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对恶性肿瘤患者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的风险评估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新收住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71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初诊3个月内是否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分为VTE组(32例)和非VTE组(139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临床分期患者、不同治疗方式患者、不同静脉血栓风险分层患者的血浆D-D值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血浆D-D水平对恶性肿瘤患者相关VTE发生的风险评估效果。结果:VTE组的血浆D-D值水平显著高于非VTE组(P<0.05),且随着恶性肿瘤临床分期的增加和静脉血栓风险分层的增高,该现象更加显著。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化疗、手术、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和血浆D-D水平是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D值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和血栓风险分层相关;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浆D-D值水平的检测,对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初诊3个月内VTE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中凝血指标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初治肺癌患者165例,依照化疗疗效分为有效组(58例)和无效组(107例),另收集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肺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的APTT、FIB、TT、D-D、FDP、AT、PT、INR、PLT、PDW水平;对肺癌患者有效组与无效组化疗前后上述凝血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肺癌组化疗前PLT、FIB、D-D、FD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有效组FIB、D-D、FDP、PLT及APTT水平较化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无效组FIB、D-D、FDP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B、D-D、FDP、PLT的水平变化对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化疗疗效及预后的有效判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外周血内凝血指标与神经胶质瘤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神经胶质瘤患者110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关于神经胶质瘤的分级标准,分为Ⅰ级25例、Ⅱ级25例、Ⅲ级30例和Ⅳ级30例,另外选取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名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患者血浆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D-二聚体(D-Dimer,D-D)的水平。神经胶质瘤患者血浆内凝血指标与WHO分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预后不良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WHOⅠ级的FIB、D-D升高,APTT降低,WHOⅡ级、Ⅲ级及Ⅳ级的FIB、D-D升高,APTT和PT降低(P0.05);与WHOⅠ级相比,WHOⅢ级的PT降低,WHOⅣ级的FIB、D-D升高,APTT和PT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FIB和D-D的水平与WHO分级呈正相关(P0.05);APTT的水平与WHO分级呈显负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内FIB、D-D及APTT的水平是神经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外周血内血浆FIB、D-D及APTT的水平与神经胶质瘤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应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凝血指标水平的变化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病理组织学确诊肺癌的初治患者190例,检测其血浆凝血活酶时间(thromboplast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血小板(plateletcount,PLT)水平,及患者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患者APTT、PT、FIB的均值分别为(34.12±3.98)s、(14.56±2.24)s、(5.39±0.76)g/L,较女性患者APTT、PT延长,FIB水平升高(P<0.05);年龄≥60岁与<60岁患者D-D水平的均值分别为(0.74±0.20)mg/L和(0.59±0.15)mg/L(P<0.05),提示年龄愈大,D-D水平越高;淋巴结侵犯阳性患者FIB、D-D的均值分别为(5.31±0.65)g/L、(0.83±0.24)mg/L,较阴性患者相比升高明显(P<0.05),淋巴结侵犯阳性患者APTT均值为(32.06±2.94)s,较阴性患者相比缩短(P<0.05);有远处转移的患者不仅FIB、D-D水平较无远处转移患者明显升高,其PLT水平(269.85±49.60)×109/L也明显升高(P<0.05);腺癌患者FIB、D-D的均值分别为(5.37±0.55)g/L、(0.75±0.22)mg/L,较鳞癌患者相比升高(P<0.05);肿瘤分期为III、IV期患者FIB、D-D的均值分别为(5.38±0.58)g/L、(0.81±0.20)mg/L,较I、II期患者相比升高明显(P<0.05),提示肿瘤分期越晚,D-D及FIB水平越高。不同肿瘤直径之间凝血指标水平的比较无明显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异常与肿瘤细胞的生长、迁徙具有一定相关性,测定肺癌患者凝血指标水平,可为临床评估病情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联合D-二聚体对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肿瘤患者1 21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肿瘤患者分为三组:低危组:D-D、Hcy均阴性;中危组:D-D或Hcy阳性;高危组:D-D、Hcy均阳性。以住院期间、出院1个月、3个月内任一次下肢静脉超声发现静脉血栓为观察终点。比较三组在肿瘤患者血栓形成中的预测价值。结果:D-D在不同肿瘤中检测比例无统计学差异;与其他肿瘤比较,Hcy在原发性肝癌组中检出率明显增加(P<0.05);与高危组比较,低危组及中危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联合D-二聚体对肿瘤患者血栓形成具有明确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试验回顾性研究低分子肝素对血液呈高凝状态的肺癌放化疗患者的抗凝作用。方法:将140例存在血液高凝的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放疗试验组、放疗对照组、化疗试验组及化疗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两试验组在放化疗治疗期间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两对照组仅给予放、化疗。结果:两试验组患者抗凝治疗后,血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明显下降,而两对照组患者基础治疗后,血D-D、PLT水平明显升高,化疗对照组治疗后FIB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静脉血栓(VTE)发生率明显降低,未见明显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VTE发生率,且无明显出血不良事件,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小板(platele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及球蛋白(globulin,GLO)、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在肿瘤相关易栓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病例组136例,分为肿瘤组76例,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gkin lymphoma,NHL)19例、胃癌(gastric cancer,GC)30例、肺癌(lung cancer,LC)27例。均为初治病例,于化疗后1月纳入统计。非肿瘤-深静脉血栓形成组(non-tumor deep vein thrombosis,NT-DVT)60例,均为确诊的下肢DVT患者,抗凝治疗后2周纳入统计。对照组90例,来自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经全自动血凝仪、全自动血球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PTT、PT、TT、FIB、D-D、RBC、HGB、HCT、PLT、MPV及GLO、TG、HDL水平变化。结果:肿瘤组患者化疗前D-D表达水平升高(P<0.05),化疗后下降(P<0.05)。肿瘤组患者化疗前HDL表达水平下降(P<0.05),化疗后升高(P<0.05)。肿瘤组患者化疗前FIB、PLT、GLO表达水平升高(P<0.05)。NT-DVT组治疗前APTT、FIB、D-D表达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APTT延长(P<0.05),FIB、D-D下降(P<0.05)。结论:D-D、FIB、PLT、GLO、HDL水平是反映肿瘤相关易栓症患者血栓前状态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白爽  申兴勇  李妮  张晶 《癌症进展》2024,(4):405-408+412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2例非小细胞癌(NSCLC)免疫治疗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NSCLC免疫治疗患者发生VTE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2例NSCLC患者中,发生VTE 36例,未发生VTE 2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可能不是NSCLC免疫治疗患者VTE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临床分期、吸烟史、饮酒史、O型血情况、体重指数(BMI)、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况(PS)评分、TG水平、TC水平、TT、PT、TATT、FIB水平、D-D水平、血小板计数均可能是NSCLC免疫治疗患者发生VTE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OG PS评分≥2分、TG> 1.7 mmol/L、TC> 5.2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血浆凝血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57例肺癌患者、56例良性肺疾病患者和40例健康人进行回顾性研究,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组CEA、NSE、CYFRA21-1、FIB、D-D、PLT水平分别与良性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各指标水平在高分期(III/IV)组中均高于低分期(I+II)组(P<0.05),除了PLT水平在肺癌高分期(III/IV)组与低分期(I+I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FRA21-1水平在IVb期肺癌组中高于IVa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水平与CYFRA21-1以及D-D分别与CEA、NSE、CYFRA21-1呈正相关;CEA对于肺癌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最高,六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89.2%)和阴性预测值(64.6%)及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的曲线下面积(0.832),均高于任一单项指标检测。结论: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和凝血功能变化对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以及有助于预测肺癌患者血栓形成风险,给予早期预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imer,D-D)的水平变化在宫颈癌疾病所致出血的病因分析、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入院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80例,宫颈癌化疗后病例80例,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测定血浆中PT、APTT、FIB、TT、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癌组化疗后与宫颈癌组、健康组比较,PT、APTT、FIB及D-二聚体值增高(均P<0.05);宫颈癌化疗后PT、APTT、FIB及D-二聚体与宫颈癌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与健康组比较APTT降低、FIB及D-二聚体值增高(均P<0.05),总体TT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浆中PT、APTT、FIB、TT及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对于宫颈癌疾病所致出血的病因分析、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朱明  徐吟亚 《现代肿瘤医学》2017,(11):1760-176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胰腺癌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胰腺癌患者180例,根据术后是否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组织型血浆酶原激活剂(t-PA)、血浆酶原激活抑制剂(PAI)、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的差异,观察有无发生深静脉血栓(DVT)及术后出血等不良反应,并对DVT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术后PAI、FIB以及D-D水平均较术前低,t-PA水平较术前高;治疗组术后PAI、FIB以及D-D水平均较对照组术后低,t-PA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及P<0.01).治疗组DVT、肺栓塞、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猝死和术后出血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肥胖、既往冠心病、下肢静脉曲张是导致胰腺癌术后易患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于预防胰腺癌术后伴发DVT安全且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联合Khorana评分模型预测肿瘤患者化疗后静脉血栓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01月至2022年09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确诊恶性肿瘤并接受化学治疗的患者100例,包括60例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患者为试验组,40例无VTE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肺动脉造影检查确诊VTE,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凝血指标[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评价凝血指标联合Khorana评分对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风险预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两组患者D-Dimer及Fib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D-Dimer及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D-Dimer对静脉血栓风险的预测价值高于Fib, D-Dimer最佳截断值为2.28 mg/L;将D-Dimer纳入Khorana模型中的评估项,赋分1~3分,其中赋予2分后,新评估模型静脉血栓风险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与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的10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Ⅲ(AT-Ⅲ)和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的价值。方法:对146例AL患者(AL组)首次化疗前后进行血浆D-D、vWF、AT-Ⅲ、FIB检测,并对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上述检测。比较化疗前不同病理类型AL患者上述四项指标,并比较AL组(化疗前后)、对照组上述四项指标,分析AL患者D-D、vWF、AT-Ⅲ、FIB与瘤负荷的相关性。结果:化疗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组D-D、vWF高于非APL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P<0.05),AT-Ⅲ、FIB低于非APL的AML组和ALL组(P<0.05);AL组D-D、vWF高于对照组(P<0.05),AT-Ⅲ、FIB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化疗后完全缓解(CR)患者D-D、vWF低于未缓解(NR)患者(P<0.05),AT-Ⅲ、FIB高于NR患者(P<0.05);且CR患者D-D、vWF、AT-Ⅲ、FIB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AL组患者D-D、vWF与瘤负荷呈正相关(r=0.412、0.533,P<0.05),AT-Ⅲ、FIB与瘤负荷呈负相关(r=-0.282、-0.311,P<0.05)。结论:血浆D-D、vWF、AT-Ⅲ、FIB水平可反应AL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作为疗效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