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变化,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检测64例ACI患者(ACI组)、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hs-CRP及血脂,并对三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I组血清脂联素、HDL-C降低,hs-CRP、TG升高(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水平与hs-CRP、LDL-C呈负相关(r分别为-0.358、-0.281,P〈0.01或〈0.05),与HDL-C呈正相关(r=0.286,P〈0.05);hs-CRP与LDL-C呈正相关(r=0.356,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脂联素降低、hs-CRP升高、血脂异常,三者相互影响,在ACI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钟伟  杨军  刘思管 《山东医药》2011,51(5):63-64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与糖尿病性心肌病(DC)的相关性。方法将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DC组35例、单纯糖尿病(DM组)30例;另选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空腹血糖(E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及血清瘦素,分析血清瘦素与DC的相关性。结果 DC组、DM组血清瘦素、FPG、FINS、TC、TG、LDL-C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瘦素水平与DC患者的BMI、FPG、FINS、TC、TG、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均〈0.01),高瘦素水平是DC的独立危险因素。DC患者治疗后血清瘦素明显下降(P〈0.05)。结论 DC患者血清瘦素升高,瘦素与其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贾杰芳  杨文东 《山东医药》2010,50(33):63-65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胰岛素抵抗(IR)指数及血清瘦素(Leptin)、脂蛋白水平变化,探讨EH患者IR指数与血清Leptin、脂蛋白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EH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清Leptin,测定IR指数(采用稳态模式评估公式HOMA-IR计算)及外周血Leptin、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在不同分期及是否合并IR患者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EH患者IR指数、血清Leptin及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HDL-C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P均〈0.05);EHⅡ期与EHⅠ期比较,IR指数、血清Leptin及LDL-C水平均显著增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EH-IR者与EH非IR者比较,血清Leptin及LDL-C水平均显著增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EH患者IR指数与外周血Leptin、L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72、0.416,P均〈0.05),与H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13,P〈0.05);EH患者外周血Leptin水平与L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01,P〈0.05),与H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15,P〈0.05)。结论 EH患者体内存在IR及Leptin、HDL-C、LDL-C的异常表达,其变化与血压分级有关,IR指数、Leptin与脂蛋白具有相关性。IR指数、Leptin、LDL-C及HDL-C可作为EH的辅助诊断及治疗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的老年COPD患者60例,按病程分为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稳定期,在不同时期测定空腹血清瘦素、CRP、FBG、胰岛素(FINS)、动脉血氧分压(PaO2),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选择同期健康老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结果 (1)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瘦素、CRP、FBG、FINS、HOMA-IR均显著高于临床稳定期及对照组(P〈0.01)。(2)COPD临床稳定期FINS和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各组中瘦素与FBG、FINS、HOMA-IR、BMI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在急性加重期,瘦素还与CRP呈显著正相关(P〈0.01),均衡FBG、FINS、HOMA-IR、BMI后进行偏相关分析,瘦素与CRP的相关性不再显著(P〉0.05)。结论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瘦素、CRP水平升高并伴一定的胰岛素抵抗,瘦素与CRP、FBG、胰岛素抵抗及BMI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瘦素可能参与COPD急性加重期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浆抵抗素和瘦素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浆抵抗素、瘦素水平及与年龄、血压、血糖(Glu)、血脂、胰岛素的关系。方法选择59例脑出血(脑出血组)患者、54例脑梗死(脑梗死组)患者和57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患者空腹血浆抵抗素、瘦素水平,同时检测空腹Glu、血脂、胰岛素,测量血压,进行各组比较。结果无论脑出血组还是脑梗死组抵抗素、瘦素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采用相关分析发现,脑出血组抵抗素和收缩压(SBP)、Glu、胰岛素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脑梗死组抵抗素和Glu、TG、胰岛素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脑出血组瘦素和SBP、Glu、胰岛素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和高密度脂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脑梗死组瘦素和SBP、DBP、Glu、胰岛素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脑出血组、脑梗死组抵抗素和瘦素浓度都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血浆抵抗素、瘦素水平升高,可能通过联合影响机体能量代谢和平衡,在脑卒中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选取32例超重和肥胖者(OW4-Ob组)和36例正常体重者(NC组),常规测量身高等,测定APN、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1)OW+Ob组血清APN水平明显低于NC组(P〈0.05);OW+Ob组WC、SBP、DBP、FINS、FBG、TG、TC、LDL-C、IL-6、hs-CRP均高于NC组(0.000〈P〈0.05);OW+Ob组ISI低于NC组,HOMA-IR高于NC组。(2)APN与BMI、WC、FINS、TG、TC、LDL-C、HOMA-IR、hs-CRP呈显著负相关(0.05〉P〉0.001);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P〈0.05)。(3)OW+Ob组女性血清APN水平较男性明显升高(P〈0.05),APN与T,OW+Ob组人群中血清APN与T及T/E2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4)HDL-C是影响血清APN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超重和肥胖者血清APN水平明显降低。低APN水平与心血管多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选取32例超重和肥胖者(OW4-Ob组)和36例正常体重者(NC组),常规测量身高等,测定APN、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1)OW+Ob组血清APN水平明显低于NC组(P〈0.05);OW+Ob组WC、SBP、DBP、FINS、FBG、TG、TC、LDL-C、IL-6、hs-CRP均高于NC组(0.000〈P〈0.05);OW+Ob组ISI低于NC组,HOMA-IR高于NC组。(2)APN与BMI、WC、FINS、TG、TC、LDL-C、HOMA-IR、hs-CRP呈显著负相关(0.05〉P〉0.001);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P〈0.05)。(3)OW+Ob组女性血清APN水平较男性明显升高(P〈0.05),APN与T,OW+Ob组人群中血清APN与T及T/E2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4)HDL-C是影响血清APN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超重和肥胖者血清APN水平明显降低。低APN水平与心血管多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唐玉蓉  王际亮 《山东医药》2010,50(39):99-10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缺氧与血清脂联素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窒息新生儿(观察组)和34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血清脂联素与血脂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随窒息程度加重而降低,P〈0.01;观察组TG、TC和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HDL-C无明显改变。脂联素水平与TG、TC和L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窒息缺氧可导致脂联素与血脂代谢紊乱;脂联素可能参与了窒息新生儿血脂代谢紊乱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甲状腺激素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37例作为急性脑梗死组,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SCH患者37例作为脑梗死合并SCH组,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BDNF、促甲状腺素(s-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血脂(包括TC、TG、LDL-C、HDL-C)水平,分析BDNF水平与甲状腺激素及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脑梗死合并SCH组、对照组血清BDNF水平分别为(2.11±0.56)、(1.02±0.23)、(3.27±0.42)μg/L,急性脑梗死组、脑梗死合并SCH组血清BDN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脑梗死合并SCH组血清BDNF水平低于急性脑梗死组(P〈0.01)。脑梗死合并SCH组血清s-TSH水平高于急性脑梗死组及对照组(P〈0.01)。脑梗死合并SCH组TC、TG、LDL-C水平均高于急性脑梗死组及对照组(P均〈0.01)。BDNF与TG、LDL-C、s-TSH呈负相关(r分别为-0.417、-0.582、-0.398,P均〈0.01)。结论合并SCH可使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水平降低、s-TSH水平升高,可导致TC、TG、LDL水平升高,可能是减缓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梗死患者抵抗素变化与其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患者抵抗素变化与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68例AC患者(AC组)与4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抵抗素、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等,并分析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其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组血清抵抗素明显升高(P〈0.01);AC组抵抗素水平与BMI、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高抵抗素血症可能是AC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SG)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血清脂肪细胞因子和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及其在T2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8例新诊断T2DM患者(DM组),以RSG每日4mg口服治疗12周;24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糖耐量正常者为正常对照(NC)组。检测NC组及DM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身高、体重、血压、FPG、2hPG、免疫反应胰岛素(IRI)、真胰岛素(TI)、胰岛素原(PI)、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瘦素(LEP)、抵抗素(RST)、脂联素(APN)、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尿白蛋白(UAlb)和血脂谱。计算BM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QUICK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FPI/FTI。结果DM组RSG治疗前PG、IRI、FPI、LEP、RST、RBP-4、HOMA-IR和FPI/FTI均较NC组升高,而APN和QUICK下降(P〈0.05);DM组RSG治疗后,BMI、UAlb、血脂谱和RBP-4无显著变化,其余指标均向正常转化,APN则升高达2倍多(P〈0.01)。LEP与性别、BMI、FIRI、FTI、FPI、HOMA-IR和QUICKI相关;RST与FPI/FTI和TI相关;APN与年龄、BMI、RBP-4、FPI、2hPI、FTI、HOMA-IR和QuICKI相关;RBP-4与BMI、APN、HOMA-IR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LEP和APN与IR独立相关。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存在IR和血清LEP、RST、RBP-4升高;APN下降;RSG可能通过改善血清脂肪细胞因子谱而发挥降血糖、改善IR和口细胞功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胰岛素抵抗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血管内超声的方法检测了71例患者冠状动脉中斑块的稳定性,并将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抽取两组患者血液,利用自动生化仪检测了患者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浓度,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ELISA)检测血清中自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等炎症因子的浓度,同时检测了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的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体质量指数(BM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血清TC、TG、LDL—C和hs-CRP浓度升高及HDL—C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患者炎症因子浓度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中,不稳定斑块组比稳定斑块组血清TC、TG、LDL.C和hs-CRP浓度更高而HDL-C浓度则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不稳定斑块组炎症因子浓度、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体质量指数也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体内脂代谢、炎症因子浓度、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体质量指数与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中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与血清高分子质量脂联素(HMM-ADPN,H-ADPN)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A组,n=66)和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B组,n=40)。测量所有受试者的身高、体质量、血压,同时分别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总脂联素(ADPN)、H.ADPN、空腹胰岛素(FINS)、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等。结果两组间血清H-ADP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l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及hs.CRP等因素后血清H.ADPN水平与H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收缩压及CIMT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H.ADPN水平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及炎症反应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05~2013-04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32例冠心病患者,彩超检查颈动脉显示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93例(观察组),不伴有颈动脉斑块39例(对照组)。均常规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观察组血清TC和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两组的hs—CRP、TG及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中高TC和高LDL-C可能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而hs-CRP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5.
正常高值血压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选择正常高值血压者(≥120/80mmHg)109例及正常血压者(〈120/80m/nHg)49例,测量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空腹血糖(VBS)、血清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微量白蛋白(EusA法)等,并做比较。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升高[(3.08±1.58)mg/L比(3.86±1.7)mg/L,P〈0.01],CHO、TG、HDL—C和LDL—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与血压、血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收缩压r=0.177,P〈0.05;舒张压r=0.252,P=0.001;空腹血糖r=0.279,P〈0.01。校正年龄、性别、血脂、体重指数偏相关分析表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血压、血糖水平仍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收缩压r=0.156,P=0.055;舒张压r=0.233,P〈0.05;空腹血糖r=0.251,P〈0.05。结论①正常高值血压组尿微量自蛋白水平较高,血糖、体重指数有异常变化,但血脂无异常变化。②尿微量白蛋白发生与舒张压、血糖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其他高血压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静息心率增加对肾损害的影响。方法对320例原发性1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测定其静息心率(R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酸(BUA)和尿微量白蛋白(MAU)。按RHR分为RHR1组(≤69次/min)、RHR2组(70-79次/min)和RHR3组(≥80次/min)。结果高血压患者TG(r=0.152,P〈0.05)、TC(r=0.152,P〈0.05)、LDL—C(r=0.230,P〈0.05)、FPG(r=0.201,P〈0.05)、hs—CRP(r=0.410,P〈0.001)、BUA(r=0.390,P〈0.05)、MAU(r=0.122,P〈0.01)随RHR的增加而增加(P〈0.05,P〈0.01);HDL—C随RHR的增加而减少(r=-0.510,P〈0.05)。结论1级高血压患者TG、TC、LDL—C、HDL—C、FPG、hs—CRP、BUA、MAU与RHR相关。RHR增加是1级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清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调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444例老年人群,检测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尿酸(UA)等。结果与非MS组相比,MS组GGT、BMI、SBP、DBP、TG、ALT、UA均明显升高(P〈0.01),HDL-C显著减低(P〈0.01);随着GGT四分位间距的递增,MS发生率、MS各组分(肥胖、血压异常、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GGT与DBP、TG、ALT、uA、MS组分个数呈正相关(P〈0.01),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GGT是MS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OR=1.008,95%CI1.0001.024,P=0.046)。结论老年人群血清GGT水平与MS关系密切,其水平的升高能够反映MS的发生风险;在排除肝脏疾病以后GGT可以作为MS发生风险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糖、血脂的表达特征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检测66例AECOPD患者,(其中34例为轻中度,32例为重度、极重度),及同期住院32例非COPD患者的空腹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IRI)的水平。结果 COPD组中的HbAlc、FBG、P2hBG、空腹IRI、餐后2hIRI水平均较非COPD组明显升高(P<0.01),其中COPD患者中重度、极重度组餐后2hIRI水平又高于轻中度组(P<0.05);COPD患者的TG、ApoB水平均比非COPD组降低(P<0.05),COPD重度、极重度组LDL-C水平比非COPD组及轻中度组升高(P<0.05)。结论 AECOPD患者尤其是重度、极重度阶段存在血糖、血脂紊乱,主要表现为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COPD组中LDL-C升高,提示COPD与冠心病(CHD)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老年人血流变参数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AS)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老年患者2790例,平均年龄(71.2±9.2)岁,分别行血流变参数、血小板聚集试验(PAG)、血同型半胱氨酸(tHcy)、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BG)检查,部分病患者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功能检测(FMD),按血流变参数值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血流变异常组。另将患者分为四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单纯高血压组、单纯糖尿病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对其血流变参数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流变参数异常组性别、舒张压(DBP)、高密度胆固醇(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收缩压(SBP)、PA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LDL-C)、FBG均升高(P〈0.05);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2)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参数高于对照组、单纯糖尿病和高血压组(P〈0.01);(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Hcy、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流变参数呈正相关,而FMD与之呈负相关关系(P〈0.001)。结论血流变成分的改变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高血压和糖尿病相互影响.加重血流变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