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良妊娠结局孕妇人微小病毒B19感染与垂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妊娠妇女人微小病毒B19的感染状况、临床表现及母婴垂直传播途径。方法 以不良妊娠结局孕妇作为病例组,以同期妊娠顺利孕妇作为对照。采用非结构蛋白DNA巢式PCR检测方法及传统的结构蛋白巢式PCR方法作为并联实验,检测孕妇血清及部分妊娠产物中的人微小病毒B19DNA。结果 不良妊娠结局孕妇血清标本中B19病毒DNA检出率为26.32%(20/76),对照组血清标本检出率为6.98%(12/172例),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B19病毒感染孕妇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孕期反复出现“流感样症状”、“咽喉炎、少数孕妇的面部及躯体出现丘疹样红斑、关节痛。平素健康状况较差及贫血者更易感染。在部分自然流产的绒毛组织、死胎及畸胎的胎盘组织、胎儿组织中检测到B19病毒DNA。结论 武汉地区妊娠妇女存在人微小病毒B19的感染,并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导致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我室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及ELISA法对1例临床拟诊为脑炎志儿的血清及脑脊液分别作了人微小病毒B19-DNA及该病毒特异性IgM、IgG抗体检测。其结果血清及脑脊液B19特异性IgM抗体均为强阳性;血清B19特异性IgG抗体阴性.脑脊液B19特异性IgG抗体强阳性;血清中检出B19-DNA。在国内首次提示人微小病毒B19感染与脑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细小病毒B19感染是人类常见一种传染性疾病。妊娠期感染细小病毒B19后可导致流产、胎儿水肿、胎儿畸形,甚至胎儿死亡等。有报道,胎儿传染率为33%,16-28周妊娠期的胎儿似乎对细小病毒感染表现的尤为敏感。细小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存在,提示近期感染。目前可用DNA杂交技术或聚合酶链反应进行DNA实验以检测羊水或血液中的细小病毒抗原的存在。妊娠合并细小病毒感染无特效方法,目前报道表明宫腔输血可以减轻B19病毒毒性及治疗胎儿水肿,对病毒有效的疫苗正在研制之中,有望可以预防生育年龄妇女的细小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4.
B19病毒感染产前诊断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同时用B超引导介入性查胎血病原体分子、免疫学、生理指标和非介入性B超形态学观察方法,对孕期B19病毒感染孕妇胎儿宫内诊断,探讨临床工作中B19病毒感染的产前诊断最佳方法。方法对93例孕12~34w诊断为B19病毒感染孕妇,同时用介入性产前诊断查胎血B19 IgM、PCR、血常规和B超检查胎儿生长各径线、胎盘厚度、胎儿心胸比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胸腹腔是否积液等形态学指标,并定期观察等方法,进行B19病毒孕期感染胎儿宫内诊断。结果介入性查胎血病原体分子、免疫学方法检出6例(6/93),其中5例胎儿出现水肿,患者要求引产,另1例胎血B19 IgM、PCR( ),血常规,血色素血球压积正常,B超定期观察胎儿均无水肿征兆,至足月顺产,脐带血复查B19IgM( ):非介入性定期观察B超形态学方法,检出5例(5/93),5例胎儿均为水肿,引产证实。结论介入与非介入的B19病毒感染孕妇胎儿宫内诊断方法两两χ2四格表检验,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妊娠期微小病毒B19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微小病毒B19(humanparvovirusBl9,B19)于 1975年由Cossart等人首次在献血者血清中发现。 1984年Brown等人在苏格兰人微小病毒爆发感染时发现B19病毒感染与胎儿水肿及自发性流产的关系。近年由于TORCH感染等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以及对孕妇TORCH感染的重视 ,使其可得到早期诊断和处理 ,所以TORCH感染与胚胎及胎儿发育关系的重要性下降。因为B19病毒感染十分普遍 ,妊娠期B19病毒感染与优生的关系就变的非常重要。本文拟对B19病毒宫内感染的病因、作用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对胎儿的近…  相似文献   

6.
人类微小病毒B19(HPVB19)是细小病毒属中唯一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病原体。感染后可引起传染性红斑、关节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危象、胎儿水肿及流产,对某些免疫力低下的病人,B19病毒感染甚至是致命的。B19病毒一般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经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播。建立简单实用的检测方法对B19病毒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本文拟对B19病毒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人细小病毒B19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微小病毒B19(HPV B19)是细小病毒属中唯一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病原体。感染后可引起传染性红斑、关节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危象、胎儿水肿及流产,对某些免疫力低下的病人,B19病毒感染甚至是致命的。B19病毒一般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经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播。建立简单实用的检测方法对B19病毒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本文拟对B19病毒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孕妇人微小病毒B19-IgM与城乡和季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LISA法检测了 4 93例孕妇之人微小病毒B19-IgM ,其中城市孕妇为 2 31例 ,阳性率 6 % ,农村孕妇为 2 6 2例 ,阳性率 0 7% ,两者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显示城市孕妇更易感染B19病毒 ;冬春孕妇为 2 5 0人 ,阳性率 5 2 % ,夏秋为2 4 3例 ,阳性率为 1 2 % ,两者也相差显著 (0 0 1

相似文献   


9.
人微小病毒B19(简称B19)感染广泛存在 ,人群中感染率达 6 0 %以上[1] 。目前 ,公认该病毒与传染性红斑、急性造血停滞、胎儿水肿、死胎、关节炎等多种人类疾病有关。为了进一步了解B19病毒感染与不良妊娠特别是死胎结局的影响 ,我们对 1996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间来我站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区孕早期妇女TORCH及人细小病毒B19的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法检测185例孕早期妇女血清中特异性 TORCH/HPVB19-IgM抗体.结果感染率分别为弓形体(TOX)2.16%,风疹病毒(RV)1.62%,巨细胞病毒(CMV)1.62%,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1.08%,人细小病毒B19(HPVB19)8.11%,其HPVB19-IgM抗体阳性率与TORCH各项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区孕妇中人细小病毒B19新近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TORCH各项病原体的新近感染率,有必要把HPVB19列入TORCH监测项目中,以提高妊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MV、B19和HCV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巨细胞病毒(CMV)IgG和IgM抗体、细小病毒B19 IgG和IgM抗体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在中国南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CMV、B19、HCV在RA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CMV-IgG和CMV-IgM抗体,B19-IgG和B19-IgM抗体以及HCV抗体;CMV-IgM抗体阳性者利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CMV载量;B19-IgM抗体阳性者利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的B19载量。同时分析这些病毒抗体与RA患者的实验室活动指标如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相关性。结果:70例RA患者中,69例为CMV-IgG抗体阳性(98.57%),7例CMV-IgM抗体阳性(10.00%),49例B19-IgG抗体阳性(70.00%),16例B19-IgM抗体阳性(22.86%),无一例HCV抗体阳性;92例健康对照者中91例CMV-IgG抗体阳性(98.91%),1例CMV-IgM抗体阳性(1.10%),42例B19-IgG抗体阳性(45.65%),19例B19-IgM抗体阳性(20.65%),仅1例HCV抗体阳性;RA患者CMV-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MV-IgM抗体阳性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未检测到CMV载量;RA患者B19-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间B19-IgM抗体阳性率无差别(P>0.05),B19-IgM抗体阳性RA患者血清中未检测到B19载量;CMV-IgM抗体阳性、B19-IgG抗体阳性与抗CCP抗体、RF、ESR等RA活动性指标不相关。结论:中国南方人群普遍感染CMV,但CMV重新激活与RA有关;B19感染在RA患者中有更高的流行率;HCV在中国南方人群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12.
人博卡病毒母婴感染的临床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本地区人博卡病毒母婴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检测母婴血清人博卡病毒IgG抗体及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母婴血清人博卡病毒DNA。结果316例母婴配对标本中,孕妇血清人博卡病毒I蜘抗体阳性的有127例,阳性率为40.20%(127/316);新生儿脐带血人博卡病毒IgG抗体阳性有93例,阳性率为29.43%(93/316)。新生儿人博卡病毒IgG抗体阳性占母亲人博卡病毒IgG抗体阳性的百分比为73.23%(93/127)。母婴同时人博卡病毒IgG抗体阳性为93例。316例母婴配对标本人博卡病毒DNA均为阴性。结论人博卡病毒IgG抗体可从孕妇经胎盘传给新生儿,但是否存在人博卡病毒母婴垂直传播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讨细小病毒B19感染对新生儿的危害和病理诊断.方法 对临床疑围产期和宫内B19感染的3例新生儿或死产胎儿和2例胎盘分别进行尸检和活检.结果 在1例骨髓造血组织、肝和脾的髓外造血灶和肺血管内,1例脾和肝髓外造血灶,1例脾髓外造血灶,以及2例胎盘绒毛血管中的幼红细胞中找到诊断性的核内包涵体.1例新生儿有严重贫血而死亡,2例死胎有胎儿水肿,1例胎盘活检病例伴死产,1例胎盘活检病例因胎儿畸形而引产.结论 细小病毒B19感染引起的重度贫血、胎儿水肿和诱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等可导致新生儿死亡,病理诊断的关键为在幼红细胞中找到诊断性核内包涵体,可为诊断B19感染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微小病毒B19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1999年~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维普)、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并辅以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人微小病毒B19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文献。应用RevMan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将7个研究结果加权合并,累计病例513例,B19DNA阳性率20.5%;累计对照743例,B19DNA阳性率3.8%;合并OR=6.68(95%CI:4.10~10.88)。结论国内人微小病毒B19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241例孕妇血清中人微小病毒B19-IgM及其他TORCH抗体(包括风疹病毒-IgM、巨细胞病毒-IgM、单纯疱疹病毒Ⅱ-IgM及弓形体抗体)的检测结果.其中B19-IgM阳性率为7.05%,与其余四项抗体阳性率比较,均呈显著性差异,表明我地区孕妇中人微小病毒B19。较其余四项TORCH因子有着较高的新近感染率,从而提示有必要将B19-IgM列为孕妇TORCH监测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6.
宫内感染是指孕妇受病原体感染后所引起的胎儿感染。引起宫内感染的病原体有:①病毒: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人类微小病毒B19、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柯萨奇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带状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等;②原虫,如弓形虫;③衣原体,如沙眼衣原体;④支原体,如解脲支原体、肺炎支原体等⑤螺旋体,如梅毒螺旋体;⑥细菌,如B族链球菌等。当孕妇感染上述病原体后,多数无特殊症状或有轻微症状,但有可能通过胎盘或产道对胎儿造成严重后果,引起流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人细小病毒B19、人博卡病毒(HBoV)及人细小病毒4(PARV4)分子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南京95例肝病患者血浆中三种人细小病毒的感染情况分析.方法 分别建立人细小病毒B19、HBoV及PARV4感染的巢式PCR方法,确定其灵敏度与特异性;并对南京市某医院95例住院肝病患者血浆中三种人细小病毒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建立的三种巢式PCR方法特异性好,检测灵敏度均可达10个拷贝.95例肝病患者血浆中检出B19感染2例(2.1%),HBoV感染9例(9.5%),且发现在5例药物性肝炎患者中检出HBoV阳性3例,但未检出PARV4.结论 人细小病毒B19、人博卡病毒(HBoV)及人细小病毒4(PARV4)巢式PCR检测方法灵敏特异.从肝病患者血浆中检出了B19及HBoV.  相似文献   

18.
夫妇血型不合的孕妇产前免疫性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夫妇血型不合的孕妇免疫性IgG抗体效价异常率及临床意义, 观察凝聚胺法(MPT)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B)及Rh血型抗D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常规检测夫妇ABO及RhD血型, 对夫妇ABO及Rh血型不合的孕妇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特异性鉴定;用MPT法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B)及Rh抗D抗体效价.结果:在986例夫妇ABO血型不合的孕妇血清中, MPT法检出IgG抗A(B)效价≥1∶ 64者528例(53.5%), 传统试管法检出512例(51.9%), 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5例RhD阴性孕妇中检出抗D抗体11例(73%).结论:产前对夫妇进行ABO、 RhD血型及IgG抗A(B)和抗D效价检测, 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治疗, 可减少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MPT法检测IgG抗A(B)及抗D抗体效价, 操作简便,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中人类巨细胞病毒DNA(HCMV 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的关系.方法用PCR方法结合荧光探针的体外扩增和检测技术,检测186例HCMV感染孕妇及胎儿或新生儿血清、胚胎、绒毛中HCMVDNA拷贝数.结果胎儿发生宫内感染及妊娠不良结局与其母素血清HCMV DNA含量有关,随着孕妇血清中HCMV DNA含量的增高,胎儿宫内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性也呈显著增高趋势.结论孕妇血清HCMV DNA含量升高是胎儿感染HCMV并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孕妇HCMV感染及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了解孕妇感染HCMV后对胚胎、胎儿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4148例长沙地区孕妇进行TORCH-IgM检测.结果在对4148例长沙地区孕妇进行TORCH-IgM检测中,发现有62例孕妇为HCMV-IgM阳性,阳性率为1.5%.在随访的58例孕妇中,妊娠结局为自然流产者达31%(18/58);为死胎及胎儿畸形者达19%(11/58),显著高于其他异常妊娠结局者(P<0.001).结论HCMV宫内感染是导致胚胎和胎儿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导致胎儿宫内死亡、畸形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孕妇免疫能力,加强孕期健康教育,避免和减少易感因素的接触,是降低胎儿宫内感染的主要措施;另外,大力推广孕前优生检测也是防止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