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附睾睾丸结核的二维及高频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附睾睾丸结核二维及高频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结果患者附睾睾丸结核二维声像图表现为同侧附睾睾丸肿大,实质回声不均,呈弥漫性改变,内见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结节,伴点团状强回声和干酪坏死液性暗区,高频彩色多普勒见病变实质内少至中量动、静脉血流信号,动脉血流呈低速低阻型。结论附睾睾丸结核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二维及高频彩色多普勒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腹股沟区包块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初诊为腹股沟区包块的二维高频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仔细观察,所有病例行手术病理检查或穿刺活检。结果 24例为腹外疝(其中斜疝18例、直疝4例、股疝2例),声像图表现为中高回声或混杂性回声团块;16例为鞘膜积液,声像图表现为无回声;4例为隐睾,声像图表现为似正常睾丸样中等回声;8例为淋巴结包块(其中淋巴瘤4例、淋巴结转移2例、淋巴结炎性改变2例),声像图表现为低弱回声;8例为实质性包块(其中纤维瘤2例、精索肿瘤3例、韧带样瘤1例、精索炎症2例),声像图表现为非均匀性中高回声或低回声。结论临床结合超声检查是腹股沟区包块诊断的最有效方法,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附睾结核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误诊原因,提高超声诊断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附睾结核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结果附睾结核声像图改变有:附睾不同程度肿大26例,病变部位呈不均质低回声23例,病灶内钙化灶形成6例,睾丸回声不均质4例,附睾内结节状回声2例。CDFI血流检测结果:8例病灶内血流丰富,12例病灶周围血流增加,3例病灶周边点状血流,3例病灶血流显像未见异常。本组超声诊断符合率65.4%,误诊率34.6%。结论附睾结核缺乏典型声像图特征,声像图表现应结合临床病史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6岁,10年前发现右阴囊内肿物,黄豆粒大小,后期肿物进行性增大,1年来明显增大至核桃大小,未伴特殊不适。查:右侧阴囊内睾丸下方附睾尾位置可扪及一肿物,约3cm×3cm×3cm,圆形,质偏硬,边界清,活动可,似与阴囊内容物相连,局部皮温不高;右侧睾丸质地、形态、大小正常。左睾丸、附睾未见异常,输精管光滑不增粗。超声检查:阴囊内右附睾尾部位探及一实性团块,大小为3.2cm×3.1cm×2.3cm,呈椭圆形,边界清,有包膜,切面回声呈旋涡状,边缘见少许血流信号,团块上方与右附睾头体相连:右附睾头体、右睾丸、左睾丸、附睾形态大小及内部回声未见异常;双侧精索未见异常回声。诊断:右附睾尾部实性包块,考虑良性肿物,平滑肌瘤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股沟区包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50例初步诊断为腹股沟包块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包块声像图并进行分析,与随访及(或)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多普勒超声对腹股沟区包块诊断的正确率。结果 50例患者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定腹股沟斜疝45例,单侧腹股沟斜疝40例,其中2例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双侧5例,声像表现与腹腔相通的中高回声或混杂回声;1例右侧睾丸鞘膜腔积液,声像图表现为无回声;1例右侧腹股沟皮下脓肿,声像表现为混杂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信号;1例右侧精索肿物并感染,右侧腹股沟及精索区混合回声团块,内回声不均,见不规则液暗区及强回声团;2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例为双侧,1例为右侧,均为淋巴炎,声像呈低弱回声。随访准确率为96%,2例腹股沟斜疝误诊为鞘膜腔积液。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诊断腹股沟包块,明确包块形态、性质及累及范围,为临床鉴别腹股沟区淋巴结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7例患者共121个甲状腺结节行UE检查并评分,计算结节UE图与二维声像图的面积比值(A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AR预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最佳界点。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UE评分≥4分比例高于良性结节(85.4%vs.6.8%)(P<0.01),以UE评分≥4分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敏感度为85.41%和特异度为93.15%。甲状腺恶性结节的AR大于良性结节(1.98±0.36vs.1.25±0.18)(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以AR≥1.46为最佳界点时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89.50%和特异度为87.67%。结论 UE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韩诚 《安徽医药》2014,(9):1734-1735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腹股沟包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小儿腹股沟包块进行超声诊断分析。结果47例经过检查判定腹股沟疝15例,声像图呈中等稍高回声或混合性回声;鞘膜积液14例,声像图呈无回声;9例隐睾声像图呈等回声;6例增大淋巴结声像图呈低回声。结论临床联合高频彩超是诊断腹股沟包块的有效方法,可作为临床诊疗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在诊断输卵管妊娠中的应用价值及声像图特点.方法 选取经阴道超声检查并证实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53例,分析输卵管妊娠的声像图特点,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输卵管妊娠声像图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Ⅰ型为胎囊型,包块直径1.5~3.0 cm,部分包块内可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Ⅱ型呈中等回声,边界清晰,包块直径1.2~3.0 cm;Ⅲ型呈强弱不均的混合性回声,边界不规则,直径常大于3 cm.输卵管妊娠包块显示率为99.35%.结论 经阴道超声有利于早期发现输卵管妊娠包块,使多数患者在输卵管未破裂前即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肠系膜脂膜炎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肠系膜脂肪组织的炎性病变,本病临床上少见,病因不明,常引起腹痛及腹部肿块,通过超声检查可在肠系膜处发现边界不清、内呈不均匀高回声的包块,本文分析了本院2000年至2006年经病理证实为肠系膜脂膜炎的声像图特点,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附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附睾炎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健康体检的4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二维声像表现及彩色超声血流图(CDFI)特点,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睾丸、附睾尾、附睾头的大小及血流情况。结果实验组中有15例(35.71%)累及整个附睾,27例(64.29%)局限性病变;患者附睾呈结节状肿大;肿大的附睾内部血流信号丰富,颜色明亮,一般为棒状、斑状或短条状,在肿大结节附近最为明显。实验组睾丸、附睾尾、附睾头的厚度、宽度均大于对照组,睾丸长度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睾丸、附睾尾、附睾头的峰值血流速度(Vs)分别为(32.27±6.83)、(32.27±6.74)、(31.23±5.11)cm/s,均快于对照组的(13.82±1.35)、(12.05±2.06)、(11.27±1.56)cm/s,搏动指数(PI)分别为(0.85±0.13)、(0.76±0.12)、(0.83±0.12),均低于对照组的(1.08±0.12)、(1.27±0.39)、(1.29±0.45),阻力指数(RI)分别为(0.47±0.03)、(0.51±0.09)、(0.51±0.06),均低于对照组的(0.62±0.09)、(0.62±0.07)、(0.64±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睾炎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二维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能对疾病进行准确诊断。为了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应结合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病史等进行综合评估,以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胎儿隔离肺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儿隔离肺超声声像图特点及超声检查在胎儿隔离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例隔离肺胎儿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后,依次观察胎儿胸腔、腹腔,并对异常回声团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随访。结果10例胸腔及腹腔内隔离肺(左侧7例,右侧2例,腹腔内1例,误诊4例均位于左侧)均获确诊;声像图特点:胎儿隔离肺典型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强回声包块,呈叶状或三角型,多位于左胸腔底部;包块大小不一,可随孕周的增加而部分或完全萎缩;包块滋养血管来自胸主动脉或腹主动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胎儿隔离肺诊断准确性高,且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对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评估为4类的乳腺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0例乳腺肿块分别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UE检查,并行BI—RADS评估分类和UE评分。结果乳腺恶性肿瘤UE评分及BI—RADS分类高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其他BI—RADS分类,BI—RADS4类病灶诊断准确率较低。在BI—RADS评估分类标准基础上,结合UE评分,BI—RADS4类病变中有25例肿块可以减低一级分类,评估为BI—RADS3类。结论联合lYE,有助于提高BI—RADS4类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及其并发症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结果对照,评价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对27例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行超声检查,观察疝块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是否与腹腔相通,用CDFI观察血流信号,并观察男性患儿睾丸、附睾,女性患儿附件情况。结果 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声像图表现为疝块经腹股沟管突出,上方与腹腔相通,下方进入阴囊或大阴唇。如并发睾丸或卵巢坏死,则内部缺乏血流信号。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对嵌顿疝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的正确选择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应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睾丸附件扭转中的显像特点,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23例睾丸附件扭转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对其高频超声声像图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早期睾丸附件扭转的直接征象为睾丸与附睾之间的类圆形结节明显增大,呈不均匀的网状回声减低,CDFI显示其内部无血流信号,同侧睾丸和附睾头则显示丰富血流信号。类圆形结节后期呈现回声增高,且明显缩小。结论高频超声用于睾丸附件扭转的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作为首选检查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卫梅  叶显俊 《安徽医药》2019,23(12):2484-2486
目的分析阑尾黏液性腺癌伴卵巢转移的声像图特点,分析导致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搜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2009年 4月至 2019年 2月间经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4例阑尾黏液性腺癌伴卵巢转移病人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 14例中有 7例伴右侧卵巢转移, 7例伴双侧卵巢转移。术前超声均有明显异常表现,主要归纳为囊性包块型、囊实混合性包块型、大量腹腔积液伴包块型以及大量腹腔积液型。 14例病人术前超声检查均误诊为卵巢原发性肿瘤或其他肿瘤。结论阑尾黏液性腺癌伴卵巢转移发病率低,临床认识不足,且声像图与卵巢原发性肿瘤相似,导致鉴别困难,对于绝经后病人,若盆腔包块表现为双侧性,伴有腹膜假黏液瘤时,提示为阑尾来源卵巢继发性癌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睾丸肿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效果,探讨高频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调取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做高频超声检查且经过病理诊断确诊为睾丸肿瘤的42例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高频超声检查诊断为睾丸肿瘤的患者有41例,真阳性率为98%,此病症的二维声像图均可见患侧的睾丸肿大,与健侧比较有差异,且伴随睾丸处纵隔声像图出现异常,可见占位病灶,呈低回声。精原细胞瘤、卵黄囊瘤、畸胎瘤、淋巴瘤、睾丸恶性肿瘤和表皮样囊肿可见典型声像图。彩色多普勒提示恶性肿瘤内部及周边血运丰富,良性肿瘤血流较少或没有。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肿瘤真阳性率较高,且声像图典型,与彩色多普勒结合可以鉴别肿瘤的性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王和锋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526-2527
附睾及睾丸结核是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好发于青壮年,发病较隐蔽,多影响生育.近年来结核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为探讨其诊断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3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附睾及睾丸结核病例的声像图特点,以提高对附睾及睾丸结核的诊断准确率.现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经超声诊断为附睾及睾丸结核病例32例,年龄25~70岁,平均(38±8)岁.病程6个月至5年.32例患者中患有活动性肺结核7例,胸部X线片证实有陈旧性肺结核5例,泌尿系统结核6例,另有14例没有明确的结核病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及面积比法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价值,为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提供帮助。方法收集64例女性患者的67个乳腺病灶,采用飞利浦公司IU-22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512 MHz,配有弹性成像软件,分别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判断病灶弹性硬度评分,计算病灶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图的面积比。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检查方法与病理结果之间比较用Kappa一致性检验,多种检查方法间两两比较用基于χ2分割法的多重比较。检验水准α=0.004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常规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及面积比法、弹性成像硬度评分结合面积比法、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技术5种方法两两比较,联合诊断对乳腺恶性病灶诊断的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评分法与面积比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E硬度评分法+面积比法与常规超声+UE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和面积比法有助于乳腺病灶良恶性的鉴别,两者结合使诊断的准确性大大提高;2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若两者联合应用,准确性明显提高,在临床应用中可以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成人肠套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图像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对照,详细总结成人肠套叠的特异性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研究中本例患者入院查体并进行超声检查。查体,患者不热,右中上腹部可触诊到包块,包块触摸轮廓不清,压痛。入院后行超声检查:超声见右侧中上腹见范围约100 mm×55 mm×32 mm的不均质杂乱回声团块,呈"类肾样"改变。彩色多普勒显示上述包块周边可见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侧腹部包块。术后证实小肠型肠套叠。临床及超声均未考虑肠套叠。结论成人肠套叠在临床上十分少见,往往被误诊为结肠肿瘤者较多,而成人肠套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声像图上具有特异性,具体表现为典型的"靶环征","腊肠征"的特点,并且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此病的敏感性强、准确性高,且简便、无创伤性,并可以反复的进行动态观察,而且CDFI(彩色多普勒)能够到肠系膜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鉴于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已经成为成人肠套叠诊断中必不可少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的探讨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超声表现。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21例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患者,应用超声声像图予以观察,分析其超声临床表现特点。结果首次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1.0%,误诊4例,17例确诊患者官腔中无妊娠囊,子宫下段前壁剖宫产切口瘢痕位置存在不规则性不均质回声团,有的压迫到宫颈管,包块及膀胱间肌层显著变薄,经彩色多普勒检查表明团块内及周边存在丰富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具有较明显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