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应用患者自体LAK细胞治疗各类癌症病人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由于自体LAK细胞的应用存在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在临床很难进一步推广应用。为了解决LAK细胞来源问题,我们将正常人外周淋巴细胞做为同种LAN(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的前体细胞,经重组白细胞介素—2激活后治疗了各类癌症病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一种新的IL—2/LAK治疗方案,本研究采用rIL—2和自行设计的工艺制备的人同种异体LAK细胞,按“3W”方案,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共38例.结果表明,多数患者自觉症状有改善,生活质量提高,部分患者的癌性症状改善明显,38例患者中,CR3例(7.9%),PR14例(36.8%).作者认为该疗法与国外同类方法相比,制备工艺简便,LAK细胞获取量大,治疗效果肯定,副作用轻,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介素┐2和LA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戴松林关键词IL┐2/治疗LAK肿瘤作者单位:上海华东医院外科(上海200040)自从发现白细胞介素2(IL-2)以来,医学界开始探索在体外对淋巴细胞进行长期培养和大量扩增,从而解决了以往难以得到足够的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应用LAK细胞和IL—2过继治疗颅内接种203—glioma脑胶质瘤的C_(57)BL/6小鼠的研究中,对LAK细胞和IL—2的输入剂量和途径等进行了系统分析。表明LAK细胞即可延长带瘤鼠的生存时间,但要求较高的LAK细胞浓度;颅内输入LAK细胞的疗效明显高于静脉输入;输入入IL—2能明显增加LAK细胞的疗效;颅内输入IL—2对LAK细胞疗效的增强作用明显优于静脉输入。在IF—7对LAK细胞活性调节作用的研究中,发现IF—7能诱导LAK细胞产生,并与IL—2有协同作用;IL—7诱导的LAK细胞活性不能被抗IL—2抗体所抑制。认为,脑胶质瘤术后颅内应用LAK细胞和IL—2是一种有前途的免疫疗法。IF—7有增强LAK细胞活性及降低IL—2副作用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生物治疗是当前较有希望的治疗手段,LAK/IL-2疗法目前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这种疗法充分发挥了广谱抗肿瘤,抗转移的优越性,既可弥补或纠正细胞功能低下,又可直接或间接的杀伤肿瘤细胞。本文采用了自体血来源的LAK细胞(或癌性胸腹水制备的TAL细胞)/rTL-2对20例恶性肿瘤进行了过继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6.
IL┐2/LAK细胞联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临床分析李杭姜桂林陈南江廖天禄关键词IL┐2+LAK乳腺肿瘤肿瘤转移乳腺癌是对女性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确诊时约有5~15%已有远处转移[1]。骨是常见的转移部位。作者对9例乳腺癌术后出现骨转移的病例应用...  相似文献   

7.
8.
应用自体 LAK 细胞治疗14例白血病及血液病肿瘤,其中3例 M_3中2例 CR,1例延长了化疗间歇期,3例 MM 中1例 PR、2例无效,1例慢粒急淋变者 CR,2例淋巴瘤,3例慢粒,淋一粒混合型及 ALL 各1例均未奏效。输注安全,无明显严重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观察胎脾、胸腺LAK细胞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方法从胎儿脾脏、胸腺制备LAK细胞。LAK细胞和IL┐2经外周静脉输注。治疗前后测患者NK活性。结果LAK+小剂量IL┐2治疗14例,SD12例,PD2例。LAK+中剂量IL┐2治疗52例,CR6例,PR14例,SD28例,PD4例,有效率38.4%。治疗后患者NK活性显著提高。结论LAK细胞治疗效果依赖于IL┐2用量。静注疗效有限  相似文献   

10.
LAK activity could be induced by IL-2 from human PBL. After co-culture of LAK cells with Anip973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 LAK-tumor conjugates were microscopically observed. Formation of the conjugates paralleled well with the expression of LAK activity (P less than 0.001), suggesting that LAK cells' killing of Anip973 cells depended on their close contact. Under electron microscope, LAK cells had various shapes and certain degrees of motility. Ten minutes after co-culture, close binding between microvilli of LAK cells and tumor cells could be seen. Four hours after co-culture, Anip973 cells bound with LAK cells developed numerous membrane blebs with cytoplasm and nucleus very condensed, which was followed by destruction of cell structure and appearance of cell debris. These features are consistent with apoptosis rather than a cytolytic mechanism of cell death.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LAK cells share certain common features with CTL and NK cells on killing tumor cells.  相似文献   

11.
人脐带血树突状细胞对LAK细胞杀伤活笥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人脐带血树突状细胞(DC)对LA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从人脐带血中分离出DC,以不同浓度与LAK细胞共育,检测其杀伤活性变化.结果加入低于1×105/mlDC的LAK杀伤活性显著增强,高于此浓度则对LAK活性呈不显著或负面影响.结论该结果提示脐血DC对LAK细胞杀伤活性可能具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LAK细胞和IL—2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肿瘤临床》1996,23(10):715-717
  相似文献   

13.
在人胎脾细胞LAK活性诱导,增殖反应能力的基础上,探讨了人胎脾LAK细胞制备,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疗效。共治疗52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结果显示:全部病人都有不同程度地改善了一般症状和体征,提高了生活质量,对减轻癌性疼痛和消除癌性胸腹水效果明显。52例患者中,CR6例(11%),PR14例(27%)。以人胎脾细胞作为LAK前体细胞,取代了传统的自体或异体外周血淋巴细胞,LAK细胞获取量大,治疗效果肯定,副作用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CD3AK细胞和LAK细胞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5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男性23例,女性28例)分成两组,其中一组(31例)以CD3McAb(CD3单克隆抗体)和小剂量IL-2(500u/ml)共同诱导的CD3AK细胞治疗,另一组(20例)输注大剂量IL-2(1000u/ml)诱导的常规LAK细胞治疗,以探讨降低IL-2用量、提高杀伤细胞细胞毒活性的可能性。结果显示CD3AK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症状缓解均优于LAK组。CD3AK组PR+MR率较LAK组高29.0%,S+P率和死亡率分别较LAK组低12.4%和9.6%。同时比较了CD3AK细胞与LAK细胞的体外增殖和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CD3AK细胞增殖率高于LAK细胞(P<0.01),靶细胞抑制率二者在0.05水平无显著差异。提示CD3McAb在刺激杀伤细胞活性,尤其在提高其增殖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CD3AK/IL-2能更有效地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5.
胎脾LAK细胞联合rIL—2治疗癌性胸水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胎脾淋巴细胞体外rIL-2存在下诱导成LAK细胞并与rIL-2联合胸内注入,治疗7例癌性胸水患者。其中1例胸水完全消失,其余患者胸水明显减少,出现胸膜肥厚,连续观察8个月胸水未见进一步增多;胸水内肿瘤细胞也明显减少。7例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果提示:胎脾LAK细胞与rIL-2胸腔内联合应用治疗癌性胸水有效,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LAK 细胞用于晚期癌症病人的过继免疫治疗已取得可喜成果。本文介绍了一种高效 LAK细胞——A-LAK 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体内外抗瘤活性,并分析了其用于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我们曾报告了同种LAK细胞对受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表明被动输入同种LAK细胞是受者可以耐受的安全的疗法。本文利用同一实验体系对该疗法可行性的另一重要方面即其有效性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LAK疗法是迄今最有效的抗肿瘤免疫过继疗法,但是在实施此疗法过程中存在的最棘手问题便是LAK前体细胞来源及数量问题。为了寻找能够代替自身PBL有新的LAK前体细胞来源,本文主要探讨了胎儿LAK细胞抗肿瘤活性以及体外扩增和增殖规律。材料和方法一、胎儿哈尔滨市妇产医院为本项研究提供水囊引产胎儿。胎龄为20~34周。二、LAK细胞诱导及体外扩增胎儿脾脏、肝脏或胸腺细胞以1.5×10~6/ml浓度混悬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大剂量IL-2短期冲击人胎脾单个核细胞(FSMC)后,其杀伤活性、增殖活性、表面抗原表达的时间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快速诱导人胎脾LAK细胞时,IL-2的最适剂量是5000UIL-2/1.0×10~7cell/ml。在第2、3d,快速诱导的人胎脾LAK细胞的杀伤活性及增殖活性均显著高于常规LAK(P<0.05,P<0.05)。且两者表型基本相同。快速诱导后不洗去IL-2的LAK细胞的杀伤、增殖活性显著、极显著地高于常规LAK(P<0.05,P<0.01),在后期,也不低于甚至高于常规LAK细胞。这些结果提示,快速诱导的人胎脾LAK细胞有可能用于临床,从而大大简化操作,减少污染机会;先用5000UIL-2/1.0×10~7cell/ml冲击1h,再按常规方法培养是一种独立且更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LAK细胞的发现解决了以往难以得到足够量的抗肿瘤效应细胞,获得了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的新进展。本文进行了LAK细胞治疗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探讨了其作用机理,对31例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进了评价,其杀瘤效应取得了令人鼓午的成果,证明LAK细胞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