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张鸢  刘玉珠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257-1258,1260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育龄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2例21~49岁异常子宫出血,在月经干净3d,对于不规则阴道流血患者选流血停止或明显减少者,经B超检查,提示宫腔回声异常及正常者进行宫腔镜检查。结果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宫腔内病变阳性检出率占83.54%,初诊时B超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48.63%,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与病理结果符舍率为85.92%,其中子宫内膜息肉〉1cm及子宫黏膜下肌瘤〉0.50cm诊断准确,术后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5.83~96.87%。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者仅为22.01%,宫腔镜检查呈息肉样增生时必须取内膜活检,根据病理得出诊断。结论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适用于生育期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性病变和宫内节育器并发症,另外可选择可疑内膜定点活检送病理,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陈伟芳  张江宇  毛玲芝 《广东医学》2004,25(12):1419-1420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诊治子宫内膜息肉 (EP)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6 8例宫腔镜下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术前B超宫腔内异常回声术后病理证实为EP 15例 ,诊断符合率为 2 3% ,镜下诊断EP 6 8例 ,病理证实为EP 6 4例 ,诊断符合率为 94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对 6 8例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者 ,经宫腔镜定位后用刮匙对准息肉部位进行刮取 ,诊刮不能摘除息肉者 ,及术后药物治疗欠佳者 30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术后随访总有效率达 10 0 %。结论 宫腔镜是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宫腔镜、B超与诊断性刮宫诊断子宫内膜息肉(EP)的准确性,从而分析宫腔镜对EP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02年9月~2004年11月因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845例,其中94例诊断为EP。全部病例在宫腔镜检查前均行B超检查,对宫腔镜诊断为EP的患者均行诊断性刮宫,并对全部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术后送病理检查。将B超、宫腔镜及诊断性刮宫对EP诊断的阳性率以及与病理诊断EP的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病理诊断EP85例,宫腔镜诊断EP与病理诊断EP的符合率为90.43%,阳性率为11.12%,假阳性率为1.18%。B超诊断EP与病理诊断EP的符合率为25.88%,阳性率为3.79%,假阳性率为1.32%。诊断性刮宫诊断EP与病理诊断EP的符合率为0,阳性率为0。结论:宫腔镜检查较B超及诊断性刮宫更准确、直观,是确诊EP更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EP)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息肉(EP)者再行宫腔镜检查,并行息肉摘除或诊断性刮宫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宫腔镜诊断EP66例,病理确诊62例,阴道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79.49%,误诊率为20.51%;宫腔镜诊断;隹确率为93.93%。误诊率为6.07%,宫腔镜诊断准确率高于阴道超声诊断(P〈0.05)。结论:阴道超声作为无创检查方法,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作宫腔镜术前筛查及术后随访;宫腔镜较阴道超声检查更准确、直观,是确诊EP更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宫腔镜、B超与诊断性刮宫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性,从而分析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2004年10月-2006年10月,因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745例,其中84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全部病例在宫腔镜检查前均行B超检查,并对全部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诊刮和电切术,术后送病检。报告子宫内膜息肉74例,诊断符合率达85%,宫腔镜检查及电切均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检查较B超及诊断性刮宫更准确、直观,可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宫腔电切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评价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由于异常子宫出血经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而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或同时行子宫内膜切除术者80例,术后随访5—34个月。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子宫内膜息肉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满意率为99.10%,10例要求生育者4例妊娠,3例已分娩,全部手术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最佳选择,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质量,应用B超检测是提高治愈率和手术安全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宫腔镜、B超与诊断性刮宫诊断子宫内息肉的准确性,从而分析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2004年10月~2006年10月,因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745例,其中84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全部病例在宫腔镜检查前均行B超检查,并对全部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诊刮和电切术,术后送病检。报告子宫内膜息肉74例,诊断符合率达88%,宫腔镜检查及电切均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检查较B超及诊断性刮宫更准确、直观,可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2月-2008年6月经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并在宫腔镜下行息肉电切的患者38例.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术后月经的改善情况及息肉有无复发判断疗效.结果 所有贫血患者术后3个月血红蛋白均恢复正常,1例痛经患者术后痛经消失.术前不规则阴道出血的34例患者,经手术后2例仍有出血现象,予以药物治疗,6个月后B超复查发现宫内占位,宫腔镜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复发,视为治疗无效.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总有效率94.7% .结论 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最佳选择,通过宫腔镜彻底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疗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06年7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因异常子宫出血就诊的749名患者中,选择经阴道超声和/或宫腔镜检查提示为子宫内膜息肉者177例,进行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或经宫颈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治疗,并比较B超和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效果。结果与病理诊断比较,B超和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分别为65.6%和96.0%。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后异常子宫出血的治愈率达95.2%。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非常准确、效果好、创伤小、复发率低,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163例子宫内膜息肉检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子宫内膜息肉的B超、宫腔镜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了解宫腔镜在诊断治疗宫内占位病变的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3例门诊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病例的临床表现、宫腔镜检查及病理结果.结果 163例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者146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者132例,子宫内膜呈简单型增生过长16例,呈复杂增生10例,呈分泌反应4例;黏膜下肌瘤4例,子宫内膜癌 1例.超声、宫腔镜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0.98%、90.41%.结论 宫腔镜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相结合,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陈兰荭 《当代医学》2009,15(7):83-84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强回声团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时经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强回声团块的不孕患者235例,所有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235例患者中,73.19%(172/235)的患者宫腔内存在病变,69.36%(165/235)的患者有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96.39%(160/166),特异度95.00%(57/60),假阴性率3.61%(6/166),假阳性率5.00%(3/60)。结论宫腔镜能为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有无病变提供准确的诊断,对于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强回声团块的不孕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引起阴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首先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妇女进行子宫附件B超检查。然后对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大于5mm的102例患者均采用宫腔镜检查,并且将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检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经宫腔镜检查的10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妇女,被发现内膜炎症50例,内膜息内19例,内膜增生31例,内膜癌2例。宫腔镜检壶诊断与病检诊断符合率内膜息肉为84.21%,内膜增生为87.10%,内膜癌为100%。结论: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检结果诊断符合率较高,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引起阴道出血者具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对异常出血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及定位活检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患者297例。结果:发现子宫黏膜下肌瘤17例,子宫内膜息肉34例,宫颈息肉48例,胚物残留22例,子宫内膜癌5例,子宫颈癌1例。结合定位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宫腔镜联合B超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符合率为80.81%。结论:采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结合病理,对早期确诊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有重要意义。发现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颈息肉、胚物残留、节育环残留、嵌顿等宫内病变。宫腔镜检查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有效、使用价值较高的诊断可以,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诊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高卫华 《当代医学》2010,16(2):50-51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B超相比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性及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6年10月~2008年12月因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854例(其中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74例)与B超诊断60例相比进行分析。全部子宫内膜息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并对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作对照,病理报告子宫内膜息肉155例,宫腔镜诊断符合率为89.08%,B超诊断符合率为38.71%。174例中,单纯息肉切除68例,息肉切除同时内膜电切45例,息肉切除同时诊刮61例。结论宫腔镜检查能够在直视下评价子宫内膜,准确、直观,是确诊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较大的、有症状的息肉应手术治疗,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TCRP);无生育要求合并高危因素者,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内膜切除术(TCRP+TCRE);降低术后异常子宫出血、排除内膜其他病变可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诊刮术(TCRP+D&C)。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力军 《当代医学》2009,15(36):38-39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B超相比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性及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4年10月~2008年12月因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427例,其中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87例与B超诊断30例相比进行分析。全部子宫内膜息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并对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作对照,病理报告子宫内膜息肉78例,宫腔镜诊断符合率为89.66%,B超诊断符合率为38.46%。87例中,单纯息肉切除34例,息肉切除同时内膜电切22例,息肉切除同时诊刮31例。结论宫腔镜检查能够在直视下评价子宫内膜,准确、直观,是确诊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较大的、有症状的息肉应手术治疗,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TCRP);无生育要求合并高危因素者,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内膜切除术(TCRP+TCRE);降低术后异常子宫出血、排除内膜其他病变可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诊刮术(TCRP+D&amp;C)。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点,探讨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住院的70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资料,均做B超检查,且均经宫腔镜检查并做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结果 子宫内膜良性息肉65例,子宫内膜息肉癌变2例,子宫内膜息肉非典型增生3例.结论 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以良性病变为主,但有癌变的可能.明确诊断需宫腔镜结合组织病理学诊断.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是治疗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常规方法,若发现癌变应尽早行子宫全切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子宫内膜息肉(EP)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78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息肉(EP)者再行宫腔镜检查,并行息肉摘除或诊断性刮宫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阴道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3.59%,误诊率为6.41%。结论阴道超声作为无创检查方法,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作宫腔镜术前筛查及术后随访;是提示EP更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诊刮在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7例因子宫异常出血行B超检查拟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分别行宫腔镜及单纯诊刮,比较两种诊刮的诊断与诊刮标本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对宫腔镜下诊刮者并行宫腔镜手术,术后口服妇康片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宫腔镜下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2.5%,单纯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符合率为76.4%,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月经恢复正常182例,有效率为97.3%。结论宫腔镜是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阴道B超和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 EP)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10例阴道异常出血或不孕的患者,进行阴道B超及宫腔镜检查和(或)镜下活检,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计算2种方法与最后病理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结果 阴道B超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62.24%、82.43%、84.32%、15.68%、17.57%.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83.07%、93.10%、95.63%、4.37%、6.89%.结论 阴道B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与病理的符合率较低,因其无创、方便和快捷, 可作为子宫内膜息肉术前筛查和术后随访的手段.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更高的病理符合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阴道B超联合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40例。结果选取的140例病例包括异常子宫出血98例、月经无改变者42例;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占位病变的113例、子宫内膜增厚27例。宫腔镜手术中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合并宫腔粘连患者12例、合并子宫黏膜下肌瘤者5例,病理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合并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者10例,增生合并感染者32例。全程平均手术时间为(14.66±5.08)min,所用的灌洗液量为(977.23~3428.14)ml,术中出血量为(11.55±4.98)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0.51%。结论阴道B超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联合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有显著效果,安全性高,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