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及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对32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腹水细菌培养的阳性结果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腹水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患者8例,占25%.其中大肠埃希菌4例,克雷伯杆菌2例,流感嗜血杆菌1例,肠球菌1例,细菌药敏实验主要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敏感.结论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腹水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特别是大肠埃希菌多见.依据以药敏结果调整使用抗生素,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和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诊断标准及临床症状,病原菌及治疗。方法肝硬化和重型肝炎并发细菌性腹膜炎患者128例作为观察对象。详细记录其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血细菌培养、腹水细菌培养及治疗和转归。结果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腹部压痛及反跳痛、里急后重;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腹水白细胞,戳£及多核细胞数(PMN)升高。结论判断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有无合并SBP应尽早行腹水培养,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多项辅助检查指标等进行综合分析SBP感染的病原菌,其中绝大多数为大肠埃希菌。自发性腹膜炎患者,因体质、肝功能差,耐药率高,故其预后差,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对重型肝炎及肝硬化合并败血症血液病原菌培养阳性114株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114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88株(77.19%),革兰阳性菌23株(20.18%),真菌3株(2.63%)。分离菌株前四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葡萄球菌属。合并败血症的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死率和自动出院比率共占66.67%。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腹水致病菌的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的79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的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分离出的79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56株(70.8%),革兰阳性菌23株(29.2%)。大肠埃希氏菌ESBLs检出率为37.1%;肺炎克雷伯杆菌ESBLs检出率为27.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使用较久盼药物大部分耐药。结论: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感染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占首位:应加强临床病原菌的检测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SBP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以医院1996年12月~2006年12月诊断肝硬化合并SBP腹水病原菌培养阳性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97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腹水中病原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高,占39,1%,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及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6%。结论在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应进行病原学分析,准确的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对于及时做出临床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SBP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以医院1996年12月-2006年12月诊断肝硬化合并SBP腹水病原菌培养阳性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97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腹水中病原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高,占39.1%,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及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6%。结论在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应进行病原学分析,准确的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对于及时做出临床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SBP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以医院1996年12月~2006年12月诊断肝硬化合并SBP腹水病原菌培养阳性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97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腹水中病原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高,占39,1%,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及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6%。结论在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应进行病原学分析,准确的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对于及时做出临床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病原菌及其药敏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肝硬化并发SRP患者腹水中分离出病原菌及其药敏学特点。结果共培养出病原菌146株,其中G菌103株,排在前三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G+菌34株和真菌9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35%。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40%。G+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耐药性严重,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敏感率为100%。结论SBP的病原菌仍以G。为主,由于病原菌多样性和耐药复杂性,临床上尽早进行腹水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早期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预后的临床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4例SB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死亡与否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死亡组的血清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肌酐和MELD评分均显著高于生存组(均P<0.05).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要致病菌;两组中的革兰阴性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比较,发现死亡组致病菌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及头孢吡肟耐药率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均P< 0.05).结论 肝炎后肝硬化合并SBP患者中,血清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肌酐、MELD评分和致病菌的耐药性均是影响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常见病原菌,为早期诊断、抗菌药物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收治的30例重型肝炎并发SBP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病原菌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热16例(53.33%),腹痛20例(66.67%),腹胀23例(76.67%),腹泻8例(26.67%),腹部压痛23例(76.67%),反跳痛5例(16.67%),肝性脑病8例(26.67%),消化道出血5例(16.67%)。血白细胞总数>10×109/L者16例(53.33%),腹水混浊12例(40.00%),李凡他试验阳性者16例(53.33%),腹水白细胞数>250×106/L 14例(46.67%),(249~50)×106/L 12例(40.00%),腹水培养出大肠埃希氏菌3例,肺炎克雷伯菌1例,阴沟肠杆菌1例,阳性培养率16.67%。治愈12例(40.00%),好转10例(33.33%),死亡8例(26.67%)。结论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患者中大多数为不典型的SBP,仅表现有某一二种症状。腹水检验结果较多为非典型渗出液表现,腹水性质介于渗出液与漏出液之间,病原菌主要为正常肠道菌群中的菌种。重型肝炎病死率较高,尤其是并发症出现,影响预后。因此,对重型肝炎并发SBP做到早期诊断,早期使用抗生素,可提高重肝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感染菌群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临床诊断为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菌群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78例患者中31例分离出病原菌,分离率39.74%,菌群分布以革兰阴性菌居多,占61.29%,分离率在前4位的病原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易并发SBP,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并针对危险因素及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SB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腹水常见的并发症,多数为院内感染。出现SBP后患者病情加重,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对156例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目的在于探讨SBP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以减少SB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住院肝炎病人并发败血症181例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亮  沈玲  文剑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526-527
目的了解肝炎患者医院感染败血症病原菌及耐药性情况。方法用BacT-3D血培养仪进行增菌,用MicroScanautoSCAN4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对11642例住院肝炎病人送检的1048份血标本进行检测,分离出致病菌181株。其中G-菌占51.4%,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最多;G+菌占42.0%,以葡萄球菌多见,真菌占6.6%,以光滑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多见。结论重视肝炎合并感染败血症病原体及耐药性检测,对控制医院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刘新民  刘桂霞 《吉林医学》2000,21(4):203-204
目的 :为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的致病菌及其来源。方法 :总结分析了我院 1 0年间所收治的肝硬化合并 SBP患者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的情况。结果 :在本组 2 5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标本中 ,大肠埃希氏菌 1 6例 (6 4% ) ,肺炎克雷伯氏菌 3例 (1 2 % ) ,类肠球菌 2例 (8% )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洛菲氏不动杆菌、苯丙酮酸莫拉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各 1例 (各4% )。结论 :肠道细菌是肝硬化合并 SBP致病菌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周晓斌 《中外医疗》2010,29(29):52-52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确诊为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腹膜炎表现。12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42.85%),大肠埃希菌7例,克雷伯杆菌2例,肠菌3例。结论肝硬化合并SBP临床表现大多数典型,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抗感染治疗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重型肝炎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结果.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诊疗的132例重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2例患者经确诊合并SBP者为观察组,60例无SBP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SBP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腹痛、腹胀及腹部压痛;腹水常规检查显示观察组白细胞数为(9.86±2.84)×109/L,与对照组[(8.96±2.32)×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比值为(0.77±0.18),明显高于对照组(0.56±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细菌培养检查结果显示12例细菌阳性,其中大肠埃希菌5例,肺炎克雷伯杆菌3例,肺炎链球菌2例,葡萄糖球菌1例,1例为混合真菌感染.结论 重型肝炎合并SBP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致病菌类多样,腹水检查效果不佳,中性粒细胞的检测可为该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皇  卢平宣 《广西医学》2009,31(4):567-569
目的为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有效地控制危重肝炎患者并发败血症及全身多系统感染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肝炎并发败血症89例患者血培养分离出89株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89例患者优势菌为大肠埃希菌32.58%、肺炎克雷伯菌7.86%、甲型副伤寒沙门菌6.7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麦芽黄单胞菌各占5.62%。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8.3%、17.2%、13.8%、10.3%、51.7%、41.48%;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胞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更高,分别为28.6%、14.3%、14.3%;链球菌对四环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85.7%、57.1%、28.6%,未发现产β-内酰胺酶株;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87.5%,对甲氧西林耐药率为56.3%,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6.67%、50%、40%。结论肝炎并发败血症患者以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感染治疗初选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或阿米卡星,应尽可能根据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8.
对重型肝炎及肝硬化合并败血症血液病原菌培养阳性114株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114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88株(77.19%),革兰阳性菌23株(20.18%),真菌3株(2.63%).分离菌株前四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葡萄球菌属.合并败血症的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死率和自动出院比率共占66.67%.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SBP)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方法选择肝硬化伴SBP患者腹水中分离出的72株大肠埃希菌,采用双纸片协同扩散法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采用K—B法检测其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从72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ESBLs阳性菌株38株(52.8%)。除亚胺培南外,ESBLs阳性菌株对15种抗生素耐药性均高于ESBLs阴性菌株(P〈0.05或P〈0.01)。结论肝硬化伴SBP患者腹水感染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生ESBLs。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首选药物,重症感染首选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提高重型肝炎抢救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对其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以下简称SBP).给予早期诊断及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抗菌素治疗,是对该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方法 对1991年1月-2005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型肝炎儿8例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做系统性、回顾性分析。结果 118例中并发SBP43例.占36.44%。43例中急性重型肝炎5例;亚急性重型肝炎20例;慢性重型肝炎18例。抢救成功5例.占11.63%;死亡38例.占88.37%。重型肝炎并发SBP的病情发展较肝硬化并发SBP更为迅速。对SBP做到早期诊断,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抗菌素治疗.可提高抢救存活率。当肝炎或肝硬化腹水患者.在入院的当天即出现重型肝炎症状和体征;临床状况恶化或实验室指标恶化如出现氮质血症、外周血象升高、酸中毒等,三种情况中任意一种时,都必须常规做诊断性腹腔穿刺。当患者出现发热、腹胀加剧、腹痛和腹水量增加时,就应考虑到本病。值得注意的是:本组43例中,22例未出现发热、腹痛、无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结论 SBP是引起重型肝炎高病死率的重要死因之一。本文SBP病死率高这88.37%。因此,对SBP给予早期诊断,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抗菌素治疗,是提高重型肝炎存活率.降低其病死率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