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评价抗骨退变灵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 2∶1随机单盲法与骨质增生一贴灵对照观察了 2 1 0例腰椎骨关节炎患者。结果 抗骨退变灵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1 0 0 % ,对照组 80 .85 % ,其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抗骨退变灵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骨痿灵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骨痿灵胶囊治疗组和抗骨增生胶囊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口服骨痿灵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予以口服抗骨增生胶囊,每次3 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连续服用4周。疗程结束后评定其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及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比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痿灵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3):242-245
目的探讨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PLC)的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对术后腰椎邻近节段退变(AS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二科因第4~5腰椎椎间盘突出行PLIF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行保留PLC的改良PLIF,对照组患者行传统PLIF。2组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12个月摄腰椎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根据术后症状有无复发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术后腰椎ASD情况。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2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及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个月,2组患者VAS评分及ODI均显著低于术前(P <0. 05);但2组患者VAS评分及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共发生ASD 8例(16. 0%),其中影像学退变7例(14. 0%),症状学退变1例(2. 0%);对照组患者共发生ASD 28例(56. 0%),其中影像学退变20例(40. 0%),症状学退变8例(16. 0%);观察组患者ASD发生率及影像学退变率、症状学退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5. 668、8. 547、4. 396,P <0. 05)。观察组8例退变患者中,头端退变5例(62. 5%),尾端退变3例(37. 5%),观察组头端退变与尾端退变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543,P>0. 05)。对照组28例退变患者中,头端退变21例(75. 0%),尾端退变7例(25. 0%),对照组头端退变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尾端退变所占比例(χ~2=9. 722,P <0. 05)。结论改良PLIF与传统PLIF的临床疗效相当,但保留PLC的改良PLIF可明显降低术后ASD发生率,尤其是头端退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退变颈椎间盘内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情况和颈椎软骨终板钙化与颈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研究中西药治疗退变颈椎问盘对细胞因子含量及软骨终板钙化的影响.方法 选用25只4月龄新西兰兔,体重2-3k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浅层组、模型全层组、药物治疗浅层组、药物治疗全层组.建立家兔颈椎动力平衡失调模型,诱导颈椎间盘退变(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术后7个月,药物治疗组(浅层、全层)给予抗骨增生胶囊和葡立胶囊(剂量按体重折算),灌胃2次/日,连用1个月.1个月后用耳缘静脉气栓法处死各组动物,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颈椎间盘中IL-1β、TNFα抗体含量,并在形态学上评定颈椎间盘退变程度,测定各组动物颈椎软骨终板钙化层厚度,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模型浅层组、模型全层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颈椎间盘中IL-1 β、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颈椎软骨终板钙化层明显增厚(P<0.01).而抗骨增生肢囊与葡立胶囊联合应用治疗退变颈椎间盘对IL-1 β、TNFα含量及软骨终板钙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 退变颈椎间盘组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它们可加速颈椎间盘退变:而软骨终板钙化是颈椎间盘退变的始动因素,二者呈高度正相关.抗骨增生胶囊与葡立胶囊联合作用治疗退变颈椎间盘对IL-1β、TNFα含量及软骨终板钙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老年腰椎退变病人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植骨融合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46例老年腰椎退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临床效果、复诊及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后植骨融合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全部46例患者共有44例患者植骨达到融合,总融合率为95.7%,其中,椎间植骨融合、后外侧植骨融合以及环形植骨融合的融合率分别为92.9%、96.2%和100%,三种植骨融合方式植骨融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基础上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后外侧植骨融合以及环形植骨融合的治疗效果相近,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映杲  郭翔  王洪 《当代医学》2016,(20):159-160
目的:研究分析损伤退变性脊柱疾病治疗对中医骨错缝理论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损伤退变性脊柱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中药方治疗,观察组患者试试中医无缝理论,做好中药方的配合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痂生长的平均时间和骨折愈合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退变性脊柱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医骨错缝理论,不仅仅有着姣好的复位效果,同时也能将患者康复时间有效缩短,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退癀散外敷联合消肿活血汤内服治疗骨筋膜间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予静脉注射甘露醇和β-七叶皂甙钠治疗,治疗组予退癀散外敷联合消肿活血汤内服治疗,监测2组患者骨筋膜间室内压24 h以上,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治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骨筋膜间室内压力明显下降,且治疗组骨筋膜间室内压力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退癀散联合消肿活血汤治疗OCS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手术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评价临床疗效和手术满意度。结果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94.44%,其中优24例(66.67%),良10例(27.77%),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自评满意度和医生评价满意度均为94.44%;同时半年以后植骨融合率亦为94.44%。结论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和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在低场MRI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52例腰椎间盘退变合并终板骨软骨炎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2例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中共累及终板119个,按Modic分型:Ⅰ型44个(37%);Ⅱ型61个(51%);Ⅲ型14个(12%).分布在腰4、5骶1相对缘的多见.结论 MRI是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的理想检查方法,能反映该病的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31例行颈椎前路减压、保留终板三面皮质骨自体髂骨植骨、Zephir半限制性钢板固定术患者的疗效;术后随访2~4年,观察临床功能、植骨融合率、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变化、相邻节段退变的情况。JOA评分,术后与术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植骨融合率100%。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维持满意,相邻节段椎间盘无明显退变,未发生内植物和植骨并发症。提示彻底减压,保留终板的三面皮质骨自体髂骨植骨和应用动力性的Zephir钢板固定能保证脊髓型颈椎病良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老年腰椎退变病人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植骨融合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46例老年腰椎退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临床效果、复诊及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后植骨融合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全部46例患者共有44例患者植骨达到融合,总融合率为95.7%,其中,椎间植骨融合、后外侧植骨融合以及环形植骨融合的融合率分别为92.9%、96.2%和100%,三种植骨融合方式植骨融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基础上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后外侧植骨融合以及环形植骨融合的治疗效果相近,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诊断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磁共振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患者的MRI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患者中共累及终板86个,好发于下腰椎。按Modic分型:Ⅰ型33个(38.4%);Ⅱ型50个(58.1%);Ⅲ型3个(3.5%)。多发者30例(34.9%),单发者56例(65.1%)。伴Schmorl结节9例,伴腰椎不稳7例,伴腰椎压缩性骨折2例。结论: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是造成临床下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磁共振是本病的理想检查方法,能反映本病的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骨痛灵酊联合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诊治的KOA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予手法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骨痛灵酊外敷治疗。治疗3周后,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WOMAC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结论 骨痛灵酊联合手法治疗KOA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结合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植骨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56例行腰椎融合术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其中腰椎滑脱23例,腰椎管狭窄症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均采用BMP结合椎间融合器自体骨植骨融合及椎弓根系统治疗。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在本科室行椎间融合器自体骨植骨融合及椎弓根系统治疗的72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腰椎滑脱28例,腰椎管狭窄症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8例。观察2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时的疗效、腰椎融合率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2~16个月,2组患者均无融合器塌陷、松动、移位,椎间高度无明显丢失。按Nakai评分标准,术后3、6、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89.3%、91.1%、94.6%,融合率分别为0.0%、71.4%及94.6%;对照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87.5%、88.9%、90.3%,融合率分别为0.0%、37.5%和79.2%;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融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12个月出现断棒3例、断钉1例(5.6%),临近椎体退变滑脱1例通过2次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12~16个月无断钉断棒病例。结论在腰椎融合术中应用BMP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腰椎融合率,减少断钉、断棒及临近椎体退变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人类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对照组为取自青壮年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正常椎间盘髓核组织;实验组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依据术前MRI影像表现分为3组.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4组椎间盘组织中HIF-1α、MMP-2表达.结果 HIF-1α在对照组、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8.92±3.411%、(46.81±3.63)%、(66.88±4.60)%、(89.63±2.27)%;MMP-2在对照组、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9.61±3.03)%、(47.31±4.4)%、(69.54±5.96)%、(90.05±3.16)%.HIF-1α、MMP-2在实验组退变的椎间盘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不同退变程度的表达也不同(P<0.05),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差异,HIF-1α和MMP-2在退变的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HIF-1α、MMP-2均可能参与了人类腰椎间盘组织的退变过程,且HIF-1α、MMP-2在人类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有相同的增高趋势,HIF-1α可能作为MMP-2的一个重要调节因素,与MMP-2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16.
骨友灵贴膏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骨友灵贴膏的抗炎、镇痛和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二甲苯所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过敏性炎症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观察骨友灵贴膏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研究骨友灵贴膏的镇痛作用;采用小鼠皮下血斑吸收实验,阐明骨友灵贴膏的活血化瘀作用。结果:骨友灵贴膏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二甲苯所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等炎症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过敏性炎症佐剂性关节炎原发病变和继发病变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热板法和扭体法镇痛实验均显示其能显著提高痛阈值。对小鼠皮下血斑吸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显著减少血斑面积并显著缩短血斑消失时间结论:骨友灵贴膏具有抗炎、镇痛和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郝淑彬 《四川医学》2011,32(5):763-765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共累及终板136个,按Modic分型,Ⅰ型77个(56.6%);Ⅱ型45个(33.1%);Ⅲ型14个(10.3%)。多发累及49例(81.7%);单发11例(18.3%)。好发于下腰段,累及双侧终板多见。结论低场MRI能准确显示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部位、范围及各期信号特点,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关节镜下诊断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关节镜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0A)的准确性及镜下关节清理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4月~2001年4月我院对67例(69膝)膝关节0A患者进行关节镜检后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随访0.5~4年.据关节镜下软骨退变程度.X线片改变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及镜下关节清理术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软骨退行变的关节镜分级与临床表现呈正相关系,与X线退变程度符合率较低(50.5%).软骨退变与疗效关系:术后2年内优良率:I度退变100%.Ⅱ度退变76.4%,Ⅲ度退变51.7%.2年以上优良率:I度退变93.8%,Ⅱ度退变51.7%.Ⅲ度退变35%.结论:①关节镜检查使膝关节OA的诊断更准确、合理.②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对膝关节  相似文献   

19.
谷康泰灵治疗胫腓骨骨折5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观察谷康泰灵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5 0例新鲜胫腓骨折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开始静点谷康泰灵 1 0ml,每日 1次 ,对照组不用促进骨折愈合药物。术后平均随访 1 0个月 ( 3~ 2 4个月 )。结果治疗组 2 5例骨折平均愈合天数(临床愈合 ) 45天 ,与对照组 62天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组延迟愈合 3例 ,无骨不连发生 (延迟愈合与骨不连发生率 8% ) ;对照组延迟愈合 5例 ,骨不连 2例 (延迟愈合与骨不连发生率 2 8% ) ,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 (X2 检验 ,P <0 .0 5 )。结论谷康泰灵可加速骨折愈合 ,降低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谷康泰灵对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7-2000年的82例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患者,按其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病程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常规方法与谷康泰灵肌肉注射联合治疗。结果:(1)采用过邦埔、柴本甫介绍的X线IV级判定法,对两组点数值进行方差分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随访0.5年-2.5年,两组治疗结果优良率对照组为62.5%,观察组为90.8%。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谷康泰灵治疗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有确切疗效,且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