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重婴儿型低磷酸酶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不同程度的骨畸形,这种畸形在新生儿期常是致命的。此病严重型伴有非常低的肝/骨/肾(LBK)碱性磷酸酶(ALP)同工酶水平,但肠和胎盘同工酶水平正常。过去对先天性低磷酸酶症的产前诊断是靠超声扫描和测定羊水ALP同工酶水平。曾报告首例受累胎儿的诊断是用绒毛标本和特异单克隆抗体测定ALP。在17周用超声图标准证实其诊断。但单克隆抗体亲和力低,需要采用扩增系统。故本文作者对此例受累胎儿是通过孕早期绒毛取样(CVS),测定  相似文献   

2.
自1983年以来,已有几所院校妇产科遗传实验室,用羊水微绒毛膜酶法产前诊断囊性纤维性变(CF),最重要的酶有肽酶如谷氨酰转移酶(GGT),双糖酶如海藻糖酶和磷酸酶如碱性磷酸酶(ALP)等。由于受累器官(汗腺、胰、肠、支气管)腺细胞富有微绒毛,故CF胎儿微绒毛膜酶活性低于一般水平。作者五年来对54例高风险CF妊娠及125例正常妊娠的羊水标本检查了绒毛膜酶,并用判定分析法分析了生化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可信性。将上述179例妊娠作了以下8项处理:孕妇羊水穿刺时的年龄、遗传咨询、孕妇血清AFP值、超声所见、羊水蛋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羊水中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测定62例胎膜早破孕妇和46例正常足月妊娠未临产孕妇羊水中IL-8浓度;病理检查两组分娩后的胎膜组织,确定有无绒毛膜羊膜炎。结果胎膜早破组羊水中IL-8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破膜时间超过24h其羊水中IL-8水平明显高于破膜时间小于12h内的患者,绒毛膜羊膜炎组羊水中IL-8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膜早破及绒毛膜羊膜炎孕妇羊水中IL-8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绒毛膜羊膜炎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我们采用对不同妊娠期引产胎儿心血和不同妊娠期孕妇羊水利用RIA法进行了甲胎蛋白含量测定,观将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胎儿心血及胚胎绒毛和羊水来自我院计划生育小组。 二、试剂系用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 三、测定时胎儿心血及羊水稀释40、80或160倍等,绒毛膜标本则经粉碎机离心后取上清液。  相似文献   

5.
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的人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placental chorionic-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pc MSCs)分离培养方法。用手持电动匀浆器处理人绒毛膜,经酶消化后接种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测定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记,成脂、成骨诱导分化试剂盒鉴定细胞的分化潜能。获得的人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呈平行排列或漩涡状生长,高表达CD73、CD105、CD90,而CD34、CD45、CD14、CD19、HLA-DR呈阴性,生长曲线为"S"型,经成骨或成脂诱导后,茜素红染色或油红O染色呈阳性。符合国际细胞治疗学会认可的间充质干细胞标准。建立了人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新方法,结合了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的优点,为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根据人体胚胎发育的形态学证实,人体绒毛膜细胞具有与胎儿相同的遗传学特征.因此,应用孕早期6~10周绒毛细胞进行细胞遗传学、酶、激素、DNA分析等检测,即能反映胎儿的正常生理与异常病理状况.目前国内外已将绒毛开始应用于遗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这种防治医学技术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社会的重视.七十年代,胎儿的遗传病之宫内诊断主要依赖羊膜囊穿刺,抽取羊水,进行细胞培养,以提供遗传学诊断的依据.利用羊水培养,作染色体核型分析、各种酶的生化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及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未足月胎膜早破组56例、足月胎膜早破组38例、正常妊娠组30例孕妇的血清、羊水、脐血中MMP-9、IL-1β的水平,并进行胎膜的病理检查。结果胎膜早破孕妇的血清、羊水、脐血中MMP-9、IL-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MMP-9、IL-1β水平亦高于足月胎膜早破者(P〈0.01);未足月胎膜早破组的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胎膜早破组(P〈0.01);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胎膜早破孕妇的血清、羊水、脐血中MMP-9、IL-1β水平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的胎膜早破孕妇(P〈0.01)。结论检测孕妇血清的MMP-9、IL-1β水平可作为未足月胎膜早破良好的预测指标,测定孕妇血清、羊水的MMP-9、IL-1β水平还有助于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Pompe氏病(即糖原贮积病Ⅱ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的酸性1,4-α-葡萄糖苷酶缺乏,糖元降解受阻,婴儿型患儿常在1岁内死亡,在妊娠中三月进行羊膜穿刺培养羊水细胞可产前诊断,近来用绒毛膜绒毛标本可在孕早期对该病进行诊断。本文报道一妇女,其第一胎娩出一Pompe病患儿,在她怀孕第二胎时,取妊娠第10周的绒毛膜绒毛直接进行酶检测,在妊娠18周时取羊水细胞分析验证以上结果,并在怀孕7~13周用抗人肝酸性α-葡萄糖苷酶抗体进一步分析绒毛膜绒毛的1,4-α-葡萄糖苷酶。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绒毛、羊水及白细胞中β-葡萄糖苷酸酶(GUSB)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GUSB56℃稳定,10mm01/LCa~(2 )~和1.5mol/L的乙二醇可分别提高酶活性15—22%和31—47%。因此我们建立了一个以PNP—β—D—Gr为底物的确定这些组织中GUSB活性的微量比色法。当用此方法确定绒毛GUSB活性时,灵敏度提高4.5倍以上。应用上述改良后的方法测定了34例绒毛、32例白细胞和25例羊水GUSB活性,其正常值分别为1155.42±366.38,514.77±118.31和28.09±10.59nmol/mg Prot.hr。  相似文献   

10.
<正> 测定胎儿性别对预防伴性遗传病和开展计划生育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测定胎儿性别的方法很多。可以用孕妇的周围血液,但准确率有些较高,有些较低。也可以用孕妇尿液。但比较准确的是利用羊水细胞或绒毛膜细胞。为此我们开展下述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及羊水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与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方法 选择40例胎膜早破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正常40例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MMP-8和IL-6水平,CRP水平测定采用数率散射比浊法,同时行产后胎膜病理检查.结果 胎膜早破孕妇羊水中MMP-8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羊水中MMP-8和IL-6及血清中IL-6和C-反应蛋白在绒毛膜羊膜炎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胎膜早破孕妇羊水中IL-6、MMP-8和血清IL-6、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诊断绒毛膜羊膜炎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和羊水中MIF、MMP-3及IL-8的检测在胎膜早破的意义及与绒毛膜羊膜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75例PROM分娩组和70例非PROM分娩组的血清及羊水中MIF,MMP-3及IL-8的水平分布和表达,采用HE染色的方法确诊绒毛膜羊膜炎。结果 PROM组MIF、MMP-3、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ROM绒毛膜羊膜炎组MIF、MMP-3、IL-8水平均明显高于PROM非绒毛膜羊膜炎组。在PROM组中,随着破膜时间的延长,血清和羊水中MIF、MMP-3、IL-8水平逐渐增加。经统计学分析,各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IF、MMP-3、IL-8在胎膜早破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IF、MMP-3、IL-8与绒毛膜羊膜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IdentifierTM系统在产前基因诊段中的作用。方法采用IdentifierTM试剂盒对100例羊水标本和20例绒毛及其孕妇进行检测,排除母体组织污染后行相应基因检测,对于有母源性DNA污染标本进行羊水细胞培养。结果 100例羊水标本和20例绒毛中,9例羊水标本有母源性DNA污染和4例绒毛标本为母亲组织;羊水标本经培养后,再检测均无污染。2例21-三体、1例18-三体和1例13-三体。结论 IdentifierTM系统不但可对标本的采样、运送、DNA提取等过程进行了监控,还可检测胎儿性别,同时可快速诊断胎儿是否21、18和13-三体;另外对污染的羊水标本进行羊水细胞培养,达到去除污染的目的,这样可避免受检者重新取材。  相似文献   

14.
1.本实验系用年幼的小白鼠绝食66至120小时,及重喂11小时至3日, 观察肝脏内硷性及酸性磷酸酶、核糖核酸及糖元的改变。结果绝食的肝脏内糖元及核糖核酸完全消失;硷性磷酸酶中等量增加;酸性磷酸酶无变化。重喂的肝脏内糖元比对照标本更多,核糖核酸未完全恢复,硷性及酸性磷酸酶变化不一致。 2.绝食 66小时以上肝细胞内硷性及酸性磷酸酶含量并不随绝食时间延长而增多。 3.重喂的肝细胞膨大,细胞质稀薄中空,血窦狭窄。这种改变在重喂11小时後即已出现,连喂3日并无恢复的迹象。中空的原因是由於糖元增多所致。  相似文献   

15.
骨的组织细胞型恶性淋巴瘤甚为少见,现将我院遇见的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49岁,住院号11023。1979年10月因左大腿疼痛4个月而入院。当年7月感觉左膝关节疼痛、行走不便,并逐渐出现夜间跳痛,进而发现左大腿肌肉萎缩,行走时疼痛加重。家族无类似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尚好。左大腿较细,肌肉张力差,两腿温度相同,局部皮肤正常,无明显压痛,未触及包块。化检:血沉86mm,硷性磷酸酶2.5单位(正常值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目前临床上用于诊断神经管畸形的方法加以综述比较,发现(1)临床使用的神经管畸形诊断方法有影像学诊断、血清学诊断、羊水检查、绒毛膜取样和植入前遗传学检查五种方法.(2)五种方法在诊断的时间差异上为,影像学诊断一般在12~19周进行;血清学检查在10~16周进行;羊水检查在15~18周进行;绒毛膜取样在10~12周进行.(3)在安全性方面,影像学、血清学、羊水检查、绒毛膜取样.植物前遗传学诊断受材料来源、价格昂贵及伦理观念等因素影响,不宜大范围开展.  相似文献   

17.
通常在孕早期用绒毛膜标本(CVS)进行产前诊断,以代替羊水穿刺进行胎儿细胞遗传学诊断。但是,已有一些关于绒毛膜核型同胎儿核型不一致的报告。因此,需要积累更多的资料准确地估价不一致的出现频率及染色体的异常类型。为此,作者详细研究了澳大利亚7个实验室1 312例CVS诊断中采用长期和短期培养法发现的22例不一致的核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目前临床上用于诊断神经管畸形的方法加以综述比较,发现(1)临床使用的神经管畸形诊断方法有影像学诊断、血清学诊断、羊水检查、绒毛膜取样和植人前遗传学检查五种方法.(2)五种方法在诊断的时间差异上为,影像学诊断一般在12..19周进行;血清学检查在10~16周进行;羊水检查在15~18周进行;绒毛膜取样在10~12周进行.(3)在安全性方面,影像学、血清学、羊水检查、绒毛膜取样.植物前遗传学诊断受材料来源、价格昂贵及伦理观念等因素影响,不宜大范围开展.  相似文献   

19.
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5个产生抗硷性磷酸酶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同时设计一种改良ELISA方法用于筛选抗硷性磷酸酶单克隆抗体。筛选出的单克隆抗体能与硷性磷酸酶结合形成可溶性的复合物,即硷性磷酸酶-抗硷性磷酸酶抗体(APAAP)复合物。这些APAAP复合物仍保留有较高的酶活性,并可用改良ELISA方法确定其酶-抗酶抗体的配制比例。在免疫组化染色中,APAAP复物合通过桥联第二  相似文献   

20.
羊水监测     
羊水生成机制不明确。羊水量及成份是动态平衡的循环水。孕早期羊膜上皮或平滑绒毛膜分泌羊水,胎儿形成后部分胎儿液体渗入羊水,羊水量的增长是胎儿生长发育的1个组成部分。孕12w后,胎儿的尿液是孕后期羊水的主要来源,胎儿通过皮肤、排尿、吞咽羊水及呼吸运动不断交换羊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