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爱贤 《江西医药》2001,36(4):299-299
囊虫病是由猪肉绦虫蚴虫寄生于人和家畜体内引起人畜共患病,其成虫寄生在人体内,蚴虫可寄生在猪、人、骆驼、猫等体内.脑囊虫病占囊虫病的60~90%[1]该病在我省少见,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本文5例病人的最初诊断都不是脑囊虫病,而最后经CT、MRI和外科手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脑囊虫病.为避免误诊,提醒医务人员注意,特将近几年在我院经治的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囊虫病的CT诊断—附4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敏方  翟凌云 《云南医药》1994,15(4):253-255
脑囊虫病是因猪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颅内所致,在云南省某些地区有较高的发病率。本文报道了48例脑实质型脑囊虫病例,分析其CT表现、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脑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寄生虫病。其发生是猪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脑内引起的继发性炎症,可造成颅内压增高、癫痫发作、智能减退,严重者可致死。占囊虫病的60%-80%。我们收治了1997年11月至2000年11月我科住院的70例脑囊虫病患儿,治疗以吡喹酮驱虫为主,辅以  相似文献   

4.
脑囊虫病的CT诊断价值(附160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CT对诊断脑囊虫病的影像特点,病灶分型及诊断价值。脑囊虫病是指猪绦虫尾蚴寄生在人类颅内的一种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我国北方为多发地区,患病后一般需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检查脑脊液囊虫补体试验等,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该病的定位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脑囊虫是人体吞服链状绦虫(猪肉绦虫)的虫卵,经胃肠消化孵化出蚴,进入脑膜、脑实质、脑室等处,引起神经系统症状。脑囊虫病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北省份,以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多见。中间宿主为猪、狗、牛、羊等,人也可作为中间宿主。人类是绦虫的唯一终宿主。进入人体途径主要为生食及半生食感染绦虫的猪肉或吞食被绦虫污染的蔬菜及食物而感染。虫卵在十二指肠中,孵化出囊蚴钻入肠壁,通过肠系膜小静脉进入体循环,再至脑实质内引起病变。  相似文献   

6.
脑囊虫病(猪囊尾蚴病)系猪绦虫幼虫囊尾蚴寄生在人脑的一种疾病,散发于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北等地,河南、山东为高发区。现将近年来我们收治的69例脑囊虫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以期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7.
脑囊虫病的病原体是猪绦虫,如果人进食含有绿虫卵的食物、水或患者沾染虫卵的手指再经口感染,或由于绦虫病患者肠管的逆蠕动作用将绦虫妊娠节片反流至胃,虫卵中的幼虫在该处释出后即进  相似文献   

8.
吡喹酮(Praziquantelum)(Embay8840),为一新型广谱抗寄生虫药。动物实验证明,对日本血吸虫病以及绦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等均有效,临床试用有同样的效果。1977年以来,国内外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十年来,用该药治疗脑囊尾蚴病也获满意疗效。目前国内经吡喹酮治疗的脑囊虫病人超过1000例,仅有极少数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死亡。现就用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的用法、用量、疗效、不良反应的防治等临床用药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48例脑囊虫病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是猪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人脑内所引起的疾病。版纳地区傣族群众有食“剁生”的习惯,(即将生猪肉剁碎、添以盐、佐料食用)。因此,人群易感机会较多。笔者搜集我院2 0 0 0~2 0 0 3年间经MRI诊断的4 8例脑囊虫病患者对其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脑囊虫病的正确MRI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8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脑囊虫病的MRI进行分析。结果根据MRI结果将脑囊虫病分为脑实质型16例、脑室型2例、脑膜型3例和混合型7例。结论脑囊虫病表现多种多样,MRI诊断脑囊虫病最好的影像技术之一,宜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1.
马林芝 《临床医药实践》2002,11(11):839-839
脑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病,也是我国北方地区多发病,癫痫发作是脑囊虫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并且可作为首发症状,甚至是唯一的临床症状,临床典型者诊断不难,但是既往无内在自身感染及外源性感染,又无颅内压增高、精神症状及颅内占位性病变体征,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囊虫病,则极难诊断.自1991年~2001年44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囊虫病患者,均经头颅CT扫描(或MRI)、脑脊液、脑电图、病理学以及临床表现明确诊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陈琍  黄丽华  杨颖丽  张国平  胡秀荣 《河北医药》2007,29(11):1257-1257
囊虫病是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在人体组织所引起的疾病,其中以侵犯脑组织引起的脑囊虫病最为严重,2003年至2006年我科通过脑脊液和血液的免疫学检查早期诊断儿童脑囊虫1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02年5月至2008年1月,经两位资深主任医师共同阅片所诊断的67例脑囊虫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例脑囊虫病,实质型63例,脑室型1例(慢性期),混合型3例。活动期36例,退变死亡期24例,慢性期7例。结论 MRI平扫及增强检查能对脑囊虫病做出准确分型、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脑囊虫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 ,有关本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较多 ,但有关本病的脑电图表现观察较少 ,现将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4月来我院就诊 ,临床诊断为脑囊虫病的 8例患者进行脑电图观察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例中男性 7例 ,女性 1例。年龄 2 3~ 6 7岁 ,平均 35岁 ,均有绦虫病史。临床症状 :本组资料中癫痫发作型 5例 ,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意识障碍 ,四肢抽搐 ,口吐白沫 ,大小便失禁。脑瘤型 2例主要为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呕吐、抽搐。脑卒中型 1例 ,表现为精神障碍、偏瘫、失语、局部肢体抽搐。实…  相似文献   

15.
杨楠  刘玉 《东南国防医药》2004,6(5):357-358
猪囊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尤其是脑囊虫病危害严重。我所研制的猪囊虫循环抗原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敏感、特异,不仅可用于囊虫病的诊断,还可用于疗效考核,为了解本试剂盒的稳定性,本文进行了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16.
成人和儿童脑囊虫病的临床报道较多。未见成人和儿童的比较报道。为给脑囊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资料.使脑囊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针对性,我们将教研室收集的280例脑囊虫病(成年人190例,儿童90例),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和MRI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2006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的30例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和头颅MRI特点。结果:癫痫发作(66.67%)为脑囊虫病的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好发于青少年,头颅MRI具有特征性,不同时期头颅MRI具有不同特点,但确诊需行囊虫抗体检测。结论:青少年癫痫发作并且颅内占位应注意脑囊虫病可能,头颅MRI分析有助于确诊脑囊虫病。  相似文献   

18.
郑昆文  丁里 《云南医药》1997,18(4):291-292
脑囊虫病并发癫痫与病灶部位的分析郑昆文丁里朱之庄脑囊虫病是云南常见的寄生虫病,癫痫发作是脑囊虫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国内文献报道脑囊虫病癫痫发生率为60%~70%。目前文献报道脑实质囊虫数量与癫痫发作类型无相关性,脑囊虫病引起的癫痫不仅与病灶周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吡喹酮诊断性抗囊尾蚴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给予特效抗囊尾蚴药物吡喹酮50mg/(kg·d),分3次口服,共12d,根据杀虫反应、临床症状的改善等综合分析而确诊。结果99例脑囊虫病误诊者排除了脑胶质瘤,确诊为脑囊虫病;34例脑转移瘤误诊者排除了脑囊虫病,确诊为脑转移瘤。结论以大剂量吡喹酮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进行诊断性治疗,为临床脑囊虫病的诊断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它弥补了根据临床表现、免疫学和影象学检查诊断脑囊虫病的不足,避免一些非典型脑囊虫病患者的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20.
高俊  杜宏利  荣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86+89-86,89
目的:探讨运用脑脊液细胞学和囊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测定,与头颅CT、MRI检查对脑囊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脑脊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浆细胞并计数其百分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脑脊液囊虫抗体,患者全部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92例患者脑脊液中细胞学检查阳性者50例(54.3%),脑脊液和血清囊虫抗体均为阳性者76例(82.6%)。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脑囊虫病者58例,经MRI诊断者34例。结论:脑囊虫病者脑脊液中嗜酸和嗜碱粒细胞主浆细胞均明显增多,虽然血液和脑脊液中囊虫抗体有假阳性,但其敏感性较高,特异性好,仍是脑囊虫病很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方法。对脑囊虫病常规应选头颅CT,当头颅CT不能确诊或需动态观察囊虫演变指导治疗时应选用头颅M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