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州市大气中苯系物的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方法于2011年6月—2012年5月对广州地区大气中的苯系物浓度进行监测,并利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大气中5种苯系物(苯、乙苯、甲苯、二甲苯和苯乙烯)的健康风险进行初步评价。结果监测期间大气中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苯乙烯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48、15.72、5.79、7.60、1.64μg/m3。苯系物的各季节非致癌风险(HI)在1.54×10-2~3.94之间,以苯的非致癌风险最大;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合计非致癌风险在春、夏、秋季均1。苯的夏、秋季致癌风险(Risk值)分别为5.53×10-4、4.87×10-4。结论苯系物对人群健康存在非致癌风险;苯的致癌风险超过了美国环保署的建议值(10-6),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2.
兰州市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系物浓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甲苯、二甲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工作场所中上述3种苯系物对人体的危害也日趋严重.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1]规定了室内空气中上述3种苯系物的最高容许浓度:苯≤40 mg/m3,甲苯和二甲苯均≤100 mg/m3.为了解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笔者于2006年3-9月对兰州市部分工作场所,特别对易产生上述3种苯系物的工作场所进行了采样分析.……  相似文献   

3.
低浓度苯系物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浓度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漳州市某光电企业接触苯系物的作业工人186名作为接触组,选择同地区106名饮食行业食品从业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内科常规健康检查和实验室指标检测。用个体采样器采样,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空气中苯系物浓度。结果职业接触低浓度苯系物的工人高血压和白细胞减少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接触苯系物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和白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奉贤区近3年来苯、甲苯和二甲苯职业危害状况,为制定控制苯系物职业危害的具体措施和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使用苯系物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对企业进行连续3年(2009-2011年)7月到9月的作业场所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采样分析。结果苯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GTWA)均值为1.0 mg/m3,最高浓度为31.8 mg/m3;苯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CSTEL)均值为1.9 mg/m3,最高浓度为63.2mg/mg3;甲苯GTWA均值为29.4mg/m3,最高浓度为722.7mg/m3;甲苯CSTEL均值为82.1mg/m3,最高浓度为1908mg/m3;二甲苯GTWA均值为6.5 mg/m3,最高浓度为115.8 mg/m3,二甲苯CSTEL均值为20.0 mg/m3,最高浓度为408.9 mg/m3。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浓度合格率均在80%以上,但3年合计的苯、甲苯和二甲苯合格率比较,甲苯合格率明显低于苯、二甲苯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6,P0.05)。苯、甲苯和二甲苯的个体采样合格率高于定点采样,其中甲苯的个体和定点样本合格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3,P0.05)。甲苯和二甲苯的合格率在行业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38.45,P0.01)、(χ2=16.17,P0.05)。结论应加强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排毒防护措施、改善作业环境,加强职业卫生健康监护,有效控制急、慢性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低浓度苯系物职业接触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低浓度苯接触剂量与尿中反-反式黏糠酸(ttMA)、苯巯基尿酸(S-PM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关系.方法 以7家企业120名苯系物接触工人为研究对象(接触组),对照组为同企业共84名不接触苯系物的行政和后勤工作人员.热解析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环境中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高效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HPLC-MS-MS)测定职业接触人群尿中ttMA、S-PMA和8-OHdG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作业场所苯平均加权浓度(CTWA)0.25~5.98 mg/m3时,尿中ttMA、S-PMA与空气中苯浓度均呈相关性(r2=0.8759,r2=0.7497).低浓度苯系物(CTWA<6 mg/m3)、甚至低于3.25 mg/m3的苯也对职业苯接触人员造成遗传损伤,且损伤程度有随苯浓度的增高而增强的趋势;尿中8-OHdG含量与苯接触浓度呈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r2=0.181、P<0.01).结论 尿中ttMA、S-PMA与空气中苯浓度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作为低浓度苯职业性接触生物监测的接触标记物;低浓度苯具有遗传损伤效应,尿中8-OHdG可作为苯致遗传损伤的效应标志物.未发现混杂接触限值以内的甲苯、二甲苯(CTWA<50 mg/m3)对苯遗传损伤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
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是现代居室空气中重要的污染物质,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1]中推荐的苯系物测定方法包括:GB/T18883-2002附录B“室内空气中苯的检验方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2];GB/T11737-1989“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GB/T14677-93“空气质量甲苯和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以上3个推荐方法中GB/T14677-93采用热解吸法,可以对室内空气中的甲苯、二甲苯进行测定,并且可以使二甲苯的3种异构体得到分离。GB/T18883-2002附录B是以GB/T11737-1989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武汉铁路局2015年苯及苯系物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及接触水平,为控制职业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45例工务段和车辆段的苯及苯系物接触工人作为接触组,160例不接触苯及苯系物的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测定了作业环境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结果 现场共采集36个空气样本,检测结果均未超标.苯系物接触组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系物接触组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血压、心电图、腹部B超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业场所的苯、甲苯、二甲苯均未超标.血液系统损伤是苯系物对人体作用的早期重要指标,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及早的发现异常者,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上海市宝山区苯系物作业企业职业危害现状,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对该类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收集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检测车间苯系物浓度与工人个体接触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不同工龄组工人血常规各项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甲苯作业场所检测与个体采样结果均未超标,作业场所二甲苯检测点不合格率5.6%,1名工人二甲苯个体采样结果超标。16家企业职业卫生工作总费用209.8万元,接害劳动者人均职业卫生经费3 240元。 结论 应继续加强宝山区企业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切实保护苯系物作业工人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连市近几年企业车间苯系物的污染现状,防止发生急慢性职业中毒和控制职业病危害。方法对2010~2013年间委托检测的164家企业的苯系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的合格率均在98%以上,苯、甲苯、二甲苯的总检出率依次为7.02%、42.69%、32.04%;甲苯和二甲苯的总检出率高于苯的总检出率(P<0.01);2010~2013年甲苯每年的检出率高于苯的检出率(P<0.01);二甲苯每年的检出率也高于苯的检出率(P<0.01)。结论大连市近几年大多数企业都存在苯系物危害,甲苯和二甲苯作为有机溶剂使用较多,工人接触的多是低浓度苯系物,应重视低浓度苯系物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对企业加强监管,控制急慢性苯系物化学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09—2014年深圳市福田区工作场所苯系物职业危害状况,为制定控制苯系物职业危害的具体措施和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使用苯系物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系物经活性炭采集,二硫化碳解析后,注入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计算空气中苯系物浓度,并对福田区5年内的空气样品的检测结果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苯系物中,甲苯的检出率最高(36.7%),其余依次为乙苯(26.7%)、二甲苯(16.2%)、苯(6.9%)、苯乙烯(2.4%)。苯的检出率虽低,但检出浓度[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较高,27.3%的检出样品CTWA超过职业接触限值,部分样品达到职业接触限值的3~4倍,最高浓度为23.8 mg/m3。风险较大的其次为甲苯,6.7%的检出样本CTWA超过限值的50%,并有1.5%检出样品超标。二甲苯、乙苯、苯乙烯风险较小,其中乙苯检出率虽高,但浓度较低,CTWA全部分布于职业接触限值的10%以下。结论相比于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福田区工作场所苯、甲苯职业危害风险较大,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等防护措施,改善作业环境,加强职业卫生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11.
混苯作业女工尿液发育毒性的体外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小鼠腹水型肉瘤细胞会抑制试验监测混苯作业女工缩尿液的体外发育毒性,分别收集接触组和对照组6例女工班未尿液100ml,用XAD-2树脂进行浓缩。另以乙醇和甘氨酸为阳性和阴性对照进行方法学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次采样气相色谱同时测定工作场所中甲醇、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方法。方法: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HP123-0732(DB-1701)型毛细管柱分离、氢火焰检测器检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工作场所中甲醇、苯、甲苯和二甲苯,探索检测条件,并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该方法最低检测浓度:甲醇0.047 mg/m3,苯0.033 mg/m3,甲苯0.037 mg/m3,二甲苯0.041 mg/m3;相对标准偏差:甲醇在0.46%~1.89%之间,苯在0.855~4.74%之间,甲苯在1.35%~3.45%之间,二甲苯在1.87%~5.68%之间;平均采样效率为甲醇97.6%,苯94.4%,甲苯98.5%,二甲苯100.8%;平均解吸效率为甲醇98.8%,苯95.6%,甲苯97.5%,二甲苯99.8%。结论:该方法简单、适用,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安乐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6,(12):1077-1079
目的 了解近年来营口市儿童房环境空气污染状况.方法 于2006-2015年调查营口市124户家庭的儿童房,按照国标方法进行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检测和评价.结果 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89、0.15、0.008、0.053、0.056 mg/m3,超标率分别为23.4%,24.6%,0.8%,8.1%,8.1%.结论 2006-2015年营口市儿童房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甲醛和氨.  相似文献   

14.
黎珍容  潘羿  庞京玺  刘梁柯  郦胜  张奕 《职业与健康》2012,28(16):1948-1949,1952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汽车销售服务企业喷漆作业场所中苯、甲苯、二甲苯浓度,以预防苯系物和其他危害因素的联合作用对作业人员健康造成危害。方法选择该区内的汽车销售服务企业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19家进行喷漆作业场所监督监测和现场调查。结果抽检的该区汽车销售服务企业喷漆作业场所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多数分别为0.6、1.2和1.6 mg/m3,大多低于检出限。结论喷漆作业岗位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浓度虽然低于国家标准,但由此会产生的联合作用造成的职业危害潜在风险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商场装修前后室内空气中有机物的污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探讨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检测某商场装修前(土建验收时)、室内装修刚完成时(货架已摆好,开业前1个月)和装修后6个月(商场开业正常运转5个月时)室内空气的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浓度,比较不同时期商场室内空气有机物浓度水平。结果装修前甲醛指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浓度的峰值均出现在装修刚完成时,其中甲醛、甲苯、TVOC的超标率分别为22.2%、55.6%、55.6%。装修前甲醛平均浓度最低,为0.039 mg/m3,装修刚完成时平均浓度最高,为0.083 mg/m3,装修后6个月平均浓度逐渐降低,为0.054 m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装修刚完成时甲苯和TVOC的浓度明显高于装修后6个月(P<0.05),苯、二甲苯在这两阶段浓度尚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室内装修是造成室内空气有机物污染的主要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机污染物浓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循环水除漆装置对苯、甲苯、二甲苯的净化效率和排放浓度,喷漆车间工作场所空气质量是否达标。方法分别在净化前后的管道内端面设置采样点,采用净化前后同步等时采样,连续采取3个工作日的浓度,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净化后苯、甲苯、二甲苯的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0.72、3.04、36.4 mg/m3,平均净化效率分别为64.24%、82.46%和60.91%;喷漆车间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浓度均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喷漆房二甲苯CSTEL、CTWA浓度均超出标准。结论该净化装置对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有较好的效果。但苯类等有机溶剂类很难通过简单的喷淋吸收达到高净化效果,在循环水中加上能够吸附苯类的设施和吸附过程,可望提高其净化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胶合板企业为例,通过折减系数对其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进行调整,客观评价其职业健康风险等级,为保护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桂林市恭城县某胶合板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并运用折减系数调整其职业接触限值,结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经折减系数调整后,二甲苯AAEV=35 mg/m3,苯AAEV=4.4 mg/m3,木粉尘AAEV=2.2 mg/m3,甲苯AAEV=35mg/m3、苯酚AAEV=7 mg/m3。其中涂胶、据边及磨边岗位工种存在接触木粉尘浓度超标现象,最高接触浓度5.67mg/m3;喷漆岗位工种存在接触苯、甲苯、二甲苯浓度超标现象,苯最高接触浓度5.6 mg/m3,甲苯最高接触浓度64.2mg/m3,二甲苯最高接触浓度44.1 mg/m3。结论 运用折减系数对胶合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应接触限值进行调整,更...  相似文献   

18.
冯洪杰  边洪英  王华  贾克俊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314-1315,1317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工矿企业中苯、甲苯、二甲苯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为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同时引起管理者的重视,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方法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工作场所进行检测。按《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方法》的要求,采用活性炭管采集车间空气的样品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该区存在苯、甲苯、二甲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89家企业,行业分布以印刷业、家具制造业为主,在所有行业中占到90.60%,其他行业仅占9.40%;检测样品447个,苯样品浓度检测结果主要集中在6 mg/m3以下,甲苯、二甲苯样品浓度检测结果主要集中在50mg/m3以下。苯、甲苯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和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的合格率在行业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具制造业合格率均低于印刷和其他企业(P0.05)。结论目前,该区工作场所中苯、甲苯、二甲苯样品检测合格率虽然均在80%以上,但仍有超标现象,应继续加强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环境空气中低浓度苯系物的分析方法 ,研究最佳解吸条件和分析条件。方法 采用TenaxTA吸附 二次热解吸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结果 本方法对苯系物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 4 30 %~1 0 81 %之间 ,具有良好的重现性。苯系物的加标回收率大于 94 %。苯、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 0 0 9、0 1 2、0 2 3、0 2 6 μg m3。结论 本方法适合测定环境空气中低浓度的苯系物  相似文献   

20.
The exposure of gasoline pump repairers and inspectors to gasoline was studied at service stations and repair shops in Finland in April-June 2004. The average air temperature ranged from 7 degrees C to 16 degrees C and wind speed from 2.5 to 7 m/s. The gasoline blends contained mixtures of methyl tert-butyl ether (MTBE) and tert-amyl methyl ether (TAME), the total content of oxygenates being 11-12%. The content of benzene was <1%. Breathing zone air was collected during the work task using passive monitors. The mean sampling period was 4.5 h. The mean TWA-8 h concentrations for MTBE, TAME, hexane, benzene, toluene, ethylbenzene and xylene were 4.5, 1.3, 0.55, 0.23, 2.2, 0.26 and 1.1 mg/m3, respectively. None of the individual benzene concentrations exceeded the binding limit value for benzene (3.25 mg/m3). The sum concentration of MTBE and TAME in urine was between 8.9 and 530 nmol/l in individual post-shift samples. The individual sum concentrations of the metabolites tert-butyl alcohol and tert-amyl alcohol collected the following morning after the exposure ranged from 81 to 916 nmol/l. All individual results were below corresponding biological action levels. Exposure to aromatic hydrocarbons was estimated from post-shift urine samples, with benzene showing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range 4.4 and 35 nmol/l in non-smokers). The exposure levels were similar to those measured in previous studies during unloading of tanker lorries and railway wag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a slightly higher exposure for inspectors, who calibrated fuel pump gauges at the service stations, than for pump repairers. No significant skin exposure occurred during the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