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宝石CT能谱成像技术在减除脊柱金属植入物伪影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带有脊柱金属植入物的患者行宝石CT能谱扫描,扫描后获得(120Kvp)混合能量图像。用能谱分析软件(GSI viewer)进行分析,在40-140Kev(间距10Kev)重建11种单能量图像。然后选取最佳单能量图像行金属伪影消除重建(Metal-Artifacts Reduction System,MARs),获得MARs能谱图像(110Kev单能量+MARs图像)。由3名放射科医师采用4分量表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目测评分,测量椎弓根螺钉前端的放射状伪影长度以评价其伪影程度。对所获得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在11种单能量图像组中,110Kev单能量图像组的放射状金属伪影长度最短,主观评分最高,因此所有20例患者的图像均于110Kev行MARs重建。MARs能谱图像组(110Kev单能量+MARS图像)与混合能量图像组的主观评分及伪影长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05),即MARs能谱图像组的金属伪影明显降低,图像质量明显优于混合能量图像组。结论在脊柱金属植入物患者的单能量图像组中,110Kev为图像质量最佳的单能量成像点。宝石CT能谱成像技术能够显著减少脊柱金属植入物的伪影,使CT图像的质量明显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螺旋CT尿路造影对小儿泌尿系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尿路造影(CTU)对小儿泌尿系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小儿泌尿系畸形的患儿行CT平扫和肾实质期及排泄期扫描,将原始图像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获得MPR、MIP、CPR和VR图像。结果经CTU诊断泌尿系畸形45例,包括单侧肾盂与输尿管重复畸形14例,双侧肾盂与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肾盂与输尿管交界部梗阻9例,异位肾2例,先天性肾发育不良5例,多囊性发育不良肾1例,融合肾5例,孤立肾2例,肾旋转不良2例,巨输尿管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膀胱憩室1例。结论 CTU具有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薄层扫描能力,多角度三维成像等优点,对小儿泌尿系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杨敏 《大家健康》2016,(10):42-42
目的:试论宝石能谱CT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患者均行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并和冠状动脉造影相比,以便分析宝石能谱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准确性。结果:经分析结果显示,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的质量由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近端、远端的分支较为清晰,且宝石能谱CT对冠状动脉成像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8%、96.1%。结论:宝石能谱CT对于冠状动脉成像有很高质量的图像与诊断准确性,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畅  刘斌  王万勤 《安徽医学》2011,32(8):1113-1115
目的探讨小剂量呋塞米在64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CT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无上尿路疾病的患者行CT泌尿系成像。30例行传统方法CTU检查,另外30例注入对比剂前3~5 min注射呋塞米后行四期增强扫描,排泄期图像行MPR、CPR、MIP等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处理。结果 64层螺旋CT小剂量呋塞米法泌尿系成像使30例患者中的27例(90%)上尿路完全显影。结论 64层螺旋CT小剂量呋塞米法泌尿系成像可获得整个尿路的清晰影像,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尿路造影成像技术对小儿泌尿系先天性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小儿泌尿系先天畸形病例,全部经腹部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CTU结果显示孤立肾3例,肾发育不良3例,6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肾脏异常旋转2例,双肾融合畸形4例,肾脏位置异常3例。结论:CTU技术为小儿泌尿系先天性畸形的检查及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诊断数据,与其它检查手段相比具有明显优越性,临床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探讨16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CTU)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得出结论:16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对显示泌尿系病变部位、病因和尿路梗阻的程度及双肾功能,具有检查快速、后处理快捷、安全可靠的特点,可提供完整尿路图像,为临床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对泌尿系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泌尿系统病变病人行CT平扫和肾实质期及排泌期扫描,将原始资料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MPR、MIP、CPR和VR图像。结果 46例中,诊断为肾盂输尿管癌10例,膀胱癌2例,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6例,输尿管良性狭窄20例,肾盂输尿管结石8例。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经临床证实。结论 CTU具有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图像清晰,多角度三维显示等特点,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spiral CT urography,CTU)对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及其并发症及合并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15例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泌尿系检查,获取原始图像数据后,在工作站使用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 CTU明确诊断15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其中单侧13例,双侧2例。并发输尿管结石2例,急性肾盂肾炎伴肾旁感染1例;合并肾癌、肾盂及输尿管癌各1例,输尿管下段囊肿2例,输尿管异位开口3例,肾融合1例,单纯性肾囊肿5例。结论 CTU能为诊断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及其并发症、合并症提供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CTU)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泌尿系病变病人CTU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均行平扫和增强三期扫描(肾皮质和肾实质及排泌期扫描),将原始资料传送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图像.结果:51例中,泌尿系结石30例,肿瘤15例(膀胱肿瘤13例,肾盂输尿管肿瘤2例),结核2例,先天性畸形4例(1例先天性巨输尿管,1例双肾盂输尿管畸形,1例输尿管囊肿,1例输尿管狭窄并积水).结论:CTU能够通过直观、清晰的图像观察全尿路情况,对泌尿系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宝石CT能谱成像的单能量图像与碘基肺灌注图诊断肺栓塞和肺灌注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6例临床怀疑肺栓塞且CT肺血管成像(CTPA)显示肺叶和肺段动脉腔内有明确充盈缺损患者,对以上病例行宝石能谱CT扫描,获得单能量CTPA图像及碘基肺灌注图。结果56例CTPA阳性患者共显示302处血管内充盈缺损,其中叶级肺动脉65处,段级237处。56例CTPA阳性患者在碘基肺灌注图共显示203处灌注缺损区,CTPA各肺段动脉栓子显示率与碘基肺灌注图相应肺段灌注缺损区显示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碘基肺灌注图所示正常肺实质的碘基物质含量与灌注缺损肺段碘基物质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宝石CT能谱成像的CTPA单能量图像显示肺栓塞与碘基肺灌注图显示肺灌注缺损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为PE和由此引起的肺实质功能变化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尿路成像(CTU)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泌尿系疾病诊断的增益价值。方法 55例临床疑诊泌尿系疾病的患者行低剂量CTU检查,对排泄期1.25 mm薄层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多平面/曲面重组(MPR/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并与临床、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常规横断位联合后处理重组图像的诊断敏感度及准确性均高于常规横断位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间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U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常规横断位图像诊断的基础上,可提高对泌尿系疾病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增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单能量成像在显示乏血供肝癌病灶中的使用价值。方法运用宝石能谱CT对34例乏血供肝癌患者进行能谱扫描,对原始数据进行常规混合能量重建(140 kVp)和单能量重建(65 keV),在GE AW4.4工作站上通过能谱浏览器(GSI Viewer)分别选用混合能量图像和单能量图像对同层面病灶进行观察,观察病灶的数目、病灶与周边正常肝组织的对比(CT值差值)、背景噪声、对比噪声比和主观评分,并做配对t检验。结果在同一层面上单能图像发现的病灶数目明显多于混合能量图像。34例患者中仅有12例结果一致,22例单能图像显示病灶数目多于混合能量图像。单能与混合能图像中病灶与正常肝组织间的对比、对比噪声比及主观评分分别为(21.19±15.23)和(11.13±10.09)、(1.53±0.88)和(0.88±0.68)、(4.32±0.65)和(3.7±0.53),各项指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图像背景噪声为(14.02±2.08)和(13.64±2.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宝石能谱CT GSI模式扫描重建65 keV单能图像可明显提高乏血供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低剂量辐射技术对冠状动脉成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宝石能谱CT对冠状动脉成像及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通过分析宝石能谱CT的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评价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的准确性。结果宝石能谱CT的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良好,显示近端及远端分支非常清晰;宝石能谱CT对冠状动脉成像的敏感性为97.6%,特异性为96.6%,阳性预测值为96.8%,阴性预测值为96.1%。结论宝石能谱CT对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高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排螺旋CT在泌尿系CT造影(CTU)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应用西门子Emosion 6 CT机所检查的CTU患者100例,从扫描条件、图像质量、图像后处理、影像诊断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6排CT机所检查的CTU图像清晰、图像后处理方便,可以明确显示结石、肿瘤、先天畸形、外伤、结核等的位置、大小、程度、血供及合并输尿管梗阻情况。结论 6排CT在CTU检查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合理应用可以明显提高泌尿系疾病的影像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对鉴别中央型肺癌与继发阻塞性肺实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术后经病理确诊为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实变(阻塞性肺炎和阻塞性肺不张)的患者行宝石能谱常规CT平扫和能谱成像模式(GSI)双期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数据经GSI viewer生成各期常规CT图像和能谱单能量图像,由两位高年资胸部组CT诊断医师参照术后标本图片观察评价增强扫描所得到的4种图像对癌组织与阻塞性肺实变组织空间解剖关系分界的正确辨别率。结果:平扫图像上肿瘤与阻塞性肺实变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后肿瘤均呈轻、中度强化,而阻塞性肺实变组织多呈持续强化。增强扫描4种图像能够分辨肿瘤与实变肺组织边界的例数分别为:肺动脉期CT图像11例(40%),支气管动脉期CT图像18例(64%),肺动脉期单能量图像20例(76%),支气管动脉期单能量图像27例(92%)。4种图像分辨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6.54,P<0.05)。两两比较,支气管动脉期单能量图可判断肿瘤范围的比率最高,优于其他三种图像(χ~2=12.83、χ~2=4.20、χ~2=1.34,P<0.05);肺动脉期单能量图与支气管动脉期CT图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86,P>0.05),但却优于肺动脉期CT图像(χ~2=6.65,P<0.05)。结论:对于中央型肺癌并发支气管阻塞者,利用能谱CT单能量图,特别是支气管动脉期单能量图,可很好地显示肿瘤和阻塞性实变组织的部位、大小、分界等解剖关系,为临床分期及治疗提供更加精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胡海峰  陈刚  汪自力  彭秀坤  易炜 《四川医学》2007,28(10):1151-1152
目的探讨螺旋CT泌尿系成像(CTU)对输尿管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B超诊断为输尿管上段扩张的56例患者行螺旋CT平扫,将数据传至工作站,采用最大强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等后处理技术,重建输尿管立体影像。结果53例输尿管全程显示,其中泌尿系结石46例(82.1%);非结石病变7例(12.5%),对输尿管梗阻原因诊断正确率94.6%,并可充分而直观地显示病变立体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CTU重建图像清晰,对输尿管结石、肿瘤或其他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有着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多排螺旋CT检查技术的提高和泌尿系成像技术的完善,为临床医生诊断和处理输尿管结石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本文就我院2003年1月~7月期间行多排螺旋CT泌尿系成像(简称CTU)检查的23例输尿管结石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CTU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杜传军  李祎 《浙江医学》2004,26(2):151-152
近年来多排螺旋CT检查技术的提高和泌尿系成像技术的完善,为临床医生诊断和处理输尿管结石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本文就我院2003年1月~7月期间行多排螺旋CT泌尿系成像(简称CTU)检查的23例输尿管结石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CTU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尿路造影(CTU)及三维重建技术对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尿路结石患者实施CT尿路造影检查,采用原始数据进行重建获得CTU、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组(CPR)。结果所有经CT检查的50例患者,其中47例患者的结石能够确诊,图像直观,结石定位准确,诊断率为94%。结论宝石能谱cT尿路造影具有图像质量好,对结石的检出率高,结合横断面图像诊断率可以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能谱CT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4月云浮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结节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每组30例,均接受宝石能谱CT平扫及动静脉期增强扫描,获得动脉期、静脉期的70 keV单能量图像,通过单能量图像能谱分析的功能,观察乳腺良恶性结节动脉期、静脉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