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赵永江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1):141-142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减少误诊和漏诊,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93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45例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结果全组治愈41例,死亡4例,死亡率9.75%。结论胸腹联合伤病情复杂严重,早期正确的诊断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有效途径;以先全身后局部,先救命后治病为治疗原则,及早实施手术是治疗胸腹联合伤的必需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有东  胡明  何零  谢德东 《四川医学》2007,28(4):412-413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1980年至2006年收治41例胸腹联合伤的临床资料,钝挫伤5例,锐器伤29例,枪弹及火器伤7例,其中手术证实右侧隔肌损伤12例,左侧隔肌损伤24例,心包膈区损伤5例,41例合并胸腹部脏器损伤,术前确诊20例,经胸手术治疗24例,其中右侧胸7例,经腹手术7例,胸腹联合切口6例,经腹、胸两切口4例。结果全组死亡3例。结论胸腹联合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损伤,伤情复杂。诊断应根据受伤机制和出血量判断,特别警惕隔肌损伤,治疗原则为先处理胸部损伤,后处理腹内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胸腹联合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经验. 方法对1999~2009年收治的150例胸腹联合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治愈144例,死亡6例(4%).结论 胸腹联合伤病情重,临床表现复杂,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减少死亡率、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积极抗休克,积极呼吸机辅助,有效的血液滤过透析和防治并发症等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35例胸腹联合伤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1年7月~2007年4月收治的胸腹联合伤患者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单纯作胸腔闭式引流术9例,余26例经腹径路手术11例,经胸径路手术10例。结果存活30例,死亡5例,病死率14.3%,其中3例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术中死于严重失血性休克。结论胸腹联合伤属于严重多发伤,伤情重,临床表现复杂,诊断和治疗有其特殊性,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赵晓宏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5):4901-4902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1999年至2007年收治的36例胸腹联合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胸手术15例,胸腔闭式引流加开腹手术21例。治愈34例,死亡2例(6%),死亡病例均因心血管损伤严重失血性休克。结论:胸腹联合伤病情重,临床表现复杂,早期正确诊断、及时和合理的手术治疗是减少病死率、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积极抗休克,重症监护和防治并发症等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胸腹联合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 对我院1997年~2005年收治的78例胸腹联合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开胸手术27例,胸腔闭式引流+开腹手术40例,非手术11例。治愈72例,死亡6例(8%)。死亡原因均为心血管损伤伴严重失血性休克。结论 胸腹联合伤病情重,表现复杂,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是减少死亡率,提高救治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李成  高瞻 《吉林医学》2010,31(10):1322-1323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31例胸腹联合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1例,存活27例,死亡4例,死亡率12.9%。结论:胸腹联合伤病情重,临床表现复杂,早期正确诊断、及时和合理的手术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1年7月~2007年4月收治的胸腹联合伤患者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单纯作胸腔闭式引流术9例,余26例经腹径路手术11例,经胸径路手术10例。结果存活30例,死亡5例,病死率14.3%,其中3例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术中死于严重失血性休克。结论胸腹联合伤属于严重多发伤,伤情重,临床表现复杂,诊断和治疗有其特殊性,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涂奔 《大家健康》2014,(1):209-210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早期诊断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措施,为胸腹联合伤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损伤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并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术前确诊34例(42.5%),其余患者术中探查确诊。所有患者经积极外科治疗后痊愈73例(91.25%),死亡6例(7.5%)。合并休克25例,其中4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心脏压塞,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胸腹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病情重,表现复杂。早期CT扫描对以胸腹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胸腔闭式引流是腹部手术安全进行的重要保证。早期诊断、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和受损器官的处理顺序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胸腹联合伤53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早期诊断和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胸腹联合伤53例,其中开放性损伤32例,闭合性损伤21例。结果53例均行手术治疗,经腹手术34例,经胸手术12例,剖腹同时剖胸4例,胸腹联合切口3例:治愈48例;死亡5例,3例死于低血容量性休克,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结论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是提高胸腹联合伤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治疗原则为先处理威胁生命伤,多先处理胸部损伤,后处理腹部脏器损伤,特别注意避免漏诊膈肌损伤。  相似文献   

11.
赵晓宏 《实用医技》2007,14(35):4901-4902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1999年至2007年收治的36例胸腹联合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胸手术15例,胸腔闭式引流加开腹手术21例。治愈34例,死亡2例(6%),死亡病例均因心血管损伤严重失血性休克。结论:胸腹联合伤病情重,临床表现复杂,早期正确诊断、及时和合理的手术治疗是减少病死率、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积极抗休克,重症监护和防治并发症等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胸腹联合伤诊断与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22例经术中联合胸(腹)腔镜探查手术的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治愈20例,死亡2例,无误诊漏诊,经胸(腹)腔镜探查、手术而未作进一步开腹、开胸或扩大手术4例.结论 胸腹联合伤病情重,临床表现复杂,合理应用胸(腹)腔镜探查手术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
46例胸腹联合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胸腹联合伤的临床表现特征,总结胸腹联合伤的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的经验,以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1998年-2008年经手术证实的46例胸腹联合伤病例资料,其中开放性损伤17例,闭合性损伤29例,分析不同原因的损伤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法。结果46例患者中,治愈38例(82.60%),死亡8例(17.40%),主要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5例),胸腔包裹积液(4例),膈下感染(1例),腹腔脓肿(1例),均经治疗后痊愈。结论胸腹联合伤病情重,表现复杂 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是减少病死率、提高救治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83例胸腹联合伤。全组治愈82例,1例手术后死亡,笔者报告了胸腹联合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83例胸腹联合伤.全组治愈82例,1例手术后死亡.笔者报告了胸腹联合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对45例胸腹联合伤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45例胸腹联合伤病人一般需手术治疗,42例治愈,治愈率93.3%,3例死亡,死亡率6.7%。结论:对于胸腹联合伤,其临床表现复杂、无明显特异性,误诊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尽快做出诊断、加强急救和积极手术探查是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黎瑞  陈国琴 《中原医刊》2003,30(17):27-28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2~2002年收治78例胸腹联合伤痛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胸手术27例,胸腔闭式引流 开腹手术40例,非手术ll例。治愈72例,死亡6例(8%),死因均为心血管损伤严重失血性休克。结论:胸腹联合伤病情重,表现复杂,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是减少死亡率,提高救治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的外科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胸腹联合伤患者外科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治愈28例,死亡3例.结论:胸腹联合伤患者病情复杂危重,应根据病史、部位、B超、X线及CT扫描、胸腹腔穿刺等诊断方法,及早诊断病情,抗休克并同时积极手术探查,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胸腹联合伤的特点,寻求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96~2008年收治的胸腹联合伤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剖胸手术26例,剖腹手术76例,胸腔闭塞引流式抽液气98例.死亡14例,死亡率14%.结论 胸腹联合伤常累及重要脏器,特别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最大,病情重、发展快,应尽早明确诊断.X线、CT检查、B超和腹腔穿刺应用于胸腹联合伤的诊治有重要意义,早期大剂量抗生素及激素治疗对防止胸腹联合伤引发的ARDS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诊断与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该院收治的67例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胸手术22例,经腹手术33例,胸腹联合切口3例,同时做胸部和腹部切口4例。治愈59例,术后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7例,5例经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支持4~19天后抢救成功。死亡8例,其中3例死于失血性休克,3例死于严重创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例死于ARDS。结论:胸腹联合伤病情危重,伤情复杂,早期明确诊断与及时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