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了目的 探讨远端同源异型盒2(Dlx2)和叉头盒O3a(FoxO3a)在SD大鼠脑皮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点。 方法 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Dlx2 mRNA和FoxO3a mRNA分别在受孕11d(E11)、E13、E15、E17、E19及生后1d(P1)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Dlx2和FoxO3a在E11、E13、E15、E17、E19及P1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FoxO3a与Dlx2 mRNA在E11~P1均有表达,而FoxO3a mRNA表达高峰明显早于Dlx2 mRNA;Dlx2 mRNA表达在E15~E17时大幅度上升,而在此之后始终保持这一高水平的表达;Dlx2 mRNA与FoxO3a mRNA的表达在E15~P1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Dlx2基因在E19时出现mRNA水平的高表达而未见蛋白表达。 结论 Dlx2和FoxO3a基因在胚胎后期鼠脑皮质中均有表达,且其表达趋势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两基因的分布随皮质分层而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NKCC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索局部亚低温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成常温组和亚低温组.应用"线栓法"实现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2h后拔出线栓进行再灌注,于再灌注3h、12h、24h和72h处死大鼠.应用RT-PCR方法观察NKCC1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亚组相比,缺血-再灌注亚组大鼠缺血区皮质NKCC1 mRNA水平明显升高,开始于再灌注3h,12h~24h达到高峰,72h开始下降,亚低温组各再灌注时间点NKCC1 mRNA水平均低于常温组中相应亚组的水平.结论:局部亚低温通过抑制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KCC1 mRNA水平的上调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时皮质及海马中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变化。方法: 分假手术组和模型(HI)组。用新生7 d的大鼠建立新生儿HIBD的模型,于缺氧后不同时点取脑,分别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观察双侧皮质及海马caspase-3 蛋白及mRNA表达的程度。结果: HI组皮质及海马caspase-3 mRNA 于HI后0 h出现瞬时高表达,然后下降,6 h可检测到mRNA和蛋白同时升高,表达峰值于HI后24-48 h出现,然后下降。结论: Caspase-3参与未成熟脑HIBD后皮质及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的进程。在其表达峰值出现以前,即HI后24-48 h之前,抑制caspase-3的表达,应是治疗脑损伤的适宜时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WIN55-212-2对大鼠局灶性脑出血后大脑皮质内PKAC-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c-Fos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VII型胶原酶制作脑出血模型,半小时后腹腔注射WIN55-212-2。实验动物均在术后24h取出脑组织,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大鼠脑皮质内蛋白激酶A(PKAC-β)、c-Fos和BDNF mNRA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KAC-β和BDNF的蛋白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定位PKAC-β、c-Fos和BDNF蛋白在神经细胞的表达。结果:WIN55-212-2能明显改善脑出血的神经缺失症状,并上调脑出血侧皮质内BDNF和c-Fos的表达,但是抑制PKAC-β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KAC-β、c-Fos和BDNF蛋白分别在神经元胞膜上、神经元的细胞核上或胶质细胞的胞质中表达。结论:WIN55-212-2不仅可以通过上调转录因子c-Fos mRNA从而增加BDNF的表达量,还可能通过抑制PKA诱导BDNF的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新生大鼠神经细胞中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酯酶系统失衡及人参皂苷Rb1对此作用的干预效应。方法 从新生大鼠海马分离神经干细胞(NSCs)体外培养,诱导分化7 d后收获新生神经细胞,分3组:Aβ25~35组的培养基中加入20 μmol/L Aβ25~35处理12 h;Rb1+Aβ25~35组先在含10 μmol/L Rb1的培养基中预处理24 h后,再用20 μmol/L Aβ25~35处理12 h;对照组不加任何其他处理因素。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新生神经元的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酯酶和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结果 Aβ25~35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CDK-5)的mRNA表达增加,蛋白磷酸酶2A(PP2A)的mRNA表达减少;荧光显微镜下活化型GSK-3β(pY279, 216)表达增加,PP2A表达降低;微管相关蛋白Tau(pS396)和Tau(pS262)的阳性细胞率明显增高。Rb1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Aβ25~35引起的上述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酯酶和Tau改变。结论 Aβ25~35诱导体外分化的新生大鼠神经细胞的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酯酶系统失衡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人参皂苷Rb1可减轻Aβ25~35引起的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脑皮质TNF-α及其mRNA表达的时程变化,本实验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不同再灌注时间大脑皮质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脑皮质内TNF-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脑缺血1h,再灌注12h后大脑皮质内TNF-α及其mR-NA的表达开始升高,24h后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两组大脑皮质TNF-α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的TNF-α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本研究结果表明,TNF-α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CP-1、PAI-1和Col-Ⅰ表达的影响,并探讨槲皮素的作用。方法:以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为研究对象,采用TGF-β1(10 μg/L)刺激,部分实验中培养的细胞在刺激前用槲皮素(50 μmol/L)预处理90 min。MCP-1及COL-Ⅰ mRNA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PAI-1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结果:NRK-52E 细胞在TGF-β1刺激后MCP-1 mRNA显著上调,在2 h开始升高,8 h达高峰,呈时间依赖性;PAI-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也显著增加;同时,TGF-β1还显著上调Col-ⅠmRNA的表达,24 h为正常的2.4倍(P<0.05)。槲皮素预处理后,TGF-β1诱导的MCP-1、PAI-1和Col-Ⅰ的上调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槲皮素能够通过抑制MCP-1、PAI-1和Col-Ⅰ的表达而部分逆转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的积聚,这可能有利于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PLC-γ1mRNA的表达变化及亚低温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亚低温组(SHP组),I/R、SHP组又分为24h、36h、72h亚组,每组10只动物。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时间点脑皮质中PLC-γ1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组、I/R组、SHP组脑皮质中均有PLC-γ1mRNA的阳性表达,I/R组的阳性表达水平随损伤时间的延长逐渐下调,SHP组各时间点脑皮质PLC-γ1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I/R组。结论亚低温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PLC-γ1mRNA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
探讨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表达的变化,揭示短暂缺血时神经系统发生内源性脑保护的机制。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PT-PCR)技术,检测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脑内Epo的表达变化。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Epo蛋白在脑内表达广泛,主要颁布在缺血侧基底节区、海马和部分皮层。在缺血再灌注1h和6h,基底节区Epo蛋白和mRNA表达较高,再灌注12h,基底节区Epo表达减少,额顶皮质Epo表达增加,再灌注24h,额顶皮质Epo表达达到高峰,48h开始下调。因此,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表达的变化,可能是机体发生内源性脑保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