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特点与儿科高级生命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56年首次除颤器的应用,到1960年Kouwenhoveu等公布胸外按压是恢复心跳骤停患者的有效方法,现代心肺复苏(CPR)技术开始形成,1966年全美复苏会议对CPR技术标准化,1974年制定CPR指南,多次修订再版,最新CPR指南于2005年公布,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CPR指南。一、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  相似文献   

2.
患儿,女,1个月,系双胎之长,因“咳嗽2d、抽搐12h、呼吸心跳骤停复苏后30min”入院。入院前2d,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呈阵发性频咳,无发热,无腹泻。入院前1d在我院门诊静脉滴注头胞唑肟,2h前在家出现抽搐,表现为双目凝视,双下肢抖动,家长未给予重视,6h后来我院急诊,给予安定、苯巴比妥控制抽搐,甘露醇减轻脑水肿,静脉滴注过程中,患儿忽然面色发灰,呼吸心跳骤停,给予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复苏后30min转入我科。  相似文献   

3.
心肺复苏用药的某些有关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跳呼吸骤停是儿科常见危症,必须分秒必争地施行心肺复苏术,以保证全身重要器官尤其是心、脑的血流灌注及氧供应,为促使患儿心搏与自主呼吸恢复,在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循环的同时,即可应用复苏药物。为保证疗效选择恰当药物,并以正确方法投药至关重要,现就药物使用中的某些问题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心、肺、脑复苏是急诊中极为重要的措施。措施得力,方法恰当,精心治疗,可使某些垂危患儿化险为夷。方法不当、监护不力,也可能给患儿造成新的损伤。本文重点讨论非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复苏过程中造成ARDS的某些情况,供同道在抢救中参考。 一、心脏胸外按压造成胸外伤性ARDS 心脏复苏中,正确的心脏胸外按压方法应为广大医护  相似文献   

5.
心肺复苏术人工通气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术(CPR) 的最佳顺序。方法 检测了两组共12 例不同心肺复苏术患儿1 小时内的血气结果。一组仅单纯心脏挤压,另一组心脏挤压同时伴有机械通气。结果 在心跳骤停后的最初30min ,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无实际临床意义。结论 人工通气可以延搁,CAB顺序复苏术比ABC顺序复苏术更为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6.
儿科高级生命支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儿科高级生命支持 (PALS)是为医护专业人员提供的一个评估和处理危重病儿的标准方法 ,目的是使儿科专业人员懂得识别小儿心肺骤停的发生并掌握其预防方法 ,掌握使呼吸衰竭、休克或心肺骤停病儿复苏并稳定所需要的技术。一、PALS的基础———小儿基本生命支持 (PBLS)PBLS包括一系列评估和运动技巧的设计 ,以支持或恢复呼吸骤停或心跳停止患儿的有效通气和循环 ,包括确定反应性、气道评价和打开气道、呼吸评价和人工呼吸、循环评价和胸外按压。现代心肺复苏 (CPR)方法在 2 0世纪 5 0年代逐步形成 ,其挽救了众多因心跳呼吸停止病人的生命。人们认为《圣经》最早提出口对口通气 ,公元前 80 0年先知Elisha运用此法救治了濒死的孩子 ,此后再无进展 ,人们把注意力转向手法通气 ,直到 2 0世纪 5 0年代 ,由于手法通气效果不佳 ,才重新采取口对口通气方法 ,195 8年助产士用这项技术有效地抢救了新生儿的生命并普遍将其作为首选方法而得到应用。195 6年首次记载除颤器的应用 ,电除颤转复致死性心律紊乱至正常节律掀开了医学史上崭新的一页。 196 0年Kouwen hoveu等公布了胸外按压对恢复心跳骤停患儿...  相似文献   

7.
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用量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研究认为,加大肾上腺素用量可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我们对34例突发心跳骤停患儿复苏期间肾上腺素用量进行了观察。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4例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2mo~14a,其中2mo~1a13例,2a~6a15例,7a~14a6例.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有急性喉梗阻6例,急性中毒11例,意外窒息5例,神经根炎严重缺氧5例,其他7例,均在骤停3min内进行复苏(平均1.83min)。二、复苏方法与用药均给予人工辅助呼吸和胸外按压,23例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均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后立即静注肾上腺素,按剂量分3组,1组(0.01~0.02)mg/(kg·次),2…  相似文献   

8.
现场心肺复苏的提高和普及,为复苏争取了时问,且提高了脑复苏的成功率,而复苏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抢救成败的重要一环。为此,作者根据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特点,回顾总结了我院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药物使用及其监测的结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儿童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危急的情况之一,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儿童心跳呼吸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率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机体长时间的缺血缺氧,容易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患儿长期存活率并不高,远期预后不佳.因此,如何使心肺复苏更为有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该文就影响复苏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儿童心跳呼吸骤停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心跳骤停后,心脏丧失排血功能,脑血液循环中断,呼吸亦停顿,机体濒临死亡状况,如能立即积极给予心肺复苏仍有可能挽救生命。由于心跳骤停,血液循环中止,供氧中断,机体组织缺血缺氧,CO_2及无氧代谢产物——乳酸大量堆积,形成酸中毒,而以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较为多见,同时细胞内钾离子大量释出,进一步影响心肌收缩功能和冠脉的血液灌注,因此使用心肺复苏药物和维持体  相似文献   

11.
30064例住院患儿中心跳呼吸骤停及心肺脑复苏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30,064例住院患儿进行了心跳呼吸骤停和复苏措施的调查。系统总结了小儿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特点,发现年龄愈小其发生率愈高,原发疾病以感染多见(占84.55%),窒息是发生骤停的主要直接因素,多为缺氧后极缓窦律而停搏,即时存活较成人高但常可反复骤停,复苏后体温不升、脑水肿、呼吸循环功能不全和严重腹胀较易发生。通过比较发现气道通畅是复苏的关键,宜道选肾上腺素静脉注射,而心内注射和联用‘三联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一家独立的儿童医院设立医疗急救小组(MET),特定目标为将ICU外心跳呼吸骤停发病率降低50%,并维持6个月以上。方法设立MET前回顾所有在重症监护区外进行心肺复苏患儿的记录,以决定MET的实施规范。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呼吸停止或心跳呼吸骤停。对MET可避免发生的危重情况也进行了前瞻性定义。记录MET设立前后呼吸停止或心跳呼吸骤停发病率。结果设立MET前呼吸停止或心跳呼吸骤停发病率的基线水平为25次,发病密度为0·27/1000病人天;设立MET后为6次,发病密度(呼吸停止 呼吸心跳骤停)为0·11/1000病人天,危险比率0·42(95%可信区间0~0·89,P=0·03)。在MET对呼吸停止或心跳呼吸骤停的预防作用上,MET设立前发病密度为0·14/1000病人天,设立后为0·04/1000病人天,危险比率0·27(95%可信区间0~0·94,P=0·04)。设立MET前后心跳呼吸停止发病率并无统计学差异。MET设立前ICU外心跳呼吸骤停死亡病例发病密度为0·12/1000病人天,设立后为0·06/1000病人天,危险比率为0·48(95%可信区间0~1·4,P=0·13)。ICU外心跳呼吸骤停总病死率为42%(36例患儿中,15例死亡)。结论在大型三级儿童医院启动医疗急救小组可降低重症监护区外发生呼吸停止和心跳呼吸骤停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98例呼吸心跳骤停与心肺复苏的临床分析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内科(350005)李淑闽,陈樊英,杨巧莉心肺复苏术(CPR)是急救技术重要而关键的抢救措施。急救复苏水平在逐步提高,但小儿CPR抢救成功率仍不满意。本文将1991~1995年98例CPR病例进...  相似文献   

14.
问 现代心肺脑复苏的概念如何 ?答 :众所周知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最危急、最严重的疾病状态 ,如不及时处理抢救 ,病人可迅速死亡 ,或可能留有程度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儿必须争分夺秒地采取急救手段 ,恢复患者的氧供应及排出二氧化碳 ,以达到有效气体交换 ;并用人工方法压迫心脏使之被动排血 ,维持有效血循环 ;并于心肺复苏开始后迅速进行脑损伤的预防及治疗 ,这一急救过程称为心肺脑复苏 (CPR)。这里尤其强调脑功能恢复与否是判断复苏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CPR后脑功能始终得不到恢复 ,则CPR为…  相似文献   

15.
对小儿尤其是婴幼儿若忽略了复苏后进一步处理和监测可发生反复骤停而死亡.本文对我院监护病房31例初步复苏后再次心跳呼吸骤停死亡者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临床上应当重视的致死直接原因.临床资料病例选择:1988年1月~1989年12月在监护病房  相似文献   

16.
随着急救复苏水平提高,院内小儿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增高,但对小儿院前呼吸心跳骤停的抢救仍不力,以致不少患儿失去抢救时机而死亡。本文通过对21例小儿院前呼吸心跳骤停及其抢救情况分析,就目前基层医院小儿急救存在问题及如何加强此项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Sun Y  Su M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9):718-718
患儿男性,5天,系孕1产1,足月顺产,生后1min Apgar评分10分,因发热1d入当地医院,入院时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强,给予抗感染治疗。入院第二天喂奶后出现面色青灰,呼吸心跳停止,给予清理呼吸道、吸氧、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从气管中吸出大量奶液。经心肺复苏后呼吸心跳恢复,两天后憋喘加重,哭闹时面色青灰,转入我院。查体:精神反应差,憋喘貌,呼吸70次/min,右肺叩诊浊音,呼吸音低,心率175次/min,节律规整,心音有力,腹软,肝脾不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小儿呼吸心跳骤停,不能及时获得静脉通道时,本文采取气管内给药使2例患儿复苏成功。其中1例为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入院第5日因呼吸不规则和紫绀而行气管插管,第6日突然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心脏按摩,1:1000肾上腺素1mg以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52 d,因呛奶5 h,心跳、呼吸停止复苏后2 h入院。患儿5 h前吃奶后呛奶,随后面色青紫,呼吸不规则,拍背后面色及呼吸好转。1 h后又面色青紫,呼吸微弱,大汗淋漓,随后呼吸心跳停止,在外院经气管插管,未吸出奶汁,胸外心脏按压,静推肾上腺素、阿托品、碳酸氢钠等抢救后心跳呼吸逐渐恢复。入院时查体:神志清,反应迟钝,面色稍苍白,四肢冰凉,可见花纹,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5~6 s,自主呼吸30次/min,无吸气三凹征,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音,心率118次/min、心律齐、心音低钝、无杂音,腹胀明显、叩诊鼓音,四肢肌张力稍低,膝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辅…  相似文献   

20.
开胸抢救小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心搏循环骤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脏压塞及心跳循环骤停的起因、治疗和疗效。方法 床边开胸抢救18例心内直视手术后心脏压塞及心搏循环骤停患儿。其中出血性心脏压塞7例,非出血性心脏压塞6例,血容量不足2例,心律失常3例。14/18例发生于术后4h内。结果 初级复苏全部成功,15例存活病儿无并发症,3例于复苏后2d内死于顽固性心功能不全。结论 小儿心内直视手术后出现心脏压塞及心搏循环骤停立即床边开胸抢救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