组标本肝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OPN在BA患儿肝内汇管区胆管上皮异常高表达(0.33±0.10),而在CBD组和正常对照组肝内胆管上皮均不表达,且BA组胆管上皮OPN表达强度与肝纤维化水平呈强正相关(r=0.97).NF-κB在BA患儿肝组织中的表达强度(0.76±0.07)明显高于CBD组(0.25±0.04)和正常对照组(0.22±0.02),且BA组NF-κB表达强度与OPN表达强度呈强正相关(r=0.94).TGF-β1mRNA在BA组患儿肝组织中的表达(1.46±0.17)明显高于CBD组(0.68±0.11),在正常对照组未检测到TGF-β1mRNA表达,TGF-β1mRNA在BA患儿肝内表达强度与OPN表达强度呈强正相关(r=0.88).结论 OPN炎症通路的激活对BA患儿肝纤维化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进行性纤维化炎症的产生是由OPN及其上下游调控因子NF-κB、TGF-β1共同作用所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