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凯  董铁立 《中原医刊》2011,(13):62-63
目的探讨缩宫素对两种麻醉方式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子宫肌瘤剔除手术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全麻组20例,采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组20例,选择第2~3腰椎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加1.19%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液16ml,观察记录麻醉前5min、麻醉后5min、缩宫素注射后1rain的生命体征:心率(HR)、无创血压(NIBP)、脉氧饱和度(SpO2)。结果两组缩宫素注射后血压下降,但连续硬膜外麻醉组血压下降显著(P〈0.01)。结论缩宫素在静脉全麻下对子宫肌瘤剔除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小于连续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2.
孙凯  董铁立 《中原医刊》2011,(11):52-53
目的探讨缩宫素对两种麻醉方式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子宫肌瘤剔除术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麻醉组采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组选择第2—3腰椎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1.19%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液12~16ml,观察记录麻醉前5min、麻醉后5min、缩宫素注射后1min的生命体征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缩宫素注射后血压下降,但连续硬膜外麻醉组血压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缩宫素对静脉全麻子宫肌瘤剔除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连续硬膜外麻醉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不同缩宫素用法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及子宫收缩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产妇16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85)和对照组(n=82),胎儿娩出后均给予产妇10 U缩宫素子宫肌层注射,同时观察组给予20 U缩宫素静脉滴注,对照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加用5 U缩宫素静脉推注。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情况、胎盘剥离情况、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胎盘自然剥离率、胎盘自然剥离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 h阴道出血量、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后30 s、1 min、2 min、3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心动过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娩出后均给予产妇10 U缩宫素子宫肌层注射,同时给予20 U缩宫素静脉滴注即可达到减少出血、增强子宫收缩的效果,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及缩宫素对剖宫产患者的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40例无妊娠合并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n=20),分别于娩出胎儿后A组立即给予催产素10U缓慢静脉注射加催产素20U子宫肌注射,B组催产素20U子宫肌注射,两组均于术后给予米索前列醇25μg纳肛.应用CFD-Ⅱ型心血管功能检诊仪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胎儿娩出后及应用缩宫素后监测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两组在硬膜外麻醉后每搏功指数、大循环血容量及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下降(分别为P<0.05或P<0.01),娩出胎儿后每搏血量、心输出量、每搏功指数、大循环血容量及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下降,总血管阻抗升高(分别P<0.05或P<0.01).两组血液动力学参数分别于娩出胎儿后(2.1±0.4)min及(3.0±0.6)min回复至基线水平.两组间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对患者血液动力学产生显著影响,术中联合应用缩宫素是安全的,并有利于血液动力学变化的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5.
汪涛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150-151,153
目的研究对比剖宫产患者采用静脉推注、静脉缓慢滴注和子宫底肌注缩宫素三种不同的方法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待胎儿娩出后立即A组静脉推注缩宫素20U;B组静脉缓慢滴注乳酸林格式液500mL加缩宫素20U;C组子宫底肌注缩宫素20U。观察三组患者用药后的MAP、HR变化。结果A组患者的循环功能明显具变化,B组患者的循环功能稍有变化但没有A组明显,C组患者的循环功能无明显变化,A组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剖宫产术中静脉应用缩宫素对患者的循环功能短时间会产生影响,而静脉推注对循环功能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杨淑引  陈伟红  金荷照 《浙江医学》2014,(12):1085-1087,1090
目的:探讨缩宫素在剖宫产手术中防治产后出血的应用策略。方法选择剖宫产手术150例,分成A、B两组,A组(72例):钳夹脐带时行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20 U(负荷剂量),随后继以40 U缩宫素缓慢静脉滴注;B组(78例):在钳夹脐带时仅以40 U缩宫素缓慢静脉滴注(无负荷剂量)。比较两组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状况(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子宫收缩情况、出血量、手术时间、缩宫素用量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及头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一般状况(年龄、体重、孕龄及孕次)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产妇在给予负荷剂量缩宫素后出现子宫收缩明显加强(5~10 min)、心率增快(5~20min)、收缩压(5~15min)及舒张压(10~15min)下降(均P<0.05);A组缩宫素总用量增加(P<0.05)。两组产妇的手术持续时间、总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给予负荷剂量的缩宫素虽可提早子宫收缩时间,但对产妇转归无明显影响,反而可影响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无负荷剂量的缩宫素静脉输注可对产后出血起到相同的临床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缩宫素对腰-硬麻醉下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100列选择剖宫产孕妇,随机分成4组,Ⅰ、Ⅱ、Ⅲ、Ⅳ组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娩出胎儿后宫腔注射缩宫素10 u,随后静脉输注5 u(Ⅰ组)、10 u(Ⅱ组)、15 u(Ⅲ组)、20 u(Ⅳ组)四种不同剂量缩宫素,观察输注缩宫素时T0、T1(5 min)、T...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体注射缩宫素加持续静脉输入对ASAⅠ~Ⅱ级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4例ASAⅠ~Ⅱ级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均于产妇胎儿娩出后即刻行子宫体注射缩宫素,观察组接受子宫体注射缩宫素10 U+持续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对照组接受子宫肌内注射缩宫素20 U+持续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均治疗2 h。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 min血流动力学(动脉压、心率)情况,对比两组术中、产后2 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 min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产后2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3/47),低于对照组的27.66%(1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子宫体注射缩宫素加持续静脉输入可减少ASAⅠ~Ⅱ级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量,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对血压影响的疗效。方法:4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胎儿娩出断脐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舌下含服卡孕栓1 mg,实验组:胎儿娩出断脐后子宫切口上缘注射缩宫素20 U,子宫切口下缘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 mL,12 h后臀部肌内注射益母草2 mL。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方法无升高血压及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明显升高血压且有恶心呕吐腹泻及寒战高热不良反应。两组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好且对血压无明显影响,安全、无不良反应、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特别适合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0.
李晓军 《中外医疗》2013,32(2):10-1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作为一种短效阿片类药物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剖宫产全麻对于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与氯胺酮应用于剖宫产全麻对于产妇及新生儿影响的比较。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孕37~41周择期剖宫产产妇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25):采用丙泊酚1~1.5mg/kg,瑞芬太尼1ug/kg(静脉缓推1~2min注射完),司可林1~2mg/kg全麻诱导;B组(n=25):采用氯胺酮1~2mg/kg,司可林1~2mg/kg全麻诱导。记录两组产妇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T1)、胎儿娩出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血压,心率;记录两组新生儿1、5min的Apgar评分及新生儿娩出时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A组产妇血流动力学较B组更为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剖宫产全麻对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有效,且较氯胺酮全麻能更好的维持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0.75%甲磺酸罗哌卡因剖宫产手术中静滴缩宫素对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50例ASAI级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两组都是硬膜外麻醉下L1~2间隙,穿刺头向置管。给药实验量2%利多卡因5mL,5min后无全脊麻出现时给0.75%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5~7mL。A组:胎儿取出后子宫注射缩宫素20U;B组胎儿取出后子宫注射 静脉滴注缩宫素20U。监测ECG、HR、MAP、SPO2,经鼻导管给氧2.0L/min分别于注射缩宫素前和注射缩宫素后5、10、15和20min记录MAP和HR。结果A组MAP、HR在注射缩宫素后下降不明显,B组静滴缩宫素后MAP下降较明显,HR呈增快的趋势。结论在应用0.75%甲磺酸罗哌卡因的剖宫产手术中静滴缩宫素可导致患者MAP明显波动。  相似文献   

12.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唐中建  冯国琼 《四川医学》2003,24(4):364-365
目的 比较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在胸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在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胸部手术病人(ASAⅠ-Ⅲ级),随机分成两组(n=40),I组应用硬膜外阻 滞复合全麻并术后病人自控镇痛,Ⅱ组病人应用单纯全身麻醉,并对术中BP,SpO2,ECG, 麻药用量,术后苏醒程度,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1)I组病例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2)I组全麻药用量少,苏醒迅速彻底。(3)Ⅱ组术后呼吸再抑制,肺部并发症多。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更有利于胸科手术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及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静脉应用缩宫素对产妇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于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推注缩宫素10单位;B组同方法推注缩宫素20单位;C组胎儿娩出后不推注任何药作为对照。观察三组产妇用药后的循环系统SBP、DBP、HR、SPO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A、B两组产妇除SPO2外其它循环指标均有明显变化:SBP、DBP有明显下降,HR有明显上升,C组产妇循环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A、B两组用药前后循环功能指标变化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l)。结论剖宫产术中静脉应用缩宫素对产妇的循环系统功能在短时间内可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缩宫素对腰-硬麻醉下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100列选择剖宫产孕妇,随机分成4组,Ⅰ、Ⅱ、Ⅲ、Ⅳ组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娩出胎儿后宫腔注射缩宫素10 u,随后静脉输注5 u(Ⅰ组)、10 u(Ⅱ组)、15 u(Ⅲ组)、20 u(Ⅳ组)四种不同剂量缩宫素,观察输注缩宫素时T0、T1(5 min)、T2(10 min)、T3(15min)、T4(20 min)、T5(30 min)时血压及心率,并记录麻黄碱用量,恶心呕吐及出血情况.结果:四组使用缩宫素血压均下降、心率增快,Ⅳ组血压下降明显,麻黄碱用量大,恶心呕吐列数多,四组在出血量上无明显差异.结论:缩宫素可加重腰-硬麻醉下产妇低血压,增快心率,随着缩宫素剂量增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7):109-111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和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心血管的影响。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2015 年4 月~2017 年4 月收治的80 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麻醉方法分为硬膜外麻醉组(n=40)和全身麻醉组(n=40),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血浆E、NE 浓度。结果 T2 时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HR 显著高于全身麻醉组(P<0.05),T3 时的HR、MAP 均显著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T2 时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血浆E 浓度显著高于全身麻醉组(P<0.05),T3 时的血浆NE 浓度显著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心血管的影响较全麻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翠英 《中原医刊》2011,(18):100-101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IU、静脉注射缩宫素20Iu,同时术中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Iu,静脉注射缩宫素20Iu。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2h内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结果治疗组术中及术后2h平均出血量(119±68)ml,与对照组(241±81)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使用缩宫素的同时,采用术中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有高危出血因素的患者剖宫产术后出血,临床效果较好,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和单纯全麻用于外科上腹部手术时术中及术后情况,为上腹部手术选择更多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60例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组(A组,n=30)和单纯全麻组(B组,n=30)。记录患者诱导前、诱导插管后、手术开始时及拔管后HR、MAP、CVP;记录麻醉期间用药维持量、术毕拔管时间、术毕清醒时间、术后出现疼痛的时间及躁动次数;并观察术后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镇痛情况。结果:A组术中所需的丙泊酚、罗库溴铵、瑞芬太尼的剂量明显少于B组(P〈0.05);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两组术后躁动、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出现疼痛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A组满意率高于B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术中所需的静脉、吸入麻醉药量明显减少,拔管时间缩短,苏醒时躁动发生率显著减少,术中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子宫癌扩大根治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44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子宫癌扩大根治术病人,随机分成单纯全麻组(GA组n=22),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A组n=22)。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全麻用药量、苏醒时间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与GA组相比,GE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全麻用药量少、苏醒快、术后镇痛质量高(P〈0.05),但麻醉诱导期血压下降更为明显,应注意监测和防范。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是子宫癌扩大根治术的良好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高原地区剖宫产术中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防治缩宫素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S组,n=30)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30)。选择左侧卧位,进行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联合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射0.5%罗哌卡因3 ml,调整麻醉平面T6以下,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层注射20 U催产素。D组夹闭脐静脉时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 ug/kg,5-10 min注射完成。S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记录缩宫素给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平均动脉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较S组心率在缩宫素给药后变化幅度较小(P0.01)。D组在缩宫素给药5 min后较S组BIS、OAA/S评分轻度下降(P0.01),胸闷、面色潮红、恶心、呕吐、寒战、烦躁不安等各项不良反应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减少缩宫素的不良反应,使剖宫产后血液循环更稳定,并且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20.
欣母沛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欣母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孕妇270例(包括双胎、巨大儿、羊水过多、前置胎盘),随机分为三组,即欣母沛组(n=98例):胎儿娩出后立即缩宫素20u静滴+欣母沛250μg宫肌注射;米索前列醇组(n=87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U静滴+缩宫素20u宫肌注射+米索前列醇600峭塞肛,缩宫素组(n=85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u静滴+缩宫素20U宫肌注射。计算3组术中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并观察三组副反应。结果米索前列醇组及缩宫素组术中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4h血红蛋白平均下降值明显高于欣母沛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欣母沛用于有产后出血倾向者的剖宫产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其效果优于其它宫缩剂,且具有安全、高效、迅速、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