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预后不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8年10月具有预后不良因素的NHL患者10例,经CY+TBI方案预处理(其中2例双次APBSCT患者,第二次给予MEC方案)后行APBSCT治疗。结果 12例次患者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的时间为7~14 d,中位时间10.58 d,血小板≥20×109/L的时间为10~37 d,中位时间16.25 d。移植后10例患者均完全缓解(CR),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无移植相关死亡。随访至2009年3月31日,随访时间为3~6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有7例无瘤生存至今,3例复发,其中1例因疾病进展死亡,另2例经治疗,目前仍带瘤生存。结论 APBSCT是治疗预后不良NHL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利妥昔单抗(商品名: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疗效及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利妥昔单抗在DLBCL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中的应用。方法 DLBCL 患者21例,IPI评分低危和中低危(0~2分)14例,中高危和高危(3~5分)7例。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4~8个疗程,其中有5例接受APBSCT,动员方案为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加依托泊苷,预处理方案为CBV (环磷酰胺、卡莫司汀、依托泊苷)方案。结果 21例患者中CR 13例(61.9 %),总有效率90.5 %(19/21);2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为(69.74±10.43)%,2年总生存率为(84.44±8.35)%。IPI评分0~2分患者CR率92.9 %,总有效率100 %,3~5分患者CR率0,总有效率71.4 %,IPI 0~2分患者CR率高于3~5分患者(P<0.01);5例接受APBSCT的患者采集的中位单个核细胞(MNC)为7.34×108/kg,中位CD+34细胞为8.82×106/kg,造血恢复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9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12天;主要不良反应是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14.3 %)以及化疗相关的血液学不良反应。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DLBCL疗效满意,IPI 0~2分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3~5分患者;利妥昔单抗不影响外周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及造血重建;利妥昔单抗应用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及造血重建的影响;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15例AML患者缓解后予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此后有3例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7例接受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结果 2例在CR1期行非血缘allo-SCT,目前均无病生存,1例在复发期行单倍型allo-SCT,在+110天复发;7例行APBSCT的患者中3例无病生存,另外4例复发;未行移植的5例患者均死亡。7例接受APBSCT的患者采集的中位MNC 7.33×108/kg,中位CD+34细胞6.9×106/kg,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11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13天。具有预后良好核型的患者3例,2例无病生存;具有预后不良核型的患者4例,2例行allo-SCT,1例行APBSCT,目前均无病生存,另外1例死亡;具有预后中等核型的患者共6例,其中1例联合APBSCT,目前无病生存,其余患者均死亡。结论 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患者复发率较高,具有预后中等和不良染色体核型的患者行allo-SCT可能改善预后;采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强化治疗的患者均能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细胞并能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体和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自体干细胞移植者,采用化疗加G-CSF方案动员,WBC降至最低点又回升至2×109/L以上时,开始皮下注射G-CSF 5 μg·kg-1·d-1到采集结束前1天,采集日予地塞米松(DEX)10 mg/d。当WBC上升到>10×109/L时,用CS 3000 plus或MCS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连续采集2 d。6名供者予G-CSF 10 μg·kg-1·d-1皮下注射共6 d,动员第5,6天采集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当天清晨给予DEX 10 mg静脉滴注。结果 自体和供者均连续采集2次,采集单个核细胞(MNC)数分别为(3.72±2.17)×108/kg 和(6.07±1.64)×108/kg ,CD+34细胞总数分别为(6.22±2.38)×106/kg和(13.33±1.72)×106/kg。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化疗联合G-CSF方案动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和单用G-CSF进行供者干细胞动员是一种简便、经济、高效、低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环磷酰胺(Cy)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采集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的CML患者7例,无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动员方案为Cy+人基因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于化疗后WBC降至1.0×109/L时开始用rhG-CSF,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干细胞,-80 ℃低温冰箱冻存,并作单个核细胞(MNC)计数及CD+34细胞测定。结果 Cy平均剂量为4.0(3.0 ~ 5.0)g,rhG-CSF的剂量均为300 μg/d,平均5.8(3 ~ 9)d;其中仅1例患者动员2次,余6例均动员1次;共采集2次,每次循环血量为10 ~ 13 L;采集的MNC达(2.94 ~ 5.45)×108/kg,CD+34细胞数达(2.15 ~ 6.59)×106/kg ;患者能耐受整个动员和采集过程,无一例因化疗的不良反应而中止动员;移植后全部患者均迅速恢复了造血功能。结论 Cy联合G-CSF的动员方案对CML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的影响。方法 1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分为2组:①al-lo-HSCT组14例,其中10例为CML加速期(AP)和急变期(BP),4例为CML慢性期(CP),移植之前格列卫疗程中位数为25(7~60)d,供受者HLA完全相合,亲缘相关供者9例、非亲缘供者5例,预处理方案为TBI+Cy+VP16或Bu/Cy±ATG,GVHD预防按常规方案进行;②APBSC动员4例,均为CML-CP患者,格列卫治疗的中位数疗程5.5(4~26)个月,动员前反复IFISH-bcr/abl阳性率0~2%,动员方案CAE+G-CSF,其中3例经TBI+Cy+VP16预处理后进行了APBSCT。结果 4例患者经G-CSF动员第5天分离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1次,得CD+34细胞的中位数6.8(3.9~9.6)×106/kg,动员产品中IFISH-bcr/abl阳性细胞比例高于动员前骨髓细胞(2.8 %∶0.8 %),4例动员PBSC的患者中3例进行了APBSCT,移植后随访中位时间24(18~28)个月,2例复发,1例持续IFISH-bcr/abl阴性。14例allo-HSCT患者中位随访8(4~20)个月,造血重建需要8~21 d,发生GVHD 8例,白血病复发2例,移植相关并发症死亡2例,复发死亡1例,无病生存9例。结论 格列卫治疗后对CML患者造血干细胞的动员、移植结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观察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移植相关并发症及疾病的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中位年龄39岁(8~59岁)。供者于移植前3 d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行干细胞动员;预处理方案: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亲缘全相合移植患者采用改良Bu/Cy方案;HLA亲缘不全相合者采用改良Bu/Cy+ATG方案;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和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采用Flu+Bu/Cy方案。GVHD预防方案:麦考酚酸酯+环孢素+短疗程甲氨蝶呤。结果 20例患者均成功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3 d(12~17 d),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6 d(12~23 d),且供者CD+34 细胞采集量>2.5×106/kg(受者体质量)或单个核细胞采集量>5.0×108/kg(受者体质量)所移植的患者造血重建较快。12例供受者血型不合,移植后未出现严重溶血反应;11例(55 %)发生急性GVHD(aGVHD),包括Ⅰ度4例,Ⅱ度4例,Ⅲ度2例,Ⅳ度1例,均经治疗后好转。移植后所有患者均达到完全缓解(CR),中位随访6个月(2~14个月),1例白血病患者移植后5个月复发死亡,1例移植后4个月因自行停用环孢素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慢性GVHD(cGVHD)、多器官衰竭死亡,其余患者仍处于CR状态。结论 allo-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造血重建与采集物中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密切相关。ABO血型不合不是移植的障碍。复发、GVHD、感染是移植后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对霍奇金淋巴瘤(HL)及灰区淋巴瘤患者的缓解率和生存率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接受APBSCT的HL及灰区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中位移植年龄30岁(13~55岁),病理类型以结节硬化型HL为主,占19例;临床分期以Ⅲ~Ⅳ期为主;分析APBSCT治疗HL及灰区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及生存情况,并探讨了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采集干细胞,采集单个核细胞中位数为6.8×108/kg(1.0×108/kg~13.8×108/kg),CD+34 细胞中位数为6.3×106/kg(0.6×106/kg~20.6×106/kg)。中性粒细胞中位植入时间9 d(8~12 d)。28例可评估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8.5个月(2.5~95.0个月),18例(64.3 %)获完全缓解(CR),7例(25.0 %)部分缓解(PR),总反应率(RR)89.3 %。预计5年总生存(O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78 %、58 %。7例未缓解患者在移植前更换化疗方案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后3例获得CR,2例PR。单因素分析提示移植前疾病状态及更换化疗种类数影响OS,移植前放疗史影响PFS。结论 APBSCT可提高HL及灰区淋巴瘤患者CR率,改善患者的OS及PFS;移植前挽救化疗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有助于改善移植前疗效;移植前化疗敏感性影响生存,过多化疗种类更换不利生存,移植前放疗史有影响患者PFS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浆细胞病的疗效.方法采用环磷酰胺为主的化疗联合国产rhG-CSF进行干细胞动员,大剂量美法仑预处理后回输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对6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和1例巨球蛋白血症( waldenstrm's macroglobulinemia, WM)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 结果APBSCT后7例患者全部达到完全缓解(CR)或接近CR,无移植相关死亡.移植后造血重建(干细胞回输后中性粒细胞ANC恢复至≥0.5×109/L)中位时间为12天,中性粒细胞缺乏(ANC≤0.5×109/L)持续中位时间为7天.其中3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16、3及4个月复发,其余4例EFS期分别已达4、7、17及23个月.结论大剂量化疗联合APBSCT对浆细胞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进行干细胞动员中使用国产的rhG-CSF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Tian H  Zhou SY 《癌症》2002,21(8):896-899
背景与目的:总结广东省干细胞多中心研究协作组自1999年6月至2001年12月间55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造血系统恶性疾病的资料,对化疗联合单一剂量rhG-CSF用于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动员及移植后造血重建的效果进行研究和评价。方法:全部病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28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4例,其他4例)采用化疗+重组粒系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格拉诺赛特)联合动员方案,其中白血病患者主要采用EA方案,恶性淋巴瘤患者主要采用以CTX为主的方案。rhG-CSF用量为250μg/d,WBC升至>4×109/L后,连续1~2天采集PBSC。移植后+3天开始使用rhG-CSF250μg/d,并观察造血重建情况。结果:动员所需的时间即自化疗开始至采集的平均时间为(18.08±3.63)天,rhG-CSF平均应用剂量为4.15μg·(kg·d)-1,应用时间平均7.12天。55例患者平均采集1.38次,采集到的MNC细胞数为(4.09±1.69)×109/kg,CD34+细胞平均值为8.5×106/kg,CFU-GM平均为(6.1±5.8)×105/kg。WBC恢复至>1.0×109/L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的中位天数分别为10天和10.5天,全部移植患者均获满意的造血重建。结论:我们采用的EA和以CTX为主的化疗联合单一剂量rhG-CS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动员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方法,单一剂量rh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 1994年10月至2009年5月采用AHSCT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28例,中位年龄30(16~45)岁,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例,恶性淋巴瘤(ML)5例。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均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10 μg/kg。预处理方案主要为美法仑(Mel)140~160 mg/m2+环磷酰胺(CTX)120 mg/kg+阿糖胞苷(Ara-C)2 g/m2。结果 移植相关不良反应低,大部分(26例)患者造血重建快,中性粒细胞(ANC)>0.5×109/L和Plt>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2(8~38)和14(9~128)d,中位随访36(7~68)个月,3年无病存活19例(68 %),死亡9例(32 %)[其中7例(25 %)死于移植复发,2例(7 %)死于移植后并发症]。结论 AHSCT是一种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化疗+G-CSF与化疗+G-CSF+GM-CSF方案对淋巴瘤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及造血重建的效果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6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血液科收治的61例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的淋巴瘤患者,分别采用化疗+G-CSF或化疗+G-CSF+GM-CSF方案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临床资料。分析动员采集效果及移植后造血重建、发热、抗生素应用等情况。  结果  动员期间所有患者白细胞计数均降至1.0×109/L以下,血小板计数降至40×109/L以下。化疗+G-CSF组患者采集CD34+细胞数的成功率明显低于化疗+G-CSF+GM-CSF组(52.5% vs. 90.5%,P=0.003)。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顺利完成造血重建,无移植相关死亡。化疗+G-CSF组和化疗+G-CSF+GM-CSF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恢复时间及回输后发热、抗生素使用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化疗+G-CSF+GM-CSF组动员CD34+细胞产率虽然明显高于化疗+G-CSF组,然而移植成功率、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血小板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认为化疗+G-CSF+GM-CSF动员方案并未优于化疗+G-CSF动员方案。   相似文献   

13.
高剂量化疗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九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剂量化疗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实体瘤的可行性及疗效,了解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时机、造血功能重建等问题.方法 9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高危乳腺癌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例及4例小细胞肺癌经过诱导化疗后,进行了高剂量化疗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移植.结果 随访7(1.6~13.8)个月,9例全部生存,7例无瘤生存.回输的单个核细胞(MNC)>1.5×108/kg时,中性粒细胞(ANC)恢复≥0.5×109/L和血小板20×109/L所需的天数分别为9天和9.4天,无1例骨髓功能重建不全.结论 高剂量化疗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化疗敏感的乳腺癌、NHL及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疗效且较安全,回输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使造血功能快速重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利妥昔单克隆抗体(Rituximab,利妥昔单抗)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干细胞(PBSCs)净化动员的作用。方法 8例CD+20 B细胞NHL患者,在应用CHOP类化疗±利妥昔单抗4~6疗程诱导/巩固治疗后进行大剂量环磷酰胺(HD-CTX)+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利妥昔单抗(375 mg·m-2·d-1,第-1,7天)体内净化动员PBSCs。观察利妥昔单抗副反应、骨髓抑制期及相关并发症、PBSCs采集时间、数量以及采集物肿瘤标志物基因等。结果 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过程中仅1例患者发生轻度利妥昔单抗相关的皮疹。PBSCs平均采集时间为CTX应用后(11.6±1.0)d,中位采集次数2(1~3)次。采集物平均单个核细胞(MNC)(3.4±1.0)×108/kg,平均CD+34细胞数(3.6±1.7)×106/kg。5例完成移植患者中3例移植后IgH/TCR转为阴性,1例治疗前后均为阴性,1例早期复发。4例无病生存。结论 利妥昔单抗不影响B细胞NHL患者PBSCs的动员效果,安全性好,并能加强体内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骨髓移植对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白血病患者30例,平均年龄32.6岁,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1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1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5例,供者均为HLA相合同胞,动员方案为每天G-CSF 5 μg/kg,共5 d,并于外周血干细胞回输当天采集供者骨髓300 ml回输;预处理方案采用Bu/Cy,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环孢素A(CsA)联合甲氨蝶呤(MTX)、吗替麦考酚酯(MMF)。结果 回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5.13±2.6)×108/kg,骨髓单个核细胞(1.3±0.6)×108/kg,30例患者均成功植活,其中中性粒细胞>0.5×109/L的时间为(12.1±3.25)d,血小板>0.5×109/L的时间为(14.0±5.33)d;Ⅰ~Ⅱ度aGVHD发生率为40.0 %(12/30),Ⅲ~Ⅳ度发生率3.3 %(1/30),cGVHD发生率为43.3 %(13/30),严重cGVHD发生率为3.3 %(1/30);2年无病生存率达72.0 %。结论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并有可能减少重度急、慢性GV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商品名:美罗华)联合DHAP方案治疗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6例复发的B细胞NHL患者,其中8例接受美罗华联合DHAP方案治疗者为治疗组;8例接受联合化疗者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接受美罗华+DHAP方案治疗4 ~ 6周期,每周期21 d,于化疗开始前1天予美罗华(375 mg/m2)静脉滴注,然后每隔1周重复上述治疗,共4 ~ 6次。对照组予CHOP方案基础上加用甲氨蝶呤(MTX)、阿糖胞苷(Ara-C)、依托泊苷(VP16),治疗4 ~ 6周期,每周期21 d。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CR)率75 %,总有效(OR=CR+PR)率100 %,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FS)(18.3±5.4)个月;对照组CR率37.5 %,OR率62.5 %,PFS(4.7±2.8)个月;治疗组平均PF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美罗华联合DHAP方案对复发性NHL患者有较好疗效,且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剂量依托泊苷(VP16)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恶性淋巴瘤患者动员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非霍奇金淋巴瘤30例,霍奇金淋巴瘤1例),VP16 1.2 g/m2分3 d静脉滴注,外周血白细胞降至最低点时给予G-CSF每天5 μg/kg,分2次,皮下注射,直至采集结束。结果 VP16应用后12 d(10~15 d)开始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获得单个核细胞(MNC)7.8×108/kg[(5.2~11.3)×108/kg],CD+34细胞7.2×106/kg [(5.3~13.1)×106/kg]。18例患者采集1次,13例采集2次。所有患者移植后均恢复造血,外周血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2 d(9~18 d),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4 d(10~21 d)。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剂量VP16和G-CSF 动员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干/祖细胞有效、安全,可获得满意的动员采集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1995年12月至2005年12月,采用APBSCT联合大剂量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31例。平均4周期常规诱导化疗后行APBSC动员及采集。动员方案: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人采用常规剂量CHOP方案,霍奇金淋巴瘤(HL)病人采用高剂量单药CTX4g/m^2。预处理方案:异环磷酰胺(IFO)12g/m^2CTX4g/m^2,阿糖胞苷(Ara—C)4.5g/m^2,足叶乙甙(Vp-16)0.75g/m^2。移植后对原发灶直径大于4cm或有肿瘤残留的病灶给予局部补量放疗。结果31例病人移植后缓解时间为1N108mo,中位缓解期43mo。其中1年无病生存26例(83.9%),2年23例(74.1%),3年21例(67.7%)。全组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APBSCT联合大剂量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化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及造血重建的影响;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15例AML患者缓解后予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此后有3例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7例接受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结果 2例在CR1期行非血缘allo-SCT,日前均无病生存,1例在复发期行单倍型allo-SCT,在+110天复发;7例行APBSCT的患者中3例无病生存,另外4例复发;未行移植的5例患者均死亡.7例接受APBSCT的患者采集的中位MNC 7.33×108/kg,中位CD+34细胞6.9×106/kg,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11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13大.具有预后良好核型的患者3例,2例无病生存;具有预后不良核型的患者4例,2例行allo-SCT,1例行APBSCT,目前均无病生存,另外1例死亡;具有预后中等核型的患者共6例,其中1例联合APBSCT,目前无病生存,其余患者均死亡.结论 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患者复发率较高,具有预后中等和不良染色体核型的患者行allo-SCT可能改善预后;采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强化治疗的患者均能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细胞并能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及造血重建的影响;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15例AML患者缓解后予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此后有3例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7例接受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结果 2例在CR1期行非血缘allo-SCT,日前均无病生存,1例在复发期行单倍型allo-SCT,在+110天复发;7例行APBSCT的患者中3例无病生存,另外4例复发;未行移植的5例患者均死亡.7例接受APBSCT的患者采集的中位MNC 7.33×108/kg,中位CD+34细胞6.9×106/kg,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11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13大.具有预后良好核型的患者3例,2例无病生存;具有预后不良核型的患者4例,2例行allo-SCT,1例行APBSCT,目前均无病生存,另外1例死亡;具有预后中等核型的患者共6例,其中1例联合APBSCT,目前无病生存,其余患者均死亡.结论 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患者复发率较高,具有预后中等和不良染色体核型的患者行allo-SCT可能改善预后;采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强化治疗的患者均能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细胞并能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