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脾静脉置管抗凝治疗对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择期行脾切除断流术的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置管组和对照组,采用超声多普勒和(或)强化螺旋CT扫描监测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全部随访3个月,对照组累计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6.7%,置管组为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脾静脉置管以200U/h的剂量输入肝素溶液对体循环静脉血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无影响。结论断流术后经脾静脉置管抗凝治疗能有效降低门脉高压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行脾切除加门体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机制及其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接受脾切除加门体断流术的病例,30例患者分成A(对照组,n=13)、B(治疗组,n=17)两组,其中B组术中采用解剖性脾切除.观察两组术后门脉系统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分别于术后第一、二周行门脉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门脉系统血栓形成A组10例(10/13),B组5例(5/17).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性切脾可以降低门脉高压脾切除、门体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几率.  相似文献   

3.
杨健  钟麟 《中国药房》2012,(24):2254-2257
目的:观察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以下简称"脾切断流术")后低分子肝素钙在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0-2011年内因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断流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抗凝治疗,试验组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血栓预防。观察2组患者术后门静脉流速、血栓发生率。结果:2组术后门静脉流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门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地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且给药方法简单,局部不用特殊护理,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4.
龚先贵  范新萍  吴红 《江西医药》2010,45(7):654-655
目的探讨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后脾静脉血栓的成因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并发脾静脉系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联合断流术病人36例,脾静脉血栓发生5例,约7.2%。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经早期口服双嘧达莫、拜阿司匹林,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祛聚治疗,随诊3~6个月,血栓无进一步发展或消失,也未引起相应其它并发症。结论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后脾静脉系统血栓有一定发病率,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10月因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于术后即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性抗凝治疗,对照组术后不常规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当血小板计数大于500×109/L或门静脉系统形成血栓时,再采用全身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术后血小板、凝血功能变化及门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小板、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并不增加断流术术后出血风险,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脾部分栓塞后再行脾切除 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插管对部分脾动脉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待血象升高后行脾切除 门-奇静脉断流术.结果本组10例,1例栓塞后第1天起血小板、白细胞增加,9例第3天起血小板、白细胞明显增加,达至手术标准;1例栓塞后第2天行脾切除 门-奇静脉断流术,1例第3天行脾切除 门-奇静脉断流术,8例第4天行脾切除 门-奇静脉断流术,1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与以往同类患者相比,平均住院天数缩短9.8 d(P<0.01),平均住院费用下降4306.8元(P<0.01),而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上升.结论脾部分栓塞 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不仅安全,且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7.
<正>意外伤害所导致的脾破裂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常常需要急诊做脾切除以挽救患者的生命。而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是脾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虽然大样本调查显示:外伤性脾切除术后的门静脉血栓发生率微乎其微[1]。但是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外伤性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仍时有发生。PVT包括门静脉主干及分支、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下静脉发生的血栓。血栓更有可能蔓延至肠系膜上静脉,引起门静脉海绵样变,肝前性门脉高压。后期可以堵塞血  相似文献   

8.
洪勤英 《淮海医药》2011,29(1):47-48
目的 总结联合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在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中的临床经验,并观察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巨脾、脾亢、胃底食道中重度静脉曲张及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19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中重度曲张及出血行脾切除门奇断流联合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16例.1...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近端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2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采用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56例病例,统计术中门静脉压力改变、术后CDFI检测脾静脉及分流通道情况,并从术后并发症、肝功能、再出血三方面总结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前后门静脉压由(37.55±5.37)cmH2O降至(25.03±4.66)cmH2O,平均下降(12.53±7.23)cmH2O(P<0.05)。术后1、3、12、24个月脾静脉及脾肾静脉分流通道血栓形成分别为0、1、2、3例;脾肾静脉分流口直径0.75~1.25cm,平均(0.98±0.37)cm;门静脉血流均为向肝血流,脾静脉血流均为逆肝血流。术后肝功能均恢复正常。术后并发症共4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或好转。2例于术后3年、5年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经查为脾肾静脉分流通道血栓形成者。结论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手术既保留了分流术及断流术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国产吻合器在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于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89例,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87例。对照组行单纯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吻合器行食管下段部分切除再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食管和胃底静脉转归、再出血发生率和生存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后经复查纤维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显示,观察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年,观察组患者1、2、3年累计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1、2、3年累计生存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国产吻合器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能提高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彻底性,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华法林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常规治疗结合华法林抗凝治疗)和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未进行华法林治疗)各28例,连续治疗1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评估患者门静脉血流速度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经腹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确诊为肝炎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行外科断流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断流术加胃底黏膜下血管阻断的经腹联合断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发生;实验组患者并发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随访期间累计上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降低术后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必净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在该院近2年诊断为肝炎后门静脉高压症接受脾切除+断流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4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术后使用血必净,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1、3、5、7 d 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免疫指标、炎症反应指标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结合胆红素(DBil)、凝血酶原时间(PT)、T 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免疫球蛋白 IgG、IgM、C 反应蛋白(CRP)及门静脉血栓发生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使用血必净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及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Portal vein thrombosis (PVT)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portal hypertension. It may occur as such with or without associated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formation on its management is scanty.
Aim  To provide an update on the modern management of portal vein thrombosis. Information on portal vein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s also updated.
Methods  A pubmed search 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literature using search items portal vein thrombosis-aetiology and treatment and portal vein thrombosis in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esults  Portal vein thrombosis occurs because of local inflammatory conditions in the abdomen and prothrombotic factors. Acute portal vein thrombosis is usually symptomatic when associated with cirrhosis and/or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thrombosis. Anticoagulation should be given for 3–6 months if detected early. If prothrombotic factors are identified, anticoagulation should be given lifelong. Chronic portal vein thrombosis usually presents with well tolerated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 It is diagnosed by imaging, which demonstrates a portal cavernoma in place of a portal vein. Anticoagulation does not have a definite role, but bleeds can be treated with endotherapy or shunt surgery. Rarely liver transplantation may be considered.
Conclusion  Role of anticoagulation in chronic portal vein thrombosis needs to be further studi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普外科1996年5月—2009年5月行脾切除术后患者52例,其中门静脉血栓形成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脾切除加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15例中,13例康复出院,1例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再出血死亡。结论血小板的异常和血流的改变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陈亚晗 《安徽医药》2013,17(8):1336-1337
目的探讨分流术与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该院从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共113例采用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患者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情况,比较两者的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再出血、肝性脑病和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自由门静脉压(free portal pressure,FP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P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期间,分流组分流术组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减轻率和腹水消失率优于断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肝功能好转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患者,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肝性脑病和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流组再出血及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断流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流组肝性脑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分流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相比分流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该手术方法具有肝性脑病不易发生,较好的维持入肝血流且止血彻底,肝功能影响小的优势,且手术创伤较小、手术死亡率低、操作简便,易于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