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胃镜的普及和对胃癌认识的深入,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检出率逐步提高,但一些少见的特殊类型胃癌如胃炎样胃癌报道不多,易于漏诊误诊。本文报道我院经胃镜及活检证实的胃炎样胃癌18例,通过对其临床及胃镜下表现的分析,以提高对胃炎样胃癌的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胃炎样胃癌作为胃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症状与体征,内镜下肉眼观察形态学难以与普通胃炎相区别,故检出率较低。本文报告我院诊治的16例胃炎样胃癌结合内镜病理分析,以提高对胃炎样胃癌的认识,减少其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胃炎样胃癌肉眼观察呈炎样改变.活检组织病理报告找到了癌细胞,为了提高胃炎样胃癌的检出率,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对确诊的22例胃炎样的胃癌,从临床表现、胃镜下改变、病理诊断,确诊经过,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结果:胃炎样的胃癌胃镜下有以下较为明显的改变:①胃腔缩小,胃角分不清,胃蠕动减慢。②胃粘膜粗糙不平,失去光泽,可见颗粒样小隆起.或充血水种呈小堤梗样突起。③糜烂面覆盖霜斑样白苔。④小范围内有几十陈旧性出血点和新鲜出血点同时存在。⑤以前胃镜活检病理报告有癌前状态或癌前病变。结论:①以上5点为胃炎样胃癌高度可疑性病变。②对可疑性病变应短期内复查胃镜,在病变处作深挖式取材2~3块。③对每侧行胃镜检查务必作活检病理检查.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在胃癌术前TNM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41例患者于术前行胃镜检查、超声内镜及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或细针穿刺活检术,将超声内镜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分期结果作比较。结果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T分期结果的准确率达85.11%(120/141);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为77.69%(94/121)。结论超声内镜对诊断胃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可有效地判断胃癌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近5年来我院经内镜检查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皮革胃样21例。1一般资料 男15例,女6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6.5岁。主要症状为上腹胀满、疼痛、厌食、体重下降、恶心、呕吐、低热、上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肿块、腹水等。本组21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胃癌。其中未分化腺癌9例,低分化腺癌7例,黏液腺癌5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应用纤维内镜活检胃黏膜诊断的临床病理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43例疑似胃癌患者。胃黏膜活检标本应用福尔马林液进行固定,石蜡包埋,实施制片,HE染色,应用光镜观察切片。结果 243例患者中通过病理诊断出胃癌患者41例,检出率为16.87%,胃镜下诊断胃癌33例,与病理诊断相符率为80.49%。患者的平均年龄为17~81岁,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其中6例未分化胃癌确诊为恶性淋巴瘤,3例初诊时漏诊,复片后诊断为胃癌。结论纤维内镜在临床中普及有利于及时发现胃癌,特别是早期胃癌有着重要意义,利于及早发现及早开展治疗。针对病理医师而言,在具体工作中,对胃黏膜进行诊断,一定保持认真的工作态度,综合性分析,对比再进行总结,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内镜下诊断胃癌与活检病理阳性率的比较,探讨提高胃癌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因上消化道症状行内镜检查且镜下均诊断胃癌的患者,同时142例患者均行活检病理检查,并将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42例内镜下均诊断为胃癌的患者,活检病理结果为胃癌者128例,符合率为90.14%。结论内镜下诊断胃癌的患者其活检病理阳性率不完全符合,故对内镜下诊断为胃癌的患者,如活检病理结果未见肿瘤细胞,则需多次取活检并且活检时注意取材,以免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8.
疣状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形态及病理变化的特殊类型的胃炎,又称隆起糜烂性胃炎、痘疹样胃炎、脐样糜烂等,其特点为胃黏膜上可见单个或多个隆起性病变,病变中央凹陷、糜烂。2004年4月~2006年3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中诊断为疣状胃炎且年龄在60岁以上者68例,现对其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正> 在内镜下疣状胃炎形态有别于一般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命名比较多。国内多称痘疹状胃炎,易与早期胃癌相混淆。1986年至1980年笔者使用日本OlympusXQ_(10)GF-BⅢ等胃镜共检查1174例,检出疣状胃炎93例,占总检人数的9.7%。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男性71例,女性22例,男女之比为3.2:1。年龄18~72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内镜检查后接受外科手术经病理证实的302例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评价内镜诊断胃癌的价值,并探讨误诊原因。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一) 性别和年龄:男237例,女65例;年龄24~83岁,其中50~70岁178例,占58.9%。 (二) 临床症状:上腹痛246例(81.5%),饱胀181例  相似文献   

12.
<正>疣状胃炎(VerrucousGastritis,VG)是一种具有特征性形态及病理变化的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报道检出率为1.22%~3.8%[1],其发病机理及病因目前未完全阐明,治疗方案也不统一。以下是镜下治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游龙  秦国英 《河北医药》1989,11(4):196-197
随着纤维胃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对胃部等器官疾病认识更加深入。目前已认识到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与胃癌有密切关系。为了研究胃癌与CAG的关系,笔者对1982年6月~1986年12月间经本院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的胃癌,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陆敏 《福建医药杂志》2004,26(4):101-102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引起胆汁反流的因素多认为是原发性运动功能失调、胃幽门解剖结构异常或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等所致。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经内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86例,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CT诊断胃癌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CT诊断癌36例,均经手术后病理检查或胃镜取活检确诊。CT对中晚期胃癌的诊断,既可发现原发灶,又能显示转移灶。对伴有幽门梗阻的胃癌患者,CT也可对其进行安全,无痛苦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6.
叶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849-2850
胃镜检查广泛用于胃癌的诊断,胃镜检查结合黏膜活检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手段,其阳性结果常作为胃癌诊断的金标准^[1]。然而胃镜黏膜活检与外科病理组织诊断存在一定的误差。笔者对60例胃癌患者的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均为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胃镜活检并经外科手术确诊和切除肿瘤的胃癌患者,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 1.1 检出率 本组699例占同期内镜检查5065例中的13.80%。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内镜下检查残胃结果的临床价值.方法 常规内镜检查.结果 873例残胃食管炎51例,吻合口炎393例,吻合口溃疡243例,残胃炎470例,残胃癌20例,吻合口缝线残留30例,镜下见胆汁反流61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152例.结论 为减少、减轻术后残胃病变,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注意手术术式的选择,术后定期胃镜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诊断与病理结果.方法:选取近3年胃镜下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其中男46例,女60例,年龄48 ~79岁,平均(62.7±21.4)岁.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作对比.将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与内镜诊断作对比.记录内镜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及误诊率.根据灵敏度及特异度计算内镜诊断及病理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及误诊率分别为66.7%、84.3%、33.6%、46.8%.内镜及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纯依靠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高的漏诊率及误诊率,病理诊断仍是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0.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占胃镜检查者的7.5%~13.8%,常伴有肠上皮化生(以下简称肠化)、糜烂及异型增生。胃镜检查是发现CAG的主要手段,但其确诊依赖于胃黏膜活检病理检查。有研究报道,CAG的比例一般与胃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