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通过分析粪便脱落细胞学与粪便隐血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规律,进而评判粪便脱落细胞学与粪便隐血试验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43例患者粪便脱落细胞学与粪便隐血试验与癌胚抗原(CEA)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43例患者中,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率为79.5%;粪便脱落细胞学阳性率83.5%;CEA检出率为45.4%或52.9%。结论:粪便脱落细胞学与粪便隐血试验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结直肠癌筛检的重要手段,所以在临床应用中,采取两者互补的方法,可大大提高结直肠癌的检出率,且阳性率优于CEA。  相似文献   

3.
4.
方瑞明  刘春叶 《当代医学》2021,27(33):121-122
目的 分析粪便隐血试验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53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结直肠良性增生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实施粪便隐血试验和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联合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以及结直肠癌患者不同分期时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采用粪便隐血试验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96.23%,高于粪便隐血试验(73.58%)与肿瘤标志物(81.13%)单独检测的阳性检出率(P<0.05);观察组患者CEA、CA50、CA199、CA724均高于对照组(P<0.05);处于Ⅲ期、Ⅳ期患者的CEA、CA50、CA199、CA724含量明显高于Ⅰ期、Ⅱ期患者(P<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6.23%,均高于粪便隐血试验(71.7%)与肿瘤标志物检测(77.36%)(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94.34%,均高于粪便隐血试验(69.81%)与肿瘤标志物检测(79.25%)(P<0.05).结论 在结直肠癌患者的疾病诊断中,进行粪便隐血试验与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能有效提升疾病阳性检出率,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于欣 《黑龙江医学》2007,31(8):561-562
目的 评价连续粪便隐血试验(Sequential Fecal Occult Blood Test,SFOBT)(胶体金法)结合电子结肠镜和病理学诊断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10-01~2006-12-03,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60例40岁以上便秘或腹泻6个月以上患者,自愿接受胶体金法粪便隐血试验,连续3 d.阳性者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对可疑结肠组织进行病理标本采集.结果 22例SFOBT阳性(22/60),阳性率为36.67%.其中,器质性病变者20例(20/22),结直肠癌2例(2/20),为全部筛查人群的3.33%,1例为Ducks A期,1例为Ducks B期,未见Ducks C期和D期.结论 SFOBT是检出有手术切除机会结直肠癌的一种经济实用、相对可靠的筛查手段,适于在我国进行大范围的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6.
7.
陈小霞  林贤炎 《吉林医学》2023,(6):1479-1482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粪便隐血试验检测对早期诊断结直肠癌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各指标水平;比较三种肿瘤标志物与粪便隐血试验联合检测阳性率与单项检测阳性率;对比观察组不同TNM分期者的各项检测指标水平,并对患者经6个月治疗后复发转移与无复发转移者的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着TNM分期的升高在各项检测结果上也有所升高,观察组患者经6个月的治疗后,复发转移患者在各项检测结果上均高于无复发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CA199、CA125与粪便隐血试验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及诊断有重要意义,联合检测有利于疾病的早诊断,评估治疗效果,并且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条件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对结直肠癌的检查手段主要有大便隐血试验、血清学肿瘤标记物检测、消化道钡剂灌肠、肠镜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检测的阳性率和准确性都较低,或者为侵入性检查,重复性较差。寻找结直肠癌特异性的早期诊断方法,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和分析2018-2019年呼和浩特市自然人群大肠癌早期筛查的效果,探讨筛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推动社区早癌筛查工作提供指导。方法:调查2018年5月1日-2019年4月30日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参检的呼和浩特市居民,通过宣传教育、问卷病史调查和数值化免疫定量粪便潜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s,FOBT)检测开展大肠癌筛查。结果:共完成初筛10741人,男5263例,女5478例,年龄18-87岁。FOBT检查结果阳性559例,初筛完成率为 99%,初筛阳性率为5.2%。高危人群中肠镜检查阳性率为14.67%,大肠癌检出率为0.89%。总大肠癌检出率为46.55/10万。结论:FOBT对早期发现和诊断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具有重大意义,普及中国体检人群大肠癌早期筛查是健康中国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粪便潜血检查对于大肠肿瘤的筛检意义。方法纳入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门诊行粪便潜血和结肠镜检查并有病理学检查结果的512例患者,以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评价粪便潜血结果的诊断价值。结果512例患者中,203例粪便潜血结果阳性,353例结肠镜检查正常,115例有各种息肉,病理检查结果示9例高度不典型增生、21例为大肠癌。粪便潜血检查对于大肠腺瘤性息肉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是42.8%、60.9%、1.09和0.93;对大肠癌及高度不典型增生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是76.6%、62.5%、2.05和0.37。结论在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中,粪便潜血检查对于大肠癌有一定的诊断和筛查意义,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临床决策,但尚需前瞻性研究以建立更可靠的大肠癌筛查模型。  相似文献   

11.
Deng SX  Cai QC  An W  Gao J  Hong SY  Zhu W  Li ZS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8):2679-2683
目的 系统收集影响结直肠癌筛查依从性的因素,了解筛查障碍的原因,为增强依从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CNKI、VIP等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纳入影响结直肠癌筛查依从性的定性研究文献.阅读和评价后,采用荟萃分析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合并.结果 共纳入15项研究,分析结果提示:患者缺乏癌症及筛查相关知识、筛查费用、筛查尴尬心理、害怕筛查并发症或不适性、筛查执行障碍、缺乏医患沟通、缺乏症状和筛查意识等是引起依从性降低的重要因素和原因.结论 增强患者认知、改善医患沟通和减少筛查费用,将有利于改善患者筛查依从性,提高筛查效能.  相似文献   

12.
Zhang JP  Wang J  Gui YL  Zhu QQ  Xu ZW  Li JS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5):2482-2484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粪便中波形蛋白基因、肿瘤抑素受体(OSMR)基因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 TFPI2)基因甲基化作为大肠癌早期筛查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5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60例大肠癌患者、17例大肠腺瘤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的粪便标本,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 分析其波形蛋白基因,OSMR基因和TFPI2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 60例大肠癌患者粪便中波形蛋白基因、OSMR基因和TFPI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53.3% (32/60),68.3%(41/60)和75.0% (45/60);17例大肠腺瘤患者3种基因甲基化阳性例数分别为5、7和11例;三者联合检测大肠癌和大肠腺瘤的敏感度分别为86.7%( 52/60)和76.5%(13/17),特异度为86.7% (26/30)。结论 检测粪便中波形蛋白基因、OSMR基凶和TFPI2基因甲基化在大肠癌诊断和筛查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大肠癌高危人群筛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了解社区自然人群中大肠癌高危人群和大肠癌的检出率,探讨大肠癌的筛查成本,为大肠癌普查和高危人群筛查制定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东省惠州地区自然人群用"高危问卷联合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FOBT)方案"进行普查,以符合高危条件人群和FOBT阳性人群为大肠癌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行全结肠镜检查,对发现病变者取活组织行病理学检查以筛出大肠癌.按直接花费计算筛查成本并进行比较.结果 社区自然人群接受调查者68 953人,问卷调查符合高危条件者940人(1.36%),FOBT阳性者3118人(4.52%),二者合并筛出大肠癌高危人群3870人(5.61%).符合高危条件人群、FOBT阳性人群、大肠癌高危人群和社区自然人群大肠癌检出率分别为506.3/10万、314.3/10万、315.9/10万和17.7/10万."高危问卷一肠镜筛查方案"和"FOBT-肠镜筛查方案"检出大肠癌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43%和0.22%,每筛查出1例大肠癌的直接成本分别为47 834.5元和82 303.6元,后者是前者的1.7倍.结论 "高危问卷联合FOBT方案"用于大肠癌普查效果较好,"高危问卷-肠镜筛查方案"比"FOBT-肠镜筛查方案"具有更好的效价关系,可作为大肠癌高危人群机会性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我国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 (HNPCC)患者的临床特点 ,报告hMSH2和hMLH1基因突变筛查结果。方法 共收集了 2 8个家系 ,其中 15个家系符合阿姆斯特丹Ⅰ标准 ,13个家系符合日本临床诊断标准。记录的数据包括患者性别 ,结直肠癌发生的部位 ,诊断年龄 ,是否具有同时和 /或异时结直肠癌及结肠外癌 ,肿瘤的组织病理特点等。通过PCR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筛查hMSH2和hMLH1基因的突变 ,然后对DHPLC图形异常的样本进行测序。结果  12 6例患者共诊断 170例次恶性肿瘤 (2 3例患有多原发癌 )。 98例 (77 8% )的患者患有结直肠癌 ,且发病年龄早 (平均 4 5 9岁 ) ,右侧癌多见。共在 12个家系中发现 8种hMSH2或hMLH1基因序列改变 ,其中hMSH2基因的第 3个外显子的无义突变即G2 0 4X是发现的首例我国蒙古族家系错配修复 (MMR)基因突变。结论 HNPCC患者是恶性肿瘤 (尤其是结直肠癌 )的高发人群。DHPLC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筛选hMSH2和hMLH1基因突变的方法。在我国hMLH1基因尤其是其前九个外显子的突变较hMSH2基因的突变更常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大肠癌危险因素现况,验证分析序贯模式的伺机性筛查效率。方法上海欧阳社区50~85岁常住居民问卷调查和粪便潜血试验(FOBT)初筛,阳性者行肛指、血清肿瘤标记物和结肠镜精筛。结果1206人完成初筛,FOBT总阳性率4%(45/1206),评估为高危176人,阳性率15%,均接受后续精筛,结肠镜顺应率100%。结肠息肉检出率9%(15/176),大肠癌检出率5%(8/176),其中结肠癌5例(63%),直肠癌3例(37%)。结论社区人群大肠癌高危因素聚焦在遗传背景、腹型肥胖和体力活动缺乏。序贯模式的伺机性筛查顺应性好、效率高、成本低,适合社区人群大肠癌筛查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 (Colorectal cancer,CRC)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指大肠粘膜上皮的恶性病变,是最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但是目前大众对早期大肠癌早期筛查的重视程度较低,并且目前的筛查技术方法多种多样,导致CRC的发现概率比较低。本人搜集国内外一些早癌筛查方法,用以供临床及各体检中心参考。  相似文献   

17.
建立医院胰腺癌高危评分模型及筛查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Deng RX  Lu XH  Wang L  Li H  Qian JM  Yang AM  Zhong SX  Guo XZ  Zhou L  Wu X  Yang XO  Jiang W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9):2038-2042
目的 建立以医院为基础的胰腺癌高危评估及筛查方案。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胰腺癌患者136例作为病例组,消化系统良性疾病患者191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选择胰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和症状进行多元Logistic分析,计算各变量的权重分数,建立高危评分模型。同时对胰腺癌诊断标志物(血清CA19-9、CA242、大便K-ras和p53突变检测)与影像学检查(CT和B型超声)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以此为基础建立筛查方案。结果 根据此高危评分模型对两组进行评分,病例组的平均分为49.6分[95%可信区间(CI):45.6~53.7]高于对照组[21.6分(95%CI:19.3~23.9),P〈0.01]。以≥27分作为临界值,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0%(94/108)和68.1%(130/191)。肿瘤标志物检测与影像学检查联合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达100%。大便K-ras突变、血CA19-9和CT作为筛查方案的第一步,超声内镜等有创检查作为第二步。结论新建立的胰腺癌高危评分模型简便易行,如果发现高危患者可以立即按筛查方案进行诊断,可能有助于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