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传染病报告卡核对和问卷调查、实验室复核的方法,对信阳市息县2005年10~12月份间上报的548例乙肝病例进行了诊断和分类。结果急性期乙型肝炎病例占18.80%,慢性乙型肝炎病例占5.84%,乙肝病毒携带者占69.34%,错报为乙肝者占4.20%。结论报告病例中的慢性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及错报是乙肝报告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市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肝炎)的流行规律,石家庄市肝炎协作组于1979年10月开展了肝炎调查工作。本文就此次调查中有关乙型肝炎抗原检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了解本地区育龄期人群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流行情况,为今后乙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体检、就诊的1318例育龄期成人HBV血清学标志物(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 育龄期人群有13种HBV感染模式,以单独HBsAb阳性和全阴性两种模式为主,分别占49悙.69%和31.41%;感染模式不存在性别分布差异;非正常妊娠人群与正常妊娠人群乙肝病毒感染模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地区育龄期人口乙肝易感人群比重较大,约占1/3,需积极进行乙肝疫苗接种;非正常妊娠可能与HBV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5.
2004年河南省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河南省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年的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河南省共报告乙型肝炎104532例,发病率为107.01/10万,报告死亡25例,死亡率为0.026/10万,病死率为0.04/10万,居全省各类传染病发病首位。与上年相比发病率上升51.69%,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10~45岁。发病构成比以农民为最高。男性多于女性。结论在当前乙肝仍然是严重影响河南省人群身体健康重要疾病之一,加强乙肝监测和免疫接种,开展预防乙肝的宣传教育,以有效控制乙肝流行。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县人群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RBV)感染情况和流行特征,对我县城镇、沿海、山区健康人群进行了HAV、HBV感染抽样调查,掌握各类流行率,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对象、时间和检测方法 (一)调查对象:按1988年城乡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我县为农村抽样点,调查了山区(丹阳)、沿海(筱埕)、城镇(风城)健康人群807人。年龄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其流行病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本县治疗的126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同时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5:1,其高发年龄主要是在20~49岁,高发职业为工人和农民,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农民发病是由于血液传播而引起的;其主要类型为黄疸型,约占78.6%;大多为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有发热症状,少于患者发生皮疹等,病情严重的患者出现肾衰竭等比较少见的症状;对于大多数患者其治疗预后较好,临床治愈率高达95.1%,只有4.6%的急性患者发展为慢性肝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1年内有94.3%的患者HBsAg转为阴性,96.4%的患者HBVDNA转为阴性;1年随访中没有患者发生死亡。结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其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传播和体液传播,临床上应该针对流行病学特征制定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政策,对于重型爆发性肝炎患者应给予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前乙型肝炎主要的传播途径仍在争论。我们在-HBsAg较高流行率地区,对113例病人的尿液,唾液、汗液及部分病人的粪便等标本作了HBsAg检测。现将资料及检材较完整的100例,整理报告。对象及方法一、100例分属35户,阳性抗原血症95人,阴性5人(其中一人血清抗体阳性)。HBsAg阳性的持续时间均超过7月以上。血清中HBsAg的测定:先以对流电泳法筛选出阳性抗原血清者,然后,对可疑和阴性标本12份,再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A)复查,又有7份阳性,共计95例。阴性血清中的抗体测定用间接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某社区人群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的分析及发病趋势,了解不同人群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策略依据。方法对近年来所有该社区的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进一步了解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情况。结果某社区人群HBs Ag感染率为3.94%(103/2613),HBV感染率为4.63%(120/2613)。HBs Ag阳性率和HBV阳性率其发展趋势随着年龄组减小而减小。结论从近几年的某地区人群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可以看出,该病的发生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近年来对传染病卫生防疫工作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东兴区乙型肝炎发病情况,为制定乙型肝炎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疫情资料和病例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对统计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东兴区2008年至2011年共报告乙型肝炎3269例,其中男性2148例,女性1121例,20~55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组。发病的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08年至2011年东兴区乙型肝炎发病率逐年升高,加强以接种疫苗为主的防控措施是预防乙型肝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辽宁省铁岭市2006至2010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铁岭市2006至2010年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至2010年,铁岭市共报告乙型肝炎病例865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9.43/10万;平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县区是银州区(76.86/10万)、昌图县(73.30/10万)、清河区(61.23/10万);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91:1;病例集中在20~44岁(4851例,56.04%);乙型肝炎发病居前三位的职业分别是农民(48.48%)、家务及待业(12.68%)和工人(10.38%);乙型肝炎病例以慢性病例为主(4519例,52.20%)。结论以加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对降低全市乙型肝炎的发病水平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健康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的表现模式,探讨乙肝预防的对策与措施.方法 对开平市某工厂477名健康体检者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五项血清学指标.结果 HBV感染率为93.71%;HBsAg、抗-HBs阳性率为13.00%、70.2 3%,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感染模式有9种,以抗-HBs 抗-HBc、抗-HBs、抗-HBc阳性模式多见,其构成比分别为46.09%、28.19%、10.96%.结论 HBV感染在我市健康人群中仍有较高的感染率,且男性感染率较女性高;对成年人应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乙肝疫苗接种可对未感染者进行有效保护,同时也影响着人群HBV的感染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绍兴市2019—2021年无偿献血者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站无偿献血者153 964人,分析不同年份及人群特征无偿献血者HBV感染情况。结果 筛查出HBV阳性658例,阳性率0.43%;2019—2021年HBV阳性感染率接近。以男性、31~55岁、学历初中及以下、农民、已婚、农村地区、献血1次的无偿献血者HBV感染率较高,且随着学历的升高HBV感染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建议招募18~30岁、高学历、学生和公务人员、未婚、城市地区人群作为固定献血人群,同时加强预防HBV及HBV疫苗接种的相关宣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铁岭市2011年~2017年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铁岭市发病日期为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乙型肝炎患者,回顾分析患者基本流行病学资料,总结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 2011年~2017年铁岭市共报告乙型肝炎7815例,均值报告发病率为41.21/10万,报告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地区依次为西丰县、银州区、清河区,男女患者比例为1.73∶1,患者年龄多集中在20~64岁,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人群依次为农民、家务及待业、不详,且发病无季节性特点,疾病分类多为慢性。结论结合铁岭市2011年~2017年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是防控乙型肝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流行病学的新方法在药物流行病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人群中药物的利用情况和效应分析与评价,研究目的是为医疗单位、预防保健机构、药政管理部门及社会大众提供有关人群中药物利用及药品安全性的信息,为合理用药提供有助于医疗、预防保健、药事管理和卫生行政决策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药品的开发、生产、经营管理及使用更趋合理。在完成以上药物流行病学工作时,常借助流行病学的方法,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和效益。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肝炎的病原,早在40年前即知其为病毒,然迄今尚未分离成功。自从1963年发现 H.A.A 并确定其为乙型肝炎病毒的标记以来,对本病有较大的突破。为诊断、治疗乃至控制消灭本病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今简要综述于后。一、乙型肝炎抗原的历史与命名1963年,布伦氏(Blumberg)等在一名澳大利亚人血中发现一新抗原,与一例经多次输血产生低密度β-脂蛋白沉淀素的血友病者的血清可发生淀集;其它人中则无反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足的流行病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中出现的慢性、进行性足部病变,波及到微血管、神经、肌腱、骨骼等部位,由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局部感染及多种诱发因素所致,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导致下肢和足的感觉迟钝或丧失而容易损伤,引起足部溃疡、感染、坏疽。各国报道的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并不一致,其原因与诊断标准不同、资料来源不均一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病是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的疾患所致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指脑卒中。其主要表现为猝然发生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如偏瘫、失语、视觉缺损乃至神志障碍等)。本病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肿瘤、心脏病和脑卒中的死因顺位前移,构成了疾病三大死亡原因。 1 脑卒中的发病率 70年代以前脑卒中平均年发病率约为200/10万,以后逐渐下降到目前的  相似文献   

19.
<正> 一、概念的转变既往认为流行病学只是研究传染病流行规律的科学,从七十年代起,流行病学不只限于研究传染病,而且包括非传染病。因此到目前为止流行病学的定义应该是“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和防制措施的学科”。这一概念的转变有利于  相似文献   

20.
药物流行病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医学药学的进步很显著,各种各样疾病都能治疗,对延长平均寿命作出了很大贡献。至今已开发了许多优良的药物,且已上市,但另方面也发生了反应停以及氯碘喹啉、氯喹等药物的副作用事件,给药物敲响了警钟。在药物的开发阶段,为了确证有效性和保证安全性,对药物虽从各方面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