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3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注甲氧明对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低血压的防治作用及最佳剂量。方法将80例产妇随机分为4组,Ⅰ、Ⅱ、Ⅲ组在腰麻完成后,产妇转为平卧位时从静脉分别给予甲氧明1,2,3 mg,Ⅳ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记录腰麻前(T0)、预注甲氧明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30 min(T4)及手术结束时刻(T5)的血压(BP)、心率(HR);记录产妇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Ⅰ、Ⅳ组T1-T4时收缩压(SBP)均明显降低(P〈0.05),Ⅱ、Ⅲ组SBP无明显变化。 T1、T2时Ⅲ组HR较Ⅰ、Ⅱ、Ⅳ组显著减慢(P〈0.05);Ⅰ、Ⅳ组低血压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结论甲氧明能有效预防CSEA下产妇低血压的发生,大剂量甲氧明可引起反射性一过性心动过缓,故以2 mg为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胶体液和平衡液预扩容对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行剖宫产术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CSEA下行剖宫产手术100例,随机分为两组(n=50),A组给予胶体液500 ml进行预扩容,B组给予平衡液500 ml进行预扩容。分别于进手术室时、麻醉穿刺完成平卧后、胎儿娩出后及术毕记录产妇BP、HR,于胎儿娩出时取产妇动脉(MA)、脐动脉(UA)血查血气。结果:术中A、B组BP均降低,HR均升高,最低收缩压和舒张压A组都高于B组;最高心率、麻黄碱平均需要量及低血压发生率A组低于B组,产妇的氧分压A组高于B组。结论:在CSEA下行剖宫产术如预先行胶体液扩容能很好改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及微循环,还能增加胎盘血流,稳定母婴内环境,进而提高剖宫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赖妙银 《中原医刊》2007,34(22):50-50
目的观察预扩容对纠正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母体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足月妊娠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预扩容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入室后记录血压和心率,预扩容组患者于实施麻醉前开放上肢静脉快速输注复方乳酸钠林格液300 ml和6%羟乙基淀粉胶体液500 ml;对照组患者常规于麻醉成功后开放上肢静脉输液,观察两组麻醉后血压的变化和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麻醉前预扩容可有效降低母体低血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余革 《海南医学》2005,16(3):105-106
目的 比较麻醉前预扩容与不扩容对腰-硬联合麻醉后血压的影响。方法 60例病人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在麻醉前20min内分别输入晶体液、胶体液与不扩容三组在腰-硬联合麻醉后测量SBP。结果 Ⅱ组胶体扩容组病人腰-硬联合麻醉期间血压下降程度略轻于晶体扩容或未预扩容。但三组的血压下降程度和需用麻黄碱病例数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预扩容不宜用作腰-硬联合麻醉前预防低血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托烷司琼预注联合琥珀酰明胶即时扩容对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行剖宫产产妇循环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在CSEA下行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产妇,随机分成托烷司琼组(T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于麻醉前10 min静脉推注托烷司琼5 mg或等体积生理盐水,T组麻醉注药即刻快速输注琥珀酰明胶500 mL。记录麻醉前30 min,麻醉诱导即刻,麻醉后2 min、5 min、15 min,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心率,观察并记录产妇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比较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带血血气分析指标。结果:T组产妇术中低血压和恶心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 < 0.05),T组产妇术中收缩压最大下降幅度明显小于C组(P < 0.05)。两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及脐带血pH、PCO2、PO2和乳酸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剖宫产手术麻醉前预注托烷司琼联合琥珀酰明胶即时扩容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妇麻醉后低血压和恶心的发生率,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并且不会导致胎儿的酸碱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胶体液预扩容+血管活性药对于剖宫产产妇的腰-硬联合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接收的剖宫产产妇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联合组25例予以右旋糖酐溶液预扩容+泵入去甲肾上腺素,对照组25例在麻醉前予以右旋糖酐溶液预扩容,对比两组产妇在实施麻醉前后不同时间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麻醉前1min(T_0)两组产妇的LVEF、MAP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在麻醉后5min(T1)、新生儿出生(T2)、手术结束(T3)时两组的LVEF、MAP均有差异统计意义(P0.05),相对而言,联合组产妇在上述时间的LVEF、MAP值变化更小,且均稳定在正常水平范围内。结论:胶体液预扩容+注射血管活性药可使产妇的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有效减小麻醉、手术对于产妇循环系统的影响、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6年6月于我院产科行剖宫产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ASAⅠ~Ⅱ级,并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阻滞(EA)组与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结果:CSEA组牵拉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硬膜外麻醉组(EA)。CSEA组术毕VAS评分优于EA组(P〈0.05)。CSEA组I-D时间明显短于EA组,CSEA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多于EA组。结论:CSEA和EA均能够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但是对于ASAⅠ~Ⅱ级,无严重并发症,特别是有急性胎儿宫内窘迫的病人CSEA可以作为剖宫产的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比较万汶和林格液预扩容对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T行剖宫产的双胎产妇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60例拟在CSEA下行剖宫产的双胎产妇随机分为万汶组(V组,n=30)及林格液组(R组,n=30),在麻醉前静脉分别输入万汶及林格液500ml预先扩容。监测产妇入室时,麻醉开始前,麻醉后3、5、10min及术毕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麻醉后3、5、10min时两组的SBP及R组的DBP较入室时下降,V组的DBP5min时下降:R组的SBP于术毕下降,而HR于麻醉后3、5min增快,麻醉后3、5min及术毕R组的SBP较V组低,DBP在麻醉后3、5、10min时较低,而HR在麻醉后5min时较高,最低SBP和DBPV组均高于R组;最高HR、麻黄碱平均需要量及低血压发生率V组低于R组。结论:万汶预充能改善CSEA下双胎产妇行剖宫产时的血压和心率,维持母婴循环稳定,从而提高双胎剖宫产产妇及其胎儿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预注甲氧明对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CSEA)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 12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4组.第Ⅰ组患者在腰麻药注入的即刻从静脉给予甲氧明2 mg,第Ⅱ组在同样时刻给予甲氧明4 mg,第Ⅲ组同样方法给予麻黄素10 mg,第Ⅳ组不预注任何药物,所有患者经上述处理后出现低血压,给予麻黄素.记录腰麻前、腰麻后1,2,3,5,25 min的血压、心率.观察并记录术中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恶心呕吐情况,麻黄素的用量.结果 与第Ⅳ组相比,第Ⅰ,Ⅱ,Ⅲ组血压升高,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第Ⅰ,Ⅱ组腰麻后1,2,3,5,25 min的心率明显降低.与第Ⅰ组相比,第Ⅱ组的心率明显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麻黄素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第Ⅰ,Ⅱ比第Ⅲ,Ⅳ组明显减少或降低.结论 甲氧明2~4 mg能有效地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的低血压,但其反射性一过性心动过缓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武长君  钱鹏 《西部医学》2009,21(9):1542-1543
目的观察琥,自酰明胶联合麻黄碱预防剖宫产术中腰一硬联合麻醉阻滞后低血压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拟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妊娠、单胎初产、健康临产妇,随机均分为三组:琥珀酰明胶联合麻黄碱组(Ⅰ组)、单纯琥珀酰明胶组(Ⅱ组)和单纯给予平衡液组(Ⅲ组),每组各30例。麻醉方法均选用腰一硬联合麻醉。观察麻醉前、扩容后(T1)、麻醉后5(T2)、10(T3),20(T4)、30min(T5),各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及低血压(SBP≤90mmHg)发生率。结果Ⅰ组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Ⅱ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升高,Ⅲ组低血压及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在应用琥珀酰明胶有效扩充血容量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麻黄碱是预防血压下降的较好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小剂量低浓度(0.075%)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探讨该方法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初产妇500例,本研究共分四组,将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按镇痛方式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5例,Ⅰ组为低浓度腰硬联合镇痛组,Ⅱ组为常规浓度腰硬联合镇痛组,Ⅲ组为硬膜外镇痛组;将其余125例非镇痛产妇,作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镇痛干预。记录镇痛前产妇的基础血压和VAS评分,镇痛给药后2、5、10、15、30、60、120min的血压和VAS评分;观察镇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心率的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Ⅰ、Ⅱ、Ⅲ组镇痛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Ⅰ组与Ⅱ组VAS评分,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Ⅱ组的血压波动大于Ⅰ组(P〈0.05);Ⅰ、Ⅱ组的起效时间快于Ⅲ组,持续时间长于Ⅲ组(P〈0.05);Ⅱ组的下肢运动阻滞程度、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Ⅰ、Ⅱ组的瘙痒发生率高于Ⅲ组及对照组,Ⅰ、Ⅱ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应用于腰硬联合阻滞行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的影响小,且并发症少,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ANIH)和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直肠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直肠癌根治术(Mile’s)患者45例,年龄38~67岁,体重50~78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对照组(Ⅰ组,常规输液组),ANIH组(Ⅱ组),AHH+CH组(Ⅲ组).分别于麻醉前1 h(T)1、术毕即刻(T)2、术后第1天(T)3、第4天(T)4抽取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与正常人群比较,T1时三组CD3+,CD4+,CD4+/CD8+均明显降低(P〈0.05),CD8+增高(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Ⅰ组T2、T3时CD3+、CD4+、CD4+/CD8+均显著降低(P〈0.05);Ⅱ组、Ⅲ组仅T3时降低,与Ⅰ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三组CD3+、CD4+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但Ⅰ组CD4+/CD8+显著低于Ⅱ组、Ⅲ组(P〈0.05).结论术前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NIH)与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均可改善围术期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高血压患者脊柱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I组(单纯硝酸甘油组)、Ⅱ组(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组),每组各30例。I组持续输注硝酸甘油,起始速率2.5μg/(kg.min);Ⅱ组持续输注硝酸甘油和艾司洛尔混合液(硝酸甘油:艾司洛尔1∶5),硝酸甘油起始速率为2.5μg/(kg.min),艾司洛尔速率12.5μg/(kg.min)。调整药物输注速率(调整梯度:以硝酸甘油增加或减少0.5μg/(kg.min)为准)使平均动脉血压(MAP)维持在基础血压的80%(目标血压)左右至手术结束。记录开始降压前即刻(T0)、降压30 min(T1)6、0 min(T2)、停止降压后15 min(T3)4个时间点血压(SBP、DBP、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及晶胶体输入量、尿量、出血量和输血量。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血压降至目标血压所需的时间,停药后血压开始回升所需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MAP的下降均显著低于降压前(P〈0.01),降压期间Ⅱ组的心率显著低于Ⅰ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尿量、输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开始降压时间分别为(5.6±2.0)min和(2.8±1.3)min,Ⅱ组短于Ⅰ组(P〈0.05)。停药后Ⅱ组血压回升时间较Ⅰ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脊柱手术安全、有效,可控性好,能缩短手术时间,并且可防止反射性心率增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以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开胸术后静脉镇痛配方。方法:将80例行择期开胸手术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Ⅰ组舒芬太尼150μg,Ⅱ组布托啡诺12mg,Ⅲ组舒芬太尼100μg+布托啡诺4mg,Ⅳ组舒芬太尼50μg+布托啡诺8mg。4组分别加生理盐水至100ml。在PCIA开始后4、8、16、24、48h观察并记录镇痛(VAS评分)和镇静(Ramsay评分)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Ⅱ组各时点VAS评分和PCA需求次数普遍高于其它3组(P〈0.05),Ⅰ、Ⅲ、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16h内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Ⅰ、Ⅲ、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后,4组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在8~16h恶心评分和呕吐评分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布托啡诺联合应用是一种理想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伟业  席四平  冯嘉宝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477-1479,1482
目的:评估心理支持疗法(PPST)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120例产妇随机分为Ⅰ组(PPST组)、Ⅱ组(PCEA组)、Ⅲ组(PPST+PCEA组)和Ⅳ组(对照组),比较4组产妇焦虑状况、镇痛效果、新生儿情况以及产妇分娩情况。结果:Ⅰ、Ⅲ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于PPST后显著下降(P<0.05);Ⅰ组产妇镇痛效果优于Ⅳ组(P<0.05),但较Ⅱ组和Ⅲ组差(P<0.05),Ⅱ组与Ⅲ组镇痛效果相似,但Ⅲ组PCEA和催产素用量比Ⅱ组减少(P<0.05)。结论:PPST联合PCEA用于分娩镇痛,可强化镇痛并减少用药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脊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探讨布比卡因脊-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人TURP的安全性和适宜剂量.方法 选择年龄≥65岁、择期TURP的前列腺肥大(BPH)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均选择L2~3进行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局麻药后向头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00例无产科并发症及硬膜外麻醉禁忌证的单胎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全产程组,当进入产程宫口〈3cm时进行镇痛;Ⅱ组为活跃期组,当宫口≥3cm时进行镇痛。两组硬膜外均给予0.1%罗哌卡因与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11~13ml,45min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药物为上述混合液,背景速度8ml/h,单次剂量2ml,锁定时间15min。宫口开全时停药,胎儿娩出后再开启PCA;Ⅲ组为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药物。观察VAS评分和运动阻滞分级,记录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测定产妇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和皮质醇含量。结果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在潜伏期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Ⅰ、Ⅱ组与Ⅲ组比较,缩宫素使用率明显增高(P〈0.05)。三组间比较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血管紧张素Ⅱ和皮质醇的变化最大,其次为Ⅱ组,Ⅰ组变化最小。结论全产程分娩镇痛对比传统分娩镇痛方式,镇痛效果确切,对产程、剖宫产率及新生儿并无不良影响,可抑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非洛地平、卡托普利,倍他乐克分别联合用药对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90例患者分为非洛地平和卡托普利(Ⅰ组),非洛地平和倍他乐克(Ⅱ组),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Ⅲ组)3组,观察偶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的下降幅度,有效者的用药量副作用情况。结果Ⅰ、Ⅱ、Ⅲ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6.7%、83.3%,治疗前后偶测血压、动态血压比较,(P〈0.01),有高度显著差异。其中工组偶测血压、动态血压SBP下降幅度优于Ⅱ、Ⅲ组(P〈0.05)。工组有效者用药量最少。Ⅱ组有2名、Ⅲ组有3名患者因副作用停药。结论非洛地平、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分别联合应用对老年高血压安全有效,其中非洛地平与卡托普利处联合应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质量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腰麻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08例行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低质量浓度重相对密度组(Ⅰ组)、低质量浓度轻相对密度组(Ⅱ组)和高质量浓度重相对密度组(Ⅲ组),每组36例。3组患者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并给予同等剂量的腰麻液甲磺酸罗哌卡因8.94 mg。监测记录3组患者的阻滞平面,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效果,麻醉前和麻醉后5 min、15 min、3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3组患者感觉阻滞效果优良率均达到100%;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达3分的例数分别为26、25、36,3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组间比较:注药后15 min 3组MAP分别为(114.86±13.65)、(113.56±16.54)、(75.21±15.65)mmHg;HR分别为(94.51±16.53)、(94.65±16.12)、(112.65±23.56)次·min-1,Ⅰ、Ⅱ组与Ⅲ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组内比较:Ⅰ、Ⅱ组与相应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注药前与注药15 min后MAP分别为(116.53±15.32)和(75.21±15.6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Ⅰ、Ⅱ组(P〈0.05)。结论:低质量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效果满意,副作用少,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125μg/(kg.d),Ⅱ组给予舒芬太尼110μg/(kg.d),Ⅲ组给予舒芬太尼110μg/(kg.d)+右美托咪定110μg/(kg.d)。三组术后镇痛持续剂量2 mL/h,单次负荷剂量0.2 mL,锁定时间30 min,总容量100 mL。记录三组术毕(T0)及术后4 h(T1)、8 h(T2)、12 h(T3)、24 h(T4)和48 h(T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术后各时点疼痛VAS评分均〈4分,T1~5时Ⅱ组疼痛VAS评分显著高于Ⅰ、Ⅲ组(P〈0.05);0~24 h内Ⅱ组自控按压次数明显多于Ⅰ组和Ⅲ组(P〈0.05)。Ⅰ、Ⅱ组术后T1~4Ramesay评分明显低于Ⅲ组(P〈0.05),其他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Ⅱ、Ⅲ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可减少舒芬太尼使用量,同时降低其恶心呕吐发生率,但心动过缓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