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深入开展艺术教育的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整体规划思政元素与艺术类专业课程的贯穿融合,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融合的实现途径,已成为一个较新的教学研究领域。从课程思政的内涵与要求出发,厘清分析立德树人与课程思政逻辑的关联性,分析当前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建设中的开展情况,针对高校艺术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系统剖析目前高校艺术类课程思政教育推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困境和问题中探寻推动高校艺术类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改革措施,着力构建高校艺术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长效实现机制,以期在未来的课程教学改革中能够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内涵对于加强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就中医药院校而言,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合格医务工作者.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合格的医学生需要一点一滴地长期熏陶,而源泉在于高校的文化内涵.现以思想政治教育须从中医药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与资源为基本出发点,基于互联网等新通信技术,探寻思政教育的新路径,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中领悟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内涵和崇高使命,助推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中的最高层次,开展研究生思政教育是健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三全育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由于医学职业的特殊性,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更应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目前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面临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因此,文章就新时代医学类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课程思政、导师培养模式和发挥互联网思政教育作用等方面,提出医学类高校有效开展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对策,以提高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拓展高校课程育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理论界对高校“课程思政”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探索,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对“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尝试结合食品标准与法规的课程特点,采用案例教学法寻找其与思想政治元素的契合点,使学生的“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以期为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进步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开展“四史”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以“四史”教育为引领,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而增强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之使命,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6.
医学生宣誓仪式作为医学新生迈入医学殿堂的第一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医学职业道德教育、人文教育、完善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的重要举措。对于医学新生来说,它的思政育人功能体现在能够促进医学生自我医者身份的觉醒,以医德医风建设为中心引导职业方向,激励职业情感,帮助塑造良好的职业行为。进入新时代,进一步发挥医学生宣誓仪式的思政育人功能,要在氛围营造、意义象征、组织形式上下功夫,使宣誓仪式的“医”味更浓、更足。  相似文献   

7.
将“立德树人”目标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而课程思政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探讨大健康视角下如何“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文章通过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流行病学课程思政建设,首先分析思政教学改革背景,继而介绍流行病学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设计,再进行具体的课程思政融合过程介绍,探讨教学思政实现的具体路径,做到真正的思政融合,助力培养大健康视角下的高素质健康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推进高校二级院系课程思政建设,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问题,助力培育时代新人。[方法]从强化教师“传道授业”责任、培养学生“成长成才”责任、履行学校“立德树人”责任、担当国家“后继有人”责任四个方面来阐明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从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能力不足、在校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二级院系对课程思政工作的落实不力三个方面来分析课程思政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结果]加强顶层设计、落实育人责任,覆盖全部课程、开展检查督导,强化专题培训、提升教师能力,推进师德建设、保障教育方向,发挥理论指导、领会根本要义,坚持问题导向、引领学生修身,主动转换话语、增强教学实效,倾斜绩效分配、激励乐教善教,是高校二级院系推进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结论]只有充分认识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认真分析课程思政的现状问题,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才能逐步解决高校二级院系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问题,从而有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和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9.
专业思政是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升级。法医学专业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学科属性,在全面依法治国及“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社会功能。依据法医学专业及主干课程特点,以法医思政素养、时代精神、人文及生命文化素养、职业素养、科学素养为主要思政内涵,以“法治精神、健康意识”为特色,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结合“三早教育”、校园思政文化建设等践行“三全育人”,建立法医学专业思政实施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从而构建法医学专业思政体系,为党和国家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法医人才。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通过分析病理学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索通过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强化病理学课程建设管理、挖掘病理学思政元素、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实施教改和课内课外结合等,将病理学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以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1.
高校班级思政委员的设置不仅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也有利于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引领。高校班级思政委员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生力量,兼具思政教师教学的“小助手”、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小帮手”、班级日常思政工作的“小能手”三重角色。推进思政委员角色实现需要树立思政委员的角色意识、培养思政委员的角色素养、推进思政委员的角色实践。  相似文献   

12.
“立德树人”已成为当前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当前高校育人工作正围绕着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路线展开,其中课程育人是全过程育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思政旨在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是新时代兼具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的综合教育理念。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医学知识体系构筑中起着奠基石的作用。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既是进行医学人文熏陶的有效方法,更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文章阐述了系统解剖学开展“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从政治立场、人文情感、职业修养和科学创新四个维度,深入探讨了系统解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为基于课程思政的系统解剖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高校大学生的培养方式正不断发生变化,思政教育工作呈现出新的工作特点,“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也强调高校教育教学中应全面贯彻落实思政教育的价值引导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成果尤为重视,新时代全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领域和文化阵地建设,成为省内高校探索建设一流院校重点项目。1吉林省抗联遗址遗迹资源融入高校革命传统教育现况2021年10月,对吉林省内部分高校全日制本、专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4.
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培养新时代好青年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议题,可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延展育人环境;利用网络数据,丰富教育内容;借助网络媒介,创新教学模式;依托网络空间,提升教师水平等途径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通过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供有力保障;加强考核激励,激发工作动力等措施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为例,聚焦专业育人本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以确立新时代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课程思政”新模式。[方法]通过对高等院校及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等不同层面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对专业育人功能新时代课程思政实践模式和保障机制的探索,提出专业思政与课程融合的具体思路和实践路径,并列举学生培养的实际成效予以佐证。[结果]课程思政教育现状面临着与专业教学尚未有效结合及顶层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的问题,新模式推行了组建基于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科学编制“专业思政”核心内容和加强示范核心课程群建设等举措,实施“课程思政”教改专项工程,健全“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建立“课程思政”团队合作等保障机制。近年来,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类专业学生赢得的社会赞誉充分验证了“课程思政”新模式对提升医德教育的效果。[结论]高校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职责、完成专业育人使命,就必须建立起以专业为依托、以“专业团队引领、课程协同实施”为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经过上述“课程思政”新模式的实践,有效破解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难以有效融合及顶层设计机制欠缺等难题,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可作为范式并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将专业知识传授与理想信念引领相结合,将党的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手段。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为例,阐述了课程思政的总体规划和目标以及实施路径,分析了通过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与实施促进课程思政育人的总体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大力提倡高校素质教育、人文教育背景下,思政教育需基于“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开展,高校应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政元素,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是现阶段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开展不仅专业性极高,亦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教学载体。因此,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合格的医学检验专业人员成为医学院检验本科教学工作的必然要求。本文拟从配备高素质专业课教师、加强学科团队建设、遴选典型事例、课后反思等多个方面进行实践和探讨,从而激发医学检验学生的学习热情、坚定理想信念,以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生创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引起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已成为国家的战略[J].推进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高校“思政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通过多种途径渗透创业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助推大学生成功创业.本文阐述了高校“思政课”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分析探讨了高校“思政课”渗透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目前部分妇产科授课教师课程思政践行意识较为薄弱,未能发挥学科思政育人导向。高校教师要在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模式,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全面强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达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模式,形成协同育人的新格局。文章以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教育为切入点,从“四个课堂”分层论述加强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相关策略,在理论课堂和课外实践中自然而然地融入隐含的思政元素,进一步优化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以期对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教育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0):158-161
2020教育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高校加强思政教育的背景下,中药制剂技术作为中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与时俱进,挖掘天津“卫药文化”资源与《中药制剂技术》课程德育资源,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将“卫药文化”贯穿课程思政教学,深化校院企合作育人的实施,不断落实礼敬中华优秀中医文化精神,落实新时代中药现代化制剂生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培育新时代具有创新进取、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高技术医药人才。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校院企合作育人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典型案例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